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31 18:02:04作者:未知
大慶市王三土豆經營部,將進價1.2元/斤的土豆,賣出時的售價從1.4元/斤漲至2元/斤,被大慶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擬罰款30萬元,近日引發(fā)關注。
8月31日,九派新聞聯系大慶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稱,罰款是根據黑龍江省應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指揮部發(fā)布的4號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guī)定》作出的,是依法行事,要全面看待問題。
據大慶日報報道,8月20日,大慶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執(zhí)法人員在檢查中發(fā)現,農批城內王三土豆經營部存在哄抬物價違法行為。經查,該經營部進價1.2元/斤的土豆,售價從1.4元/斤漲至2元/斤,最高進銷差價率達66.66%。
執(zhí)法人員認為,王三土豆經營部利用其經營規(guī)模優(yōu)勢,借疫情哄抬物價,嚴重擾亂市場經營秩序,情節(jié)惡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guī)定》,擬對經營者的違法行為處以30萬元罰款。
圖源/大慶日報
大慶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全力保障我市疫情管控期間重要民生商品價格平穩(wěn)有序,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正在持續(xù)開展執(zhí)法檢查,不斷穩(wěn)定防疫用品以及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秩序,嚴厲打擊各類價格違法行為。
大慶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再次提示廣大經營者,要牢固樹立主體責任意識,嚴格遵守防疫公告要求,嚴格、規(guī)范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杜絕以次充好、囤積居奇、串通漲價、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共同維護公平有序的價格秩序,為全市防疫工作做出應有貢獻。
廣大市民發(fā)現擾亂市場秩序等違法行為,可以撥打12315、12345進行舉報。
九派新聞聯系大慶市王三土豆經營部,經營者王先生稱,30萬元的處罰對自己不是一筆小數目,執(zhí)法人員在店內對其作出了這個處罰,他不太認可這個處罰,覺得不公平。
他說,門店現在正常經營,只銷售土豆,店面租金為6萬元一年,他曾以2元一斤的價格賣出了4千多斤土豆,當前還未交罰款,可能準備去市監(jiān)局交涉。
當日,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聯系到大慶市市場監(jiān)管局,對于此次罰款,一工作人員表示:“他是批發(fā)商,根據黑龍江省應對新冠病毒感染指揮部發(fā)布的司法公告,要保障新冠病毒感染期間市場價格基本穩(wěn)定,嚴厲打擊哄抬物價行為,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公告內要求,購銷差價超過30%的,由各級市場監(jiān)管部門按照哄抬物價行為依法行動,依法從嚴從重從快處罰。”
此外,該工作人員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40條第一款,關于價格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規(guī)定第六條,有下列推動商品過快過高上漲行為之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罰款;沒有沒收所得的,處5萬及5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50萬以上300萬元以下罰款。
“處罰是合理的,并且這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依據。在疫情初期把價格控制住,百姓買菜才能便宜,不從源頭來打擊的話,到中端、后端(價格)那不越漲越高嗎?”該工作人員回應道。
九派新聞記者 肖潔
延伸閱讀
陜西商販賣了20元的芹菜被罰6.6萬 國務院督查組出手
8月27日,話題#商販賣芹菜收入20元被罰6萬6#登上微博熱搜,引發(fā)關注。
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日國務院督查組接到群眾在“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反映,陜西榆林的一家個體戶賣了5斤芹菜后被市場監(jiān)管部門罰了6.6萬元,督查組對此展開調查走訪。
國務院督查組表示, 執(zhí)法不能只講力度,也要為小微主體生存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商販賣了20元的芹菜被罰6.6萬元
羅某夫婦經營一家蔬菜糧油店,去年十月的一天,他們購進7斤芹菜。當地市場監(jiān)管部門提取2斤進行抽樣檢查。一個月后,他們接到檢驗報告,說這批芹菜檢驗不合格。
糧油蔬菜店主羅某表示,被告知芹菜不合格后,要提供進貨的票據,羅某稱當時票據丟了,也找不到了。
視頻畫面
涉案的7斤芹菜中,除2斤用于抽樣檢查,剩余的5斤,夫婦倆已經以每斤4元價格售出。
視頻畫面
處罰決定書認定因涉案芹菜已售出,無購買者信息無法召回,羅某夫婦不能提供供貨方許可證明及票據,不能如實說明進貨來源,未履行進貨查驗義務,涉嫌經營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食品的行為, 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相關規(guī)定,對其做出6.6萬元的處罰。
視頻畫面
糧油蔬菜店店主表示, 自己也肯定有點錯誤, “但我得賣多少噸芹菜才能掙回6萬多?”
視頻畫面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規(guī)定,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面對督查人員, 榆林市市場監(jiān)管局副局長承認 “芹菜案”確實存在問題,在處罰上過罰不當。
榆林市市場監(jiān)管局副局長受訪
查閱榆林市市場監(jiān)管局2021年以來食品類行政處罰臺賬發(fā)現, 針對小微市場主體的五十多起處罰中,罰款超過五萬元的就有二十一起,而他們的案值只有幾十或幾百元。
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第十六督察組成員陳曉表示,執(zhí)法不能只講力度,市場監(jiān)管部門在維護好市場秩序的同時,也要為小微主體的生存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視頻畫面
榆林市市場監(jiān)管負責人表示,將更多通過責令、改正、批評、教育等措施,督促小微主體合規(guī)經營。
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督查組進駐多地
據中國政府網此前消息,國務院擬于8月下旬組織開展第九次大督查,對山西、內蒙古、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進行實地督查。
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征集問題線索重點范圍 包括穩(wěn)增長、穩(wěn)市場主體、穩(wěn)就業(yè)保民生、保產業(yè)鏈供應鏈穩(wěn)定、深化“放管服”改革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等多個方面。 同時征集有關地方和單位落實疫情防控政策舉措不到位、違反疫情防控“九不準”要求、搞層層加碼和“一刀切”,保障糧食和能源安全工作不到位,落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政策措施不到位,推進農村飲水安全、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工作不到位,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工作不力等方面問題線索。
其中穩(wěn)市場主體方面征集問題線索就包括: 地方政府部門開展運動式執(zhí)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
每經小編注意到,近期多地公布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督查組進駐的消息。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國務院首次派出督查組是在2014年6月,當時,國務院派出8個督查組分赴部分省市和國務院有關部門開展全面督查。
之后,在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國務院都曾派出督查組。
上一次是在2021年9月。
當時,按照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的統一部署,16個國務院督查組分赴北京、天津、河北等16個?。▍^(qū)、市)開展了實地督查。
這次大督查,是第九次。
編輯|何小桃 杜恒峰
校對|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九派新聞、北京青年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