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立訊精密VS歌爾股份

        更新時間:2022-09-06 08:13:11作者:未知

        立訊精密VS歌爾股份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相比于往年來看,今年消費電子的需求確實有些低迷,蘋果產品能否憑借一己之力扭轉乾坤也成為市場的焦點。

        在半年報關收之際,網(wǎng)絡上掀起熱議:為何給蘋果代工的“立訊精密”和“歌爾股份”給出了大相徑庭的Q3業(yè)績預告。

        立訊精密: 預測Q3歸母凈利潤23.13~27.81億元 ,同比+44.49%~73.80%; 扣非后的凈利潤 20.83-25.92億元,同比增長41.49%-76.07%; 歌爾股份:預計Q3凈利潤17.53億元-22.53億元,同比增長9.50%-40.71%; 扣非后的凈利潤14.57億元-17.59億元,同比增長為-9.44%-9.32%;

        立訊精密展現(xiàn)出的是欣欣向榮景象,而歌爾股份很有可能會進入寒冬臘月。

        這背后發(fā)生了什么?

        文本看點

        1、 Q3業(yè)績增速分化受蘋果新品導入影響

        2、給蘋果代工,立訊營收5年翻了十倍有余;歌爾營收3年翻了三倍

        3、三大財務數(shù)據(jù):毛利率、凈利率、ROE顯示立訊比歌爾更優(yōu)

        4、降低大客戶依賴,立訊、鴻海、歌爾轉型各有所長

        我們認為:影響兩公司Q3業(yè)績分化的原因是蘋果新品的導入。

        立訊精密(蘋果業(yè)務占七成)

        Q3業(yè)績的高增長預期來自于蘋果的新品導入訂單,包括Airpods Pro 2、Apple Watch 8等。 對蘋果產品的橫向品類擴張( 從iPhone\Airpods\Apple Watch,到MR )使得公司能夠緊跟蘋果步伐,享受更大的訂單紅利,從而穿越消費電子周期。

        歌爾股份(蘋果業(yè)務占四成)

        即便拿到新款藍牙耳機訂單,但受限于品種單一,此前代工3成Airpods的份額。 現(xiàn)在拉動歌爾業(yè)務增長最大的是VR項目,但是該項目也面臨生態(tài)建設、需求不振、滲透率增長緩慢等問題,景氣度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01

        蘋果的“金飯碗”,

        創(chuàng)造了立訊和歌爾的輝煌

        蘋果的需求旺盛已經(jīng)成為消費電子逆周期的存在。

        直觀來看,立訊精密與蘋果的綁定更深?;旧鲜翘O果要發(fā)什么,立訊就代工什么。


        立訊從2011年起就在給蘋果代工產品,2017年給蘋果代工Airpods,之后相繼接下手表、iPhone組裝業(yè)務。隨之而來的是蘋果訂單占公司的收入必中從12%逐漸增長到今天的70%,可以說立訊的發(fā)展史是深度綁定蘋果。

        立訊從線束到聲學、光學再到手機組裝,每一次拓展新項目都是通過并購來增強業(yè)務能力。

        自從接下蘋果爆款產品組裝后,立訊精密的收入也是呈現(xiàn)快速增長。

        從2016年的138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539億元,5年翻了十倍有余。今年僅上半年,就實現(xiàn)了820億元。


        歌爾股份從2018年開始給蘋果“打工”,同樣,蘋果Airpods爆賣也成就了歌爾股份近幾年的輝煌。

        從2018年237億元的收入,增長到2021年實現(xiàn)782億元。三年也是翻了三倍多。今年上半年實現(xiàn)436億元的收入。


        值得關注的是,當下無線耳機的需求即便是還在增長,但是也與2018-2020年的爆發(fā)期不同了。

        根據(jù)Counterpoint Research數(shù)據(jù),今年預計TWS耳機出貨量將大道4億部,同比增長38%。而反觀2018-2020年TWS行業(yè)爆發(fā)時間段,出貨量速度增長非常快,2019年高達180%,2020年也還有81%的增長。


        隨著基數(shù)的不斷增長,TWS出貨量增長速度也開始放緩,當下已經(jīng)過了行業(yè)的最佳紅利期。即便是還有增長,但是無論是市場的預期還是渠道的紅利貌似已經(jīng)從這個風口悄悄轉移。

        從歌爾股份的中報也可見端倪,智能聲學整機業(yè)務收入今年已經(jīng)呈現(xiàn)負增長( 同比-1.24% )。

        02

        “代工”這苦差事,

        錢是越來越難賺了

        代工利潤越來越低,是很多廠商逃離蘋果的原因。

        廣達以賺少賠多為由退出了代工Apple Watch; 仁寶長期毛利率低至3%-4%,代工Apple Watch和iPad;

        還包括藍思科技等公司,都面臨著給蘋果做苦工的局面。這樣的事情同樣發(fā)生在立訊和歌爾身上。

        見智研究分別對比了近十年兩家公司的毛利率、凈利率以及加權ROE%。

        發(fā)現(xiàn),在兩家公司業(yè)績不斷新高的過程中,毛利率和凈利率都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但歌爾股份下降速度更快。

        分別來看:

        歌爾股份的毛利率下降更快,近十年從25.79%,下降到12.95%。并且,從2018年切入蘋果鏈后,毛利率下降速度更快。

        立訊精密的毛利率相比較來看,下降趨勢稍顯平緩。


        凈利率來看,歌爾股份較立訊仍舊是下降速度更快。


        在2018年切入Airpods后,立訊的加權ROE較歌爾股份會表現(xiàn)更好一些。


        但是,我們認為, 歌爾股份近幾年已經(jīng)開始降低對蘋果的依賴,加碼發(fā)展XR。而立訊對于蘋果依賴的風險或還沒有完全開始顯現(xiàn) 。

        尤其是,蘋果開始將代工事業(yè)的發(fā)展看向了印度和越南( 2018年越南僅有14家蘋果供應商,到2021年已經(jīng)達到了23家 )。

        更低的勞動力和土地成本,使得產業(yè)遷移勢在必行。而當時立訊也是靠著成本優(yōu)勢獲得蘋果的“青睞”。

        即便是立訊已經(jīng)在越南、印度布局廠房,但是未來還會面臨更嚴峻的代工低價競爭和更低的利率。

        03

        業(yè)務轉型,

        各家均有所長

        大客戶依賴癥的問題是很多代工廠的痛,無論是歌爾股份還是立訊精密。

        現(xiàn)在發(fā)展XR的歌爾股份開始依賴Meta的訂單,但是好在這個賽道還處于發(fā)展初期,格局尚未成型。公司同時代工了索尼、Pico的產品,也免于形成對單一客戶依賴,從而失去了自己的議價權。

        再來看看立訊,是做線束業(yè)務起家的,未來將汽車Tier 1 業(yè)務作為發(fā)展重點。

        在 一文中,見智研究對立訊的汽車Tier1業(yè)務進行過分析。

        這個轉型與鴻海相同,都把下一賽道看向了汽車。

        然而,兩家公司不同的是:立訊不造車,目標是成為 汽車Tier 1 領導商,目前也是攜手奇瑞切入汽車代工產業(yè)鏈。

        而鴻海不僅造車,還準備大力發(fā)展電動汽車平臺 MIH,計劃打造成汽車產業(yè)的“安卓系統(tǒng)”。

        我們認為:盡管當下立訊的汽車電子業(yè)務僅占收入兩成,轉型之路漫長且艱難。但是回顧立訊最擅長采用并購整合切入新賽道的發(fā)展史,未來公司或許還會采用老方法來為蘋果造車做準備。( 作者:韓楓 見智研究Pro )

        本文標簽: 立訊精密  歌爾股份  鴻海  歌爾  立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