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行情交易界面如何看指標?
2023-02-13
更新時間:2023-02-11 12:11:56作者:智慧百科
導語:拒還3億美元被建設銀行全球追債。
文/每日財報 呂明俠
作為蘇寧大公子,張康陽當初可謂集萬千目光于一身,如今卻被債主全球追債,可謂狼狽不堪。
近日,意大利知名足球金融媒體calcioefinanza報道稱“因未償還中國建設銀行逾3億美元的欠款,建行將在美國、意大利、中國香港繼續(xù)起訴蘇寧集團前董事長張近東之子、蘇寧控股集團蘇寧國際總裁張康陽”。消息一出,外界徹底炸鍋了。
不僅僅是追債,建行還根據(jù)張康陽此前訴訟時的虛假陳述,向中國香港法院申請判處張康陽藐視法庭罪名成立。
眼看著,25歲出任總裁、27歲成為國際米蘭史上最年輕主席的精英張康陽,在30歲的時候成了老賴,還被建行全球追債,不禁讓人感慨。
有錢不還當“老賴”
中國建設銀行在全球多地起訴蘇寧董事長張近東的公子、國際米蘭老板張康陽,向其索要超3億美元的欠款,鬧得沸沸揚揚。
起因是2020年,張康陽實際控制的Great Matrix Limited公司,從一個以中國建設銀行(亞洲)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境外金融機構組成的銀團貸款1.65億美元,中國建設銀行同時還認購了Great Matrix Limited發(fā)行的8500萬美元票據(jù),票面利息為7%,合計2.55億美元。
2021年7月5日,貸款到期。張康陽卻拒絕還款,理由是:合同簽名偽造。換句話說,錢不是他借的。
圖源:公告
對此,建行首先在香港起訴了張康陽。法官不留情面直接駁回:涉案借款公司由張康陽全權控制,而且他做了個人擔保,很難令人相信他對融資協(xié)議毫不知情。
法庭還請來專家鑒定,并開了聽證會。報告證實,協(xié)議副本上的6個簽名中,有5個是張康陽寫的,剩余的簽名是電子副本。
2022年7月19日,香港高等法院網(wǎng)站首次披露判決情況。張康陽被判敗訴,需向中國建設銀行(亞洲)有限公司償還2.78億美元(約20億人民幣)的借款,其中0.28億美元為利息和違約金。
可縱使建行贏了官司,卻什么也沒得到。因為,張康陽在提起籌建訴訟之前,已將中國香港的資產(chǎn)全部轉移。
這一頭,建行也做足了功課,專門調查并進行了舉證。據(jù)悉,在中國以外,蘇寧集團收購國米70%的股份,光這個價值就超過90億。而且張康陽的社媒賬戶中也顯示了他所擁有的財富,包括至少3輛價值超過800萬美元的豪華跑車以及總價值近1500萬美元的豪華手表。
有錢不還當“老賴”,這才逼得建行在全球多地上演“圍追堵截”。
蘇寧小店“砸了”
作為蘇寧創(chuàng)始人、名譽董事長張近東之子。張康陽于2016年3月加入蘇寧,曾任蘇寧國際業(yè)務發(fā)展中心總裁,現(xiàn)任蘇寧易購董事、意大利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主席等職。
2017年,蘇寧小店橫空出世。作為張近東寄予厚望的“零售全業(yè)態(tài)超級入口”,蘇寧提出“三年萬店”計劃,還喊出“未來要貼100億、200億”的口號,頗有一種絕地反擊之勢。
2018年,張康陽帶著從香港借來的錢,火速增資蘇寧小店。當年10月14日, Great Matrix(張康陽控制)、蘇寧國際以及 Great Momentum 按照其分別在Suning Smart Life 的持股比例 55%、35%、10%進行增資。其中 Great Matrix 合計支付1.65億美元,而這筆增資款,就是來自建行的貸款和票據(jù)融資。
在“三年萬店、不計投入”的指揮棒下,單2017~2019年上半年,蘇寧小店的數(shù)量就從23家增長至5368家。不言而喻,瘋狂擴張的背后,是對資金鏈的巨大考驗,也是對經(jīng)營管理的巨大考驗。
但不巧趕上疫情,蘇寧的種種宏大規(guī)劃成為泡影,本來是全國遍地的蘇寧小店被接二連三地關停。事實上,在2019年下半年,市場就有傳聞蘇寧小店不行了,先后有裁員、閉店的消息傳出。又碰上后來疫情的尷尬環(huán)境,自然更是被實錘了。
“虧得不能再虧”
蘇寧易購的日子必然也好不到哪去,作為曾經(jīng)的“超級白馬股”,蘇寧易購估值從2015年的2100億元跌到了如今的200億左右,蒸發(fā)掉了超過90%。
業(yè)績方面,2020年-2021年,蘇寧易購凈虧損金額分別為42.75億元和驚人的432.6億元。
再據(jù)2022年度業(yè)績預告顯示,蘇寧易購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為95-115 億,同比減少73.42%-78.04%;若剔除非經(jīng)常性損益項目的影響,公司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jīng)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 112-132 億元。
對于大致的負債數(shù)據(jù),據(jù)2022年三季報顯示,公司資產(chǎn)負債率為82.85%,同比提高了15.5個百分點;公司賬上貨幣資金193.36億元,但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合計接近430億元。
如此夸張的數(shù)據(jù),基本上可以說蘇寧易購已經(jīng)“虧完了”。這也難免,2022年5月6日,蘇寧被深交所正式“戴帽”,成為“ST易購”。
至于“出錢方”,建行自然不能“坐以待斃”。近年來,建行一直保持審慎穩(wěn)健的風險偏好,資產(chǎn)質量和經(jīng)營業(yè)績在大型銀行中位居前列。
《每日財報》注意到,建設銀行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經(jīng)營業(yè)績,前三季度資產(chǎn)總額34.30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05萬億元,增長13.37%;不良貸款余額較上年末減少95.49億元,不良貸款率降至1.14%,較上年末下降0.36個百分點。
總的來說,面對轉型失敗的蘇寧,而且?guī)缀跏菑氐椎拇鬂?。這與其盲目的逆勢擴張有著脫不開的關系,也有著時代變幻的萬般無奈。對于張近東而言,不論歸宿如何,都算是時代中的優(yōu)秀者,至于張康陽,似乎就沒有王思聰那樣的“坦途”了。接下來,建行又能否追債成功《每日財報》將持續(x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