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9-16 18:38:20作者:智慧百科
【文/觀察者網(wǎng) 劉程輝】
在宣稱準備好應對俄羅斯斷供能源后,德國很快又對俄能源巨頭下手了。
“德國奪取了俄羅斯石油公司煉油廠控制權(quán)?!睋?jù)路透社、《金融時報》等多家媒體報道,德國經(jīng)濟部當?shù)貢r間9月16日宣布,為了在歐盟對俄羅斯石油進口禁令生效前確保本國能源安全,德國聯(lián)邦政府已暫時“托管”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在德子公司及其在當?shù)剡\營的三家煉油廠。當天晚些時候德方將公布此項計劃的具體細節(jié)。
《金融時報》:德國奪取了俄油煉油廠控制權(quán);路透社:德國控制俄羅斯擁有的煉油廠
根據(jù)德國經(jīng)濟部當天發(fā)表的聲明,德國已將俄羅斯石油公司在德國子公司Rosneft Deutschland GmbH(RDG)以及RN refinery & Marketing GmbH(RNRM)的控制權(quán)移交給德國能源監(jiān)管機構(gòu)聯(lián)邦網(wǎng)絡(luò)管理局(Federal Network Agency),該機構(gòu)還將接管兩家公司在德國的三家煉油廠,它們分別是位于施韋特的PCK煉油廠、位于卡爾斯魯厄的MiRo煉油廠以及位于沃赫堡的Bayernoil煉油廠。
報道指出,俄油的這兩家子公司每月從俄羅斯進口價值數(shù)億歐元原油,其中RDG一家就占據(jù)德國煉油能力的12%,是德國最大的石油加工公司之一。特別是靠近波蘭邊境的施韋特煉油廠是德國第四大煉油廠,擁有約1.2萬名員工,也是德國的關(guān)鍵燃料來源。俄羅斯石油公司是該廠最大股東,控制其54%的股份。自上世紀60年代建成以來,該廠的所有原油都是通過“德魯日巴”輸油管道從俄羅斯進口的。
位于德國施韋特的PCK煉油廠,攝于今年6月。(Market Watch報道配圖)
路透社提到,目前尚不清楚哪家公司將取代俄羅斯石油公司成為煉油廠的運營商。英國石油巨頭殼牌持有施韋特煉油廠37.5%的股份,但一段時間來一直想撤出。德國生物燃料制造商Verbio及可再生能源公司Enertrag則對此表達過興趣。
德國經(jīng)濟部表示,接管行動最初預計將持續(xù)6個月。聲明還說,通過接管俄羅斯石油公司在德國的資產(chǎn),“我們得以應對能源供應面臨的威脅,并為施韋特煉油廠的保護和未來奠定了重要的基石?!钡聡€將出臺一項“綜合方案”作為配套政策,以確保石油能夠通過替代路線供應給煉油廠。
德國總理朔爾茨、經(jīng)濟部長哈貝克及勃蘭登堡州州長沃德克將在格林尼治時間11:30(北京時間19:30)舉行發(fā)布會,公布接管俄油在德國子公司的具體計劃。
其實德國政府此番動作可謂似曾相識。早在今年4月初,德國政府曾宣布暫時“托管”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Gazprom)在當?shù)氐姆止綠azprom Germania,該公司運營著德國一些最大型的天然氣儲存設(shè)施。盡管俄方此前指出對其實施國有化將違反國際法,但德國官員仍決定該公司將交由德國能源監(jiān)管機構(gòu)控制。德國官員曾表示,在9月30日之前,這家子公司將由德國聯(lián)邦網(wǎng)絡(luò)局暫時“托管”。
《金融時報》認為,在俄烏沖突將歐洲天然氣和電力價格推至歷史新高的當下,本次針對俄油的行動是德國政府應對目前局勢的最新一招。
“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目前俄羅斯已“完全停止”其運輸(資料圖)
在經(jīng)過幾個月的爭論后,歐盟5月31日就對俄的第六輪制裁方案達成一致,其中包括最受爭議的對俄石油禁運令,各方同意“禁海運不禁管道”的折中方案。據(jù)此,歐盟將逐步削減75%的俄羅斯石油進口,年底前將擴大至90%。另一方面,俄羅斯今年9月以“技術(shù)故障”為由,宣布完全停止“北溪1號”管道天然氣運輸,且未提及恢復供應時間。
隨著冬季臨近,俄羅斯能源供應逐步減少,能源焦慮在正在德國蔓延。德國聯(lián)邦統(tǒng)計局9月初數(shù)據(jù)顯示,德國目前正在從挪威、荷蘭和比利時獲得天然氣,總體天然氣儲備量約為83%,尚未完成供暖季到來之前的存儲目標。此外,德國最大的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商Uniper正面臨破產(chǎn)危機。Uniper本周表示,該公司正與德國政府磋商國有化事宜,以避免能源市場崩潰,聯(lián)邦政府可能將在該公司的持股比例提高至50%以上。
即便如此,德國總理朔爾茨10日堅稱,雖然俄羅斯可能“大范圍切斷天然氣供應”,但德國已經(jīng)“做好準備”。他舉例稱,德國已經(jīng)在北部海岸建立了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還可能重新啟用燃煤發(fā)電站和核電站。不過其說法遭到德國地方政府、企業(yè)和經(jīng)濟界人士的質(zhì)疑。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