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9-18 12:05:42作者:智慧百科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判官老司機(ID:panguansays),作者:判官,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iPhone有擺爛的資本了?
今年至少有三個產品,特別需要羅永浩的參與:交個朋友的直播帶貨,笑果文化的脫口秀大會,蘋果公司的iPhone。隨著iPhone 14到貨,有網友表示:老羅,你那美國的子公司也不好好管管!羅永浩也在朋友圈吐槽iPhone 14 Pro的“靈動島”設計,是“臉上涂屎,然后調成粉底色”。
彷佛忘了自己當年在安卓上,做過的那些屎上雕花的工作。
iPhone近幾代的工業(yè)設計差不差?當然差。iPhone 14 Pro的攝像頭,丑出了新高度,是字面意義上的新高度:
這是啥東西?三潭映月?
整機重心上移,頭重腳輕,手感進一步變差。
至于正面,不知什么原因,讓iPhone在硬件上再開一條藥丸產品線,以至于要搞專門的UI設計來配合?如果終極目標是做屏下攝像頭,在頭簾的基礎上搞,不行么?
蘋果表示,你得讓消費者看得出這是新款。一個藥丸屏不夠醒目的話,庫克紫了解一下。
然后消費者果然又搶瘋了,黃牛也樂壞了。
年初我文章里寫過:
隨著華為手機和麒麟芯片受挫,失去了頭部攪局者,高通開始擺爛,安卓手機廠商開始做硬件負優(yōu)化,2022注定又是蘋果躺贏的一年。 另一方面,產品形態(tài)難有突破,消費者換機動力不足。要不是安卓有著越用越卡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安卓釘子戶也會越來越多。 在我看來,2022年可能會是手機系統(tǒng)和應用層面優(yōu)化的關鍵一年。
現在三季度馬上結束,安卓廠商今年的新機發(fā)布也差不多了,在iPhone面前,果然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蘋果是個商業(yè)機構,如果對面安卓陣營給不了足夠壓力,iPhone在迭代節(jié)奏上何必太激進呢?
安卓為啥只能搞內卷
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經過十幾年的發(fā)展,iPhone和安卓陣營,已經是兩個物種,在生態(tài)位上各司其職,后者難以撼動前者的地位。
不是安卓廠商不努力,也不是iPhone足夠優(yōu)秀,而是兩邊的核心競爭力,已經出現了本質區(qū)別。
一邊賣的是處理器+操作系統(tǒng)+生態(tài),一邊賣的是整機+外觀設計+性價比,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需求和決策要素也大相徑庭。
至于價格,反而只是兩大陣營之間購買決策的次要因素。
就像飛機和鐵路,雖然都是長途出行,但乘客選擇交通工具,很多情況下,不是只看價格。
iPhone安卓差異產生的根源,是兩個陣營誕生之初,顛覆功能手機,采用了不同模式的“產業(yè)鏈重置”手段。
產業(yè)鏈重置不是個嚴謹的學術概念,意思是對原有產業(yè)鏈的要素進行部分或全部清零,另起爐灶。
我們來舉個汽車的例子。
傳統(tǒng)汽車產業(yè),核心競爭力在發(fā)動機和變速箱的研發(fā),和基于這兩個核心部件的整車底盤平臺迭代。
純電車一出來,通過把發(fā)動機和變速箱替換為三電系統(tǒng)(電池、電機、電控),甚至弄出滑板式底盤,直接繞開傳統(tǒng)油車廠商的核心壁壘,開始比拼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
而在手機行業(yè),蘋果和Google從不同角度切入市場,取代功能手機。
蘋果選擇了操作系統(tǒng)+生態(tài)先行,進而進化到自研處理器、自研通訊基帶,控制iPhone的核心要素。擁有海量用戶后,讓App開發(fā)者和供應鏈圍著自己轉,這是一種“封閉式產業(yè)鏈重置”。
Google則是為手機廠家提供免費的安卓操作系統(tǒng),通過CTS認證控制生態(tài)分裂,通過GMS套件為通過認證的終端設備,賦予完整版的系統(tǒng),同時植入自家的核心服務和應用,以保障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自身商業(yè)模式的延續(xù)。這是一種“開放式產業(yè)鏈重置”。
但由于Google在2010年退出中國,安卓生態(tài)隨即分裂為“中國大陸地區(qū)”及“其他地區(qū)”兩個市場。
在大陸市場,移動互聯網生態(tài)對Google不再依賴,且安卓官方推送不可用,導致各家手機廠商魔改系統(tǒng),移動App為了推廣和推送,流氓成性。
另一邊,高通、聯發(fā)科等處理器廠商,作為安卓產業(yè)鏈上游受益匪淺。但他們面向眾多下游手機品牌,在處理器研發(fā)方面,注重的是通用性而非定制優(yōu)化。
所以,Google開放式產業(yè)鏈重置的后果,帶來的是幾個處理器廠商+一堆終端廠商+至少兩大生態(tài)+無數肆無忌憚的第三方App。
要說明的是,我舉油車和電車的例子,只是為了說明“產業(yè)鏈重置”這個概念,并不代表功能機到智能機的變化,與油車到電車的變化是一回事。手機是生態(tài)系統(tǒng)變化和開放市場驅動,車是動力系統(tǒng)變化和政策驅動,兩個市場的演進邏輯不同。
回到安卓手機的問題上。
在安卓陣營中,三星和華為是兩個異類。前者具備硬件全產業(yè)鏈的優(yōu)勢,后者具備通訊行業(yè)的軟硬件優(yōu)勢。這兩個廠家,有能力在Google的開放式產業(yè)鏈中,打造屬于自身的半封閉產業(yè)鏈。
因為操作系統(tǒng)被Google把控,安卓廠家發(fā)展的終極宿命就是做芯片。三星自不必說,華為利用其在通訊行業(yè)的積累,從處理器和基帶兩邊同時入手,甚至先于高通做出了集成基帶芯片的5G SoC。
iPhone的發(fā)布會,之前從來不提競品,但在2019年iPhone 11的發(fā)布會上,首次用A13處理器與華為、高通的處理器做對比。
可惜,后邊華為發(fā)生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
現在華為只能在美國商務部的特別授權下,用高通的4G處理器做旗艦機,GMS還沒解禁,痛失海外市場。海外安卓手機不讓裝GMS,如同國內安卓手機不讓裝微信。
麒麟倒下后,高通連續(xù)在驍龍888、888Plus、8Gen1上垮掉,隔壁蘋果A系列處理器一騎絕塵,在今年發(fā)布會上還玩了一把對2019年發(fā)布會的call back:
“而競爭對手們還在苦苦追趕A13芯片的性能”
寫到這里大家也明白了,iPhone的賣點早就不是工業(yè)設計,而是最強勁的計算和影像能力、全球統(tǒng)一的產品體驗,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統(tǒng)與生態(tài)。
安卓廠商在生態(tài)位中的局限性,導致了發(fā)展到今天,只能搞內卷,而沒法去卷蘋果的市場份額和利潤。
消費者應該怎么看待
當然,安卓也不是一無是處。
價位和形態(tài)上提供了中低價位、曲面屏、折疊屏等選擇,系統(tǒng)層面提供了App雙開、通話錄音等蘋果不太可能做的功能。
至于處理器能效比拉垮、GMS缺失、應用生態(tài)混亂造成的高功耗,反正也有快充可以頂上。雖然咱們待機短,但咱們充電快啊。
拍照方面,安卓這幾年也與iPhone打得有來有回,通過影像芯片、算法和蔡司、徠卡們的加持,也能拿出超越iPhone的樣張,但拍照的響應速度總是慢半拍。
而攝像這一塊,是要拼處理器和系統(tǒng)的,是安卓手機的短板。一個證明是,在生產力工具的場景下,那些視頻內容創(chuàng)作者和主播們,如果不用單反,寧可用iPhone 11 Pro,也不會選擇最新款的安卓。
所以,現在iPhone和安卓,各有各的硬傷。前者工業(yè)設計一塌糊涂,且價格高;后者操作系統(tǒng)和處理器受制于人,做不出差異化和更優(yōu)秀的產品。
文章最后,我想說一下這兩個陣營之間消費者的關系。
高端機才有高利潤,才能驅動產業(yè)鏈向前發(fā)展,何況是iPhone這種量價齊高的產品。
供應商的新技術,在量產收回研發(fā)成本后,才能把新技術下放到大眾市場。
比如臺積電用最新的制程工藝,代工蘋果的處理器,打磨了技術、賺到錢后,也可以代工高通處理器,安卓陣營也就受益了。
安卓陣營之間的用戶,以及安卓和蘋果用戶,也并非毫無關系。三星爆炸、華為倒下、高通擺爛的結果,大家也看到了。
其他安卓手機用戶,以及蘋果用戶,其實也應該盼華為這樣的廠家早日解除制裁。不然,iPhone、高通、其他安卓廠商,也少了很多進步的壓力。
當年國產的樂凱膠卷的存在,讓富士和柯達的膠卷在中國不敢賣高價。
所以樂凱的存在,對富士和柯達的用戶也是有意義的,即使他們不買樂凱膠卷。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判官老司機(ID:panguansays),作者:判官(資深產品經理)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