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9-24 22:30:25作者:智慧百科
前言
2015年1月中旬,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qū)的農村信用社中。
趙先生拿著父親臨終前留下的“40萬存單”(現本息已204萬)來取錢,一名女會計將存單取走核對后,告知趙先生讓他在此等候。
可當門再次被打開時,等待他的不是現金存款,而是兩名警察,一旁的女會計說道:
這個存單是假的,他涉嫌詐騙!
自己的父親臨終前所留的存單怎么會是假的呢?到底是誰在說謊?
存單
取不出來的巨款
“國強(化名),你爸留的那40萬今年正好20年夠期限了,你抽空去取出來吧?!?/p>
“哎,不知不覺,爸都走了好幾年了,放心吧,媽,我明天就去?!?/p>
看著手里父親留下的存單,眼前仿佛又出現了父親那慈祥的笑容。
2009年初,父親病情加重,已經長臥不起半年了,母親看著父親逐漸消瘦的身體,天天以淚洗面,經常會趴在父親的床頭,想再多跟父親說說話。
場景模擬
有一天,父親突然跟母親說道:
“花兒,你去幫我把柜子里的那本書拿過來?!?/p>
母親雖然不解,但還是將書拿給了父親。父親慢慢打開書,從里面拿出一張有點破舊的紙。
模擬
“花,這是我當年存的40萬,我走了后,你就把錢取出來用,別虧待自己。”
母親看著他,斗大的淚珠從眼角滑落至臉頰,緊緊地握住了父親的手。
對于母親來說,她并不想要那么多錢,她想把錢取出來給父親治病,可父親嚴厲地拒絕了。
不久后,父親便撒手人間,母親則孤苦一人生活著。
場景模擬
后來有一次母親需要用錢,便想讓趙先生將錢取出來,趙先生看到存單上的期限還沒有到期,如果現在取的話會損失一部分利息,便跟母親商量等到期后再取,自己則拿出一筆錢給了母親。
后來因為這筆錢暫時用不上,也就沒有人去取。
2015年1月中旬,母親看著兒子最近由于經濟壓力,已經消瘦了一圈的身體不由心疼。正好當年老伴兒存的那40萬現在夠期限了,本息應該也不少,便讓兒子去取出來以此補貼家用。
場景模擬
當趙先生拿著存單來到當地信用社取款時,那名工作人員看著這張已經放了20年的存單也是一驚,隨即告訴趙先生:
因為存單是1995年的,距今已經20年之久,當初因為沒有網絡,存單都是手寫的內容,所以核對起來比較麻煩,建議趙先生將復印件留在信用社,等核對清楚再跟趙先生聯(lián)系。
出于對信用社的信任,趙先生并沒有多想,將復印件留下后,便離開了信用社。
一個月后,母親詢問起這筆錢的利息,趙先生才想起來信用社從沒給自己打過電話,便趁著空閑時間,再一次前往了信用社。
場景模擬
可誰知,當地的這家信用社竟然“踢起了皮球”。
向工作人員詢問后得知:由于存單年限過長,當年這些手寫的沒有錄入電腦,因此查詢不到,再加上這么大的數額,便推薦趙先生前往漯河市召陵區(qū)信用聯(lián)社取款。
察覺到異樣的趙先生向工作人員詢問具體情況,可工作人員支支吾吾的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是聲稱信用聯(lián)社那邊能給解決。
并無其他辦法的趙先生還是決定相信信用社的話,便又跑去召陵區(qū)信用聯(lián)社。
可誰知等待他的并不是大額現金......
場景模擬
民警登門
來到信用聯(lián)社后,現場的工作人員服務態(tài)度非常的好,這讓趙先生長舒一口氣心想:
這個信用社規(guī)模這么大,里面的工作人員又多,這次總該能取出來了吧。
隨后趙先生向工作人員告知了自己的辦理事項,便將那張存單遞給了一名女會計,隨后便打開手機聯(lián)系自己工作上的客戶,因此沒注意到女會計那面色凝重的樣子。
場景模擬(非本人)
由于取款金額大,需要進行仔細核對,因此女會計讓趙先生在辦公室里等候,待核實完畢后為趙先生取現。
由于最近工作的忙碌,導致趙先生沒有休息好,曬著暖暖的太陽,趙先生一陣困意襲來,靠在椅子上竟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久,忽然一陣敲門聲襲來。
場景模擬(非本人)
趙先生猛地驚醒,以為是工作人員核對好來通知自己了,便小跑過去準備開門,可當他剛走到門口,門從外面打開了。
兩名警察直勾勾的盯著他,身旁是那名女會計冷冷的說道:
這個存單是假的,他涉嫌詐騙!
聽到這句話后,趙先生的困意全無,急忙向女會計詢問,可女會計堅持要警察帶走他,趙先生一氣之下大吼起來,聽到聲音的其他人也朝這邊看了過來。
女會計連忙請求警察趕快將趙先生帶走,以免他情緒激動在這里鬧事,警察也只好將趙先生帶回警局,等待進一步核查。
場景模擬(非本人)
趙父的巨款來源
來到警局后,趙先生氣沖沖的心情才慢慢平復下來,警方便開始核查此存單的真?zhèn)?,趙先生則是被帶到一旁,等待問審。
可無論警方怎么核對,也沒有發(fā)現這張存單有假冒的跡象,能算得上唯一的可疑點就是:在1995年那個時代,普通人月收入也不過幾百元,趙先生的父親又是如何在95年時就在銀行存入了40萬元,這40萬元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模擬
面對警方的這一詢問,趙先生無奈地講起了父親的往事:
父親年輕時就擔任過村干部,由于父親為人實在、心善,因此結識了許多各行各業(yè)的好友。
卸任后,父親先是跟隨一個朋友去賣木材,當時生意做得還不錯,因此父親攢下了一筆錢??珊髞砟莻€朋友因為腿部受傷,而無法繼續(xù)工作,父親一個人堅持了一段時間后,也慢慢退出了木材生意。
后來有一次在家中跟老朋友吃飯喝酒時,眾人都連連夸贊父親的廚藝,并聲稱以父親的廚藝,如果去開餐館,一定能大賺一筆。
模擬
父親以為是老朋友們的酒后瘋話,便沒放在心上。
可幾天后,那位老朋友找上門來,聲稱自己發(fā)現了一個很不錯的地方,周圍很少有餐館,導致人們經常得跑到很遠的地方,如果弄下來用來開餐館的話,一定生意紅火。
隨后父親便跟母親商量了開餐館的事情,母親便鼓勵父親:
既然想做,那就做,生意不會永遠一帆風順,但要敢于嘗試。
后來,在母親和父親的忙碌下,餐館終于開起來了。
場景模擬
靠著附近大量的客源,父親高超的廚藝很快就將餐館生意做得火爆。甚至忙不過來的時候,母親還會到店里去幫幫父親。
兩口子雖然每天都特別辛苦,但確實賺到錢了。
后來因為看到了這片地方如此豐富的客源,許多人也涌了進來,爭先恐后地開起了餐館,隨著餐館越來越多,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父親餐館的生意也逐漸沒落。
再加上開餐館常年勞累,父親的身體也開始變差,于是在母親的勸說下放棄了餐館生意。
后來父親也在老家開過農機門市部,雖然沒有之前的餐館賺錢,但憑著父親一向節(jié)儉的生活習慣,這么多年來也積累了一定的財富。
老照片
1995年時,父親身體已經不太好了,便打算將錢存入銀行,正式退休。
當時由于沒有電腦,因此滿大街全是拉存款的業(yè)務員,再加上當時利息較高,因此大多數人只要賺到點錢就立馬存入銀行。
當時的存單幾乎都是手寫加蓋章來生效,也沒有現在的電腦錄信息這一技術。因此父親打算一下子存入40萬,以備將來自己離世后,給老伴兒當養(yǎng)老金,因此打聽了許久,最后是通過村里的一個信貸員存的,他給父親開具了那張40萬的存單,利息高達17.1厘。
后來09年父親去世后,這張存單交由張先生的母親,這才打算將這錢取出來,誰知這一存單卻被銀行否認,不予取現。
聽完趙先生的講述后,由于警方也沒有判定這張存單就是假的,便將趙先生放了出來,初步認為趙先生和信用社的糾紛屬于民事經濟糾紛,警方建議雙方通過訴訟程序解決。
隨后趙先生母親向法院提出了訴訟,可銀行給出拒絕支付的理由讓人大跌眼鏡。
場景模擬
巧舌如簧
2015年5月,趙母向漯河市召陵區(qū)人民法院起訴了當地的信用社以及召陵區(qū)信用聯(lián)社,請求法院依法責令其支付本金及利息共計2041600元(當初高達17.1的利息)。
法院審理后查明:原告(趙母)提交的定期存單中,存入日期為1995年1月12日,戶名為趙某(趙父),存入金額為40萬元,存期為“8上”,于2015年1月12日到期,利息為17厘1毫。
案件審理期間,召陵區(qū)信用聯(lián)社辯稱:原告所提供的存單上有著許多虛假漏洞,原、被告之間并沒有真實的存款關系,存單上的存款人趙某并沒有向被告信用聯(lián)社方存入存單上所紀錄的款項,故被告方不具任何給原告方支付存款的義務。
漯河市人民法院
當法院要求信用聯(lián)社拿出以上所述的證據后,信用聯(lián)社立即遞交了包含6點理由的偽存單證明:
1:存單印章模糊不清,且與同時期信用社的公章不同。
2:存單上同時期的銀行經辦人與實際不符。
3:當時的存期最高為8年,不存在20年存期。
4:存單上“園”字與當時銀行工作人員的書寫習慣不符。
5:存單下出納、復核、記賬等欄沒有經辦人的簽章。
6:即使該筆存款真實,存單上的存入也應為1996年4月,而非1995年1月。
對于信用聯(lián)社給出的6點理由,趙家人并不認可和接受。
模擬(非原存單)
后經查詢,當年定期存款8年以上月利息17.1厘是真實存在的。由于當時信用聯(lián)社管理混亂,很多信貸員都是在信用聯(lián)社里蓋好章后,再拿著單據到各鄉(xiāng)村去拉存款,因此很容易出現存單上沒有經辦人簽章的情況。
審理期間,法院要求信用聯(lián)社提供當年的印章、印泥、印模等與存單上的印章來做對比鑒定,可信用聯(lián)社稱:由于辦公用品的更新?lián)Q代,當年的那些印章全部丟失。從而導致司法部門難以進行鑒定查證。
這也不由得引人懷疑,難道這么恰巧,當年的所有印章全部丟失了嗎?
模擬
公安立案四年無果
2015年12月,當地的公安機關受理了信用聯(lián)社的報案。
2016年1月,向召陵區(qū)法院出具了情況說明書:
經警局調查,將趙先生持存單“詐騙一案”初步判定為刑事案件,且趙先生不予配合,因此公安機關未提取到趙先生的“假存單”,從而無法立案。
2016年3月,召陵區(qū)法院:因公安機關將其初步認定為刑事案件,故本案不屬于民事訴訟范圍,駁回原告起訴。
2016年4月,漯河市中院駁回了趙家人的上訴,繼續(xù)維持原裁定。
資料圖
警方介入后,趙先生母親起訴信用社案一審、二審均被駁回起訴。
2016年9月,趙先生所持存單被辦案機關帶走鑒定、調查。最終鑒定意見:
該存單出具時間與上面標注的1995年1月12日不符合。
聽到此消息后,本就身體不好的趙母從此臥床不起,身形日漸消瘦。
趙先生不忍母親受此打擊,在記者面前說下了這段話:
“我們趙家對這個鑒定結果不服,曾申請更加權威的機構進行二次鑒定,但辦案機關卻當場拒絕,立案已經4年多了,卻遲遲沒有給出最終答復,如果我們真的是涉嫌詐騙,那么我們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如果我們的存單不是假的,就請把存單還給我們,我們會繼續(xù)依法維權,為我的父母討一個公道?!?/p>
不久后,趙先生86歲的老母親含淚離世,嘴里最后念叨的一句話還是:
“兒啊,一定要將你爸的這筆錢查清楚,那可是你爸一輩子的心血啊......”
趙先生堅信自己的父親在臨終前不會留一張假存單來欺騙自己的親人,究竟是誰在說謊,眾人心中各有看法。
趙先生母親
死無對證
首先通過趙先生父親年輕時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來判斷,這40萬元的來源應該是毋庸置疑的。而那張存單的真?zhèn)挝覀儠翰豢紤],我們應當注意其中的一個細節(jié)——信貸員。
當初趙父并沒有直接在信用社進行存儲,而是經過中間人信貸員進行存款,具體那名信貸員的真實身份并沒有得以驗證,但由于其出示的公章等信息,這張存單應該不會有假。
但是這筆204萬的巨款卻不翼而飛,這里面有貓膩恐怕沒人相信吧?
當相關部門對當時的信貸員進行調查時,卻發(fā)現當初為趙先生父親辦理存款的那名信貸員已經去世,此時有關那筆存款的趙先生父親、信貸員都已去世。
這種情況真的可以用“死無對證”來形容。
從此,趙先生踏上了為父母拿回這筆“不翼而飛的巨款”的道路,無論其中經歷多少磨難,對于趙先生來說,那真的是父母一輩子的心血,現在雙雙離世,這筆錢卻仍不知下落,結案更是遙遙無期。
結語
在本案中,趙家無疑是最大的受害者,慘痛的經歷告訴我們:去銀行辦理任何業(yè)務時,最好親自當面將所有事項處理清楚,以免發(fā)生不必要的“誤會”。
對于這件案子最終的調查結果,我們也不得而知,祝愿趙先生能早日查清這筆消失的巨款,無論結局如何,都希望趙先生能得到一個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