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9-27 00:39:43作者:智慧百科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劉子琪
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繼華寶新能(301327.SZ)、萬潤新能(688275.SH)后,又一只百元以上發(fā)行價的新股出現了。
9月20日,近岸蛋白(688137.SH)開啟申購,發(fā)行價格為106.19元/股,申購上限為0.50萬股,市盈率50.06倍,略高于行業(yè)平均市盈率的49.04倍。
與同期申購的新股相比,近岸蛋白因其發(fā)行價和發(fā)行市盈率引起了廣泛關注。有股民認為,該股成為新股“大肉簽”的潛力很大;也有打新股民憂心忡忡:中簽后會破發(fā)嗎?
或許是散戶出于破發(fā)的擔憂,9月25日晚間,近岸蛋白披露的發(fā)行結果顯示,其遭網上投資者棄購117.94萬股,棄購金額達1.25億元。
對比萬潤新能被棄購4.59億元,華寶新能被棄購5.25億元,近岸蛋白的棄購金額相對較低,但未來走向仍具有不確定性。
棄購金額1.25億元
9月25日,近岸蛋白公布了發(fā)行結果。
截圖來源:近岸蛋白公告
公告顯示,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股數全部由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民生證券包銷,包銷數量為117.94萬股,包銷金額為1.25億元,而網下沒有投資者棄購。
根據招股書,近岸蛋白計劃募集資金15億元,擬用于診斷核心原料及創(chuàng)新診斷試劑產業(yè)化項目、研發(fā)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在機構定價結束后,近岸蛋白的發(fā)行總數為1754.39萬股,募集的資金總額為18.62億元,超募了3.62億元。
招股書顯示,近岸蛋白成立于2009年9月,主營業(yè)務為靶點及因子類蛋白、重組抗體、酶及試劑的研發(fā)、生產、銷售,并提供相關技術服務;下游應用端包括生物制藥、基因與細胞治療、體外診斷、mRNA疫苗與治療、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等領域。
財務方面,2019年-2021年,近岸蛋白實現營業(yè)收入分別為3598.32萬元、1.80億元、3.42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分別為-957.64萬元、8535.95萬元及1.49億元。
此外,近岸蛋白預計2022年1-9月營業(yè)收入為2.31-2.35億元,同比下降15.34%-16.93%;預計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04-1.07億元,同比下降16.21%-18.69%。其業(yè)績下降主要原因是2022年沃森生物向近岸蛋白采購mRNA原料酶及試劑采購金額大幅下滑。
截圖來源:近岸蛋白公告
針對被棄購一事,時代財經試圖聯系近岸蛋白,但截至發(fā)稿其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20日新申購的5只股票中,除近岸蛋白外,凡拓數創(chuàng)(301313.SZ)、唯特偶(301319.SZ)、博菲電氣(001255.SZ)也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棄購。
其中,凡拓數創(chuàng)遭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的金額約為794萬元,放棄認購數量31.45萬股;唯特偶遭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的金額為1287.6萬元,放棄認購數量26.97萬股;博菲電氣遭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的金額為267.08萬元,放棄認購數量13.51萬股。
高價股還能打新嗎?
就在前不久,A股市場迎來了一小波破發(fā)潮。
上周(9月19日-21日)共有13只新股登陸A股市場(包括北交所),其中7只出現了上市首日破發(fā)的情形,破發(fā)率超過了50%。其中,僅9月21日一天,4只新上市的新股中,就有3只出現了破發(fā)。
在今年新股屢次破發(fā)的威懾下,大批散戶望而卻步,引發(fā)了“棄購潮”。據時代財經梳理,今年3月與4月,A股就掀起了一輪新股“棄購潮”,多只新股棄購比例均超過了1%。
其中,稱為年內“超募王”,發(fā)行價230元/股的納芯微(688052.SH)4月17日發(fā)布發(fā)行結果公告稱,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338.15萬股,網上棄購股數占本次發(fā)行總量比例13.38%,棄購金額高達7.78億元。
9月,備受關注的高價股華寶新能同樣遭到高比例棄購,其發(fā)行價高達237.5元/股。華寶新能發(fā)行結果顯示,網上投資者棄購221.14萬股,棄購金額達到5.25億元,網上棄購率為18.58%。
一般來說,高價股容易遭到投資者的棄購。9月26日,著名財經評論家皮海洲表示,在A股市場,個人投資者資金不超過10萬元的占比接近60%,也就是說大多數個人投資者都拿不出10萬元以上的資金來參與新股認購,所以只好棄購;另一方面,高價也意味著風險增加,一旦新股中簽,就要考慮到破發(fā)的風險。
同日,財經評論員武忠言告訴時代財經,在“中簽如中刀”的情形下,中簽者對“三高”新股產生恐懼破發(fā)預期,為避免出現損失,相當部分中簽者果斷放棄繳納申購款。
此外,武忠言稱,棄購是要付出相應約束代價,根據相關規(guī)定,網上投資者12個月內累計出現3次中簽但未足額繳款的,6個月內將無法再參與新股申購。故此,“違約棄購”不僅影響自身打新資格,而且對新股發(fā)行秩序或將造成負面影響。
不過,某券商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近期來打新的投資者數量并沒有明顯下降?!皸壻徠瓢l(fā)只是個例,還是有很多新股處于大漲狀態(tài)?!?/p>
對于打新,武忠言建議投資者做足功課,加強對市場的鑒別與分析能力,最好回避“三高發(fā)行”新股,不要參與業(yè)績大幅下滑新股的打新,也不要參與業(yè)績虧損新股的打新,同時應該理性看待破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