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0-01 13:00:25作者:智慧百科
近日,立陶宛外交部長蘭茨貝爾吉斯在推特發(fā)文稱,“對抗權力的方式,包括抗議、叛逃,甚至暴動”,以此暗示俄民眾應該抗議俄羅斯政府的各種政策。
但他人在那挑動自家內(nèi)部生亂,俄羅斯當然不會置之不理。
資料圖
俄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在簡報會上說:“如果對這些人來說,這種非法的恐俄襲擊可以提高他們自己的評級,并分散立陶宛人民對緊迫問題的注意力,那么我為那些人感到難過”。
扎哈羅娃說:“蘭茨貝爾吉斯應處理自己國家的問題,而不是呼吁在其他國家實施暴力。他們有很多問題,我說的是西方和立陶宛,它的政治制度長期以來一直處于極權主義”。
資料圖
蘭茨貝爾吉斯十分狂妄,此前他稱,“只有推翻普京政權,才可能讓俄羅斯發(fā)生改變”。要知道,這樣的話恐怕連美國都不敢說,這擺明了是在挑釁普京。針對茨貝爾吉斯表示要推翻俄羅斯政權的問題,扎哈羅娃直接當著全世界的面,痛批立陶宛部長,曝出其曾祖父的黑料,稱蘭茨貝爾吉斯的曾祖父維陶塔斯.蘭茨貝爾吉斯曾經(jīng)就主動和納粹進行過合作,集中營的建造中也有他在出力。
立陶宛雖是波羅的海一小國,但近年來卻是頻頻在國際上刷存在感。
先是多次主動招惹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qū)發(fā)展外交關系,這儼然是在挑釁中國大陸底線,當然,立陶宛也得到了應得的結(jié)果。
資料圖
俄烏沖突后,立陶宛作為曾經(jīng)蘇聯(lián)的一份子,堅定地站在了西方陣營里,制裁俄羅斯、不允許俄羅斯通過加里寧格勒向歐洲運輸貨物。最近,還禁止所有持短期申根簽證的俄羅斯公民入境。而在9月初,其更是允許上千名德國士兵駐扎立陶宛,以增強北約東翼力量。
作為波羅的海的國家,立陶宛和另外兩個國家愛沙尼亞、拉脫維亞都敵對俄羅斯,他們擔心“俄若在俄烏沖突中獲勝,自己恐成俄羅斯的下個目標”。三國如今都是歐洲聯(lián)盟(EU)和北約成員國,所以對北約和歐盟的決定是言聽計從。
資料圖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總?cè)丝?00萬,合稱波羅的海三國,他們此前被沙俄統(tǒng)治,在1944年被蘇聯(lián)控制,成了蘇聯(lián)的加盟共和國,所以,仇恨俄羅斯可以想見。
1990年三國獨立后,于2004年即加入北約,軍演不斷,立陶宛成為反俄最激烈的國家。
而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亦不甘落后,一直呼吁北約部隊永久駐扎。當北約宣布計劃在波羅的海三小國各駐軍1000人,發(fā)揮阻礙俄軍的作用,愛沙尼亞深表不滿,要求北約派遣更多人數(shù)進行保護。
自俄烏沖突以來,這三國已經(jīng)組成總數(shù)高達1.2萬人的志愿軍步槍兵聯(lián)盟,支援烏克蘭。
可以說,立陶宛同時得罪中國和俄羅斯,很大原因是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所以才如此囂張。(井上蛙)
延伸閱讀:
立外長:俄羅斯人想入境應先回答 克里米亞屬于哪國
俄新社24日援引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臺(LRT)的消息報道稱,在是否允許俄羅斯人入境立陶宛一事上,立陶宛外交部長加布里埃爾·蘭茨貝爾吉斯提出了一個方案:只有他們在回答有關克里米亞歸屬問題后,在邊境才能被放行。他認為,讓承認克里米亞屬于俄羅斯的那些人入境,“不符合立陶宛的國家安全利益”。
俄新社報道截圖
早些時候,蘭茨貝爾吉斯還表示,如果歐盟不作出共同決定,波羅的海國家、波蘭和芬蘭可以在地區(qū)層面上禁止向俄羅斯人發(fā)放簽證。
立陶宛外長堅稱,歐盟國家的邊防警衛(wèi)有權詢問入境該國的俄羅斯人對俄烏沖突以及克里米亞歸屬問題的個人態(tài)度。他解釋說,“只有通過回答這個問題,如果越過(俄羅斯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芬蘭或波蘭邊界的一個人認為,克里米亞并沒有被占領,我們就可以得出結(jié)論,讓這個人入境不符合國家安全利益。”
他認為,立陶宛可以單方面實行這樣的規(guī)則,但如果與俄羅斯接壤的其他國家也加入就會“更有效”,因為“如果至少做出地區(qū)(層面的)決定”,這些措施就能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我們希望,如果各方同意,該規(guī)則應該平等適用。換言之,被拒絕進入愛沙尼亞的一個人,在拉脫維亞或立陶宛那里不應該得到不同的答復,”蘭茨貝爾吉斯說。
2014年3月,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舉行全民公投,超過九成投票者同意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隨后,俄總統(tǒng)普京與兩地代表簽署條約,允許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以聯(lián)邦主體身份加入俄聯(lián)邦。烏克蘭不承認上述公投,反對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并入俄羅斯,西方國家由此對俄實施經(jīng)濟制裁。
立陶宛向中國發(fā)出抗議 媒體:打算一條路走到黑?
當?shù)貢r間8月18日,立陶宛外交部發(fā)表聲明,表示已向中方發(fā)出正式抗議,要求中方撤銷對其交通與通訊部副部長瓦伊丘凱維丘特竄訪臺灣地區(qū)一事的制裁。聲明稱,“中方此舉缺乏正當性且違反國際法。”在今天(19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中方對此的表態(tài)就非常明確且有力地反駁了立方給自己抗議找的這一所謂“借口”。
資料圖
外交部發(fā)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上應詢指出,立陶宛政府高官竄臺,明顯違反立方作出的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承諾,也違背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針對立方錯誤行徑,中方作出必要反應,完全正當、合理、合法。我們敦促立方認清是非,立即糾正錯誤,不要再蠶食中立雙邊關系的政治基礎。
立方的抗議站得住腳嗎?
資料圖
8月7日,立陶宛交通與通訊部副部長瓦伊丘凱維丘特率團抵臺,進行了5天竄訪。這一時間,緊隨美國眾議長佩洛西竄臺之后。
彼時,汪文斌在應詢時指出,我們對立陶宛反華勢力蓄意侵犯中國主權,粗暴干涉中國內(nèi)政的行徑表示強烈譴責。汪文斌強調(diào),對于立方有關人員挑戰(zhàn)一個中國原則,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惡劣挑釁,中方將堅決回擊。
針對立方此番蓄意挑釁,中方的回擊隨即而至。8月12日,中方宣布對瓦伊丘凱維丘特實施制裁。其中,既對竄訪人進行了個人制裁,也對中立部分合作進行了暫?!獣和M⒔煌ㄅc通訊部任何形式的交往,暫停同立國際道路運輸領域交流合作。中方也將制裁原因點得很清楚,即“針對瓦伊丘凱維丘特惡劣挑釁行徑”。這一制裁也被外界用“精準”二字加以概括。
需要指出的是,交通運輸業(yè)是立陶宛一大支柱產(chǎn)業(yè),占其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的14%。而打造區(qū)域和全球交通物流網(wǎng)絡中心是立政府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之一。作為中立國際道路運輸合作中的一部分——中歐班列也正是立方布局的重要一環(huán)。2020年4月,從重慶至維爾紐斯的中歐班列(渝新歐)“中國郵政號”開通,來自中國的郵政貨物全部經(jīng)由立陶宛分流發(fā)送至歐洲國家。觀察指,暫停中立兩國交通領域的交流合作,立陶宛無疑感到如坐針氈,其依靠地理位置優(yōu)勢與中國合作而獲利的模式因此次制裁會受到一定創(chuàng)傷。
而這也不是中方第一次對立方挑釁行徑進行回應。2021年11月18日,立陶宛不顧中方嚴正抗議和反復交涉,允許臺灣當局設立所謂“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公然在國際上制造“一中一臺”。對此,中方?jīng)Q定將中立兩國外交關系降為代辦級。這是繼2021年8月10日,中國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且要求立陶宛召回駐華大使后,中國對立方的又一斷然舉措。
立方不顧中方多次警告,頻頻在臺灣問題上對華進行挑釁。不論是美、立在竄臺時間點上的“巧合”,還是立陶宛多次與臺當局勾連所上演的一系列小動作。對于中方的回擊,立方本應心知肚明,不應感到意外。外界認為,立方此次抗議,顯然是被打到“痛處”。
5月,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立陶宛“與中國的貿(mào)易額基本上已被削減到了原來的0.3%”。
沖上“反華前線” 立陶宛背后的那一雙手
值得注意的是,立陶宛對華越來越強硬的背后,一雙來自美國的手始終存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去年8月同蘭茨貝爾吉斯通話時稱,美國與北約盟友的關系堅不可摧,美堅定支持立方直面中方“脅迫”行為。同年9月,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立陶宛總理希莫尼特通話時,繼續(xù)炒作所謂“中國脅迫”,并重申了美國對立陶宛的堅定支持。隨后在去年底,立陶宛宣布將與美國進出口銀行簽署一項6億美元的出口信貸協(xié)議。
分析指出,立陶宛近年來一直在積極充當美國反華“馬前卒”的角色,對華的強硬態(tài)度也是在服務美國的國家戰(zhàn)略,企圖換取美方對其更多的“支持”。同時,它將自己定位在一個北約“馬前卒”的位置,作為一個體量和影響力都不大的小國,只有更加賣力地表演,才能引起西方大國的重視,也就更有機會得到北約,尤其是美國的保護。
這一點在佩洛西竄訪臺灣時亦有所體現(xiàn),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為其行為“點贊”,成為罕見公開吹捧此訪的歐盟成員國高官。立陶宛重要黨派人物紛紛揭批蘭茨貝吉斯此舉的真正用意,呼吁并要求立政府未來不要做出派遣高級官員竄臺的單方面決定。
不過,立政府似乎打算一條路走到黑。據(jù)報道,立陶宛日前宣布“立陶宛駐臺北貿(mào)易代表處”確定于9月12日開館,目前擔任立總理顧問盧考斯卡斯已被任命為該處負責人。立媒援引政府官員消息稱,這一代表處以“臺北”而非“臺灣”命名且屬“經(jīng)貿(mào)”而非“外交”性質(zhì),命名符合國際慣例。
此前,立陶宛總統(tǒng)瑙塞達曾要求該國官員修正“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的名稱,稱該代表處的中文名稱是立中沖突的關鍵因素。事實上,中方已多次闡明立陶宛涉臺問題的實質(zhì),立陶宛對其中的癥結(jié)所在心知肚明。如果立陶宛真心想要緩和中立緊張關系,就應該拿出誠意,以實際行動糾正錯誤,回到堅持一個中國的正確軌道上來。玩弄文字游戲不可能蒙混過關。
作者丨何王子彧,深圳衛(wèi)視直新聞駐京記者
編輯丨俞哲旻,深圳衛(wèi)視直新聞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