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港交所籌謀放寬硬科技公司上市門檻,香港IPO市場迎來回暖契機?

        更新時間:2022-10-02 10:34:51作者:智慧百科

        港交所籌謀放寬硬科技公司上市門檻,香港IPO市場迎來回暖契機?



        作 者丨尹琛,朱麗娜

        編 輯丨李艷霞

        圖 源丨圖蟲

        9月15日,香港交易所確認,正研究在上市規(guī)則中增設一個新的章節(jié),以滿足產(chǎn)品商業(yè)化尚處于早期階段的大型科技公司上市融資的需求。

        最近有報道指出,港交所最快將于本月咨詢上市機制,并計劃新設《第18C章》,處理硬科技公司(Hard Tech)的上市申請。

        “當然要改了”

        “當然要改了!”劉振韜在評論前述動態(tài)時,有些激動地說道。作為恒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恒光”)的創(chuàng)始人兼CEO,劉振韜過去幾年一直從事芯片研發(fā)和設計。這家于2018年在香港成立的初創(chuàng)公司,在馬達驅(qū)動方面擁有三項技術(shù)創(chuàng)新及專利。

        但在去年,劉振韜因為公司融資問題,決定離開香港,北上發(fā)展。在此之前,他也曾接觸香港科學園的投資部門,相關(guān)負責人的答復是“如果以個人身份,我一定投你”,并以此婉拒了恒光的融資申請,原因是該公司目前沒有營收(Revenue)。

        不止恒光,芯片、半導體、人工智能(AI)這一類研發(fā)占比較重的硬科技公司,都可能面臨類似的問題。澳洲會計師公會大中華區(qū)理事呂志宏對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分析,這類硬科技公司一般需投入大量的資金和較長的時間去研發(fā),才會有一定的成果出來;而有了這些成果,才能融到資金,繼續(xù)做進一步的研發(fā)。

        呂志宏表示,硬科技公司目前傾向于從私募基金、風險投資乃至銀行貸款獲取資金。但問題是,“風投(的投資者)是要看回報的,獲得回報所需要的時間太長,就會令投資風險增加,投資意愿亦會隨之降低”。

        畢馬威中國最新的報告顯示,受不確定性因素影響,2022年第一季度亞洲的風險投資額下滑至326億美元,且未有出現(xiàn)超過10億美元的重磅交易。

        呂志宏指,若有上市平臺可以給這類公司(上市融資)機會,對一級市場的投資者來說,更容易看到希望。

        維寶東園資本集團主席及行政總裁黃以東對記者分析,若更多硬科技公司得以通過IPO上市,對投資者來說,也意味著更多的選擇和投資機會。就目前的風投情況來看,黃以東坦言,投資者“比較審慎”。

        目前,港交所主板針對新公司上市設有三項測試要求,分別是盈利測試、市值/收益/現(xiàn)金流量測試,以及市值/收益測試。其中“市值/收益測試”要求新申請人上市時市值至少為40億港元;經(jīng)審計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收益(營收)至少為5億港元.

        有消息指,新的上市規(guī)則里,對已商業(yè)化科技公司的營收要求由5億港元降低至2億-3億港元。若公司處于未商業(yè)化階段,上市時估值則要超過20億美元。但這些細節(jié)尚未得到港交所的證實。

        “降低門檻只是做了一半的工作”

        “我相信它(港交所)后面還有很多輔助的政策調(diào)整,否則只是調(diào)整一個門檻的話,我們覺得只做了一半的工作”,F(xiàn)reeD Group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及CEO趙健鷹對記者說。FreeD Group是一家成立于香港的SaaS(軟件即服務)提供商,主要提供AI數(shù)字解決方案等。早前有報道指出,關(guān)于上市制度新章節(jié)之細節(jié)仍在考慮之中,可能符合資格的公司類型還包括新能源、SaaS、PaaS(平臺即服務)等。

        趙健鷹透露,公司從2021年開始盈利,當年盈利數(shù)字已滿足港交所上市的最低標準。但他坦言,初創(chuàng)公司資源有限,一些部門(比如財務會計、運營)的發(fā)展仍未成熟。因此他亦期待,港交所在降低上市門檻的同時,出臺更多聯(lián)動政策。呂志宏則認為,對未有盈利的公司來說,市值要求可能需要降至比20億美元更低的水平,才會更吸引。

        但與此同時,隨之而來的不只是“吸引力”,也有風險。

        前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早前接受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專訪時指出,“如果這個企業(yè)還沒有收入,也沒有其他辦法能確認(是否達到上市水準),可能就靠規(guī)模”。

        類似的情況在2018年也曾出現(xiàn)。當年4月,港交所增設18a章節(jié),允許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但章節(jié)細則對生物科技公司的獲批準產(chǎn)品、專利詳情等做了具體要求,比如要求生物公司必須在上市文件中披露其核心產(chǎn)品所需及/或已獲得的任何相關(guān)監(jiān)管批準的詳情、核心產(chǎn)品獲得/申請的專利詳情等。截至今年6月底,港交所共有50家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通過18a上市,共募集資金超過1100億港元。

        與生物科技公司不同的是,硬科技公司很難找到類似的藥品或產(chǎn)品監(jiān)管者為其把關(guān)。

        “這種情況下是不是可以相信市場聰明人的判斷?”李小加表示,“已經(jīng)有很聰明的人把錢給你(硬科技公司),讓你變成一個這么大的公司了。”

        香港財經(jīng)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早前接受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專訪時則指,硬科技公司的種類較寬泛,且目前沒有客觀、統(tǒng)一的標準讓投資者可以評估其未來的盈利能力、發(fā)展?jié)摿?。許正宇透露,目前正就如何平衡監(jiān)管與發(fā)展做研究,冀有想法后咨詢市場。

        黃以東表示,一般對這類公司進行估值,是將其與已上市的同類公司做比較?!叭粜鹿镜暮诵募夹g(shù)具有獨特性、先進性,則更容易獲得投資者的青睞”,黃以東說道,“另外,公司管理層是否具備豐富的研發(fā)背景也是投資者考察的關(guān)鍵之一”。

        “不單是IPO的問題”

        因融資困境北上的劉振韜,最近攜團隊代表深圳市參與全國各地的科技創(chuàng)新比賽。他亦透露,正與兩位內(nèi)地投資者洽談中。在內(nèi)地待了306天后,劉振韜再次回到香港,他感慨,“這不單是IPO的問題”,因為IPO也只是幫助企業(yè)融資的手段,并不是其發(fā)展終點。

        呂志宏亦分析,今年以來美國進入加息周期,俄烏局勢不明朗,市場較為波動,IPO市場相對冷淡。德勤《2022年前三季度中國內(nèi)地及香港IPO市場回顧與前景展望》指出,今年前三季度在香港市場共有47只新股上市,較去年同期下跌36%。此外,部分項目在最終上市時削減融資金額,令到前三季度的融資總額大幅縮減至547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下跌81%。

        “就算你成功IPO,能不能募集到(足夠的)資金?”呂志宏發(fā)問。

        至于如何才能提升港股IPO市場的吸引力,呂志宏認為,積極吸引海外的創(chuàng)新科技公司來港上市,或許是辦法之一。

        德勤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在香港上市的新股有89%是來自內(nèi)地的企業(yè),7%來自香港及澳門,僅有4%來自海外。呂志宏表示,希望可以透過新增設18c章節(jié),吸引更多亞洲企業(yè),尤其是東南亞企業(yè)來香港上市。

        就在本月末,許正宇出訪東南亞。他表示,港府會積極到國際市場例如東南亞、南亞和中東國家“搶企業(yè)”,吸引他們到香港上市融資。

        本期編輯 張曉君 實習生 羅新雨

        本文標簽: 港交所  上市  ipo  香港  李小加  香港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