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3-01-13 19:53:51作者:智慧百科
花朵財經原創(chuàng)
學生年代,范代娣是個科研牛人。
1991年,她從西北大學畢業(yè),后又進入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化工專業(yè)攻讀博士。從此,她成了中國生物化工專業(yè)的第一位女博士。
34歲那年,她又迎來了重大的科研生涯新突破。
此刻她開始在西北大學組建自己的科研團隊,并通過基因工程制備得到了重組膠原蛋白,并且在第二年成功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
由于潛心研究,把類人膠原蛋白技術做到國際領先水平,她也因此有了“類人膠原蛋白之母”的高大上稱號。
但此時的范代娣,已經從科研牛人的身份,跳躍至企業(yè)家。
2022年,重組膠原蛋白賽道突然爆紅,無數目光期待“膠原蛋白”能否成為像“玻尿酸”一樣的爆款。
相關資料顯示,這一年巨子生物、敷爾佳、創(chuàng)爾生物、錦波生物相關企業(yè)相繼沖刺IPO,爭奪“膠原蛋白第一股”。
同年11月4日,巨子生物正式登陸港交所主板上市交易,率先成為“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市值超越300億港元。
然而巨子生物的誕生,與科研牛人范代娣息息相關。
據了解,在行業(yè)的歷史發(fā)展旅途中,膠原蛋白產品在注射/嚴肅醫(yī)療領域的獲批時間比玻尿酸還領先了20余年。
但由于此前膠原蛋白的來源主要為動物源,具有較高的致敏率,生物安全風險較高,加上產品性價比也較低,因此在商業(yè)化進程方面成為了落后者。
直到一批批的全球科研牛人,開始投入到重組膠原蛋白的技術研究,這才有了后來膠原蛋白快速蓬勃發(fā)展的時代。
與動物膠原蛋白不同,重組膠原蛋白是通過基因重組而成,因此變得可通過序列設計降低免疫反應、更具安全,同時也能夠實現量產降本,更有應用發(fā)展前景。
1980年,美國醫(yī)學博士Uitto J等人從人體皮膚細胞體外培養(yǎng)中獲得了Ⅰ型和Ⅲ型膠原蛋白。但由于存在各種問題因素,重組膠原蛋白始終處于實驗室規(guī)模,難以形成重大突破。
直到2000年,這一格局被范代娣的科研團隊打破。
彼時范代娣的科研團隊通過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擴增,將數個人膠原蛋白基因進行重組轉化,再通過高密度發(fā)酵培養(yǎng)生產出了系列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
就這樣,范代娣突破了一個國際難題,填補了學術研究上此項領域的空白。
當同為西北大學88級畢業(yè)生,并在日后創(chuàng)立三角防務,而且做到上市的嚴建亞看到妻子范代娣科研成果背后的商機之時,2000年這一年,嚴建亞開始攜手妻子范代娣成立巨子生物,對重組膠原蛋白的研究成果進行商業(yè)轉化。
在妻子專注技術研發(fā),丈夫負責推動商業(yè)化落地的珠聯(lián)璧合下,巨子生物迅速步入高速發(fā)展軌道。
從科研牛人到企業(yè)家身份轉變,2003年巨子生物攜手西北大學實驗室正式推出為中國女性肌膚量身打造的類人膠原蛋白系列化妝品。
緊接著在2009年,巨子生物又創(chuàng)立了“可麗金”品牌,成為全球首個實現批量生產膠原蛋白護膚品的公司。2011年,又推出“可復美”品牌。
在范代娣這個科研牛人帶領期間,巨子生物的研究同時創(chuàng)下了多項全國乃至全球的首個突破。
不過作為行業(yè)先行者,由于初期消費者對重組膠原蛋白的認知度不高,巨子生物在商業(yè)化的發(fā)展路上亦絞盡腦汁。
艱難起步階段,巨子生物踏上了微商營銷道路。2013年,巨子生物開始與著名的微商萬色城合作,并在2015年創(chuàng)建自己的微商平臺——西安創(chuàng)客村。
盡管后來與巨子生物合作的創(chuàng)客云商平臺被質疑涉嫌傳銷,銷售模式所帶來的微商印象讓巨子生物品牌形象飽受爭議。但是,巨子生物卻受益頗深。
2019年,經銷商西安創(chuàng)客村一度貢獻了巨子生物52.2%的營收,達到近5億元。到2021年,西安創(chuàng)客村的營收占比下降至29.3%,但依然為其貢獻了4.5億元的營收。
時至今日,巨子生物對經銷渠道依賴也仍比較大。截至2021年底,巨子生物經銷商銷售渠道收入占比達55.6%。
不過在電商賽道崛起下,巨子生物已在積極布局線上渠道。2019年至2021年,巨子生物在線上直銷的營收占比從約17%上升至約42%。
知名主播薇婭的丈夫董海峰,甚至被爆入股巨子生物,而薇婭曾多次在直播間為巨子生物提供帶貨支持,幫助可復美、可麗金打入醫(yī)美市場。
2019年至2021年,巨子生物實現收入分別為9.57億元、11.90億元和15.52億元,毛利分別為7.97億元、10.07億元和13.54億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公司是2021年中國第二大專業(yè)皮膚護理產品公司。同時,從2019年起連續(xù)三年一直是中國最大的膠原蛋白專業(yè)皮膚護理產品公司。
另據招股書顯示,2021年,巨子生物的可復美和可麗金在天貓整體復購率均在30%以上,這要遠高于化妝品行業(yè)20%的平均復購率。
但在商業(yè)化變現過程中,隨著范代娣從研究成果獲取巨大收益,巨子生物的科技研發(fā)投入卻在低位盤整。
2019-2021年,巨子生物研發(fā)開支僅占同期營收的1.2%、1.1%和1.6%,三年累計研發(fā)投入不足5000萬元。
巨子生物對單一品牌的依賴度也較高,營收貢獻主要集中在“可復美”和“可麗金”兩大專業(yè)護膚品牌,兩個品牌營收占比合計占公司整體營收高達92%。
然而,也正是由于依賴單一品牌發(fā)展,讓巨子生物更易集中力量提升品牌力,而且企業(yè)也可圍繞單一品牌進行品類與成分迭代,以此豐富產品矩陣,強化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
招股書顯示,巨子生物的產品組合中共有105項SKU,覆蓋各種不同的膚質、應用場景及消費者群體。
其中“可復美”和“可麗金”兩大專業(yè)護膚品牌,旗下的SKU數量分別為32項和59項,占據了公司整體SKU數量的絕大部分。
至于產品形態(tài),除了主打敷料和膜類產品外,公司還推出了水、精華及乳液、噴霧等多種形態(tài)的產品。
巨子生物同時在積極發(fā)展新品牌。
在公司產品組合中,目前已涵蓋功效性護膚品、醫(yī)用敷料和保健食品的八大主要品牌,即可復美、可麗金、可預、可痕、可復平、利妍、欣苷及參苷,分別覆蓋不同消費者。
巨子生物還站在了一條好賽道上,這將為公司提供持續(xù)的活力源泉。據Frost&Sullivan預計,重組膠原蛋白市場將會從2021年的108億元市場規(guī)模增長至2027年的1083億元,2022年至2027年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42.4%。
人們常說:“站在風口上,即便是豬也能夠飛起來?!币揽磕z原蛋白大爆發(fā)時期,巨子生物的未來可謂充滿想象力。
“離開膠原蛋白,一半女星都活不下去”。大S曾在《美容大王》里如此表示。
回憶自己當初在實驗室經常是通宵盯著發(fā)酵罐,優(yōu)化每一個細節(jié),讓菌種長的再好一點,產量再高一點。
范代娣在聊天時常說起在母校的趣事,而最受益的是母校給予的指導,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品質刻在了每個華理人的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