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我要俄羅斯天然氣和石油”8000人在柏林游行,呼吁取消對俄制裁

        更新時間:2022-10-09 21:30:23作者:智慧百科

        “我要俄羅斯天然氣和石油”8000人在柏林游行,呼吁取消對俄制裁

        綜合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和德國《法蘭克福匯報》8日報道,約3000名抗議者當天聚集在位于柏林的德國國會大廈外,表達對德國政府政策的不滿,呼吁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大約8000名抗議者參加了隨后穿過柏林政府區(qū)的示威游行。

        這次游行由反對黨德國選擇黨(AfD)發(fā)起,抗議者舉著寫有“能源安全與防止通脹——我們的國家優(yōu)先”的旗幟。他們指責德國政府造成物價飛漲、不適當?shù)纳鐣撸⒑粲跞∠麑Χ砹_斯石油和天然氣的制裁。


        抗議者在柏林游行 圖源:德媒

        一些抗議者揮舞著德國和俄羅斯國旗,舉著寫有“我要俄羅斯的天然氣和石油”和“今天保持沉默的人明天將被凍死”的標語。

        俄衛(wèi)星通訊社指出,自今年2月俄羅斯對烏克蘭發(fā)起特別軍事行動以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一系列制裁,其中包括對俄羅斯能源產(chǎn)業(yè)實施制裁。供應鏈的中斷導致整個歐盟地區(qū)的燃料和食品價格上漲,推動通貨膨脹達到創(chuàng)紀錄水平,導致生活成本飆升。

        今年9月,德國選擇黨也曾發(fā)起抗議活動,表達對德國食品和能源價格大幅上漲的不滿,并要求結束經(jīng)濟戰(zhàn),取消對俄制裁,并啟用“北溪-2”天然氣管道。最早的抗議活動在德國的萊比錫和馬格德堡等城市舉行,當時有數(shù)千人參加。(編輯:ZLQ)

        延伸閱讀

        誰是歐洲能源危機的最大受益者?德國人終于忍不住說話了

        歐洲人在品嘗“隨美起舞”的苦果時,也逐漸看清了美國的真實面孔。

        誰是歐洲這場能源危機的最大受益者?德國人似乎開始逐漸醒悟。

        5日,德國副總理兼經(jīng)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公開抱怨,以美國為首的“友好國家”,以過高的價格向德國供應天然氣。

        眼下,歐洲能源危機的解決已然迫在眉睫。作為“老大哥”的美國卻趁機抬高氣價,狠宰“隊友”一刀。如此操作,讓一直緊隨美國、步步加碼制裁俄羅斯的歐洲人,怎能不心寒?

        德國吐槽

        德國人終于忍不下去了。5日,哈貝克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大倒苦水”。他說:“一些國家,包括‘友好國家’,有時會向我們供應天價天然氣,這真的很成問題。”同時,他還呼吁歐盟委員會能代表成員國與“友好國家”進行對話。

        專訪中,哈貝克還特意點名美國。他表示希望美國方面能在歐洲能源緊張的時候給予更多支持?!霸谑蛢r格暴漲的時候,美國轉(zhuǎn)向了我們,動用了戰(zhàn)略石油儲備,我認為這種互助應該也用在抑制天然氣價格上?!惫惪苏f。



        哈貝克吐槽進口氣價太高,呼吁“友好國家”發(fā)揚互助精神。圖源:DW

        此外,哈貝克還建議歐盟統(tǒng)一利用市場能力,協(xié)調(diào)成員國理智、同步地進行采購。他認為,此舉不僅能提高議價籌碼,還可以避免成員國之間互相抬價推高成本。

        曾經(jīng),德國等歐洲國家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但自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歐盟緊隨美國對俄施加多輪制裁,而制裁所帶來的反噬效應,卻令歐洲陷入能源供應緊張、天然氣和電力價格飆升、整體通脹水平居高不下的艱難境地。

        無奈之下,一些歐洲國家不得不尋求以高昂價格向美國和卡塔爾等國購買液化天然氣??烧l料想,美國非但不念舊情,反而做起了“趁火打劫”的買賣。

        國際能源署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6月,歐盟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首次超過從俄羅斯進口的管道天然氣?!吧虡I(yè)內(nèi)幕”網(wǎng)站報道稱,美國能源商以大約6000萬美元的價格將大型運輸船裝滿液化天然氣,運到歐洲后,價格飆升至2.75億美元,一趟運輸下來就能賺取上億美元的暴利。

        史無前例

        德國的處境是許多歐洲國家的縮影。3日,國際能源署發(fā)布天然氣市場季度報告,警告歐洲在今年冬天將面臨“史無前例”的天然氣短缺風險。

        報告顯示,為保證供暖季結束前天然氣儲備始終充足,歐盟成員國的用氣需求應比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降低9%至13%。其中,大部分改變不得不由消費者做出。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歐洲天然氣的使用成本幾乎是美國的八倍。一些美媒注意到,如此高昂的能源價格正在迫使部分歐洲制造業(yè)廠家轉(zhuǎn)移至美國。



        歐洲天然氣的使用成本幾乎是美國的八倍。圖源:CBS

        9月,總部設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化工企業(yè)OCI宣布,將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擴建一座合成氨工廠。今年早些時候,丹麥珠寶企業(yè)潘多拉和德國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也宣布了擴大美國業(yè)務的計劃。

        這無疑引發(fā)了人們對歐洲“去工業(yè)化”的擔憂?!昂苌儆袣W洲企業(yè)沒有被卷入到這場能源危機中,只是,當前的痛苦究竟是暫時的,還是一個‘去工業(yè)化’時代開始的標志?”《華爾街日報》這樣問道。

        事實上,能源領域的問題很快就傳導到了經(jīng)濟與民生領域。德意志銀行前首席經(jīng)濟學家梅耶認為,未來的一段時期內(nèi),歐洲經(jīng)濟將陷入低增長和高通脹并存的局面。

        德意志聯(lián)邦銀行日前發(fā)布月度報告預測,主要受能源危機影響,德國經(jīng)濟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可能出現(xiàn)萎縮。

        團結不再

        能源緊缺、通脹高企、經(jīng)濟停滯……歐洲人在品嘗“隨美起舞”的苦果時,也逐漸看清了美國的真實面孔。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長期以來,美國對歐洲的主要政策是通過北約實施軍事影響,或者介入到特定的地緣政治沖突中。歐洲能源當前的弱勢地位,使美國又多了一個可以深入影響歐洲產(chǎn)業(yè)發(fā)展,甚至政策設計的重要經(jīng)濟杠桿。

        漸漸有所警覺的歐洲,眼下也只能自己想辦法。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5日在歐洲議會全會上表示,歐盟需對進口天然氣設定臨時性的價格上限,直到歐盟方面制定出新的天然氣價格基準。



        馮德萊恩認為歐盟需對進口天然氣設定臨時性的價格上限。圖源:reuters

        此前,歐盟委員會一直不贊成對天然氣價格設限,他們擔心此舉會加劇歐盟能源供應問題。外界認為,馮德萊恩此番表態(tài)意味著,歐盟委員會在這一問題上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歐盟有望在近期出臺具體的限價方案。

        但歐盟的這個打算卻遭到了挪威的強烈反對。雖然不是歐盟成員國,但俄烏沖突爆發(fā)前,歐盟地區(qū)使用的天然氣有20%至25%來自挪威。在俄羅斯大幅削減對歐天然氣供應后,挪威成為歐盟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

        除了挪威,此刻正靠天然氣狂撈歐洲一筆的美國肯定會更不滿吧。諸多分歧之下,西方國家之間的團結似乎正在煙消云散……

        本文標簽: 柏林  德國政府  俄羅斯  抗議者  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