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0-16 07:40:27作者:智慧百科
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10月14日表示,德國政府將其對北約的義務置于本國國家利益之上,“這是一個錯誤”,而德國國民正在為這個錯誤買單。他指出,相反,北約卻很少考慮德國利益,否則“北溪管道不會被炸毀”。
據(jù)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和塔斯社報道,普京是在哈薩克斯坦首都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發(fā)表的上述講話。10月13日,亞洲相互協(xié)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簡稱亞信)第六次峰會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召開。
普京14日出席發(fā)布會,圖自俄媒
“顯然,北約中的一些義務被(德國政府)放在了首位……”
普京在發(fā)布會上表示,他認為,德國政府以犧牲國家利益為代價履行北約義務的決定“是一個錯誤,德國的企業(yè)、經(jīng)濟和公民正在為這個錯誤付出代價,因為這會對整個歐元區(qū),尤其是德國產(chǎn)生負面的經(jīng)濟影響”。
隨后,普京向德國政府提出建議,即他們“應該自己決定什么更重要:是履行他們認為的北約義務?還是確保國民福祉和國家利益?”
普京還提到了“北溪”管道泄漏事故,稱同德國恰恰相反的是,北約似乎很少有人考慮到德國的利益,否則“北溪1號和北溪2號就不會被炸毀”。他補充說,盡管事發(fā)前“北溪”管道已停止輸氣,但它始終可以作為最后的保留選項,“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這樣的選項了”。
當被問及是否可能通過“北溪”幸存管線向歐洲供氣時,普京回答:“這不再是我們關心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合作伙伴關心的問題。這應由其他國家的元首自己做出決定。”
9月26日至28日,位于丹麥水域附近的“北溪1號”和“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先后被發(fā)現(xiàn)至少4處泄漏,并發(fā)生多次水下爆炸。事發(fā)后,有美媒直言,此次“前所未有的”事故,讓本就氣荒的歐洲各國冬季前獲得俄氣供應的希望徹底破滅。
這張丹麥國防部9月27日發(fā)布的航拍照片顯示的是一處“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點。新華社發(fā)(丹麥國防部供圖)
公開資料顯示,俄羅斯通過管道向23個歐洲國家供應天然氣。由于德國近些年實行減少核電和淘汰燃煤電廠的政策,目前德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俄羅斯天然氣的買家:一半以上的天然氣從俄羅斯進口。
經(jīng)初步調(diào)查,各方均認為管道泄漏“可能是蓄意破壞”,不排除事件是“國家行為體”所為。但對于可能的幕后黑手,各方眾說紛紜,至今未有定論。此前有烏克蘭官員和美媒將矛頭對準俄羅斯,俄方予以否認,并暗指美國和北約參與其中。
“北溪”管道泄漏一事,令歐洲各國面臨的嚴重通貨膨脹和能源危機“雪上加霜”。
據(jù)德國官方最新數(shù)據(jù),德國9月通脹率為10.0%,創(chuàng)下1990年以來新高。今年德國經(jīng)濟增長預計為1.4%,低于此前預期,而2023年德國經(jīng)濟將萎縮0.4%。德國經(jīng)濟部長哈貝克直言,德國正步入“衰退”。
然而,深陷困局的德國政府卻剛剛拒絕了俄方“通過北溪幸存管線輸氣”的提議。
朔爾茨 資料圖
10月12日,普京提到“北溪2號”一條管道未受泄漏事故影響,稱“現(xiàn)在球在歐盟那邊”,他們想要的話,“可以直接打開管道閥門”。但德國政府發(fā)言人同日回應稱,普京的提議是“一個好的嘗試”,但重申德國拒絕使用“北溪2號”。
10月13日,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出來發(fā)聲,稱她從未后悔在擔任總理時做出購買大量俄氣的決定。她強調(diào),俄氣比世界上其他地區(qū)的液化天然氣便宜,“即使在冷戰(zhàn)時期,俄羅斯也是一個可靠的能源供應商”。
默克爾于去年12月卸任,在過去長達16年的執(zhí)政時期,她一直堅持與俄羅斯保持能源合作。但自今年2月俄烏爆發(fā)沖突以來,俄德能源合作停止。
來源:觀察者網(wǎng)
延伸閱讀:
牛彈琴:俄烏沖突冤大頭德國開始醒悟 抱怨美國不地道
資料圖
誰是俄烏沖突最大的冤大頭?
德國敢說第二,估計沒有一個國家敢說世界第一。
很簡單,因為俄烏沖突,德國只能追隨美國進行各種制裁,俄羅斯的市場沒有了,俄羅斯人的友誼也沒有了,最頭疼的是連俄羅斯的天然氣也沒有了,德國人在挨凍,德國企業(yè)在關門,稍微援助烏克蘭慢了一點,德國還遭到烏克蘭和美英的各種奚落。
德國有沒有反思?
我想也是有的。只是考慮到同氣連枝,考慮到政治爭取,尤其考慮到美國是老大,德國人心中更多的氣,要么撒向俄羅斯,要么打落門牙和肚吞。
但10月5日,德國人終于看不下去了。德國副總理哈貝克公開抱怨,以美國為首的“友好”國家,趁著德國急需天然氣的當口,將售德的天然氣價抬成了“天價”。
當天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同時兼任經(jīng)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的哈貝克,是這樣說的:“一些國家,甚至是友好國家,有時也會開出‘天價’,這很成問題……”
請注意,一些國家。
但究竟是哪些國家呢?
毫無疑問,首屈一指的就是美國。
很簡單,以前德國55%的進口天然氣,來自東方的俄羅斯;俄烏沖突后,德國和俄羅斯交惡,俄羅斯的天然氣中斷,美國趁機填補了市場空缺。
資料圖
按理說,德國應該感謝美國啊,但德國人心頭卻是五味雜陳。因為美國的液化天然氣雖然好,但有一個最突出的特點——貴。
貴得讓德國人都心驚肉跳??吹降聡司捅г梗绹u給德國液化天然氣價格,是俄羅斯管道天然氣價格的3倍,更是美國國內(nèi)氣價的7倍。地主家也沒有多少余量,再財大氣粗的的德國人,也快買不起了。
所以,哈貝克也說:“在石油價格暴漲之時,美國轉(zhuǎn)向了我們,動用了戰(zhàn)略石油儲備,我認為這樣的團結(jié),有利于一致天然氣價格……”
換句話說,美國,你以前表現(xiàn)還行,但在天然氣上面,真不夠團結(jié),而且還給我們背后一刀。
怎么辦?
哈貝克的建議:歐盟“團購”!
即歐盟“應該統(tǒng)一利用市場能力,組織協(xié)調(diào)同步、明智的購買,避免歐盟成員國互相競價”,與天然氣供應大戶,談出一個好價格。
也就是說,歐盟應該一致行動,好好與美國談談,你可以雪中送炭,但不能趁火打劫。
如果沒弄錯的話,這是德國高層第一次公開抱怨美國的天價天然氣。德國人實在按捺不住了,當然,原因可能有兩個。
第一個,前面說了,美國的氣價就是貴。
但在德國人看來,我們與俄羅斯交惡,完全是為了西方整體利益,美國你作為老大哥,應該體諒,更應該有所表示,而不是趁機抬高氣價,狠宰德國人一刀。
德國人心里實在是屈啊。
第二個,北溪管道被炸,提高了德國人警惕。
管道誰炸的?目前是羅生門,美國指責俄羅斯賊喊捉賊,試圖繼續(xù)勒索歐洲;俄羅斯指責美國是背后黑手,因為美國才是最大受益者。
但有兩點是肯定的。第一,這種深海破壞,一般恐怖組織沒能力,基本可確定是國家軍隊行為;第二,德國是最大受害者,“北溪-1”和“北溪-2”都被破壞了,連個念想都沒有了。
就在這敏感時刻,美國卻公開幸災樂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最近有段話說得很直白:“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破壞,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讓歐盟國家一勞永逸消除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從而挫敗普京將能源武器化的手段?!?/strong>
不得不說,布林肯的外交藝術,就是很簡單粗暴。或許,他實在按捺不住,就是想說點真話。當然,布林肯可沒承認,北溪管道就是美國人干的。
但德國人不得不警惕,美國你什么意思?賣了這么多天價天然氣還不夠,還想一直這么賣下去?
資料圖
德國人有所醒悟,俄羅斯也看在眼里,自然也有新動作。
按照俄羅斯最新的說法,“北溪-1”和“北溪-2”主管道都被破壞了,短期內(nèi)恢復是不可能的,但“北溪-2”有備用管道,還是安全的,如果德國你們愿意,馬上可以恢復通氣。
這給德國出了一個難題。
別忘了,德國對俄羅斯最嚴厲的制裁,就是拒絕啟用“北溪-2”管道。以至于這條管道建成后,就一直在廢棄中。如果德國現(xiàn)在同意啟用備用管,那最嚴厲的制裁,豈不是就此破功了?
德國人自己打自己臉,這還是問題的一方面;另一個方面,美國人能答應嗎?
別忘了,北溪管道被炸后,西方傳得最廣的一則短視頻,就是拜登與記者就北溪管道的對話。
拜登:如果俄羅斯發(fā)動入侵,那就不會有“北溪-2”,我們將終止它。
記者:但是,這個項目在德國控制之下,你怎么能做到這一點呢?
拜登沉思了一下:我向你保證,我們將能夠做到這一點……
我查了一下,這段視頻是今年2月,在俄烏沖突前幾天。
為什么會突然刷屏?
原因,你懂的。哦,當時刷屏的,還有波蘭前外交部長西科爾斯基的一則推特,上面就一句話:謝謝你,美國(Thank you, USA)。
德國人同意“北溪-2”管道,那美國肯定會暴跳如雷,不排除海底發(fā)生新的重大新聞;但不同意,德國人真缺氣啊,美國你的液化天然氣,能不能便宜一點
最后,怎么看?
第一,德國人終于按捺不住了。
全世界都看在眼里的事情,德國最高層卻忍到現(xiàn)在才開始吐槽,不得不佩服德國政治家的忍功。德國人確實委屈,我們在為烏克蘭作貢獻,大哥卻在薅我們的羊毛。
一忍再忍,到最后忍無可忍。畢竟,對于天價天然氣,德國人也強烈不滿開始抗議,綠黨出身的哈貝克更被罵得狗血噴頭。在國內(nèi)被德國人罵,哈貝克也不得不雄起一把,對美國人開始抱怨:美國,你真別欺人太甚了。
資料圖
第二,西方不再是一團和氣。
本來同氣連枝,但因為高價天然氣,西方也不再是一團和氣。德國畢竟是歐洲第一經(jīng)濟大國,家里底子厚,為應對能源通脹危機,計劃拿出2000億歐元來緩解民生。但其他國家大驚,德國你是有錢,但你緩解了,我們不是更糟糕了嗎?德國還是被罵。
至于歐洲擬議的對進口天然氣限價,挪威已強烈反對,很簡單,這損害了挪威天然氣出口的利益;美國更會強烈不滿,你們居然不讓我薅羊毛?你看吧,一場激烈的爭斗正在開始。
第三,俄羅斯更不會善罷甘休。
最新的消息,俄羅斯又通過奧地利的管道,向意大利恢復供氣了。意大利選出了新政府,這應該也是普京對意大利釋放的新信號。北溪管道被炸,美國人看到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俄羅斯也在不斷出奇招,還放出“北溪-2”備用管可供氣的風聲。
寒冷的冬天即將到來了。我總覺得,天然氣問題,是德國和歐洲最大的軟肋,而民生又是最大的政治,普京也看在眼里,不排除俄羅斯和德國,突然又對上了眼,在天然氣問題上取得突破,那將徹底改寫當下的地緣政治格局。
天然氣是俄羅斯的牌,也是美國的牌。但換一個角度看,何嘗不是德國的牌?打得不好,那自然就是冤大頭;但就怕德國打得太好,美國人也發(fā)急,德國真反了你,小心我把北溪備用管道也炸了。
來源:牛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