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0-18 08:38:29作者:智慧百科
【文/埃斯瓦·尚克·普拉薩德 譯/觀察者網 由冠群】
疫情后,經濟復蘇乏力。“布魯金斯學會-英國《金融時報》全球經濟復蘇跟蹤指數”的最新數據顯示,最近幾個月,世界經濟增長勢頭、金融市場形勢和投資者信心指數顯著惡化。
伴隨著不確定性增加和各種風險增高,世界經濟已停滯不前,許多國家要么處于大衰退之中,要么即將進入大衰退。
而有些創(chuàng)傷是自作自受。英國不計后果地推出了“迷你預算”,這樣的誤導性政策使得政策制定者更難應對目前的供應鏈中斷問題和曠日持久的俄烏戰(zhàn)爭。
全球范圍內的持續(xù)高通脹現象以及各國央行采取的遏制通脹措施正在抑制經濟活動,削弱家庭和企業(yè)的信心,并擾亂了金融市場。在歐元區(qū)、日本和英國等主要發(fā)達經濟體,緩不濟急又不溫不火的應對之策加強了外部沖擊對經濟的影響,使它們的經濟增長偏離了軌道。
因此,許多發(fā)達國家面臨著此前新興經濟體長期承受的經濟金融挑戰(zhàn):貨幣相對于美元大幅貶值,政府債券收益率上升,公共財政緊張以及越來越少的政策選項。
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對貧民影響最大
就美國經濟而言,這是一個充斥著各種矛盾信號的經濟體。從積極的一面來看,消費需求依然強勁,就業(yè)繼續(xù)以相當健康的速度增長。但與此同時,美國GDP增長乏力,通脹水平無論以何種標準衡量都居高不下。雖然美元走強和資產價格下跌導致美國金融形勢緊張,但美聯儲仍別無選擇地進一步加息。
在歐洲,能源供應中斷升高了通脹水平,制約了增長,加劇了人們對冬季能源短缺的擔憂,并削弱了人們對私營企業(yè)的信心。
最近發(fā)生的英鎊貶值顯示出英國經濟正面臨諸多挑戰(zhàn),包括不利的外部環(huán)境,英國脫歐的持續(xù)影響以及該國施行了毫無章法的財政政策。在其他歐洲國家,民粹主義政策可能會增加財政和金融動蕩的風險。
得益于日本的低通脹率水平,日本是主要發(fā)達經濟體中唯一施行寬松貨幣政策的國家。鑒于日元的快速貶值迄今尚未產生任何明顯的負面影響,所以寬松貨幣政策可能有助于該國保持穩(wěn)定但低速的經濟增長。
盡管新興經濟體面臨著類似的挑戰(zhàn),包括高通脹和貨幣貶值,但它們的增長前景總體上比發(fā)達經濟體更好。然而,全球需求疲軟和金融形勢嚴峻將使發(fā)展中國家承受經常賬戶赤字增加的壓力。
除了土耳其、斯里蘭卡和委內瑞拉等少數國家(這些國家混亂的經濟管理方式導致本國貨幣崩潰)——大多數新興國家似乎并不會迎來國際收支危機。
印度經濟仍然是一個亮點。由于盧比貶值和近年來印度實施了各種有益的改革,印度出口增加很有可能促使印度經濟在今年和2023年實現強勁增長。然而,印度儲備銀行為抑制高通脹而施行的措施也會抑制經濟增長。
與此同時,俄羅斯經濟正遭受西方制裁的打擊,但出口收入增加和進口疲軟促使盧布升值,從而減輕了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的傷害。
今年,拉丁美洲國家的貨幣表現出人意料地好,但巴西和該地區(qū)許多國家正面臨著嚴峻的政治形勢。這可能會抑制國內需求并阻礙經濟增長,嚇跑外國投資者,從而導致這些國家的經濟出現動蕩。
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已不能再靠施行不受約束的財政貨幣刺激政策來穩(wěn)定經濟增長和抵消負面影響。至少,各國政府必須避免施行目標不明的財政政策和其他無益的民粹主義政策,竭盡全力克服供應鏈瓶頸,支持中央銀行努力穩(wěn)定物價。
如果施行了不力的應對措施,那深受糧食和能源價格上漲打擊的最貧困國家和各國最貧困人口將處于雪上加霜的境地。各國決策者幾乎沒有犯錯的余地,他們必須協調財政和貨幣政策以緩解短期通脹壓力,并專心實施促進經濟長期增長的改革。
除了要緩解勞動力供應短缺和放松貿易限制,他們還必須創(chuàng)設激勵措施,鼓勵外界對環(huán)保技術和其他基礎設施進行投資。這些措施對提振私營經濟短期需求和信心以及重置通脹預期至關重要。
(觀察者網由冠群譯自《南華早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