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0-18 14:06:49作者:智慧百科
現如今,爺爺奶奶們平日都在干嘛?
在世超的記憶里,老一輩玩不轉智能手機,平時最大消遣就是樓下一起打牌嘮嗑,又或者在躺椅上看電視,晚上去跳跳廣場舞。
但最近,世超發(fā)現,在短視頻平臺上,藏著好多與以往「 不通網 」相去甚遠的老年弄潮兒。
第一次看這些視頻,有些人可能會感受到沖擊。
這種沖擊主要來源于對刻板印象的顛覆——原來長輩們內心也燃燒著 “ 小宇宙 ” !
比如 @最潮劉老頭 ,這位大爺的頭發(fā)已經斑白,但是身材比一般年輕人還好:
劉老頭早年參加過健美大賽,還拿過健美冠軍,對于他來說健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盡管現在年紀上去了,但運動習慣堅持了下來,有些健身動作年輕人都不一定做得比他好。
@臥佛昆侖僧 是一位酷愛打籃球的白胡子爺爺,江湖人稱 “ 勾手老大爺 ” 。
他所記錄的大都是自己跟別人一起打籃球的內容,別以為老大爺打球就菜,這位大爺跑動起來還挺迅猛,勾手投球也特準,不管在哪個位置,往往一勾,球就進了。
很多看過他視頻的年輕人,不禁直呼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化紹新 ,這位大爺視頻都是記錄自己去哪哪釣魚,在釣魚的過程中給大家講解一些釣魚技巧。
主頁簡介特別簡單: “ 一個愛釣魚的老頭 ” ,沒事就調侃說自己是老頭釣大魚,看上去云淡風輕、輕描淡寫。
截圖來源:快手@化紹新 ▼
但其實這大爺在釣魚界是泰斗級人物, 1999 年就獲得 “ 中國釣王 ” 稱號。釣魚界也一直有個說法 “ 北有化紹新,南有鄧剛。 ”
@蕭占行面塑 ,這位大爺的視頻你乍一看可能以為就是一捏泥人的,但是再多看兩秒,你都會被這泥人的精致程度驚到。
從怒目包拯,到威風凜凜的武將,細節(jié)滿滿,惟妙惟肖。
再一看簡介,好家伙,這大爺是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類似這樣的爺爺奶奶,在快手上還有很多。
好多厲害的爺爺奶奶,不仔細看幾個視頻,真不知道原來這么深藏不露,儼然當代 “ 掃地僧 ” 。
通過喜歡的內容,自然可以遇見志同道合的人,而這,無關年齡。
比如 @化紹新 的視頻下面每次都有好多釣友來看他釣魚,夸他技術好。
并且,如果你看得多了,就會發(fā)現長輩們永遠不會吝惜自己的點贊和評論,總會誠懇地表達感謝和喜愛,珍惜每一次回應。
比如人不出境、專注分享書法和中國畫的 @拾荒老人( 愚拙 ),雖然粉絲不到一萬,但哪怕觀眾只是發(fā)了一排花,他也會回禮 “ 合十 ” 和花花表達感謝。
這一點,從《 2022 快手銀齡人群內容生態(tài)報告 》里也有明確體現。
快手上的老年人特喜歡用正能量表情包,偏好點贊和祝福。
他們偏好使用的 Emoji Top 6 也都是滿滿正能量,熱心為各位創(chuàng)作者的視頻內容鼓掌叫好。
這些視頻的觀眾也很可愛,會友好地刷花花,有的可能是晚輩,還會順手說些讓爺爺奶奶們開心的話,氛圍暖心。
在報告里,我們也看到了 Z 世代和銀齡族之間的代際溝通。
另外,一些術業(yè)有專攻的爺爺奶奶們,也開始投身專業(yè)教學、制作付費課程,甚至開始直播帶貨。
比如 @化紹新 的視頻下,經常有釣友看完視頻后,種草了他的釣箱和桿子,點名要買,于是他也會做一些簡單的好物推薦。
有的大爺則是結合自己的特長,制作三農、書法等付費課程。
別看不起三農啊,老年人可喜歡看這個類型的視頻了 ~
根據《 2022 快手銀齡人群內容生態(tài)報告 》,爺爺們最喜歡在快手上購買農業(yè)課程,奶奶們最喜歡購買手工課程。
喜歡農業(yè)課程的爺爺,一般都特別喜歡蘋果樹,而喜歡手工課程的奶奶們,對毛衫情有獨鐘。
在電商整個大類目下,爺爺們更關注戶外,奶奶們即便是上了網,最在意的還是孫輩。
除了上述兩個方式,一些銀齡族也開始與時俱進地嘗試直播帶貨,比如這位 @老鬼的快樂江湖 。
這位喜好釣魚的爺爺是中國終身榮譽競釣大師,平時在快手上更新釣魚技術視頻,目前也在嘗試直播,通過實戰(zhàn)講解的方式向大家分享好物。
當然,世超也會刷到這樣一些老人,他們的帳號還沒啥粉絲,但如果點開主頁耐心看看,都是切切實實的生活氣息。
比如 @越越和爺奶 的愛好就非常溫馨,除了記錄家庭生活,你能看到最多的就是一位 89 歲的奶奶每天給重孫女編辮子。
@爺爺奶奶 則把快手當成了朋友圈,在其快手主頁里,你可以看到他們對生活事無巨細的記錄。
比如屋外頭下冰雹了,拍一下:
配文也很簡單,還有點方言味兒的: “ 下棱子遼 ” 。
去田里摘杏子了,拍一下。
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了,拍一下。
視頻內容也非常直給,沒有什么劇情,也沒有什么旁白,更沒有剪輯、運鏡這些技法。
往往是晃動的鏡頭先給大家拍拍今天吃的什么菜,再拍一下在座一起吃飯的有哪些親人,這就結束了。
但這些視頻連在一起,便有了生活的韻律——瑣碎、樸實、簡單,這大概就是 “ 記錄 ” 的力量。
截圖來源:快手 @通渭老頭,莊稼人 ▼
還有一些爺爺奶奶們,他們的生活被 “ 數字時代 ” 困住,但也在積極嘗試學習使用手機、玩轉短視頻。世超身邊就有好些上了年紀的長輩,這幾年都開始拍短視頻了。
他們往往網上購物都不太利索,經常讓小輩幫忙網購,線下掃碼租個單車可能都會擔心被詐騙,怎么對拍短視頻的熱情這么高呢?
仔細想了想,似乎就能理解了?,F實生活中,子女正為了生活奔忙,孫輩也沒辦法每天陪在身邊,而自己已經退休, “ 孤獨 ” 往往在這時撲面而來。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對老人的期待就是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但常常忽略了,老人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也希望獲得認同。
而透過一面小小的手機屏幕,通過快手這樣的平臺,通過天南地北的網友們的陪伴,他們不再那么孤獨,乃至重構自我認同。
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 6 月,我國 60 歲以上的網民群體占全國網民的 11.3% ,約 1 億多人。
隨著越來越多銀齡族觸網,對應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大,類似快手這樣的平臺也關注到這些需求,啟動適老化服務服務,比如推出大字版 App 。
左邊標準版,右邊大字版 ▼
老年人被網絡詐騙的風險高,不少平臺還針對性地制作了防詐視頻,幫助老人守護自己的錢袋子。
快手就邀請了老年群體中認知度高的相聲表演藝術家 @馮鞏,發(fā)布了養(yǎng)老反詐宣傳視頻——《 老年人防詐很重要 》,以快板書的形式揭露騙術常見套路。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越來越多機構和個人參與到養(yǎng)老助老服務中,中國老齡事業(yè)發(fā)展基金會與快手聯合發(fā)布 “ 養(yǎng)老服務機構創(chuàng)作者孵化計劃 ” ,推動助老適老新媒體人才培育。
除了線上數字鴻溝,老人們在線下生活中也面臨著更多困難。類似快手這樣的平臺,也聯合社會各界,在關愛阿爾茨海默癥老人、獨居老人以及適老化住房改造等諸多方面持續(xù)助力。
在世超以前的刻板印象中,老人們的生活是閑逸的,但也是無聊的,每天睡到自然醒,打不完的牌,跳不盡的廣場舞。
截圖來源:快手@龍姑姑 ▼
但隨著 “ 數字適老化 ” 的發(fā)展,防詐等知識的科普,銀齡族的數字鴻溝正在漸漸變小。在快手,在一天中的 24 小時,越來越多的老人被大家看見,有自己的詩意,有自己的忙碌,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追求,仿佛一組組生活蒙太奇,在這樣的年紀,他們反而在勇敢做自己。
而這,不就是我們向往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