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3-27 01:20:08作者:佚名
一、返校日程
根據分期分批、錯峰返校的原則,全體學生于2022年2月17日-2022年2月20日返校。具體方案見下表:
如因購票困難、車次不足等特殊原因,可在規(guī)定范圍內(2月17日-2月20日)調整返校日期,并及時向所在學院報備。
二、返校條件
所有學生未經批準一律不得提前返校,對未經批準返校者給予嚴肅處理。所有符合返校條件的學生在規(guī)定日期“應返盡返”,如有特殊情況不能返校,須履行請假手續(xù)。有外地實習任務的學生須履行請假手續(xù),在遵守屬地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直接前往實習單位。
根據當前學生所處地域情況和身體健康狀況,分為正常返校、返校隔離、暫緩返校三大類。
(一)正常返校
滿足以下條件的同學,返校前連續(xù)14天健康打卡無異常,可持登機登車前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蘇康碼”綠碼和“行程碼”綠碼申請返校。
特別提醒:
1、學生要如實申報個人信息,如有瞞報、謊報、漏報個人健康狀況、旅居史、接觸史等信息,將承擔相應責任。
2、返校前連續(xù)14天健康打卡如果中斷,學生需重新計算連續(xù)14天健康打卡。
3、如有行程碼綠碼帶星的情況,請在返校前報告給輔導員老師。
(二)返校隔離
1.返校途中乘坐過疫情防控尋人車(班)次,且目前無發(fā)熱或呼吸道癥狀的。
2.返校時有發(fā)熱或呼吸道癥狀,包括咳嗽、咽痛、呼吸困難或腹瀉等,特別是體溫≥37.3℃(除額溫或耳溫測量外,還需用醫(yī)用體溫計進行專業(yè)檢測),未能排除診斷(核酸檢測陰性,流行病學調查正常)但目前無需住院治療的。
3.其他特殊情況需要隔離醫(yī)學觀察的。
(三)暫緩返校
出現(xiàn)以下情況之一者,暫緩返校。
1.返校前 21 天內與確診/疑似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有密接或次密接史的,暫緩返校。
2.來自中高風險地區(qū)的或返校途中必須經停中高風險地區(qū)的學生,暫緩返校。
3.所在縣(區(qū)、市)有中高風險地區(qū)的學生暫緩返校。
4.返校前 14 天內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腹瀉等可疑癥狀的,暫緩返校。
5.從國/境外(不含澳門地區(qū))回國或入境,在入境地集中醫(yī)學觀察 14 天后,連續(xù)居家(或定點)隔離未滿 14 天的,暫緩返校。
6.“蘇康碼”為“紅碼”或“黃碼”的,暫緩返校。
特別提醒:
1.暫緩返校學生要在符合返校條件后再向所在學院提出返校申請,待審批同意后方可返校。未經申請和批準,不得自行返校。
2.不符合正常返校條件的學生一律不返校,并及時通過輔導員老師向所屬學院請假。暫緩返校學生要做好個人安全防護,按照要求開展線上學習。
三、返校流程
(一)在線申報審批
1.學生發(fā)起申報。2月12日開始,學生登錄“智慧學工”平臺“學生返校申請2.0”應用按要求提交返校申請,申請截止時間為2月13日22:00。到返校日前不符合返校要求的暫不申請。
2.學院進行預審。各學院輔導員根據學生返校條件和審批流程,及時對學生申請進行審核,確定預審意見。學生收到批準返校的預審意見后,可安排返校行程、進行購票(應在批準日期返校,不允許提前返校)。
3.學生登記返校行程。預審通過學生確定行程、購票后,及時登錄返校申請應用,登記返校行程信息。
4.學生提交入校材料。根據防疫要求,預審通過學生返校前一天16:00前登錄返校申請應用,提交連續(xù)14天健康打卡記錄、最新蘇康碼、最新行程碼、登機登車前48小時內核酸檢測證明等材料。
5.學院審批通過。各學院輔導員在返校前一天對學生登記的行程和最新返校材料進行復核,確定返校學生名單,對符合條件的學生通過進校申請。報到前一天不符合返校條件的學生,不予審批通過,第二天不得返校報到。
春季開學返校工作是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各學院師生要高度重視疫情常態(tài)化下的學生返校工作,嚴格按照返校要求進行申請、審核審批。各學院應實時掌握中高風險地區(qū)所在設區(qū)市信息,實時掌握學生的健康信息、返校交通信息、返校時間等具體信息,并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具體學生返校工作安排,避免人流聚集。
(二)當日返校入校
1.有序排隊等待。學生在審核通過的日期當天到校。學校在江寧校區(qū)正大門(1號門,靠地鐵站)設立行人通道供乘坐公共交通來返校學生通過,開放東南門(2號門)供乘坐私家車來返校學生通過。在玄武校區(qū)童家巷大門設立行人通道,供返校學生通過。
學生進校門時有序排隊,相隔間距不少于 1 米,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所有車輛不得進入校園,在校門口即停即走,陪同親友不得進入校園,請家長理解和支持。
2.接受查碼測溫。學生抵寧后,進校前如實報備當天“蘇康碼”“行程碼”相關信息。進校前如發(fā)現(xiàn)“蘇康碼”健康碼非綠色,或有發(fā)燒、 咳嗽等異常癥狀,第一時間報告輔導員,暫緩進校,按相關流程進行復核。
學生在校門口查驗“蘇康碼”、進行紅外體溫篩查,綠碼且體溫正常者通過人臉識別進入校園(“蘇康碼”為非綠色或有其他原因暫時不能入校的將由現(xiàn)場工作人員引導至臨時等待區(qū);體溫異常立即手動復測,若仍有異常,由醫(yī)務人員引導至門診部設在校門口的臨時觀察區(qū)做進一步處理)。
3.開展核酸檢測。返校日學校在江寧校區(qū)體育場和玄武門校區(qū)安排核酸檢測,所有返校學生在入校后第一時間進行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出來前,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不參加聚集性活動,出行時規(guī)范佩戴口罩,遵守校園進出管理規(guī)定,并做好7天健康檢測。
特別提醒:由于個人原因(比如未連續(xù)14天健康打卡)造成不能在學校規(guī)定日期返校的學生,需在符合返校條件后到達南京后再次進行核酸檢測,憑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申請入校。
4.前往宿舍。學生進入宿舍,做好各自宿舍的清潔、消毒工作,第一時間向輔導員和親屬報告到校情況。
四、日常管理及疫情防控有關注意事項
(一)到校前做好充分準備
1.落實返校要求。及時掌握學校的各項防控制度及本地和學校所在地的疫情形勢、防控規(guī)定,掌握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能。注意合理作息、均衡營養(yǎng)、加強鍛煉,返校前確保身體狀況良好。
2.報備健康狀況。嚴格落實網上請假備案制度,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qū)(含縣市區(qū)),開學前連續(xù)14天堅持在企業(yè)微信填報更新“藥康碼”,每日監(jiān)測體溫以及新冠肺炎相關癥狀,配合學校做好開學入校健康檢查。
3.進行返校申請。符合返校條件的學生按照要求分時段進行線上返校申請,提交相關行程信息、返校審批材料。休學期滿的學生如符合復學條件,應主動向輔導員提出線上復學申請。因病休學且符合返校條件提出申請返校的,需提供醫(yī)院開具的身體康復證明,經學校審批通過后,方可返校。
(二)路途中注意個人防護
1.合理選乘返校交通工具。合理規(guī)劃路線,盡量選擇直達路線,減少中轉次數(shù),縮短乘車時間與候車時間,避開中高風險地區(qū)。
2.做好途中個人防護。返校途中要隨身攜帶足量的口罩、速干手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注意個人衛(wèi)生,做好個人防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盡量減少與其他人員交流,避免聚集,與同乘者盡量保持距離。做好手衛(wèi)生,盡量避免直接觸摸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公共設施,接觸后及時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劑等進行擦拭清潔處理。
3.及時處理緊急情況。返校途中身體出現(xiàn)發(fā)熱、干咳、咽痛、流涕、腹瀉、乏力、嗅(味)覺減退、肌肉酸痛等癥狀,應當及時就近就醫(yī)。在飛機、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以及機場、火車站,應主動配合工作人員進行健康監(jiān)測、防疫管理等,并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輔導員。
(三)到校后遵守學校相關管理規(guī)定
1.遵守校門管理。堅持“非必要不出校,非必要不離寧”。在校學生嚴格執(zhí)行校園進出提前申請管理規(guī)定和請銷假制度。如有特殊情況確需出校的,在企業(yè)微信的“網上辦事大廳”中申請,獲得批準后方可出校。
2.強化健康監(jiān)測。根據上級要求,學生在校期間自覺按照學校規(guī)定進行健康監(jiān)測,實行健康“日打卡、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做好每日體溫自測與健康信息報送。
3.加強個人防護。嚴格落實校內公共場所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線”間距等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衛(wèi)生管理措施,口罩弄濕或弄臟后,及時更換。注意用眼衛(wèi)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保持宿舍衛(wèi)生清潔,做好個人衛(wèi)生、手衛(wèi)生,定期晾曬、洗滌被褥及個人衣物,一旦出現(xiàn)發(fā)熱、干咳、咽痛、流涕、腹瀉、乏力、嗅(味)覺減退、肌肉酸痛等癥狀時應及時上報輔導員,按照應急處置流程進行處置。
4.遵守日常管理。學生提前自備好返校途中及開學后所需的個人健康防護用品,包括體溫計、一次性醫(yī)用口罩或醫(y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酒精棉片或免洗手消毒劑等。
5.遵守宿舍管理。嚴格執(zhí)行學生宿舍晚歸、夜不歸宿等檢查和追蹤機制。在宿舍區(qū)不聚集、不串門。宿舍要勤通風、勤打掃,保持廁所清潔衛(wèi)生,做好垃圾清理和日常公共區(qū)域消毒。
6.遵守活動管理。嚴格控制活動范圍,不組織室內聚集性活動,保持社交距離,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網絡教育活動或線上展示交流活動。盡量錯峰就餐,就餐時保持安全距離。
7.遵守校紀校規(guī)和各項防控規(guī)定。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不在網絡發(fā)表不實信息和違背公序良俗言論。
8.做好個人心理疏導。學生因疫情而出現(xiàn)焦慮、緊張等情緒反應時,可以通過輔導員、江蘇大學生24小時心理熱線(025-58255200)或者微信公眾號“藥大心理發(fā)展中心”進行預約咨詢。
9.安全提醒:請各位同學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加強個人健康防護,注意交通安全,做好防盜、防詐騙等工作,凡涉及繳費、轉賬等問題及時與輔導員老師聯(lián)系確認,確保人身和財物安全。
10.學生返校后教學安排由教務處、研究生院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