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0-31 14:30:45作者:智慧百科
學生忙著看書學習,抓緊時間復習備考。 新華社發(fā)(曹正平 攝)
10月25日晚,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網上報名通道關閉。盡管新一年考研報名人數總數據尚未出爐,但對于這場考試的競爭程度,人們已經有了諸多預測。
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創(chuàng)下最高紀錄,為457萬,漲幅達21%。而實際上,自2015年起,我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已連續(xù)8年不斷上升,并在近幾年一直保持高位增長趨勢。
近日,網易有道考研項目總經理甘源在接受南方都市報專訪時還提到,在競爭日漸激烈的情況下,考研馬太效應愈加明顯,從接觸的學生用戶來看,其目標已由原來過線變?yōu)樽非蟾叻?,需求則由內容型轉變?yōu)榕惆樾汀?/p>
面對不斷增長報考人數,有意考研學生們應如何自處?甘源表示,考研本質上是在考四個能力,一是決策能力,二是提升學習效率的能力,三是資源整合的能力,最后就是抗壓能力。他建議,報考學生要把考研當作人生向前的過程,用敬畏心和平常心面對,同時,拋棄走捷徑的想法,把學業(yè)規(guī)劃、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統(tǒng)一起來。
南都專訪網易有道考研項目總經理甘源
南都:自2016年起,我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在高位上保持高增長趨勢。這些年來,除了考研人數劇增之外,考研市場還有哪些變化和趨勢?
甘源:一個趨勢是,往屆生考研的比例在增加。很多學生備考時不見得可以拿出特別充沛的競爭力,也就是說大家并非都在同一個狀態(tài)中去備考,這會導致比較明顯的馬太效應。原來考研結果是非常明顯的正態(tài)分布,中間大兩頭小,2022年考研分數呈現(xiàn)出來的結果是有兩頭的聚集效應,高分段的學生非常多,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趨勢。
還有一個是大家都在關注的逆向考研。當前環(huán)境下,很多學生覺得,我有一個研究生學歷兜底比學校的層次重要得多??家粋€比現(xiàn)在本科院校更好的學校,考不上可能性極大,和考一個不如自己本科院校的學校,但是我考上了,這兩個結果更愿意選擇哪一個?很多想學生選擇了后者。有一個現(xiàn)象,以前學生咨詢規(guī)劃時很多問題是,接下來就業(yè)怎么樣,我的未來是怎么樣?,F(xiàn)在聽到大多是難不難,能不能上岸,好不好考。這個問題一問出來,不是未來項的問題,這是一個底線思維。
南都:近年來,考研的學生在文理工商科等專業(yè)方向上的選擇有什么新的趨勢嗎?
甘源:總體上來說,工科回報更高,現(xiàn)在有一個詞叫“轉碼”。也就是說原來比如是學材料的,學機械、電子、土木大量轉去考計算機相關的專業(yè),如軟件、硬件、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方向。文科里現(xiàn)在最火的專業(yè),除了金融經濟、統(tǒng)計和新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社會工作、社會學、思想政治教育還有學科教育等,現(xiàn)在競爭也很激烈。這和“考公熱”“考編熱”“教資熱”是關系緊密的。
南都:考研學生的需求有什么變化?作為考研輔導機構,給學生提供的幫助現(xiàn)在會有什么變化?
甘源:首先學生需求由原來的內容型需求變?yōu)榕惆樾托枨螅蛘哒f變成定制化需求。
第二個,在競爭日漸激烈的情況下,學生的需求由原來過線變?yōu)樵絹碓蕉鄬W生追求高分,需要我們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輔導。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以前去健身房就覺得,今天跑半個小時可以稍微提高一下心肺功能,出出汗就可以達到了目標,這個相當于過線?,F(xiàn)在不是,現(xiàn)在要求既要提升心肺功能還要減脂以及塑型,要求變得更多。高分就是在別人普遍丟分的情況之下你不丟分,本質上是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些要求針對性更強,針對性更強就是我們所說的定制。
第三點就是規(guī)劃,面對那么多選擇,怎么樣才能避免當炮灰,就突顯了規(guī)劃的重要性??佳懈呖甲畲蟮膮^(qū)分是,高考是一定的分數段對應某一個省,或者某一個類型的地區(qū)對標學校的層次,比如打600分和考620分對應學校層次一定是不一樣的。換句話說,高考是先考再選,但考研是反過來,考研是先選再決定可能會去讀什么學校,才決定我需要一個什么樣的分數方案,他這個選擇決定了最后的結果,而不是結果來決定最后的選擇。
南都:有一個說法是,考研過程中真正認真?zhèn)淇嫉娜酥挥?5%,您怎么看待這種說法?
甘源:那是以前。客觀來說,考研當中肯定有很多打醬油的,但真正全身心投入學習的學生比例越來越高,對學生的實際影響有多大取決于報考的目標院校和專業(yè)。平時我們跟學生講得比較多的是,不管報考人數高達多少,你沒有辦法把控,你能把控的是你能比多他看一遍,或者你比他多看幾個小時,自己的努力程度還是要達到,不要被500萬、600萬這樣的數字影響自己的節(jié)奏。
南都:考研這個事情到底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甘源:考研的過程相當于一個人進入社會的預演,其實在無形當中已經在考察很多職場中所需要的能力。我覺得不管考研也好,學習也好,或者是做事情也好,他都需要保持一個認真鉆研的初心。不要抱著功利化的初心考研,認為考上研就會有一份好工作,其實兩者之間并沒有必然關系,還是要回歸到一個事情的本質上去,這才是一個人發(fā)展的長期通道。
南都:在研究生報名人數不斷創(chuàng)新高的背景之下,您對于考研學子在備戰(zhàn)以及職業(yè)規(guī)劃方面有何建議?
甘源:第一個,拋棄走捷徑的想法,把學業(yè)規(guī)劃、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統(tǒng)一起來。既然我們在認認真真地做一件事情,我們就要有一種較端正的心態(tài)和長遠的眼光來看這件事情。在競爭足夠激烈的情況之下,我們更需要看一個人的韌勁,更需要看長期。原來說考研是一個選擇,好像這個選擇,只要選好了最后結果就一定好,我覺得現(xiàn)在不見得是。這個選擇你需要把它放在一個更大的環(huán)節(jié)當中思考。
第二個建議,學習和考試這件事情是科學嚴謹的,在這中間,客觀的、科學性的方法和主觀的努力都不可缺少。
第三個,相比高考,考研是一個復雜系統(tǒng)??佳惺且粋€人孤獨的戰(zhàn)爭,他需要面臨的事項非常復雜,這其實是對大家提出更高的要求。先拋開考試本身的難度不談,考研區(qū)別于其他考試的是,它不光是學習一件事情能解決問題,考研本質上就考四個能力。第一個叫做決策能力,第二個是提升學習效率的能力,第三個是資源整合的能力,你一定要知道從哪兒找資源。最后就是抗壓能力,這和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挺像的,但對一個心智還不太成熟的本科生,是有難度的。我們給學生輔導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實有一個東西是他們特別缺失的,就是如何給你自己定一個計劃,各個階段的計劃是什么,這是學生特別不清楚的地方。
南都:在您看來,學生應以怎樣的心態(tài)對待考研這件事呢?
甘源:敬畏心和平常心。一方面,要把考研當作人生向前的過程,平常心面對它。之前我們經常講成為成年人的本質轉變是他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不管考研也好,工作也好,其實本質上都是想追求一個更好的生活。有很多人堅定好了目標考一年、兩年、三年,我覺得也沒有問題,只要他的人生在往前走就是我們所肯定的,從輔導的角度來講這也是我們一直堅持的理念。
采寫:南都記者 李梓毅 孫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