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3-01-06 16:10:25作者:智慧百科
2002年,湖南一男子以654分的優(yōu)異成績拿下高考狀元的名號,并且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
但在大學畢業(yè)之后,這名高考狀元卻被父母四次強制送往精神病院。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劉琦
男子名叫劉琦,父母都是普通人,平日里只是靠著到處打工來掙取生活費。
不過劉琦卻非常爭氣,從小成績就非常優(yōu)異,在父母的培養(yǎng)下一步步長大,最終拿下高考狀元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可就在劉琦大學畢業(yè)之后,父母卻開始發(fā)愁了,因為劉琦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甚至干脆蝸居在家中。
劉琦
此時劉琦的父親劉峰已經(jīng)年過六旬,但為了維持家中的日常開銷,他依舊在深圳打著零工,而母親王麗也在市區(qū)掙錢養(yǎng)家。
但此時的劉琦已經(jīng)33歲,都說男人30而立,可劉琦作為一個名校畢業(yè)的高材生,他為何要一直待在家中不愿出門工作呢?
父母對這樣的情形也感到十分無奈,只好在2015年請來了當?shù)氐挠浾邘兔?,試圖將兒子“叫醒”。
劉琦的母親王麗
然而等父母走到劉琦的房間前時,劉琦卻一把將門鎖住,就好像父母是他最不愿見到的人一樣,十分刻意地躲著父母。
父親劉峰在門外不斷的拍打著房門,王麗也在不停的呼喊著兒子,但劉琦卻始終不愿開門。
因為父母常年都在外打工,很少會回到家中,平日里都是劉琦自己照顧自己,然而父母好不容易回趟家,劉琦究竟為什么不愿面對父母呢?
父母在門前
此時劉琦遲遲不愿開門的態(tài)度已經(jīng)惹怒了劉峰,他表示如果劉琦再不開門,他就要一腳踹開了。
眼看著劉峰已經(jīng)生氣,記者走上前去試圖安慰劉琦,希望能夠和劉琦單獨談談。
但門內的劉琦卻態(tài)度強硬,說什么也不愿意開門,并且表示誰也不想見。
這樣的一幕讓記者怎么也想不到,曾經(jīng)的高考狀元,如今怎么會變成了這樣。
劉琦
王麗表示,自從劉琦回到家中之后,就從來沒有給過他們好臉色,這樣王麗感到十分不解,她不知道劉琦為何會這樣對待他們。
不過王麗心中一直秉承著一個信念,只要劉琦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能夠將誤會解開,那么無論讓她干什么都愿意。
然而此時的劉峰卻已經(jīng)怒上心頭了,他不管不顧地開始撕扯房門上的簾子,已經(jīng)做好了要踹門的準備。
劉峰
不過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其他人見狀趕緊上前阻攔,因為一旦劉峰真的破門而入,那問題就只會變得更加嚴重。
經(jīng)過半個小時的勸說之后,劉琦終于在屋中拉開窗簾,但他說的話卻讓人感到有些吃驚。
劉琦表示,他不愿見父母的原因是,王麗竟然要他去當保安。
劉琦
劉琦再怎么說也是一個名校畢業(yè)生,王麗為何要讓兒子去當一個保安呢?而這就是劉琦蝸居在家的唯一原因嗎?
其實王麗也是迫不得已做出的決定,雖然劉琦畢業(yè)后不工作,讓她感到十分失望,但真正讓王麗擔心的,是劉琦身上的另一點。
劉琦總是不愿意和人交流,有些人性格內向,不愿和陌生人說話也就罷了,但劉琦在面對親朋好友時,同樣也是一副默不作聲,甚至有些冷漠的態(tài)度。
劉琦
劉琦的這一表現(xiàn)讓王麗十分擔心,而王麗讓劉琦去做保安,也只是為了讓他能夠跟社會接軌,能夠踏入社會嘗試和別人交流。
然而劉琦卻因為這一點和王麗吵了起來,甚至還對自己的母親惡語相向,他認為母親讓他去當保安就是在害他。
此時記者都看不下去了,因為劉琦確實有自己選擇工作的權利,但他不應該責怪自己的母親,甚至將不滿的情緒發(fā)泄在生他養(yǎng)他的母親身上。
可劉琦為何要一直待在家中不肯工作呢?難道他真的就只是一個“啃老族”嗎?
劉琦和王麗
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勸說之后,劉琦最終打開了房門,可劉琦面對記者,還是一副充滿戒備的樣子。
不過劉琦桌子上的一個東西卻引起了記者的關注,那是一個自己制作的電子時鐘,而這也是劉琦的手筆。
難道劉琦不出去工作的原因就是在家搞發(fā)明創(chuàng)造嗎?可接下來劉琦的話卻讓記者感到一陣吃驚。
劉琦
劉琦表示,他也曾出去工作過,在大學畢業(yè)之后,他被學校分配到了陜西的一家單位上班,但工資待遇和發(fā)展空間都非常小,所以劉琦沒過多久就辭職離開了。
之后劉琦也曾試著應聘了多家企業(yè),但始終沒能找到合適的,也沒有找到專業(yè)對口的工作。
不過他也從來沒有放棄過,但就在2011年,劉琦的外婆去世,劉琦回到家中參加葬禮的時候,父母卻做出了一件讓他十分反感的事情。
劉琦
那時劉琦剛回到家中沒多久,王麗就騙他說要帶他去醫(yī)院檢查身體,然而到了醫(yī)院時劉琦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家精神病院。
劉琦清楚的記得,自從他2011年回到家中之后,父母曾四次強制性的將他帶到精神病院,并一共把他關在了醫(yī)院七個月。
父母這樣的行為讓劉琦感到十分難受,而這次他之所以會將房門鎖住,也是害怕父母再次將他送進醫(yī)院。
可劉琦作為一個高考狀元,他的父母為何要將他送進精神病院呢?這其中又有著怎樣的隱情?
劉琦
劉琦表示,他每天十二點前就睡覺,早上五六點就起床,白天在家搞搞發(fā)明、看看電影,一日三餐也都是自己解決。
一個月前還曾自己出門去深圳尋找工作,而且也面試了幾家公司,不過因為沒有工作經(jīng)驗,所以沒有面試成功。
但這樣一個生活規(guī)律、說話思路清晰的人,任誰都沒辦法和精神病人聯(lián)想到一起,可他的父母為何會執(zhí)意帶他去醫(yī)院呢?
劉琦
其實父母剛開始也不確定,只是單純地認為劉琦性格內向,不愿和陌生人交流。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劉琦的內向似乎并沒有得到好轉,甚至父母都已經(jīng)沒有辦法和他正常交流了。
所以父母就懷疑劉琦是不是得了什么精神疾病,而劉琦自己又不愿去醫(yī)院檢查,父母就只好強制將他帶到醫(yī)院。
強制四次,去了兩家醫(yī)院,但檢查結果卻各不相同,精神分裂癥、抑郁癥、封閉癥等等。
王麗
不過就算經(jīng)過了醫(yī)生的治療,劉琦還是沒有什么太大的改變,唯一一點就是劉琦曾主動提出想要出去工作。
對于這個結果,劉琦的父母也感覺很無奈,但他們表示,劉琦上小學的時候還非常活潑,性格一直很開朗。
但就在劉琦剛上初中的時候,劉琦的母親王麗卻非要外出打工掙錢,而也正是從那時起,劉琦的性格就逐漸開始有些內向,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了。
也正是從那時起,劉琦就變成了學校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學霸,成為了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劉琦
從劉琦的種種表現(xiàn)來看,根本不像是一個病人,而且他除了情緒有些低落之外,也沒有表現(xiàn)出一些不正常的舉動,只是不善于和人交流而已。
而劉琦的父母面對醫(yī)生的這么多說法,他們似乎也不敢確定兒子是否真的有病。他們的內心只是希望兒子能夠將他的想法說出來,能夠正常地和人交流。
那么劉琦的病情是不是醫(yī)生的誤診呢?對于父母的期望,這個曾經(jīng)的高考狀元又能否和父母面對面交談呢?
王麗和劉峰
經(jīng)過記者的勸說,劉琦的父母準備和兒子再進行一次和平的溝通,可當他們準備去找劉琦的時候,劉琦卻直接將上樓的門鎖住了。
無奈之下,劉峰只好去鄰居家借來梯子,用梯子進入到劉琦的房間里,那么他們之間的溝通能夠順利進行嗎?
打開房門之后,劉峰抑制住自己內心的情緒,嘗試和兒子進行父子間的溝通,而王麗就站在門口默默地擦拭著眼淚。
王麗和劉峰
這對年過六旬的夫妻原本早就應該抱上孫子,幸福地安享晚年,然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三十多歲的兒子卻還不能獨自生活,還需要他們養(yǎng)著,這樣的情形顯得異常凄涼。
不過在劉峰的話語中,記者捕捉到了一個關鍵的信息,他們父子之間的感情似乎一直都不是特別好。
而劉琦似乎只是將劉峰當作了一個提款機,只有在需要錢的時候,才會主動聯(lián)系父親,只有在這個時候才會叫出一聲爸爸。
劉琦
但劉峰似乎也意識到兒子性格孤僻的原因是因為父母常年不在家,沒有給到他足夠的溫暖和關愛。
但劉峰和王麗都是農(nóng)村人,根本沒有什么本事掙大錢,如果劉峰不外出打工,劉琦根本就上不了大學。
而王麗在兒子上初中時外出也是迫不得已,并且劉琦上大學一年的學費就高達一萬多,夫妻倆只能更加努力打工。
劉峰和王麗
出門打工的日子并不好過,錢也都是劉峰一滴血一滴汗掙來的,但有時錢給少了,王麗還是會斥責劉峰,因此夫妻倆也沒少吵架。
但現(xiàn)在劉琦卻完全不承認父母努力供他上學的事實,這讓一旁的記者都氣憤不已。
但劉琦面對眾人的指責仍舊是一言不發(fā),而父母對于他的這種態(tài)度也是難以忍受。
劉琦
畢竟生養(yǎng)了劉琦三十多年,到頭來卻連一句感恩的話都沒有,做父母的心中也是說不出來的感傷。
不過劉峰還是沒有放棄兒子,他的心中仍舊對兒子有著一絲希望,他認為這一切都是病魔的錯,只要將兒子的病治好,讓他自己有能力生活就好。
可劉琦這時卻還不明白父母的苦心,仍舊抱著一副冷漠的態(tài)度,甚至還說:“你們到底想要我怎樣?!?/strong>
劉琦
聽到這句話,父母都已經(jīng)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旁邊的記者也實在看不下去了。
劉琦這樣的話語不僅對不起生養(yǎng)他的父母,也對不起自己高考狀元的光環(huán),更對不起父母流下的每一滴汗水和眼淚。
不管劉琦到底有沒有病,最起碼他的邏輯思維是清晰的,作為一個成年人,被父母養(yǎng)了三十多年的成年人,他不該說出這樣不負責任的話。
劉琦
在平復了一下情緒之后,王麗表示想要記者帶著劉琦去醫(yī)院檢查,但此時的劉琦仍舊保持著冷漠的態(tài)度,似乎之前的那些話對他都不起一點作用。
眼看著兒子絲毫不為所動,劉峰心中的怒火再也忍不住了,拿起木棍就要實施暴力。
但暴力總歸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在眾人的阻攔下,劉峰放下了木棍,轉頭走出了家門。
劉峰
每個父母都是最關心孩子的人,但關心則亂,當關心得不到回報的時候,人們內心的情緒往往都是容易焦慮和失去理智的。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冷靜,王麗拿出了兒子曾經(jīng)的照片,照片上的劉琦陽光、開朗、充滿活力,但如今他卻變得如此冷漠,這讓王麗又忍不住哭了起來。
夫妻倆分居在外打工,常年不回家,不管在外打工多么辛苦,他們都沒有一絲怨言。
劉琦和王麗
因為在他們心中一直有一個前進的動力,那就是兒子劉琦,他們多么希望兒子在畢業(yè)之后能夠自給自足,找一份好工作。
但多年的希望,卻在這一刻分崩離析,多年的努力,似乎一下子變成了泡影。
那么劉琦現(xiàn)在的冷漠、不善溝通,到底是病魔的原因還是性格使然?他又能否回歸正常人的生活?
劉琦
事到如今,劉峰和王麗兩人已經(jīng)束手無策了,只能強行帶著劉琦去醫(yī)院檢查。
面對劉琦的無動于衷,旁邊的親友們都看不下去了,本來還想和劉琦講道理,讓他能夠自己主動跟著他們去醫(yī)院,但這條路根本行不通。
最后,大家只能再次用強制的方法將他帶去醫(yī)院。
親友和劉琦
不過,對于眾人的拉扯,劉琦始終沒有做出過激的反應,這不禁讓記者懷疑他到底有沒有病。
隨后,記者帶著劉琦以及他的父母來到了醫(yī)院,在醫(yī)生的診斷下發(fā)現(xiàn),劉琦的確有些疾病,但不能說是人格障礙。
因為從劉琦正常讀書,甚至拿下高考狀元的行為來看,他其實是滿足正常的社會功能,所以劉琦的情況只能說是人格改變。
醫(yī)生
不過現(xiàn)在劉琦的狀態(tài)顯然不是一個名校畢業(yè)的本科生應該有的生活狀態(tài),所以醫(yī)生還是懷疑劉琦在精神分裂癥的偏執(zhí)性比較大。
不過從劉琦的表現(xiàn)來看,他的病情并不算嚴重,只需要一些藥物治療就可以,完全不用強制入院治療。
在聽聞不用住院的時候,劉琦明顯有些高興,他自覺地接受了醫(yī)生的治療。
劉琦和醫(yī)生
回到家后,劉琦將自己的小發(fā)明展示給記者看,這時他的情緒已經(jīng)明顯好了很多,而記者也看得出來,其實劉琦是有自己的規(guī)劃的。
他想要將自己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其實他的內心也是想要用自己的知識來養(yǎng)活自己的。
其實劉琦也知道,他不該拖累自己的父母,他應該擔起身一個身為兒子的責任,但自身的病情讓他不知道該怎么表達。
劉琦
希望劉琦能夠盡快恢復,能夠盡早拾起高考狀元的光環(huán),能夠盡早融入社會自立自強,不辜負父母的期望。
不過劉琦能夠變成如今這個模樣,父母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童年是孩子最深刻的記憶,也是孩子們最美好的時光。
而在這段時光中缺失了父母的身影,那注定是一個孤單的童年。
很多家長都在為自己找理由,因為工作繁忙、忙著打工掙錢,所以沒有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
但想要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學習成績絕對不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們在掙錢養(yǎng)家的同時,希望各位家長也能把更多的時間放在陪伴孩子的身上,讓孩子能夠在父母的關懷下成長。
而作為孩子,父母付出的辛苦應該都看在眼里,我們應該常懷感恩之心,嘗試去理解父母的心情和做法。
只有父母和孩子之間互相包容、互相體諒,才能夠構建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