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2-23 08:00:45作者:智慧百科
澤連斯基和拜登
直新聞: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周三旋風訪問華盛頓,與拜登會談并共同見記者,在國會山發(fā)表演說,管先生,你對此訪有何特別觀察?
特約評論員 管姚:澤連斯基此次訪美,被《華盛頓郵報》郵報著名專欄作家伊格拉休斯稱為lightning trip ,即閃電訪問,這也是在俄烏沖突2月打響后,烏總統(tǒng)首次離境外訪,確實是西方媒體關注的最大焦點,美國三大電視網之一的ABC,稱澤連斯基此訪為Mini State Visit,所謂迷你國事訪問,美媒爆料,從澤連斯基訪問專機抵達華盛頓機場那一刻,負責美國總統(tǒng)安保的特勤處,就會同情報部門,提供全方位最嚴密的實時安保。而澤連斯基在國會山的演說,安保級別比照國情咨文,后者是美國總統(tǒng)一年一度宣講施政方針的國會大秀,本黨議員通常都會上演起立鼓掌集體點贊的戲碼,今天這一幕也在澤連斯基演說中上演了,而且是兩黨議員同時起立,這種場景在國會山并不多見。幾個時間數字可以總結澤連斯基閃電訪問的關鍵細節(jié),澤連斯基在華盛頓前后停頓不超過10小時,進白宮與拜登閉門會談2小時,此后又在國會山發(fā)表20分鐘的簡短演說。
就此訪行程看,最吸睛的無疑是國會演說,
而雄辯滔滔說情說理,其實是演員出身的澤連斯基的強項必殺技,甚至,以演說爭取外部支持,本身就是烏克蘭戰(zhàn)爭敘事乃至烏方對俄輿論戰(zhàn)的關鍵一招,用澤連斯基今天國會演說的提法,那就是“全世界人心之戰(zhàn)”, 所謂 the battle for minds of the world。所以到場國會山開講,無疑是烏總統(tǒng)一系列戰(zhàn)爭演說中分量最重的一篇,澤連斯基絕對是有備而來,做足了準備功課。
澤連斯基在美國國會發(fā)表演講
直新聞:那么澤連斯基做了哪些準備,他的目標達到了嗎?
特約評論員 管姚:在飛往華盛頓前一天,澤連斯基到訪了烏東巴赫穆特 (Bakhmut),這也是目前俄烏戰(zhàn)事交鋒最激烈的戰(zhàn)場所在,這顯然是一個精心設計。澤連斯基在演說收尾時,特別展示了從巴赫穆特戰(zhàn)場帶來的一面烏克蘭國旗,一面留有烏軍將士簽名的國旗,烏總統(tǒng)與身后的眾議長佩洛西及副總統(tǒng)哈里斯同框,這無疑是極具傳播效應的“決定性瞬間”,事實上,很多美媒都在即時報道中選用了這張照片。
前面提到的大牌專欄作家伊格納休斯,這幾天在《華盛頓郵報》連發(fā)三篇個人專欄,全部聚焦俄烏沖突,他的一個最主要觀點,就是所謂 algorithm war 即算法戰(zhàn)爭,伊格納休斯稱,俄烏沖突正呈現前所未有的新戰(zhàn)爭形態(tài),人工智能技術與無人機全面應用,在美西方援助下,烏克蘭獲得了對俄軍的壓倒性算法優(yōu)勢。他引述美軍參聯(lián)會主席米利稱,世界正見證未來作戰(zhàn)方式提前到來。值得注意的是,其專欄開篇講述的算法驅動作戰(zhàn)場景,正是視頻顯示的巴赫穆特俄烏實戰(zhàn)交鋒。伊格納休斯最新專欄稱,澤連斯基是作為“Ukrainian fighter”即“烏克蘭戰(zhàn)士”登上華盛頓政治舞臺的,而烏總統(tǒng)選擇穿著那件標志性的軍綠圓領衫訪美,顯然也要刻意強化“戰(zhàn)士”形象。所以我個人認為,這三篇專欄的刊發(fā)背景,相當不簡單。
說到澤連斯基國會演說乃至本次閃電訪美的首要目標,當然是要最大限制爭取美方支持,同時也要跨洋向歐洲喊話,而且美國國會就要在年底休會前進行最后一次就開支法案的投票,事關對烏援助的400多億美元。澤連斯基的演說敘事很高明,他強調烏克蘭打破了所有的悲觀預期與困苦場景,沒有倒下,他感謝美方的大力支持與全面援助,但夠嗎?烏克蘭期待更多。為什么要更多?澤連斯基強調,美國援助并非慈善,而是“對于全球安全與民主價值觀的投資”。其實很大程度上,這番話就是專門說給對援烏可持續(xù)性打上問號的美國議員的,在援烏質疑派中,共和黨議員的聲音最響,有望接掌眾議長的共和黨議員麥卡錫就公開聲稱,不能向烏克蘭任意開空白支票,資金流向必須受到監(jiān)管,而ABC也特別注意到,就在兩黨議員多次為澤連斯基演說集體起立鼓掌,但至少有兩位共和黨眾議員沒有挪屁股,始終盯著手機在看。所以就此看來,澤連斯基的一次演說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美國國會未來還會就援烏到底要持續(xù)多久還得砸多少億美元進去吵個不停,戰(zhàn)爭疲勞癥仍會繼續(xù)。
“愛國者”導彈系統(tǒng)
直新聞:美國總統(tǒng)拜登在和澤連斯基共同見記者時,再度宣布了對烏克蘭的軍援計劃,這其中援烏“愛國者”導彈系統(tǒng)最受關注,你對此又如何看?
特約評論員 管姚:澤連斯基到訪當天,美國送上的是一個軍援大禮包,包括“海馬斯”火炮等等,這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援烏“愛國者”導彈系統(tǒng),這也是美方迄今援烏的最核心武備。美烏元首共同見記者時,有位烏克蘭記者追問,過去美方并不愿援烏“愛國者”導彈,但現在松口了,那么接下來會提供烏克蘭一直在要的ATACMS即陸軍遠程戰(zhàn)略導彈系統(tǒng)嗎?
其實不怪烏克蘭記者如此追問,之前美方對提供“海馬斯”火炮態(tài)度審慎,但后來轉變了立場,只不過在射程上進行了改造?,F在對軍援“愛國者”導彈系統(tǒng)也有大轉折,那么同樣一幕,會在ATACMS提供上重演嗎?但拜登明確回應,不會提供澤連斯基要的所有武器。這被今天的《華盛頓郵報》標題解讀為,盡管展現了團結姿態(tài),但澤連斯基與拜登就一些戰(zhàn)爭需求存在分歧。
這實際上也是美方的所謂援烏底線:戰(zhàn)爭可以持續(xù),但戰(zhàn)火不能燒到美國人身上。對照《紐約時報》前幾天一篇俄烏戰(zhàn)事重磅調查長文的細節(jié)發(fā)現,對此就可以理解得更透徹,在得知烏軍要對前往前線視察的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一行發(fā)動軍事襲擊,美方被揭曾全力阻止,就是要防戰(zhàn)事失控升級。這就是“不惜打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的殘酷邏輯。俄烏沖突跨年已成定局,但這場代價慘重的長期戰(zhàn)爭到底要持續(xù)多久,究竟如何收場,現在恐怕沒有人知道答案。悲催的是,展望新年,這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最大不確定性。
作者丨管姚,深圳衛(wèi)視《直播港澳臺》特約評論員
編輯丨譚珺文,深圳衛(wèi)視直新聞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