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xué)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3-01-14 15:40:15作者:智慧百科
2021年12月,45歲的許傳如踏上了尋親的火車,因為乘務(wù)員的小烏龍,遇到了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
巧合的是這二人下了火車之后警察局再次遇見,經(jīng)DNA血樣對比檢測發(fā)現(xiàn),兩人竟是親兄弟。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視頻截圖
親兄弟相見不相識
遠方的親人你在哪里
2021年11月,浙江嵊州警方打來的一通電話讓四十五歲的許傳如激動不已,原來自己苦苦尋找多年的親人,竟然有消息了。
“我都四十五歲了,人到中年了,都以為不會再有機會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親人了,沒想到幸福來的是如此突然,謝謝人民警察,謝謝幫助尋親的志愿者們,真的太感謝了。”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許傳如不停的對著電話那頭說著感謝的話語,放下電話,許傳如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竟然小聲的抽泣起來。
回想起自己尋親的過程,辛苦自不必多說,更多的是一次次的失望,就在快要堅持不住想要放棄的時候,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終于來了。
平復(fù)了心情以后,許傳如就開始著手這次“尋親之旅”,提前跟單位請好了假,還拉著妻子陪同自己置辦了一身行頭,讓自己看起來更精神一些。
平時許傳如沒少跟自己媳婦兒聊尋親的事情,妻子也是很理解的,偶爾也會到尋親網(wǎng)站上幫著丈夫查看消息。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離浙江警方定下的日期越來越近了,眼瞅著要到出遠門的日子了,許傳如開始表現(xiàn)得“搖擺不定”,不是擔心路途遙遠,怕的是見不到親人再一次失望而歸。
因為許傳如三年前就曾去浙江尋親過,折騰了一大圈后無功而返,如今再一次即將出門尋親,性格溫和的許傳如又開始“進退兩難”躊躇不前了。
許傳如表示很少出過門
妻子知道他是壓力太大了,就想著緩解一下丈夫緊張的狀態(tài),于是就半開玩笑地說道:
“你幾十年未見的親人,都在浙江等著你呢,這歲數(shù)了還害怕見人啊。有句詩怎么說來著,少小離家老大回,是不是就說你呢?”
許傳如干笑一聲說道:“算是吧,但還有點近鄉(xiāng)情更怯的扭捏?!?/strong>
說罷,倆人對視哈哈一笑,許傳如僵硬的表情也柔和了好多,隨即給善良的妻子一個大大的擁抱。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2021年12月,經(jīng)過一番準備的許傳如踏上了開往浙江嵊州的火車,也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長途火車的勞累并未消減許傳如的興奮,整個人看起來依然神采奕奕。
人要是走運了,連上天都會幫忙。殊不知,就在許傳如乘坐的這趟火車上,命中注定的緣分悄然來臨了。
那么,等待許傳如的會是怎樣的驚喜呢?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結(jié)伴而行的人竟是親兄弟
從山東到浙江嵊州,跨度1000多公里,20多個小時的漫漫旅途,會有什么特別的事情等著許傳如嗎?
火車在按預(yù)定的行程安全行駛著,乘務(wù)員會隨機核對一些乘客的信息,眼睛瞄到許傳如時,乘務(wù)員拍了他一下說道:
“呀,你怎么比我還快,剛才你不是走錯車廂坐錯位置了嗎,剛給你指點完,你轉(zhuǎn)身就到這坐好了呀,不過你還是坐錯了,你對面的這個位置才是你買的座位?!?/p>
許傳如一聽,緊張的說道:
“沒有啊,我在座位上就沒有動過,你看一下車票,我坐的就是這個買的座位?!?/p>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看到許傳如那么真誠又稍帶緊張的表情不像是在開玩笑,乘務(wù)員低頭看了一下車票,瞬間臉紅了,潛意識告訴他認錯人了。
乘務(wù)員急忙紅著臉道歉:“不好意思啊,剛才有個人坐錯了車廂位置,還問我來著,我給他說明白座位后就走了,看到你的一瞬間我還以為是剛才那位乘客?!?/p>
“不過,你們長得真的好像啊?!?/p>
“沒事兒,沒事兒,認錯人再正常不過了,我也經(jīng)常認錯?!?/p>
許傳如連忙解釋道,善良的他怎么會怪乘務(wù)員認錯人呢。
性格溫和敦厚的許傳如
乘務(wù)員前腳剛走不久,一個個頭長相穿著和自己非常相似的中年人走了過來,在許傳如的對面位置坐了下來。
經(jīng)過剛才那個小插曲,周邊的乘客看到那個和許傳如相像的男子,也都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
“嘿,你別說,確實挺像的,個頭長相都差不多?!?/strong>
許傳如尷尬一笑說道:“我長了一張大眾臉,看起來跟別人都挺像的”。
“我覺得你們倆人的嘴特別像,”鄰座的一位大姐笑著說道。
很自然的,許傳如也和這位跟自己很像的陌生男子攀談起來,知道對面的男子姓袁,也是山東人要到浙江去尋親,而且和許傳如的目的地是一樣的。
聊天中得知,袁先生家住在山東臨沂市臨沭縣,今年43歲了,也是從小被人從浙江抱養(yǎng)過來的。
笑得開心的二人
面對著酷似自己的“同鄉(xiāng)”,靦腆的許傳如也很快打開了話匣子,一路上二人聊得甚是投緣。
許傳如發(fā)現(xiàn)自己與袁先生有很多相似的經(jīng)歷,從上學(xué)到成家,以及不太清楚的身世。許傳如感覺就好像找到了知己,要將自己全部的故事,都傾訴給對面剛認識的“新朋友”。
原來,許傳如打小就知道自己被“抱養(yǎng)”過來的,小時候村里一同玩耍的小伙伴還曾因為這事調(diào)侃他,不過性格溫和的許傳如并沒有計較太多,他甚至也并沒有覺得有任何不妥。
況且養(yǎng)父母待他視若親生,家里就只有許傳如一個孩子,所有人都非常疼愛他,從小到大的生活雖然算不上錦衣玉食,但也是衣食無憂。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小時候的許傳如壓根就沒有尋找親生父母的念頭,平穩(wěn)安逸的生活讓他沒有思鄉(xiāng)的煩惱。
時間過得很快,逐漸長大的許傳如開始有了別樣的想法。
夜深人靜的時候,許傳如也會想一想自己怎么會被別人抱養(yǎng)到這呢?自己的家在哪里呢?親生父母在干嘛?過得好不好?
越想越?jīng)]有頭緒,往往就在胡思亂想中睡著了,但這個念頭一旦起來,就像瘋狂的野草,壓抑不住地長出來了。只是連出生地都不知道的他,想要尋親猶如大海撈針。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人都會有這樣的執(zhí)念,越是不知道的就越想搞明白。
但是,由于擔心養(yǎng)父母會有異樣的想法,許傳如也沒有挑明說,繼續(xù)一邊工作一邊默默地尋找。
隨著許傳如年歲漸長,他越加對自己的原生家庭和出生地充滿了好奇。特別是生兒育女以后,看著活潑可愛的孩子,想起來當初的自己,想要弄明白自己的身世的想法就更加強烈了。
2019年,許傳如家要辦理獨生子女的津貼時,許傳如這時才得知,自己是從浙江抱養(yǎng)回來的。
許傳如從警方得知自己是從浙江抱養(yǎng)過來的
于是才把自己尋親的范圍縮小到浙江,三年前還去尋找過一次,不過什么線索也沒有得到。
許傳如也不知道為什么,看到這個人好像有無數(shù)的話要說,停都停不下來,而袁先生也很樂意聽許傳如的描述,時不時的還穿插幾句自己的看法。
不過更加令許傳如沒有想到的是,對面這個靜靜聽他講述身世的人,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親兄弟。
而此時他們還都不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幸福來得如此突然
原本不善言談的許傳如,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有種不吐不快的感覺。就想拉住袁先生把自己這么多年的人生經(jīng)歷從頭到尾地復(fù)述一遍。
火車到站了,倆人依依不舍地惜別后開始了各自的尋親之旅。
然而,讓他們二人都沒有想到的是,沒過多久,萍水相逢的兩位男士再次見面了。
原來,他們到站分別后,就各自打車前往嵊州市公安局,跟他們聯(lián)系邀請前來認親的商警官正在那里等著他們呢。
視頻截圖
商警官看到二人前后腳的趕到,突然笑了起來。然后問許傳如:“你們兩個一起過來,是已經(jīng)知道真相了嗎?”
商警官這話問的許傳如和袁先生一臉懵,不知道這話是何意?
看樣子他們還不知道真相,商警官就故意賣了一個關(guān)子。
原來,商警官在幫助許傳如二人尋找家人的時候,經(jīng)過比對DNA發(fā)現(xiàn),他們兩個都和嵊州市三江街道缸窯村的喻姓家族有血緣關(guān)系,喻家很可能就是許傳如他們要找的親人。
而且更驚奇的是,警方發(fā)現(xiàn)許傳如和袁先生的DNA檢測結(jié)果顯示,他們兩人竟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這個幾率實在是太小了,警方都暗暗稱奇,表示很多年都沒有遇到過這么“巧合”的事情,但科學(xué)的檢測結(jié)果是不容你置疑的。
許傳如和袁先生二人聽到這個消息,相互對視了一下,也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商警官這是故意不告訴他們,就是為了給他們一個當場認親的驚喜啊。
兩人隨即激動地緊緊抱在一起,尋找親人的他們何曾想過,就在不久之前,兩人還是尋親旅途中偶然遇到的陌生人,在火車上相談甚歡而已,但沒想到他們的緣分竟然這么深。
什么叫緣分妙不可言,這就是。
資料圖
回頭再想想,也難怪乘務(wù)員會“不經(jīng)意間”地認錯人,親兄弟長相肯定是相似的。
首先相認的兄弟二人,后來在浙江嵊州警方和當?shù)貙びH公益組織的幫助下,找到了嵊州喻姓的人家。在比對了喻家大哥喻志軍和兩人的DNA之后,毫無疑問,他們就是一家人。
這場神奇的尋親之旅讓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議,可能冥冥之中,血緣關(guān)系就是斬不斷的緣分吧!
那么,兄弟二人是如何從浙江被人抱養(yǎng)到山東撫養(yǎng)呢?
資料圖
團圓之外的遺憾
“感謝嵊州警方和尋親協(xié)會,感謝政府的好政策,才讓我們一家團聚,太感謝你們了!”喻大哥感激道。
來,這是二哥,這是大姐、二姐…”大哥喻志軍熱情地向兩位弟弟介紹著家人,此刻,終于團圓的這家人無比幸福。
經(jīng)過和喻大哥溝通后才知道,原來喻家一共6個孩子,許傳如在家里排行老五,袁先生排行老六。
資料圖
那是什么原因讓老五老六和原生家庭分別多年呢?
由許傳如的年齡可以算出,在他出生的時候,中國還沒有進行改革開放,那時候人們并不富裕。
在那個時代的大背景下,每個家庭都有很多孩子,多一個人就多一張嘴吃飯,貧窮的生活讓人們不得不做出狠心的決定。
許傳如不到一歲時,就被送出去了,當時家里只知道被送往山東,并不知道具體是哪家人抱養(yǎng)的。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兩年之后,喻老六(袁先生)也出生了,而喻家的日子依然沒有明顯的改善,依然養(yǎng)不起老六,最后一狠心把喻老六也送出去了。
喻父縱然心里也百般不舍,但是與其在家里沒吃沒喝,孩子能不能養(yǎng)活都是個問題,還不如把兩個孩子都送給個好人家。
就算將來兩個孩子長大知道了被別人抱養(yǎng)而埋怨自己,那也總比活不了命強。
時光的車輪滾滾向前,多年之后,絕大多數(shù)人的中國人富裕起來了,更何談處于改革開放前言的浙江,辛勤能干的浙江人早已把日子過的紅紅火火。
而喻父依然沒有忘記那兩個被“抱養(yǎng)”到山東的孩子,直到后來喻父病重去世,未找到的孩子成了他唯一的遺憾。
臨終前交代大兒子喻志軍說,“他對不起這兩個孩子,以后不論如何困難,都希望喻志軍能夠?qū)⑦@兩個弟弟找到。”
喻家大哥
喻家的孩子們也為了完成父親的遺愿,這么多年來,從未放棄對喻家老五老六的尋找。
可是人海茫茫,山東那么大那么多人,尋找失散多年的弟弟是多么困難的事情,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很久,依然沒有音訊。
后來,喻志軍想到了DNA檢測這個方法,也是看到電視上經(jīng)常播放通過這種方式找到失散多年的親人。
如果兩個弟弟也在同時尋找家人的話,肯定也會去做DNA比對,這樣的話,是不是很快就找到了。
警方同樣在努力幫助二人尋找親人
或許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警方和公益尋親組織的幫助下,喻志軍一下子同時找到了兩個弟弟。
兄弟姐妹六個人激動地抱在一起,這么多年了,他們終于完成了父親的遺愿,而許傳如和袁先生也完成了自己尋親的夙愿。
大半輩子都快要過去了,自小離散的一家人終于團聚了。
一家人終于團聚了
結(jié)語:
這個世界上每天都在發(fā)生著各種各樣的“巧合”事件,但緣分真的是一種無法去解釋卻又不得不信的“巧合”。
正如文中的許傳如和袁先生,雖然是被抱養(yǎng)到山東的,但他們的生活也是平穩(wěn)安逸的,如果他們就在山東安安靜靜的生活,沒有強烈的愿望去弄明白自己的身世,就不會有后面的“巧合”相遇。
許傳如和袁先生雖然找到了親人,但他們很明確地表示不會來到浙江生活,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來看看家人就行了。
畢竟,他們之前大半輩子的人生是在山東度過的,哪里有待他們?nèi)缬H生的養(yǎng)父母需要照顧,還有妻兒在家盼望他們平安過來。
山東漢子,真的可以值得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