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他陪空巢老人和獨居青年看病,日薪400元,接了600單但直言想失業(yè)

        更新時間:2022-11-06 10:30:38作者:智慧百科

        他陪空巢老人和獨居青年看病,日薪400元,接了600單但直言想失業(yè)



        資料圖

        陪診師,顧名思義,就是陪患者去醫(yī)院就診。

        在陪診師趙凱所在的二線城市,陪診一天的價格是200元至400元。一線城市的陪診費用,每天在400元到600元不等。這份營生無需太多技能,只要時間充足就可以。也正因此,他們被稱作是“販賣時間的人”。

        兩年多以來,趙凱陪診過600多次客戶。他很欣賞一句話:“醫(yī)學的最大價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幫助病患”。趙凱認為,這正是陪診的意義所在。

        文 × 林樾

        編輯 × 柯南

        早上7點多,醫(yī)院很多科室還沒開診時,趙凱就站在了大門外。他不是醫(yī)生,卻對這家醫(yī)院的各個科室了如指掌;他并非患者,但操的心一點不比患者少。

        入行兩年多來,趙凱幾乎每天都會去同一家醫(yī)院。這家三甲醫(yī)院早上8點開診,下午6點結束,每日門診量有3000多人次。一整天里,會有各式各樣的患者魚貫而入,他們看病、檢查、買藥,為自身的健康狀況焦慮。

        這家醫(yī)院里,共有450多位主任、副主任醫(yī)師。前兩年,醫(yī)院為了方便患者就診,把許多就醫(yī)流程進行了數(shù)字化。但數(shù)字化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讓不少老人和一些來自農村的患者茫然失措。

        其實,就算年輕人,如果不常和醫(yī)院打交道,去就診時也會被流程搞得一頭霧水。而正是這繁瑣的程序,給陪診師們帶來了一次次生意機會。

        在陪診期間,趙凱不僅要替患者排隊、掛號、買藥、取結果、買飯、繳費、傳達醫(yī)囑等,有時還得陪著聊天、吃飯、散步……細致入微的陪伴,比有些患者的家屬還要用心。

        不過,很多人對陪診師的工作并不理解。趙凱說:“都認為我們就是黃牛,想找我買專家號。我只要一拒絕,人家就說,連專家號都掛不到,還做什么陪診呢?”

        “安慰和幫助”

        趙凱今年31歲了,身高1米75,體重近80公斤。他有些近視,不戴眼鏡時,眼睛總是瞇著一條縫。好在,他沒有脫發(fā),胖胖的身軀,加上一張娃娃臉,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

        做陪診師之前,趙凱是一名健身房銷售,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門店附近轉悠,逢人就說:“你好,游泳、健身了解一下?!?/p>

        那時趙凱每天上午10點才上班,但自從做了陪診師,每天早上五六點就得起床。幸好,他生活在一個省會城市,不用像一線城市的很多上班族一樣,必須搭乘特別擁擠的地鐵。

        大多時間,他的出行工具是共享電動車,只有特別著急時,才會叫一臺網(wǎng)約車。

        在趕往醫(yī)院的路上,趙凱總會在街邊買一份煎餅果子當早餐,一邊騎車,一邊吃。

        盡管早晨出去時,路上還不算擁堵,可趙凱仍會趕搶時間,經常將車子跑到最高時速20公里。他說,陪診就是和時間賽跑。

        之所以趕時間,是因為這家醫(yī)院早上8點開診,他要盡量排在前面,讓陪診對象能盡早見到醫(yī)生。

        趙凱常去的醫(yī)院,是當?shù)刈詈玫木C合醫(yī)院。這里每天接待的患者,既有本市和省內的人,也有從周邊省份趕過來的患者。



        醫(yī)院里總是人滿為患,這也給陪診師帶來生意機會。攝影:林樾

        可這么長時間以來,無論他去多早,總也沒能排到過第一個。每次到醫(yī)院時,掛號窗口總是排著很長的隊,那些名醫(yī)或專家的所在樓層,早被堵得水泄不通了。

        做了兩年多陪診師的趙凱,對此見怪不怪了,可那些等待的患者,個個滿臉愁容。

        他們當中,有人不知如何使用自助設備,有人找不到就診樓層,有人看不懂檢查單,還有人連字都不認識……

        雖然醫(yī)院也有導醫(yī)臺,但那里總擠著很多人。還有一些患者,即便工作人員詳細告訴了他們所有流程,可只要一離開導醫(yī)臺,轉身就蒙掉了。

        這種蒙掉的狀態(tài),幾乎伴隨整個就診流程。尤其面對自助設備,很多老人根本不會操作。

        “現(xiàn)在掛號、繳費、打病歷、打光片,都是在機器上操作?!币焕夏昊颊哒f,他們不知道怎么弄,有時因為視力問題,甚至連屏幕都看不清。當他們在自助設備前待久了,后面的人還會不耐煩。

        事實上,趙凱常去的這家醫(yī)院,專門派人守在自助設備那兒,目的就是幫助不會操作的人??捎袝r就診者太多,工作人員忙不過來。

        除了不會操作設備,更多患者面對醫(yī)生開出的檢查單,也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

        比如,僅透射性照片檢查,就有DR、CT、核磁、B超等,普通患者幾乎看不懂。對于這些,趙凱以前也分不清,直到做陪診師后,他才慢慢弄明白。

        有時候,不少患者還因看不懂檢查項,與醫(yī)生發(fā)生口角。最常見的,就是很多人分不清“心電圖”和“動態(tài)心電圖”。

        常規(guī)的心電圖,是在檢查完后立即出結果,整個過程就幾分鐘;“動態(tài)心電圖”則是在患者身上佩戴一個動態(tài)盒,至少連續(xù)監(jiān)測24小時,有時需要更久。

        可很多人以為兩者是一回事,然后在“心電圖”隊伍排了很久后,最終發(fā)現(xiàn)站錯了地方。

        于是,趙凱常能聽到患者和醫(yī)生的爭吵:“你這不是寫著心電圖嗎?”“這是動態(tài)心電圖,不是心電圖”,“你都說是心電圖了,又說不是心電圖?!睂Υ耍t(yī)患雙方都很無語。



        很多人面對醫(yī)院的流程,總是一頭霧水。攝影:林樾

        每次在醫(yī)院看到這種爭吵,趙凱都會主動上前將患者帶到正確的科室。

        時間久了,醫(yī)生也都認識了趙凱。偶爾,雙方吵得不可開交時,醫(yī)生還會大喊:“小趙在不在,快把他領過去。”

        當趙凱接觸上醫(yī)生推過來的患者后,就會主動遞個名片,并說明自己是有償陪診?!鞍胩?00元,一天400元?!壁w凱稱,每半天是以4小時計算,如果提前結束,也是按全時段收費,但每超一小時,需加收50到100元。

        大多數(shù)人在聽到有償陪診后,還是能接受的。但也有人將其看成是和醫(yī)院在利益勾結,并轉身將名片扔到垃圾桶。他也不止一次在廁所紙簍中,看到過自己的名片。

        趙凱坦承,這種質疑很正常。但他強調,他和醫(yī)院彼此不涉及利益,最多就是幫醫(yī)生搬搬設備,幫護士取快遞,“陪診的方方面面,也是人情世故?!币驗?,他常去的那家醫(yī)院,還有不少陪診師,大家都努力和醫(yī)院維持好關系,至少不能被保安趕出去。

        當然,在維持好與醫(yī)院關系的同時,趙凱想得更多的,仍是如何服務好患者。

        每次在陪診前,他都會根據(jù)患者的情況,提前到醫(yī)院踩點,并叮囑患者需要準備什么,然后規(guī)劃好時間,盡量高效完成陪診。

        到了醫(yī)院后,除了患者必須要出現(xiàn)的地方,趙凱會讓患者在一個地方等著,他會完成剩余的所有流程。

        為了方便患者,趙凱的背包里,經常放著充電寶、口罩、雨傘,手紙、老花鏡等。他冬天還給患者帶暖手寶,夏天給患者拿扇子,比患者親人還要親。

        對于這種細致入微,趙凱沒覺得有什么不妥。他很欣賞一句話:“醫(yī)學的最大價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幫助病患”。趙凱認為,這正是陪診的意義所在。

        “他們只是不愿一個人去看病”

        兩年多下來,趙凱前前后后陪診過600多次客戶,這些客戶的特征很集中,通常是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丈夫極少陪伴的孕婦寶媽,和在城市里打拼的獨居年輕人。他們每個人去就診時,都會表現(xiàn)出些許無力感。

        趙凱最多的業(yè)務,是外地子女給父母下的單,尤其最近兩年以來,這種陪診變得多起來。



        在醫(yī)院里獨自等待就診的老人。攝影:林樾

        今年早些時候,趙凱接了個來自外地的單子。下單人名叫田豐,今年39歲,獨生子,在外地工作。幾年前,他母親去世后,父親不愿到外地與其同住,一個人留在了老家。

        那段時間,因為當?shù)匾咔檎龂乐?,田豐無法趕回老家。恰巧,他父親總說胸悶頭暈,在鄉(xiāng)衛(wèi)生院、縣醫(yī)院就診后,癥狀沒有改善。

        田豐本想讓親戚帶父親去省會檢查,可親戚都說騰不出時間。而他的父親,一直在家務農,雖然現(xiàn)在會使用智能手機,但到市里的話,連公交、地鐵都不會乘坐。

        后來,田豐在短視頻平臺搜索了家鄉(xiāng)的陪診員時,最終選擇了趙凱。當時,田豐估摸著需要一天時間,就先付了200定金。

        一切就緒后,田豐知道父親怕花錢,就讓趙凱配合自己演戲,說兩人是朋友,趙凱純粹是幫忙。其實,趙凱經常會遇到這種善意的謊言,他也從來不會去戳穿。

        商量好后,田豐在網(wǎng)上掛了號,并把截圖發(fā)給趙凱。出發(fā)的當天早上,他給父親叫了網(wǎng)約車,目的地設置成那家醫(yī)院,趙凱就在醫(yī)院門口等著。

        讓趙凱沒想到的是,田父害怕耽誤“朋友”趙凱的時間,還給他帶了兩瓶蜂蜜以示謝意。

        在趙凱的陪伴下,老人的檢查很順利,趙凱讓他坐在候診區(qū)不要亂動,自己完成了剩下的全部流程。所幸老人的身體并無大礙,醫(yī)生開了藥后,趙凱就把他送回家了。

        田豐對整個過程很滿意,最后非要多付給他100元。

        趙凱說,他經常遇到像田豐父親這樣的狀況,而這也已成為社會問題。

        目前,中國約有1.9億老人患有慢性病,很多老人需要定期上醫(yī)院看病、換藥等,但因子女不在身邊,有超過70%的老人須獨自就醫(yī)。而他們面對醫(yī)院的各種儀器和復雜流程時,大多是驚慌失措的。

        有了趙凱這樣的陪診師后,的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個難題。

        有時候,如果熟悉的客戶不方便來市里就診時,還會直接讓趙凱去找醫(yī)生,然后打開視頻進行問診。然后,趙凱再將藥品寄過去。

        但趙凱也不是所有老人的單子都會接。如果對方年紀過大,或行動不便的話,他都會謹慎考慮。除非是有家屬陪同,否則一般不接。

        相比于子女對老人的溫情謊言,趙凱不能理解的,是經常無法陪孕婦寶媽的丈夫們。

        這些男人,有的在外地工作沒辦法,但還有很多就在本地。至于無法陪伴的理由,他并不清楚,客戶也不想說。

        在趙凱心里,其實不太想接這類的陪診。因為很多孕婦寶媽的檢查涉及隱私,有些醫(yī)囑,他也不太好意思說出口。

        但他發(fā)現(xiàn),大多孕婦寶媽對此并不在意,甚至還有人提出必須是男性陪診。

        “我覺得,這時候的女人更敏感,可能找男陪診,就是想要一種安全感?!壁w凱自稱,他不止一次在陪診時,有寶媽哭著對他說:“我老公有你一半細心,我就滿足了?!?/p>

        早期,趙凱還會接些更奇怪的單子——有的女孩下單,讓他陪著去做人流。因為這種單子收費較高,每次800元左右,所以,趙凱不想拒絕。

        不過,趙凱一般不讓女孩選擇公立醫(yī)院,而是去民營醫(yī)院。然后,他常冒充女孩男友或親屬在單子上簽字。

        由于這種陪診存在極大風險,趙凱現(xiàn)在不敢接了。他也聽說過圈子里,有人陪女孩打胎后,最終反被女孩的男朋友打了一頓。



        許多陪診師替患者去排長隊。攝影:林樾

        實際上,趙凱最喜歡的單子,還是陪診年輕人,尤其是獨居者。這些人讓趙凱陪診,很多時候并沒什么大病,只是去拔智齒、體檢,或常見的頭痛腦熱等。

        這種陪診很簡單,大多時候,趙凱只是陪客戶在醫(yī)院輸液,然后出去買瓶水、買飯什么的,收費和陪伴老人是一樣的。

        看著這樣的獨居青年,趙凱心理也很復雜。從這些人的身上,他看到的更多是孤獨與疏離:“他們只是不愿一個人去看病?!?/p>

        “我遇到一個剛畢業(yè)的男孩,為了陪客戶,喝酒喝到胃出血?!壁w凱說,朋友替他叫了陪診,他看著躺在床上的男孩,仿佛看到了自己剛畢業(yè)時的樣子。

        男孩身體恢復后,趙凱問他為什么一個人生活。男孩說,自己什么都還沒有,也早就習慣了獨居,不想被人打擾。

        而中國的單身獨居群體,去年的人數(shù)大約是9200萬。這些人平時看起來自由自在,但身體遇到狀況時,還是會感覺脆弱。

        在陪診這些年輕人時,趙凱也常常哭笑不得。因為現(xiàn)在很多人生病了不是去醫(yī)院,而是先在網(wǎng)上搜索看病。

        “網(wǎng)上看病,起步都是癌癥?!标悇P說,很多人只是腸胃不舒服,網(wǎng)上一查,以為得了胃癌,還有人皮膚瘙癢,非認為自己患了皮膚癌。

        一些人覺得,自己很快就要死了,并向趙凱哭訴自己的“一生”,甚至把遺言寫好,讓他日后轉交給家人。

        當?shù)结t(yī)院檢查后,發(fā)現(xiàn)只是再普通不過的小毛病時,他們又會感慨地說:“靠,活著真好?!?/p>

        趙凱也在這一次次的陪診中,看到了人生百態(tài)。

        “生活最好的樣子”

        趙凱的老家在河北農村,大專畢業(yè)后,一直沒有固定工作,他先后做過房產銷售、快遞員、安利推銷,以及健身房銷售。

        雖然這些工作都沒做長久,但趙凱的社交能力被鍛煉了出來。而他對陪診師的了解,緣于2020年上半年自己的一次住院經歷。

        當時,趙凱在踢球時踝關節(jié)受了傷。住院期間,他發(fā)現(xiàn)隔壁床有個年輕人,一開始無人照顧,后來突然來了個年輕男子為他跑前跑后。

        起初,趙凱以為兩人是朋友,后來,才知道那個年輕人是有償陪診。當時,他就覺得這行不錯,幾乎不用投入成本,只要有時間就行了。



        代取報告也是陪診師的服務范疇。攝影:林樾

        可在有意入行后,他當時并不知道怎么加入,于是就在短視頻平臺搜索了陪診師,結果跳出很多內容。其中,還有不少自稱是導師的人,號稱招收學員。

        經過一番對比,趙凱與南方一名導師聯(lián)系后,對方說根本不用上課,只要交1500元教材費就可以。其中,500元是文字資料,1000元是視頻資料。

        起初趙凱擔心被騙,可想著最多也就損失1500元,便把錢轉了過去。導師很快將資料發(fā)了過來。

        這些資料不復雜,里面除了怎么做陪診師外,就是如何拉客戶以及運營接單賬號。

        趙凱只用了兩天,就把所有資料看完了。當時,他正好也沒理想工作,就決定去做陪診師。

        雖然看資料沒用多久,但為了摸清醫(yī)院的情況,趙凱先后花了2個多月時間。他把所在城市大小醫(yī)院幾乎走了一遍,并重點盯了兩家醫(yī)院。

        “一個是這里最好的綜合醫(yī)院,一個是骨科醫(yī)院?!壁w凱說,據(jù)他觀察,這兩家醫(yī)院患者最多,幾乎每天都是烏泱泱的人群。

        為了踩點,他那段時間幾乎每天去那兩家醫(yī)院,一層一層看,一間一間記。最后,他不僅熟悉了各個科室,連每個廁所、消防出口、停車場位置也都了如指掌。

        擔心保安驅趕自己,他還隔三差五給保安買煙,開口不是喊哥,就是叫叔。

        正式開工前,他還在醫(yī)院拍了不少空鏡頭,然后配上制造情緒和焦慮的文案,發(fā)到短視頻平臺,目的是為了接單。例如:《父母生病,疫情回不來怎么辦?當然是我替你陪診!》、《一個人怎么能去醫(yī)院?你沒伴侶但有我啊》。



        在醫(yī)院里茫然失措的病患。攝影:林樾

        他接的第一單,是一位年輕夫婦帶孩子到省城看病。當時,那個小女孩得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趙凱陪著他們做了檢查、辦了住院手續(xù)。

        雖然第一次有些緊張,但面對比他還緊張的患者家屬,趙凱沒露出新手破綻。

        慢慢的,隨著單子越接越多,他也逐漸自信起來。

        現(xiàn)在,趙凱的接單渠道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上是依托短視頻以及電商平臺,線下主要依托病人、熟人、醫(yī)生和醫(yī)院。

        在入行一年多時,趙凱已有了自己的小團隊。目前,他的女友負責招募、線上接單,趙凱則?;燠E在醫(yī)院打通線下市場,并親自陪診。

        不過,趙凱的團隊成員多是兼職,他每單抽取30%-50%的費用。

        與此同時,趙凱也摸索出了固定的工作流程。通常,如果想找陪診,得提前兩三天預約,當預約完畢,開始對接時,他們先會提醒掛號。

        “沒掛號的話我們可以協(xié)助掛號,但不代掛號,因為我們不是黃牛,客戶掛不上的專家號,我們也基本掛不上?!壁w凱說,常有黃牛找自己合作,但都被他拒絕了,“這行沒什么特殊,連插隊都不行,我經常替患者排幾個小時的隊。”

        在陪診前,趙凱還得詢問患者,是初次就診還是復查,以及預約開單取藥或檢查等問題。

        這個行業(yè)還有個規(guī)矩,就是必須先收定金,因為很多客戶經常搖擺不定。只要定金一交,雙方就開始簽委托陪診合同與保密協(xié)議。

        之所以簽協(xié)議,趙凱說主要為了規(guī)避一些責任:“萬一陪診過程中發(fā)生意外怎么辦?”

        做了兩年多后,趙凱覺得現(xiàn)在這行不太好做了。由于網(wǎng)絡推廣原因,陪診師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入行者越來越多,媒體上也經常能看到陪診師月薪過萬的新聞。

        “在大城市,也許能過萬,二三線城市很難?!壁w凱說,由于陪診師入行門檻過很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市場整體非常混亂,大家都在打價格戰(zhàn),導致陪診費用越來越低:“這個行當,收入不怎么高端,剛剛夠糊口而已?!?/p>

        就在陪診師火熱起來后,其周邊生意也好了起來,趙凱入行之初遇到的“賣課”就是其中之一。其實,那些課程大同小異,但被包裝成入行“圣經”后,課程生意水漲船高。

        趙凱也把曾經買過的課程進行了加工,并以2000元一套的價格,反復售賣了數(shù)次。

        另外,在陪診師還未進入《國家職業(yè)分類大典(2022年版)》的情況下,有的公司已經開始做起“陪診師證書”生意。

        一家機構的招生簡章顯示,他們將陪診師分成了助理陪診師、陪診師和高級陪診師三個級別,分別對應的學費是3800元、6800元、9800元。

        “每年有5次統(tǒng)考,分別在4月、6月、8月、10月和12月?!睓C構人員說,“考試的課程,有專業(yè)課、公共課和英語”。

        對此,趙凱不以為意。他說,凡是真正入行的,根本沒人去買證書:“只要認真做就可以,用心做的話叫‘陪診師’,不用心叫‘陪診員’”。



        陪診和陪護,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服務。攝影:林樾

        談及入行后,哪位客戶影響自己最深,趙凱稱,還是第一單那個患白血病的小女孩。

        他說,在結束服務后不久,他看到女孩父親在朋友圈轉發(fā)籌款鏈接。又隔了幾天,女孩父親發(fā)朋友圈稱:“我的女兒,已經化為天使,不會再有病痛了。”

        每次想到這個女孩兒,趙凱內心都會有些矛盾。他一方面想多接單子,一方面又希望每個人都平安健康:“當大家不再需要陪診師,才是生活最好的樣子?!?/p>

        (應訪者要求,文中涉及的人物均為化名)

        【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著作權歸屬【鳳凰周刊冷杉故事】,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形式使用

        本文標簽: 空巢老人  掛號  趙凱  陪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