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荒唐搶藥:聊聊“神藥”Paxlovid背后的種種

        更新時間:2023-01-03 04:46:17作者:智慧百科

        荒唐搶藥:聊聊“神藥”Paxlovid背后的種種


        最近這幾天,不論是朋友圈還是各種群聊,疫情都霸占了核心的話題。最開始大家都在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自己感染之后有多難受,然后紛紛開始曬抗原檢測結果官宣自己“轉陰”,后來又開始討論布洛芬和連花清瘟……現在,輝瑞神藥Paxlovid成為了新的話題,最新的消息是連治療拉肚子的蒙脫石散都在脫銷。


        前幾天,我的同事從網上買到了一盒Paxlovid,我拿過來拍照發(fā)了個朋友圈,當天就有七八個朋友私信問我哪里買的——看來,這玩意兒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剛需”了。

        今天早上,群里的一張截圖又把我看得氣笑了——某人宣稱自己“不發(fā)國難財也不賺錢”——以48000元的價格轉手自己手上的一盒Paxlovid。


        好家伙,國行正版也就2000多,他這直接24倍加價出售。我建議他開春出去找個農田把里面犁地的老黃牛踢了自己上,畢竟他這才是真黃牛,老黃牛也就一個偶蹄類,懂個P的黃牛。

        事實上,圍繞Paxlovid的各種亂象層出不窮。

        一盒國行正版Paxlovid的價格已經被黑市商人們炒到了12000元,雖然沒有48000的那位老兄那么離譜但這個價格也可以稱得上夸張了。

        法國作家蒙田說:“恐懼不僅產生于勇氣的缺乏,有時也會產生于判斷力的缺乏?!?/strong>——買不到國行正版的人們轉而瞄上了印度的仿制藥,但殊不知,買國行正版藥只需要面對有沒有的問題,而面對仿制藥,你甚至連自己吃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一位對地下仿制藥市場有些了解的朋友透露了國內一些黑心商人的操作:有的商人從印度進口藥盒子,把一般的奧司他韋包裝進去后套殼銷售,實現物理意義上的“借殼上市”。還有人“貍貓換太子”,對外說是印度直郵,實際上卻是國內流通到的——我并不認為這些地下黑商會鑒別藥品的真假,沒準進的就是“借殼上市”的貨。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下這款“神藥”Paxlovid以及它背后的種種。我將在本文中講清楚以下幾個事情:

        1. Paxlovid是什么?普通人是否應該采購Paxlovid以備不時之需?

        2. 中國能否生產Paxlovid?為什么Paxlovid會被瘋搶?

        3. Paxlovid背后是一個什么產業(yè)?中國在這個領域做的如何?


        Paxlovid的基本情況

        輝瑞公司研制的Paxlovid的主要成分是兩種蛋白酶抑制劑:奈瑪特韋/利托那韋。

        作為一種雙成分的抗病毒口服藥,想要達到最好的效果,患者需要同時服用奈瑪特韋和利托那韋兩種藥物。雖然同為“蛋白酶抑制劑”,但二者發(fā)揮的作用不同。奈瑪特韋擔任“主力”。能夠阻斷病毒的復制,而利托那韋則負責“助攻”,通過減緩奈瑪特韋的代謝來延長奈瑪特韋的效用。

        一包Paxlovid里有30粒藥片,其中裝有20粒奈瑪特韋和10粒利托那韋。患者早晚各服用一次,白天服用印有太陽的黃色部分,夜晚服用印著月亮的藍色部分。每次服用都要完整吞下2粒奈瑪特韋和1粒利托那韋,療程總計5天。


        根據輝瑞公司官網資料翻譯整理,不構成服用意見。

        面對傳播力空前強大的奧密克戎毒株,Paxlovid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抗病毒藥物。

        只不過,這種藥物并不是什么“救世神藥”,至少現在不是。

        作為一款蛋白酶抑制劑,Paxlovid進入人體后可謂是六親不認,抗病毒效果顯著,副作用同樣顯著。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患者會覺得嘴巴里有一種揮之不去的鐵銹味——這是因為Paxlovid也抑制了肝臟里的肝酶。


        因此,不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醫(yī)生們都承認: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適合吃Paxlovid的。醫(yī)生只會給確診陽性且有大概率發(fā)展成為重癥的病人開paxlovid處方。簡單來說,想從醫(yī)生那里獲得一盒Paxlovid,除了確診陽性外,病人還需要同時存在肥胖、糖尿病、腫瘤或者其他嚴重基礎病。

        除此之外,Paxlovid還會和很多其他的藥物產生反應引發(fā)各種問題——華法林、克拉霉素這些常見的藥品都會和Paxlovid反應,彼此之間影響藥效甚至引起中毒。

        真正需要Paxlovid藥物的患者主要還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或者腫瘤患者這類自身抵抗力偏弱的人群,而且就算是這些患者本身能不能使用也是需要醫(yī)生進行專業(yè)判斷的。

        美國《時代周刊》對Paxlovid給出了如此的評價:


        “盡管Paxlovid這款藥現在越來越流行了,但對于那些健康或者沒有高風險的人群來說,目前仍然只有有限的數據能支撐服用Paxlovid這樣抗病毒藥品的好處。對于一般的健康人士,甚至55歲以上大齡但沒有嚴重基礎病的人,Paxlovid除了讓他們抱怨嘴巴里有一股怪味(Paxlovid的常見副作用),對他們沒什么好處——你必須回歸到開具Paxlovid處方的初衷上面去——阻止重癥、住院和死亡。

        總而言之,Paxlovid絕不是一種人人都需要準備、人人都需要吃的藥物。


        中國能生產Paxlovid嗎?

        中國能生產Paxlovid嗎?

        答案是,可以。

        2022年年初,中國批準Paxlovid進入市場。隨后,Paxlovid便開始了本地化生產的進程—2022年3月,華海藥業(yè)、復星醫(yī)藥等一批本土藥企和輝瑞達成合作,授權生產Paxlovid的主要成分奈瑪特韋原料藥和制劑。

        以華海制藥的合作為例,在這個合作中,輝瑞會向華海提供奈瑪特韋的原料藥和利托那韋的制劑,華海主要負責把奈瑪特韋的原料藥加工成制劑并完成后續(xù)的組合包裝。

        不過,正如之前所說,Paxlovid是需要“主力”奈瑪特韋和“輔助”利托那韋搭配使用的。雖然輝瑞和華海8月份就達成了合作,但“輔助”利托那韋的供應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直到2022年10月28日,輝瑞才敲定了歌禮制藥作為在中國的利托那韋供應商。(在此之前,歌禮本身就是利托那韋口服片的生產商)


        盡管已經達成了合作,但中國本地制造的Paxlovid距離投入市場依舊遙遠。這其中的核心阻礙是Paxlovid漫長的生產周期。

        根據輝瑞提供的資料,Paxlovid的生產需要四個階段:原料采購和開發(fā)、原料藥生產、藥物產品開發(fā)、質檢和測試。

        僅僅是第一階段的原料采購和處理就需要三個月。隨后,在第二階段,工廠需要通過種種化學反應把原料加工成有有藥效的活性成分(API/原料藥),這個過程又需要三個月。

        在第三階段,當工廠接收了原料藥之后,才能把原料藥變成最終產品,這又要等待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當然,質檢和測試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是第四階段,大約要用一周時間。


        輝瑞官網提供的Paxlovid制造流程和時間

        整個流程走下來,一個批次的Paxlovid從原料采購到最終上市大概要花7-8個月的時間。輝瑞和國內廠商的合作達成于10月28日,即便當天就開始進行生產,中間的一切運輸物流都以光速運行瞬間完成,我們也得等到2023年4-5月才能看到國產Paxlovid上市。

        或許最好的消息是,2022年3月,歌禮宣布擴大生產能力,把利托那韋的產量擴大到一年5.3億片。一盒Paxlovid里有10粒利托那韋,5.3億片利托那韋的的產量可以生產5300萬盒。

        要知道,先前吉林、上海等地疫情肆虐的時候,國家緊急調撥過去支援的Paxlovid也只有幾千上萬盒。

        寫到這里,我想大家應該理解為什么Paxlovid會被瘋搶了。

        首先,Paxlovid本身生產周期就很漫長。在中國藥企入局之前,產量也不算多高——2022年初,輝瑞自己估計第一季度Paxlovid的全球產量也就夠滿足600萬個療程,即便擴產,2022上半年全球產量也就滿足3000萬個療程。

        其次,奧密克戎毒株的超強傳染力在歐美世界也帶來了大量的感染,不僅是中國,歐美患者對于Paxlovid也有需求。在恐慌之下,很多原本并不需要Paxlovid的人也會產生“囤一盒以備不測”的念頭,這就導致了對Paxlovid的需求暴漲。

        第三,由于Paxlovid自身嚴重的副作用以及藥品濫用和抗藥性問題,具備專業(yè)知識的各國管理機關必須對Paxlovid的使用進行各種限制。

        需求暴漲,供應緩慢,監(jiān)管嚴格——Paxlovid被瘋搶也就不奇怪了。


        創(chuàng)新藥VS仿制藥VS成熟藥

        1993年,中美知識產權談判落幕,談判中規(guī)定:對藥品專利實施七年半的行政保護期。次年,美國先靈葆雅公司的著名抗過敏藥物“氯雷他定”(開瑞坦)被國家藥監(jiān)局授予了行政保護,被納入了“行政保護目錄”,國內藥廠不得生產銷售。

        雖然法律規(guī)定不能生產和銷售,但法律并沒有禁止對氯雷他定的研究——中國藥廠們實際上早就開始了針對氯雷他定的原理研究和工藝開發(fā)。對廠商們來說,進度條已經走了99.99%,就等著行政保護失效的那天了。


        在1993年那個時代,率先研發(fā)出氯雷他定的先靈葆雅公司屬于創(chuàng)新藥企業(yè),而那些虎視眈眈的國內藥廠則屬于仿制藥企業(yè)。

        雖然技術已經發(fā)展到了小分子靶向治療的時代,但這種行業(yè)規(guī)律并沒有改變,Paxlovid的主要成分奈瑪特韋也是一種典型的創(chuàng)新藥——輝瑞根據最新的醫(yī)學研究成果找到某些候選靶點,通過無數次實驗,最終研發(fā)出一款既有良好治療效果又足夠安全的藥物。

        在創(chuàng)新藥領域,率先成功研發(fā)的被稱為First-in-Class(首創(chuàng)新藥),后續(xù)受此啟發(fā)而成功的競爭對手則被稱為Fast Follow(快速追蹤新藥)。其中實現近似效果的被稱作Me-too,基于首創(chuàng)新藥而改良、實現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效果的被稱作Me-better(同類最優(yōu))。而不論是Me-too還是Me-better,他們的研發(fā)都屬于創(chuàng)新而非仿制——雖然和首創(chuàng)新藥的原理近似,但藥品分子結構卻大不相同。

        當然,毫無疑問,如果從賺錢的能力上看,做創(chuàng)新藥,特別是做First-in-Class的企業(yè)毫無疑問是最強的。輝瑞2022年的營收達到了驚人的1010億美元。而輝瑞、羅氏、默沙東、葛蘭素史克這類的大型跨國藥企無一例外全是First-in-Class類的藥企——2020年羅氏在研發(fā)上投資了超過140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一,中國全部規(guī)模以上藥企2022年的總利潤也不過233億美元。

        這是因為藥物一旦研制成功且得到上市許可,在專利和行政保護措施的庇佑下,企業(yè)幾乎可以獨享某種藥品的市場,定價權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除非更優(yōu)秀的競爭對手出現或者專利到期。

        而當一款藥物專利到期后,市場上幾乎瞬間就會出現一大批藥效近似的“仿制藥”。畢竟,出于人道主義,藥物的專利有效期通常都較為短暫。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guī)定,一款新藥上市后,總有效專利權期限不得超過14年。

        或許你覺得十四年很長,但你要知道,在《專利法》體系中,產品外觀設計專利權期限是十五年。在法律中,專利期限比藥品短的只有所謂的“實用新型專利”(10年)——通常就是那些低成本、研發(fā)時間短的小發(fā)明。但眾所周知,制藥行業(yè)最出名的就是其動輒數十億美元的研發(fā)成本和漫長的研發(fā)周期。


        而那些數著日子等著專利過期的企業(yè)就是傳說中的“仿制藥”企業(yè)。 只不過,相比起創(chuàng)新藥企業(yè)的超然地位,仿制藥企業(yè)們因為競爭對手太多不可避免地就會遇到內卷。 他們不僅要拼命地爭搶市場份額,還必須走低價路線。

        以美國市場的情況來看,專利過期后的12個月內,一款藥品的價格會下跌66%,比打對折都狠。而低價恰恰是仿制藥行業(yè)的根本意義所在,誰要你沒有像別人那樣重金搞研發(fā)呢?而且你的同行們內卷那么嚴重,你不降價就只能被干掉。甚至官方為了降低醫(yī)療上的開支,也會壓制仿制藥的價格且降低從業(yè)門檻——這就更加劇了仿制藥企業(yè)的內卷。


        而事實上,不僅僅是仿制藥企業(yè),現在的市場已經進化到連Fast Follow的創(chuàng)新藥企業(yè)都會遇到嚴重的內卷。

        哦,對了,其實歐美自己也有大量仿制藥企業(yè)呢。

        只能說,制藥這個行業(yè)太殘酷了。

        最后,才是“成熟藥”企業(yè)。我們平時接觸的藥品,絕大多數都是“成熟藥”和“仿制藥”。具有解熱鎮(zhèn)痛抗炎功效的阿司匹林誕生于1853年(大清咸豐三年),抗生素的“祖宗”青霉素在二戰(zhàn)戰(zhàn)場上被應用于臨床,而今天我們熟知的布洛芬和頭孢都是1960年代的專利。

        實際上,很久以前阿司匹林制備就已經成了制藥專業(yè)學生課堂作業(yè)的內容了,看來成熟藥業(yè)務的想象空間確實是太小了。

        綜合起來看,中國制藥行業(yè)的未來發(fā)展方向已經非常明確了,沒什么可說的,中國的創(chuàng)新藥行業(yè)和仿制藥行業(yè)都必須崛起——前者崛起是為了在市場上賺更多的錢同時讓中國也擁有頂尖的制藥技術,后者崛起則是為了壓低藥品的價格為國家省下醫(yī)療成本。


        中國創(chuàng)新藥的發(fā)展

        在我看來,Paxlovid背后的創(chuàng)新藥行業(yè)是一個重要性絲毫不亞于半導體的重要產業(yè),只是因為它距離普通人生活太遙遠而總是被忽視。忽視導致了認知匱乏,而恰恰是對于制藥行業(yè)的認知匱乏,使得如今的我們總是會陷入迷惑和誤解。

        而在制藥行業(yè)中,中國正在快速進步。

        恒瑞醫(yī)藥,從仿制藥業(yè)務起家,幾十年走下來,漸漸積累了自己的技術實力,現在成為了中國最舍得砸錢做研發(fā)的藥企。榮昌生物則創(chuàng)造了中國醫(yī)療歷史上最大的外銷訂單——以26億美元的價格授權美國西雅圖基因公司使用自己的技術進行藥物開發(fā)和商業(yè)化操作,這還不包括從后續(xù)銷售中的提成。

        根據資料,從2020年1月到2021年4月,中國藥企們已經對外有償授權29筆,總金額159億美元,而且合作對象之中不乏輝瑞、羅氏、拜耳這些歐美發(fā)達國家的藥企。

        實際上,中國已經成為繼美國、英國之后,世界上第三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靶向抗癌藥的國家。

        舉幾個例子來說吧,用于治療肺癌的EGFR抑制劑項目上,中國和外國只有3-4年的差距,而且追趕速度正在加快。用于治療部分惡性血液病的BTK抑制劑項目上,全球首個BTK抑制劑是美國的伊布替尼,于2013年獲準在美國上市,2017年進入中國市場。兩年后,中國藥企百濟神州的BTK抑制劑澤布替尼便登陸了美國,成為中國第一個在美國獲批上市的創(chuàng)新藥。

        總而言之,中國的創(chuàng)新藥行業(yè)玩家們正在努力追趕,他們的努力值得我們關注并贊揚。

        在對抗新冠的戰(zhàn)線上,中國企業(yè)也并沒有閑著。

        2007年,鄭州大學的??私淌诼氏群铣闪税⑵澐蚨?,次年輝瑞也獨立合成了阿茲夫定,但由于我們已經注冊了專利,因此現在公認阿茲夫定是中國的原創(chuàng)藥品,且已經被國家認定為屬于首創(chuàng)新藥(First-in-Class)。

        2020年2月,我們發(fā)現阿茲夫定懟新館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于是便開始了各種針對性的試驗。2022年9月,阿茲夫定通過國家審查,已被批準緊急使用。


        尾聲:讓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

        很多人看了網上的一些段子,便覺得“押韻的一定是有道理的”。于是便開始以訛傳訛,甚至覺得我們在過去的三年里除了封控和核酸啥都沒做。我不知道這些年泡在實驗室做科研的科學家們看到這樣的評論是什么看法,也無意去揣測這些段子背后的動機。我也對生物學并不精通,不能從實驗數據上給大家講講Paxlovid和阿茲夫定的區(qū)別。

        你問我阿茲夫定和Paxlovid誰更好?那么,朋友,對不起,我不懂也不知道。

        我只能說:從中國制藥行業(yè)的發(fā)展來看,我們完全具備開發(fā)特效藥的能力,也完全具備開發(fā)特效藥的迫切性,而且也正在努力開發(fā)且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

        網上很多人把Paxlovid的意義抬高到了遠超醫(yī)學本身的高度,認為人上人才能用Paxlovid,普通人只能用布洛芬。這就很搞笑了,它倆本身就不是一個賽道的,把它倆進行比較就好像問馬龍和博爾特誰的國際象棋下得更好。


        不論這種藥叫布洛芬,還是叫Paxlovid,還是叫阿茲夫定,還是叫連花清瘟,這種行為本身都是不可取的——因為你不應該看了網上的一些東西就動了買某種藥的念頭。

        特別是這兩天,連蒙脫石散、整腸生這種腸胃藥都在被搶購。更有甚者,雖然知道為了新冠去買蒙脫石散很離譜,但因為怕藥被別人搶了自己正常使用就沒有了,于是也去囤積。

        只是,企業(yè)的生產計劃,從來不會考慮這些不理性的情緒化需求。

        說到底,還是醫(yī)學專業(yè)的事情還是交給醫(yī)學專業(yè)的人吧——不論阿茲夫定還是Paxlovid,藥品的作用應該是治病救人,而不是成為放在抽屜里讓你安心的護身符或者彰顯階級地位的奢侈品。

        星海情報局

        入駐媒體平臺

        36Kr/虎嗅/ 觀察者網風聞社區(qū)/ 網易新聞/

        喜馬拉雅/雪球/ 騰訊新聞/鳳凰新聞

        轉載與合作 請?zhí)砑游⑿牛?/p>

        SIA-007(轉載)

        guli2060(合作)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