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聯(lián)合國氣候大會步履維艱,窮國喊話讓富國掏錢

        更新時間:2022-11-16 17:39:02作者:智慧百科

        聯(lián)合國氣候大會步履維艱,窮國喊話讓富國掏錢

        【觀察者網 文/李澤西 編輯/張廣凱】

        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合作機制,正面臨倒退的風險。

        如何平衡能源安全、經濟發(fā)展與降低碳排放的目標?在2021年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雖然各國之間存在分歧,但是總體對統(tǒng)籌經濟與環(huán)境目標持樂觀態(tài)度。然而,在今年正在舉行的埃及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中,氣氛顯然變了。


        2022年埃及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圖源:CNBC)

        在過去一年間,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反而更為抱緊化石燃料,使得去年的氣候共識土崩瓦解。隨著俄烏沖突惡化全球能源局勢,新冠疫情的后續(xù)影響持續(xù)沖擊全球供應鏈,連一向支持碳中和議程的歐洲也在猶豫,并沒有支持包括中國在內的發(fā)展中國家所提倡的“富國補貼受害窮國”提議。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發(fā)展中國家也無力強行推動氣候議程,開始施壓發(fā)達國家掏出更多真金白銀。當前大會上沒有出現(xiàn)任何新的承諾,反而連“控制升溫于1.5度內”的目標也遭到部分國家反對。如何對待歷史碳排放問題,同樣是爭論焦點。

        顯然,在各國心里,“氣候危機”需要分點地盤給“能源危機”和“經濟危機”了。

        “此拜登非彼拜登”

        11日的大會上,美國總統(tǒng)拜登試圖反駁質疑碳中和議程的聲音,稱“俄烏沖突抬高能源價格的背景”不應動搖人們實現(xiàn)碳中和的決心,反而應“加快世界拋棄化石燃料的步伐”,因為真正的能源安全需要“清潔、多元的能源結構”。


        拜登11日致辭(圖源:CNN)

        不過俄烏沖突與能源價格高漲之間的關系到底多大,仍然是個有爭議的話題,美國國內也有不少人質疑拜登“甩鍋”俄羅斯,因為歐洲天然氣價格早在戰(zhàn)爭之前就漲了數(shù)倍。

        拜登所領導的美國民主黨在近日中期選舉中的成績,比多數(shù)專家此前的預想要好得多。因此,他得以在埃及吹噓自己應對氣候變化的成就,以及呼吁各國加大碳中和力度。

        然而,他的實際行動恐怕并不能支撐自己的吹噓。在拜登政府治下,美國傳統(tǒng)化石能源的產能增長甚至比特朗普時期更大,而且在未來兩年,也很難為氣候治理拿出什么實際行動。

        畢竟對于拜登來說,選舉的需求比氣候變化更加緊迫。

        美國經歷的持續(xù)通脹,令美國選民極為不滿。民調顯示,他們認為民主黨的經濟治理能力不如共和黨。而對于普通人來說,通脹最直觀的體現(xiàn)是更高的汽油價格。

        為了應對選民的不滿,同時穩(wěn)住歐洲,拜登政府每天從戰(zhàn)略石油儲備中釋放100萬桶原油。同時,據(jù)美國“政客網”報道,他上任以來所批準的新油氣開采許可證數(shù)量遠超特朗普政府同期。


        拜登(藍線)任內批準的油氣開采許可證遠超特朗普(紅線)同期(圖源:“政客網”)

        在拜登的努力下,美國雖然油氣價依然比兩年前要高出不少,但是油氣開采量達歷史新高。不過,他依然不滿足。10月28日,??松梨谕▓蟮谌径葎?chuàng)紀錄的197億美元(約合1400億元人民幣)收入,而其他油氣公司的收入也接近或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拜登隨即在推特上“發(fā)牢騷”,抱怨稱“如果石油公司將利潤用于投資開采,美國的石油開采量會更高,油價也會更低”。

        在評論區(qū)內,有些人翻出拜登此前反對石油的言論,并指責正是他與民主黨此前對油氣企業(yè)的攻擊,才使得這些企業(yè)擔心資產荒廢,從而減少新的產能投資。拜登自己似乎忘了此前口口聲要拋棄化石燃料的承諾。然而,僅一周后的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渡過中期選舉難關的拜登口風又變了回去。顯然,“此拜登非彼拜登”。

        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拜登也不是沒有做出努力。今年8月,經歷一年的周折后,民主黨意外達成黨內一致,通過了所謂的“通脹削減法案”,其中1580億美元(約合1.1萬億元人民幣)用于支持新能源。根據(jù)普林斯頓大學的預測,該法案的氣候變化條款將使得美國在2030年減排42%(相較于2005年),但是還不足以實現(xiàn)美國2030年碳排放減半的承諾。


        普林斯頓大學預測,“通脹削減法案”(紫)距離減排50%(藍)仍有距離

        有些氣候活動家批評,拜登大力拓展油氣開采,相當程度上對沖了“通脹削減法案”中的減碳成果,“走兩步退一步”。此后,包括在埃及氣候變化大會上,拜登一直強調“通脹削減法案”只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一次“預付”,未來將有彌補措施。

        不過這更像是一張空頭支票。在中期選舉后,即便拜登有意回歸對碳中和議程的支持,也會因為喪失眾議院控制權,而基本不可能通過任何“彌補措施”了。

        而歐洲在本次大會上較為罕見的低調。英國新晉首相蘇納克甚至一度聲稱自己不將出席大會,主動放棄首次出國會見他國領袖的機會,因為“國內有更為緊迫的事務”。歐洲一直因較早部署可再生能源而感到自豪;作為全球去工業(yè)化較為徹底的地區(qū)之一,歐洲在歷次大會上推動他國采納更為激進的應對氣候變化措施。

        但是,歐洲新能源轉型過程中依賴的所謂“過渡性能源”天然氣,大部來自俄羅斯。而俄烏沖突的爆發(fā),顯示了歐洲所采取的戰(zhàn)略的問題。除了以高價加滿其天然氣儲氣庫,歐洲多國還被迫重啟碳排放強度更大的煤礦和煤炭火電站。同時,歐洲還在大力投資建設液化天然氣碼頭,引發(fā)環(huán)保等人士擔心,歐洲將由依賴俄羅斯轉為依賴美國等國的進口。

        雖然歐洲同時宣布將進一步加碼新能源目標,但是之前已有目標都時常未能實現(xiàn),而新能源配套基建的推進速度也并不理想。更為關鍵的是,歐洲在多年經濟發(fā)展停滯之后,更是遭遇俄烏沖突、供應鏈斷裂和貨幣貶值的重大打擊,引多家外媒質疑,歐洲或無力實現(xiàn)下一步的新能源目標。

        發(fā)展中國家訴求:富國還得多掏錢

        氣候變化,可沒有耐心等待人類解決自己的政治糾紛、技術瓶頸和經濟難處。今年被一些人認為是氣候變化的影響最為顯著的一年。從歐洲到中國,炎熱的酷暑加持續(xù)的干旱嚴重影響了民生與經濟;歐洲的相對高溫現(xiàn)預計將延續(xù)至冬季,對于本恐面臨“缺氣嚴寒”的歐洲來說是好消息,但是更凸顯地球當下氣候的極度反常。

        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巴基斯坦的罕見大水,形成了無數(shù)大型臨時內陸湖,淹沒了“三分之一的土地”,致至少1700人喪生。巴基斯坦外交部長比拉瓦爾·布托·扎爾達里(Bilawal Bhutto Zardari)曾在9月表示:“今天,3300萬巴基斯坦人正在以他們的生命和生計為大國工業(yè)化‘買單’”,“我們要的不是慈善、不是施舍、不是援助,而是正義?!?/p>


        紅色為巴基斯坦3日至23日被淹的地區(qū)(圖源:《華爾街日報》)

        面臨日益加劇的氣候災難,在埃及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許多發(fā)展中國家提出了一項倡議:發(fā)達國家應資助一個“損失與損害基金”,為氣候變化造成的不利影響補償發(fā)展中國家。

        大氣中大部分的人為二氧化碳,都是發(fā)達國家歷史上排放的。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在人口僅占全球17%的歐洲與北美洲,卻占62%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要按照人口平均分配碳排放量,美國已在1944年用完了自己在《巴黎氣候協(xié)定》框架下的配額。

        在去年的氣候變化大會上,發(fā)達國家集體同意,自2025年起將加大開支力度,每年將給發(fā)展中國家提供400億美元(約合2800億元人民幣),以助后者采取應對氣候變化影響的措施。然而,聯(lián)合國1日出臺的《2022年適應差距報告》顯示,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持續(xù)加劇,發(fā)達國家在未來需要至少多付5倍的資金。

        而發(fā)展中國家不滿于此。他們認為,既然發(fā)達國家對氣候變化負有主要責任,通過長期的碳排放實現(xiàn)當前的繁榮,那發(fā)達國家理所應當該為已經發(fā)生的氣候災難買單,而不僅僅是出資幫助減輕未來氣候變化的影響。

        對此,中國首席代表,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表示,中國非常支持發(fā)展中國家和脆弱國家提出的“損失與損害”訴求,這是個基于“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的一個提案,基于科學和歷史責任;中國也是發(fā)展中國家,今年氣候災害也給中國帶來巨大損失。


        8日,解振華在會上致辭(圖源:法新社)

        解振華指出,發(fā)達國家原于2009年同意每年提供的1000億美元于適應氣候變化。但是,他們現(xiàn)在不僅違背了此諾言,連去年承諾的400億美元也沒有兌現(xiàn)。他還指出,中國在過去一年的碳排放沒有增加;雖然中國對氣候變化沒有歷史責任,但愿意幫助提高發(fā)展中國家適應氣候變化,已拿出20億元人民幣幫助發(fā)展中國家適應并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

        復旦大學環(huán)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志青認為,“損失與損害基金”的提出,與會議地址定于埃及有關,在發(fā)展中國家舉辦的會議必然更加體現(xiàn)發(fā)展中國家所關心的議題。

        美國在極力阻撓該倡議。美國民主黨原計劃今年提供發(fā)展中國家的31億美元,最后國會僅撥款了10億美元,而且這還是在民主黨同時控制眾、參兩議院和白宮的情形下。而質疑氣候變化真實性和嚴重性的共和黨即將控制眾議院,標志美國未來就此繼續(xù)幫助發(fā)展中國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連“氣候變化鷹派”民主黨參議員杰夫·默克利(Jeff Merkley)也嘆息道:“(提供‘損失與損害基金’的)政治基礎完全不存在?!?/p>

        而歐洲也放棄了自己“氣候變化領袖”的席位,沒有大力支持該倡議;在歐盟首都布魯塞爾,甚至有高級官員表示反對建立該基金,因為“現(xiàn)有的援助架構已經足夠了”。除了擔心該倡議對自己的直接經濟影響,他們還擔心美國會像特朗普時期撤出《巴黎氣候協(xié)定》一樣,再次“拍拍屁股走人”,迫使歐洲不僅要支付自己的份額,還需幫美國“擦屁股”。

        李志青認為,“損失與損害基金”關鍵還是在于發(fā)展權,不僅是發(fā)達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爭奪,也是發(fā)達國家之間的競爭。

        “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

        世界各國于2015年簽署《巴黎氣候協(xié)定》,其中表示各國將“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yè)革命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內,并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yè)化前水平以上1.5℃之內”。這句話并沒有明確目標究竟是1.5度還是2度。在今年的氣候變化大會上,許多國家試圖將1.5度正式設為唯一的目標。然而,這也遇到了一定阻力;據(jù)悉,有一些發(fā)展中大國認為,1.5度的目標已無法實現(xiàn)。

        氣候變化專家普遍認為,如果各國最后不僅沒有建立“損失與損害基金”,甚至無法就“1.5度目標”達成共識,這屆氣候變化大會將會辜負人們的期望,尤其考慮到今年多地的氣候災難,以及2021年氣候大會相對結實的基礎。

        在2021年會前,中國率先做出了2060年碳中和的承諾,極大地推動了其他國家相繼出臺類似的碳中和承諾,確保2021年聯(lián)合國氣候大會碩果累累。然而,今年的大會顯然無法復制去年“從無到有”的成果,而各國經歷能源緊缺狀況后,變得更為重視經濟發(fā)展和能源安全,不再愿意設立更為激進的碳中和目標,使得本次大會在會前就缺乏足夠的勢頭動力。

        最為成功的是2015年聯(lián)合國氣候大會,《巴黎氣候協(xié)定》就在此商討達成的?!栋屠铓夂騾f(xié)定》的簽訂,被認為與中美2014年底的氣候協(xié)議密切相關。當時,美國調整其原先的減排承諾,表示將于2025年減排27%左右(相較2005年),而中國做出的2030年碳達峰承諾,驚喜了全世界,給各國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帶來了希望。


        3月31日,中國工程院發(fā)布《中國碳達峰碳中和戰(zhàn)略及路徑》(圖源:央視新聞)

        不過,美國隨后撤出《巴黎氣候協(xié)定》,則破壞了該良好勢頭?,F(xiàn)在,許多氣候變化倡議,都因以美國國內政治因素為主的原因而無法得到通過;今年的“損失與損害基金”也因此陷入困境。

        雖然中美領袖14日見面后,同意重啟佩洛西竄臺后暫停的應對氣候變化談判,但是從談判到產生實際成果還是需要時間的,對于今年的氣候變化大會來說可能已經來不及了。

        本次大會上,油氣公司派出的出席代表數(shù)量創(chuàng)了新高,達636人。這僅次于石油出口大國阿聯(lián)酋派出的1070名代表。

        知名的氣候活動家,瑞典“環(huán)保少女”格蕾塔·通貝格(Greta Thunberg)表示,自己對本次會議不抱任何希望,之后也就不會因缺乏實際成果而再次感到失望了。

        會議現(xiàn)場也令一些與會者感到失望。會場位于埃及東部西奈半島海濱的旅游城市沙姆沙伊赫,地處沙漠、遠離其他居住區(qū),常居人口約7萬余人,這兩周引來了3.4萬參會嘉賓。許多與會者向媒體反應,感覺會議組織混亂:當?shù)爻腥狈κ澄锖退?,廁所經常沒有廁紙,9日甚至有下水管道爆裂。有些媒體還戲稱,與會嘉賓提前親自體驗到了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


        9日,參會嘉賓在烈日下排隊買食物(圖源:CNBC)

        會議將于18日結束。擠在這個沙漠小鎮(zhèn)中的3.4萬人,能否在此前達成任何突破,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