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2-03 10:31:39作者:智慧百科
原創(chuàng) 逃媽 東西兒童教育 2022-12-01 發(fā)表于美國
大家好,我是逃媽。
今年經(jīng)濟不太好,無論是前陣子的雙十一,還是剛剛過去的黑五,都比往年寡淡不少。
但在孩子的學習投資上,我發(fā)現(xiàn)咱當媽的還是非常一致——很舍得花錢。
就說昨天開團的海淀神器“傾聽者”,也算是小幾百的“大件”了,大家情緒激動,異常踴躍。
不過舍得歸舍得,我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的下單動機,卻有那么一點點走偏,比如一看到傾聽者提供的“海量資源”,就兩眼放光不能自拔。
我們自己喜歡認可的產(chǎn)品,當然希望大賣,但既然是個教育公號,我希望任何和學習有關(guān)的東西,都能給大家講清楚說明白。
所以我今天就特別想和你們聊聊,英語學習中我自己很有感的一點——少即是多。海量資源真不是必須的,其實用好一個,頂一百個。
這算是我家大人孩子的親身學習體會了。
先說孩子。
老讀者知道的,逃逃5歲多的時候,英語零基礎(chǔ)來到美國。為了讓他能順利入學,我在開學前的幾個月下足了功夫。
從26個字母開始學,然后是自然拼讀、分級閱讀……什么都上了,但最終我發(fā)現(xiàn)最無痛,最自然,真正讓娃主動要求“親近”英語的,是一部老掉牙的動畫片Little Bear, 中文叫“天才寶貝熊”。
講真那部動畫片年代有些久遠了,畫質(zhì)挺差的。
可能是故事溫暖美好,正好戳中了這個年齡的娃,反正逃逃就是喜歡得不得了,有幾集還要反復(fù)看。
當然,為了保護眼睛,我不可能讓他一天到晚盯著屏幕。于是自己折騰著把視頻轉(zhuǎn)成了音頻,讓他有事沒事多聽聽,后來還灌到車載mp3里(快10年前的事了,那時我家的車子還不支持藍牙~)。
有個神奇的效果是,看動畫片時逃逃比較關(guān)注畫面情節(jié),但純聽音頻時,因為他對故事已經(jīng)非常熟悉了,反而更留意每句話,每個單詞的讀法、發(fā)音,一段時間后自己還會喃喃地、無意識地開始模仿。
當時的設(shè)備不支持放慢速度,單詞短句重復(fù)聽等功能,我就把他特別喜歡的那幾集的字幕全部打印下來,自己帶著他一句一句地,放慢速度來讀。這樣他能聽清讀準每個單詞、每個音素(受限于我自己的口音,其實也不是很準
),他就越來越有信心。
毫不夸張,就那一個資源,反反復(fù)復(fù)搞幾個月后,算是撐起了逃逃最早的英語啟蒙。
當然不是說它就夠了,但有了一定的語感、聽力詞匯墊底后,其他的就好推多了。
我曾以為逃逃是個例,后來了解到,我有好幾個同學的娃,還有咱們平臺的不少孩子,都是靠一個特別喜愛的資源撬起了英語聽說,有些是小豬佩奇,有些是藍色小考拉……
方法無它,就是隨時隨地反復(fù)聽,聽到娃能下意識地脫口而出時,基本就到位了。
家有學前或低年級孩子的家長,我?guī)湍銊澫轮攸c:
孩子學英語,海量資源不是必須的,你需要做的是,在海量資源里“淘”出一個孩子真心喜歡的、感興趣的資源。然后,隨時聽、反復(fù)聽。
小學中高年級以上的孩子,因為已經(jīng)在“語言黃金期”末期了,你可能很難找到一個娃真的會enjoy的資源,但同樣的,不要在一大堆資源里東晃西晃地蜻蜓點水,而是找到一個娃可接受,不排斥的,沉進去,精聽精讀一段時間。
有一定語感基礎(chǔ)后,再說別的。
所以這時你需要給娃提供的,是方便好用的聽力環(huán)境。不用像我以前那么倒騰,娃想聽啥一個按鍵就能推過去,娃能輕松控制速度,要多快有多快,要多慢有多慢,想在哪慢下來反復(fù)聽就能在哪慢下來,想在哪看字幕就在哪看字幕……
開頭提到的“傾聽者” ,我覺得它最大的好處就在于此,聽力設(shè)備就是用來聽的,為它買單的也該是這點:好用,好用到娃都找不到不聽它的借口,就對了。
再說大人。
不知是不是很多讀者也有類似經(jīng)歷,總之我和逃爸在學英語這件事上,出奇的一致,總結(jié)起來就三點:
中學“新概念”,大學“新東方“,后來“老友記”。
妥妥的少即是多。
新東方是當時為了備考托福、GRE專門報的班,目標明確,應(yīng)試成分比較重,這里且略去不講。
從英語能力的提高上來說,“新概念”和“老友記”對我們的幫助都很大,我覺得放在這一代孩子身上依然很有意義。
它們各自負責了不同層面的東西。
> 新概念負責了“規(guī)范英語”。
知乎上有人問過“為什么新概念那么經(jīng)典?”
獲贊最多的回答是“因為它課課都是經(jīng)典”。
我以前學的時候不覺得,這些年在教育行業(yè),比對評測的教材多了,發(fā)現(xiàn)真是如此。
新概念每一課的用詞用句肯定是精挑細選過的,不僅標準、規(guī)范、有文采,整體還符合學習記憶的重復(fù)規(guī)律。認認真真跟下來,語法、閱讀、寫作都不會有啥問題。
記得學到第三冊的時候,每一課的文章已經(jīng)有點兒長了,老師還要求我們背,當時覺得挺煩的。
▲ 網(wǎng)上找到的一份筆記,我當年的沒這么仔細,
但也有幾分神似
現(xiàn)在回頭看,很感謝當年努力的自己,背的可全是范文啊。
真的,我覺得新概念給我打下的語法功底可比在美國上了快十年學的逃逃扎實多了(這里面還有些有趣的小故事,以后寫語法專題時給你們講~)
> 老友記則負責了“日常用語”。
我知道很多人都喜歡老友記Friends這部劇,也有很多人用它來學英語,我和逃爸就是其中之一。
它情節(jié)有趣,語言日常,從中能學到很多實用的生活用語。
我們剛來美國時,把一整套的“老友記英語筆記”都背過來了,對照筆記仔仔細細刷了幾季,基本上生活日常用語這塊就不太“虛”了。
我不推薦孩子看老友記,但這個思路是完全可以參考的,找一部喜歡的英文連續(xù)劇、電影或動畫片,半娛樂半學習,收獲肯定不會小。
其實跟剛才說的,啟蒙階段的精聽動畫片也非常類似,只是小時候更著重在聽,反復(fù)聽,讓耳朵磨出語感;長大后則更重在學用法。
EASTWEST
總之,資源不需要太多,找到一個合適有效的,接下來就是降低使用它的難度,實實在在地堅持用起來。
畢竟學英語這件事,對咱們中國孩子來說,不會是什么美差,挺難堅持的。
每天都要做的事,只要中間多一個步驟,多一個障礙,就很容易失敗。
練聽力,找趁手好用的聽力設(shè)備(推薦海淀娃人手一個地“傾聽者” )。
學新概念,純文本學習太枯燥,可以結(jié)合一些有趣的動畫,生動的課程(以前有給大家推薦過)。
練日??谡Z,那就找一部有趣好玩的英文?。ㄕ液⒆酉矚g的就行)。
學英語,我們該卷的不是資源的多少,而是怎么把資源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