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02 00:34:51作者:未知
wumiancaijing.com
大賺之后,螞蟻豪氣分紅120億,背后的豪華股東們,第一次獲得現(xiàn)金回報,算是久旱逢甘霖了。
本文由無冕財經(jīng)(wumiancaijing)原創(chuàng)發(fā)布
作者:楊煜
編輯:陳澗
設計:嵐昇
實習生:鄧穎茵
提到螞蟻集團,一般人都會聯(lián)想到監(jiān)管重錘,其業(yè)務踩剎車、忙著整改、忙著收縮版圖……
然而,從近期亮相的財務數(shù)據(jù)看,螞蟻集團這一年似乎過得還不錯。
5月26日,阿里巴巴(NYSE:BABA)2022財年的財報中透露,螞蟻集團2022財年共為阿里集團貢獻投資收益240.84億元人民幣。(注:阿里的財年與自然年不同步,即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
由于阿里巴巴持有螞蟻集團33%的股權,并延后一個季度以權益法核算,由此可以估算出,2021年全年螞蟻集團的凈利潤約合729.82億元,而上一年螞蟻集團的凈利潤在58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超20%。
“大象轉身”陣痛難免,但并未影響螞蟻集團的賺錢速度。
豪擲上百億分紅
一年的凈利潤在729.82億左右,這還是挨了監(jiān)管重錘之后的成績。
大賺之下,螞蟻集團分紅的事情也已經(jīng)安排上了。
據(jù)財報透露,螞蟻集團于2022年3月經(jīng)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公司分紅議案。截至3月31日,阿里集團應收股利為39.4億元,按照其持股33%的比例推算,螞蟻集團整體的分紅規(guī)模在120億元左右。
120億,雖與此前螞蟻上市時的財富盛宴相差甚遠,但對于螞蟻背后的一眾豪華股東和大佬們而言,也算是久旱逢甘霖。
自2015年A輪融資以來,螞蟻集團先后引入30多家外部機構股東,尤其是參與A輪融資的早期投資人股東,距今已等待七年時間,不急也是不大可能的。
在螞蟻集團上市前的原始股東群里,可謂是大佬扎堆。除了全國社保基金等國家隊,也有中國人壽、新華人壽等保險資金,還有一些商界大佬,更有多家股東尚未穿透到底層的私募基金。
這一次分紅,是這些股東獲得的首筆現(xiàn)金回報。
螞蟻集團也回應稱,本次利潤分配方案著眼于公司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和股東合理回報,綜合考慮了公司財務狀況、經(jīng)營發(fā)展規(guī)劃等因素,感謝股東長期以來對公司的支持。
此外,螞蟻的主要股東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也是分紅對象,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是阿里系高管及內部員工持股平臺,是除了阿里巴巴以外,公司第二和第三大股東。
不過螞蟻集團表示,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的自然人股東自愿承諾不套現(xiàn),收到的相應分紅用于公司資本補充等方面。
海外投資推高收益
令人好奇的是,在落實整改的過程中,凈利潤卻暴增,螞蟻集團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本次財報中,阿里表示,其與螞蟻集團有關的投資收益同比依然增加,主要是由于螞蟻集團持有若干海外投資的公允價值增加。其表示,如果僅看螞蟻集團的經(jīng)營利潤,其實是同比下降的。
還有接近螞蟻的分析師也表示,隨著螞蟻早期海外投資的公司的上市,2021年其海外投資收益較為可觀,扣除此收益后,螞蟻全年的經(jīng)營利潤同比降幅可能超過20%。
簡而言之,財報中透露的意思是,螞蟻集團的凈利潤大增,主要是海外投資業(yè)務賺了錢,而經(jīng)營利潤并沒有這么給力,增幅同比是下降的。
那么來看一看螞蟻集團的海外投資收益。
2021年,螞蟻早期投資的四家海外公司陸續(xù)上市,包括印度在線外賣平臺Zomato、印尼電商企業(yè)Bukalapak、韓國移動支付平臺Kakaopay、印度支付平臺Paytm。其中Zomato的上市或為螞蟻帶來47.89億元的投資收益,螞蟻出售了印度支付平臺Paytm約5%股份,帶來了一次性收益約60億元。
因此,有上述接近螞蟻的分析師估算,螞蟻集團在2021年的投資收益可能超過250億元。在扣除掉這些投資收益后,螞蟻的經(jīng)營利潤估計不超過470億元,同比2020年下降20%以上。
不過,在企業(yè)的財務數(shù)據(jù)中,刻意扣除投資收益的情況并不多見。以騰訊為例,在2021年,騰訊盈利的65%都來自于投資收益。若要拿掉投資收益,只看主營業(yè)務增速,騰訊也是幾乎沒有增長。
國內收縮,海外擴張?
再來看螞蟻集團近年來的盈利狀況。
2017年、2018年、2019年,螞蟻集團的營收分別為653.96億元、857.22億元、1206.18億元,凈利潤方面,從2017年82.05億到2021年729.82億,可謂是增長態(tài)勢迅猛。
▲螞蟻集團近年來利潤情況。
據(jù)招股書,螞蟻集團的收入板塊分為三大板塊:數(shù)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數(shù)字金融科技服務費、創(chuàng)新業(yè)務。其中,來自數(shù)字金融科技服務收入占據(jù)了半壁江山,主要業(yè)務為個人消費信貸的自營、助貸、聯(lián)合貸產(chǎn)品。2019年該業(yè)務占營收的比例為56.2%,2020上半年增加至63.4%。
不過,自2020年11月被緊急叫停上市后,螞蟻集團一直在按照監(jiān)管要求進行整改,主要內容就包括花唄借唄在內的個人信貸產(chǎn)品。
自2021年4月進入整改期以來,螞蟻集團公布整改方案,涵蓋旗下的支付、征信、消金等多個業(yè)務。包括主動壓降余額寶規(guī)模、關停相互寶等。不僅如此,在國內,螞蟻集團也在頻頻收縮投資版圖,其中包括減持眾安保險,賣出傳媒公司股份,包括其所持36氪股份等。
目前螞蟻集團的整改仍在進行中。螞蟻借唄、花唄先后宣布啟動品牌隔離,成為螞蟻消費金融公司的專屬消費信貸品牌;由銀行等金融機構全額出資的消費信貸,更新為“信用貸”“信用購”類型的服務。
不過,螞蟻集團也并未囿于國內發(fā)展,近年來也將視線放到海外,其中包括在韓國、東南亞等地開始全球化布局,以應對金融業(yè)務整改帶來的影響。
據(jù)媒體消息,螞蟻集團近期重啟海外戰(zhàn)略,在東南亞展開攻勢,已決定對新加坡的金融科技企業(yè)“2C2P”進行過半出資,其目標是通過向2C2P出資,加快2020年啟動的跨境結算服務“Alipay+”的普及速度。
而在東南亞開展結算業(yè)務有利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與監(jiān)管并不相違。看樣子,螞蟻集團要從海外再出發(f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