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02 13:01:08作者:未知
近日,俄羅斯向更多歐洲天然氣買家斷供。
據(jù)悉,丹麥因拒絕對俄使用盧布支付而成為第五個被切斷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國家。另外,俄羅斯能源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還宣布,出于“一樣的原因”,俄對殼牌在德國的供應也已停止。
據(jù)悉,殼牌與俄氣簽訂了合同,俄羅斯每年對殼牌供氣多達12億立方米。不過,對比德國一年的天然氣消費總量,殼牌的占比并不算多,只有2.6%。
石油
但這也算給德國提了個醒,在“盧布支付令”下德國還是得向現(xiàn)實低頭。眼下,德國萊茵集團和俄氣最大的德國客戶Uniper都已同意克里姆林宮的盧布支付方案,這些規(guī)模更大的天然氣買家根本無法脫離對俄氣的依賴。
對于如何解決能源問題,德國總理朔爾茨近日在聯(lián)邦議院講話時表示,德國接收液化天然氣的基礎設施將在數(shù)月后建成。
前段時間,卡塔爾與德國簽署了一份能源合作意向聲明,意圖真正成為歐盟領導人的液化天然氣(LNG)主要供應商。
目前,卡塔爾可以生產(chǎn)超過7700萬公噸/年(約1060億立方米/年)的液化天然氣,去年它的產(chǎn)量約為1100億立方米,計劃從2025年起再增加四條生產(chǎn)線,將其增加到1.1億噸/年,到2027年再增加兩條生產(chǎn)線,將其增加到1.26億噸/年。
僅從數(shù)據(jù)和設備裝備上,德國似乎找到了代替俄氣的“能源密碼”,可是仔細推敲便知,與卡塔爾簽訂了供應合同的可不僅僅只有德國,這也意味著德國并不能指望著卡塔爾完全成為俄羅斯天然氣的替代品。
總之,在“求氣”這條路上,德國還需要費些功夫。
隨著俄烏沖突繼續(xù)進行,烏克蘭的能源供應商呼吁德國停止通過北溪天然氣管道一線輸送俄羅斯天然氣。
據(jù)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說,即便德國不完全停止輸入俄羅斯天然氣,至少也應該大幅減少輸入量。
朔爾茨
北溪一線是向德國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的最重要管道。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這條管道從俄羅斯西部城市維堡輸送了超過59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不得不說,烏克蘭還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能源問題的確讓朔爾茨頭疼,但事實擺在眼前,對俄羅斯來說,能源就是他們最大的武器之一。
根據(jù)俄羅斯能源部公布的信息,迄今已有20多家歐洲公司開設了盧布賬戶。從開始的強硬到最后的妥協(xié),其實歐洲是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但是面對能源危機,他們又不得不這么做。
歐盟為了回應俄烏沖突,實施了迄今為止最嚴厲的能源制裁,而俄羅斯則繼續(xù)掌控著歐盟的天然氣市場,歐盟反而讓自己身處“洼地”,這實屬有點尷尬了。
另外,歐洲國家不僅僅是要擔憂能源問題,糧食問題也同樣火燒眉毛。
在烏俄兩國發(fā)生地緣沖突后,正值北半球春耕的東歐大平原,糧食種植和物流幾近停滯。另外,加上新冠疫情、西方制裁以及烏俄沖突加劇等影響,全球糧食價格一直維持高位,世貿(mào)組織此前就供應短缺等糧食危機發(fā)出警告。
普京
對此,美西方將鍋甩給了普京。
德國總理朔爾茨近日就糧食危機問題喊話俄羅斯,聲稱俄方應承擔此次危機的全部責任。
此前,拜登也將美國和全球糧食危機歸咎于普京,認為是俄烏沖突切斷了重要的食物來源。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聲稱,糧食危機發(fā)生的“唯一原因”在于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殘酷的、非法的戰(zhàn)爭”。
對于美西方的種種指責,俄羅斯方面表示“咎由自取”!
俄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近日也稱,烏克蘭將用小麥換武器,實際是美國自己“親力親為”地在烏克蘭挑起糧食危機。
其實,俄羅斯曾表示愿意為烏克蘭糧食外運建立一條人道主義通道,但條件是西方需要解除部分對俄制裁。但這一提議并沒有被接受,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中國古來就有“民以食為天”的老話,但事實證明,歐洲也并不是看起來那么團結(jié),那些美西方政客們只會維護自身利益,并不會為民眾多做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