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04 08:01:47作者:佚名
俄公布第三階段軍事行動目標
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報道,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國防委員會主席安德烈·卡爾塔波洛夫1日表示,俄軍在烏克蘭改變戰(zhàn)術之后,幾乎已不再遭受兵員損失。俄國防部下屬的一個委員會當天表示,俄軍對烏第三階段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包括控制尼古拉耶夫州、敖德薩州和哈爾科夫州。
卡爾塔波洛夫在接受俄新社采訪時說:“我們幾乎不再損失人員。國防部3月份公布的數字最大,有1351人陣亡。目前當然還有傷員,但已經沒有這么多人陣亡了。這是改變作戰(zhàn)戰(zhàn)術和方法的結果。這一戰(zhàn)術正在帶來可以感受得到的結果?!?/p>
他表示,在烏軍開始俘虜俄軍人并侮辱和拷打這些戰(zhàn)俘之后,俄軍改變了戰(zhàn)術和戰(zhàn)法。
1日早些時候,俄國防部下屬的一個委員會公布了第三階段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它包括控制尼古拉耶夫州、敖德薩州和哈爾科夫州。俄軍將在清除頓巴斯的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和烏政府軍后進軍上述三州。
俄羅斯國防部1日發(fā)布的圖片顯示,俄軍使用“颶風”火箭炮攻擊烏克蘭軍隊。(美聯社)
德國軍事專家、退役中將羅蘭·卡特爾認為,俄羅斯可能在數天內控制整個頓巴斯。這位專家指出,俄羅斯人正在按順序解決問題。俄軍戰(zhàn)術包括鞏固通往克里米亞的陸上走廊,馬里烏波爾和其他港口均位于這條走廊上。
據俄羅斯連塔網6月2日報道,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在向盧森堡政治家及民眾發(fā)表講話時表示,俄羅斯目前已控制了烏五分之一的領土。
他在“電報”社交平臺上發(fā)布了講話視頻。他指出,烏克蘭目前仍有扭轉局面的實力。據他所述,目前的戰(zhàn)線長度超過1000公里,俄軍已深入了烏境內的3620個居民點。
據俄新社莫斯科6月2日報道,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的發(fā)言人佩斯科夫表示,是烏克蘭政府“凍結”了與莫斯科的談判。他認為,烏方“懾于自己監(jiān)護人的壓力”選擇了另外的方案而非談判。
他指出:“俄方再明確不過地提出了己方要求?;o對此非常清楚。目前恰恰是基輔自己在凍結談判進程。”
5月17日,俄外長拉夫羅夫批評美英兩國操縱基輔與莫斯科的談判,試圖拖延進程,“令俄蒙受損失、精疲力竭”。
據法新社達喀爾6月2日報道,塞內加爾表示,非洲聯盟輪值主席、塞內加爾總統(tǒng)馬基·薩勒將于周五在俄羅斯西南部城市索契與俄總統(tǒng)普京舉行會談。
薩勒的辦公室周四說,此次訪問旨在“解決糧食和化肥出口問題,它們的受阻特別影響到非洲國家”,以及緩解烏克蘭沖突。消息稱,此次訪問是應普京邀請安排的,薩勒將與非盟委員會主席一起出訪。
烏克蘭戰(zhàn)爭使全球燃料、糧食和化肥價格飆升,非洲國家受到的沖擊尤其強烈。
烏克蘭和俄羅斯都是非洲小麥和其他糧食的主要供應國,俄羅斯還是一個化肥生產大國。
聯合國上個月說,俄烏戰(zhàn)爭給非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加上氣候變化、新冠疫情等種種困難,非洲大陸的處境雪上加霜。
本周早些時候,薩勒呼吁歐盟領導人幫助緩解大宗商品危機。
他說,將俄羅斯銀行逐出環(huán)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xié)會(SWIFT)的決定可能會損害非洲大陸的糧食供應。
相關新聞
俄烏戰(zhàn)局走向局部戰(zhàn)爭 俄羅斯希望通過一招能斃命
資料圖
直新聞:俄羅斯國防部5月30日稱,俄軍打擊了烏克蘭多個軍事目標。烏克蘭方面則表示,俄軍繼續(xù)在烏克蘭東部發(fā)動進攻,其中,北頓涅茨克市的戰(zhàn)斗已經從該市郊區(qū)推到了城區(qū),目前正在進行巷戰(zhàn)。俄烏在烏東地區(qū)的整體戰(zhàn)事推進格局如何?您如何判斷烏東地區(qū)戰(zhàn)事前景?
中國人民大學歐亞研究院研究員 劉旭:我們看到整個俄烏戰(zhàn)局的走勢,相對來講是從一個全面戰(zhàn)爭走向局部戰(zhàn)爭的情況。
因為最開始的時候,俄羅斯立足要拿下整個烏克蘭主要的城市,但是現在,結果未能得到實現。所以,第二階段的目標是開始奪取整個東部地區(qū)和西南部地區(qū),俄羅斯的意圖就是要打通這一片從克里米亞一直到北部的盧甘斯克,把整個東部地區(qū)連成一條線,未來有可能還會在南部和敖德薩方向有所行動。但是現在看起來,行動的主要方向還是要在最開始的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兩個所謂獨立人民共和國,它要形式上實現完全從烏克蘭脫離,也就是實現徹底的占領。
其實我們看到這樣一個局面,特別是在拿下了馬里烏波爾之后,俄羅斯在這一方向看起來像形成了一定的軍事優(yōu)勢,但是實際上烏克蘭還是保留了很多的這樣的一種有生力量,而且還有源源不斷有北約的武器援助,所以俄羅斯想要取得進一步進展,也面臨著相當大的困難。但是我們能看到,俄羅斯已經顯現出這樣的一種決心,就是它要實現這樣的目標,而且這個目標比之前的更實際,更現實一些。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俄羅斯和烏克蘭東部地區(qū)的戰(zhàn)線可能會愈發(fā)呈現一種膠著的情況。即使俄羅斯拿下了整個東部地區(qū),也能預見未來這一部分不會是一個很和平的情況,可能大大小小的臨界點戰(zhàn)爭還會持續(xù)下去。
拜登
直新聞:美國總統(tǒng)拜登改變主意,表示不會向烏克蘭運送可以打擊俄羅斯領土的火箭系統(tǒng)。美國為何對提供烏軍武器裝備采取了謹慎態(tài)度?未來美國援烏武器的重點是什么?
中國人民大學歐亞研究院研究員 劉旭:現代戰(zhàn)爭其實是一場混合戰(zhàn)爭,尤其是在俄羅斯和烏克蘭這種對抗的局面下,烏克蘭大量依靠著北約的援助,這種援助依賴于整個北約武器的供給能力。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在北約、美國包括歐洲主要的國家,其實都面臨一個供給能力的難題,也就是它的生產能力要出現問題。
其實并不僅僅是我們說戰(zhàn)場上武器的消耗,我們看到全球疫情,整個供應鏈出現了一些問題,另一方面俄羅斯針對北約的武器援助采取了比較嚴厲的措施,比如針對援助的武器進行有效打擊。從外交上來講,俄羅斯也強硬發(fā)聲,使北約認識到繼續(xù)援助烏克蘭的危險性。
從這一點角度來講,雙方都有一個共識,也就是要把戰(zhàn)爭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不使戰(zhàn)爭進一步擴大,特別是要避免戰(zhàn)爭成為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一場沖突。我覺得,這種默契在北約和俄羅斯之間是存在的。
其實我看到,這次美國暫時還沒有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更有威懾的武器,特別是能夠直接攻擊到俄羅斯本土的武器,其實也是默契的體現。
資料圖
直新聞:俄羅斯軍方消息人士透露,俄方順利完成了從水面艦艇試射“鋯石”高超音速導彈的任務。俄羅斯近期不斷試射高超音速導彈,對美西方傳遞出哪些信息?
中國人民大學歐亞研究院研究員 劉旭:我們看到近期俄羅斯的一系列舉動,尤其是超高音速武器的試射,確實是和當前的俄烏局勢緊密相連,它其實威懾的并不是烏克蘭,而是對這個北約,特別是美國要提出一種警告。
另一方面,這也屬于俄羅斯自身軍事計劃的一個部分。俄羅斯有核彈頭的優(yōu)勢,但在整個反導系統(tǒng),在核武器之外,相應的其它一些裝備,還有整個戰(zhàn)爭系統(tǒng)、指揮系統(tǒng)這方面,其實與美國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所以這種超高音速技術的發(fā)展,相當于集中我的優(yōu)勢,發(fā)展我在某一方面能夠對你產生威脅的一種戰(zhàn)略。
俄羅斯現在比較堅定地沿著戰(zhàn)略往前走,希望通過一招能斃命,產生最大的威懾能力。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
直新聞: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表示,歐盟已就對俄實施石油禁運達成共識。您認為,這一方案是否還有變數?對俄羅斯的制裁效果如何?
中國人民大學歐亞研究院研究員 劉旭:其實不會有太大的變數,對俄羅斯的石油禁運其實已經討論了很久了。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在歐洲的中部地區(qū),像斯洛伐克、捷克,特別是匈牙利,他們是嚴重依賴于俄羅斯的石油進口的,除了從俄羅斯的石油來源之外,它沒有任何其他來源。從它的基礎設施來講,也是嚴重依賴俄羅斯的管道。我們看到這次歐盟對俄石油禁運的共識,可以說基本已經形成。在海上是要實行禁運,在陸上的管道還要保留,這是充分考慮到這些中東歐國家他們現實的立場。
但也并不是無限期的,現在期限預計是劃到了年底,在年底之前,歐盟還會采取措施來幫助這些國家,徹底擺脫對俄羅斯的石油依賴。屆時我們看到可能就會形成整個歐洲,無論從海上還是在陸上的管道方面,對俄羅斯的石油產品的全面禁運,我覺得這種局面的形成將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即使未來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沖突局勢有所緩和,可能也仍然會發(fā)生。
實際上從歐盟整體,上至領導人下至整個社會已經形成這樣的共識,我要切斷和俄羅斯的經濟聯系。在他們看來俄羅斯是一個不可靠的,特別是會對地區(qū)產生很重要威脅的貿易伙伴,直接的結果就會導致歐盟為了獲得替代俄羅斯的石油,要向其他的地區(qū)要購買石油,俄羅斯的石油出口路線受阻了之后,必然會推高整個全球供應不穩(wěn)定的情況。
另外,它也會進一步加劇全球石油的購買者投資者,對整個未來石油供應和價格的一種預期,未來的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上漲,這種上漲可能進一步會導致整個歐洲乃至世界,和歐洲有密切經貿關系的國家出現通貨膨脹,經濟后果還是會比較嚴重的。
普京
直新聞: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此前表示,制裁俄羅斯傷人傷己,發(fā)達國家40年來從未出現如此高的通脹率。美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造成了國內哪些負面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歐亞研究院研究員 劉旭:一方面,通貨膨脹肯定會進一步削弱這些國家民眾的購買力,造成生活的壓力。另一方面,從產業(yè)的角度來講,這種通貨膨脹會給歐盟、美國等地區(qū)的生產成本造成很大的壓力。這種生產成本傳遞到終端之后,必然會影響到產業(yè)的最終產品,它的價格競爭力。它是一種連鎖反應,會造成整個國家經濟的衰退。
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國家,特別是G7國家,從IMF開始到世界銀行,一直到G7各國的財政部門,他們已經相應地做出下調。我們國家今年GDP增長的一個預期,也考慮到這樣的一種特點。
另外,我們說經濟的不穩(wěn)定,或者經濟發(fā)展停滯的話,它必然會引起社會的一些問題,特別會觸發(fā)一些長期被壓制的一些社會問題。一些社會問題、社會矛盾可能會有爆發(fā),比如說種族問題,比如說文化的沖突,在歐盟、美國這樣的發(fā)達國家會有進一步顯現。
作者丨劉旭,中國人民大學歐亞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丨李汶思,深圳衛(wèi)視直新聞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