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07 08:02:59作者:佚名
大佬的日子沒那么難。
記者/ 鄢子為 編輯/ 陳曉平
因一則“裁員”傳言,高瓴資本蒙上一層陰影。
6月1日,高瓴先是被指為“無差別裁員”,后又稱其“消費組全裁,TMT組優(yōu)化”。
高瓴資本內部人回應《21CBR》稱,全都“系謠言”,高瓴沒有裁員,更談不上“大面積裁員”。
高瓴也的確沒有閑著。
就在傳言前后的一兩天,三宗市場事件,顯露出這家頂級私募機構的活躍度。
三宗交易
如果順利的話,高瓴將再收獲兩次“上市”,且用2個億的投資,將一家公司推上了漲停板。
6月1日,微創(chuàng)機器人-B舉行董事會會議,建議向上交所申請科創(chuàng)板上市,擬發(fā)行不超過約1.16億股A股,相當于已發(fā)行股份的12.11%。
這家公司分拆自微創(chuàng)醫(yī)療,是全球第一梯隊的手術機器人公司。
上市前,高瓴參與微創(chuàng)機器人兩輪融資。2021年年報顯示,作為前十大股東的高瓴崇恒、絳恒,仍持有7377.28萬股,股份數(shù)未變。
按照6日的收盤價計,這筆股權價值在14.6億元人民幣,若能登陸科創(chuàng)板,或有進一步的增值。
緊接著,6月2日,深交所披露,深圳市綠聯(lián)科技的創(chuàng)業(yè)板IPO申請獲得受理,其以集線器、網卡、網絡數(shù)據線、鍵鼠等3C類產品為主。
股東高瓴又現(xiàn)身其中。
根據公開信息,2021年6月,高瓴成立高瓴錫恒,第一次入股綠聯(lián)科技,以3億元認購公司5.48%的股份,同年7月,高瓴再次追加了2.5億元投資。
最終,高瓴持股比例達到9.374%,位列綠聯(lián)科技第四大股東。
入股的過程中,公司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張青森和副董事長陳俊靈,也順利借道高瓴套現(xiàn)3億元。
6月2日晚間,高瓴的一筆新交易,也正式完成。
曲美家居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Qumei Runto就股權融資事項與高瓴正式簽署協(xié)議,高瓴以增資的方式,向Qumei Runto投資2億元人民幣。
Qumei Runto的核心資產為挪威知名座椅生產企業(yè)Ekornes AS,其旗下品牌Stressless主打沙發(fā)和躺椅等產品,是全球舒適椅品類的銷售冠軍,于去年7月由曲美家具完成全資控股。
受此利好帶動,6月6日,曲美家居開盤即漲停,收盤漲幅回落,全天仍大漲超過5%。
從這三筆交易可以看出,高瓴簡直稱得上資本市場一個幽靈,無所不在。
它的確成為投資風向標之一,是很多投資者的抄作業(yè)對象,其一舉一動對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根據它的持倉情況,Wind資訊甚至編了一個“高瓴資本指數(shù)”,專門跟蹤其投資標的。它不只涉足廣,更重要的,敢于下重注。
敢下重注
外界傳言高瓴“裁員”的原因之一,是其栽在兩宗大交易上:一是格力電器上虧損超百億,二是隆基綠能也有巨額浮虧。
這兩筆投資,起步都在百億量級。
2019年12月,高瓴旗下珠海明駿以46.17元/股的價格,買入9.02億股格力電器,成為第一大股東,持有至今。
2021年上半年,另一支HHLR中國基金又建倉4339.64萬股,價格相近。
截至6月6日,格力股價31.7元/股,單單珠海明駿,持倉市值浮虧130.52億元,若計入HHLR的部分,大體浮虧額在135億左右。
2020年初至今,格力電器分紅4次,高瓴可獲分紅約在64億左右。
若不計資金成本,高瓴在格力電器上的確浮虧嚴重,約70億元。
另一重倉股“隆基綠能”,其實是大賺的。
2020年12月,高瓴以158.4億元的交易價格,購得2.26億股隆基綠能,算下來,每股成本價為70元。
2021年6月,隆基綠能除權,股份數(shù)量增加至1.4倍;今年6月6日,隆基再次10股轉4股,這樣計算,高瓴持有隆基綠能將達到4.43億股左右。
個別傳言,只看到股價低了,并沒有看到持股量擴張了一倍。
截至6日收盤,隆基綠能股價為60.62元,如果按4.43億股計,高瓴手頭持股的價值,應該在266億左右。再加上分紅,高瓴在隆基的浮盈超過百億元。
有知情人士告訴《21CBR》記者,高瓴在A股市場,賺大錢且部分套現(xiàn)的,主要是兩家公司,分別是寧德時代和恩捷股份。
2020年,新能源如火如荼,兩家都是產業(yè)鏈的牛股,高瓴創(chuàng)始人張磊敏銳地捉住了機會。
2020年7月,寧德時代成為高瓴資本重倉股,其以161元/股價格,總共認購106億元。
之后1年半的時間,寧德時代價格最高飆升至692元/股,高瓴多次高位減持。單在寧德時代,獲利就在百億級規(guī)模。
2020年9月,高瓴以72元/股的成本,購入恩捷股份2083萬股,該公司其后一路飆漲,股價一度達到318元/股,高瓴在高位大量套現(xiàn),掙得數(shù)十億。
總的來說,除了董阿姨的格力,高瓴資本在A股下的重注,整體收益不錯。
壓力測試
高瓴資本也的確遭遇過“滑鐵盧時刻”。
“每次危機出現(xiàn),都為我們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壓力測試和投資復盤的機會,而最終是價值觀決定了你將如何應對和自處。”高瓴掌舵者張磊在《價值》一書中這樣寫道。
2022年一季度,中概股慘烈暴跌,就做了一次壓力測試。
最艱難的時刻,高瓴持倉中,有公司市值打兩折。比如,3月中旬,唯品會股價最低跌至5.75美元,相較一年前的最高點,跌去85%。
高瓴資本一直篤定“重倉中國”,這讓其處于風口浪尖,甚至有“虧300億美元”的傳言。
“我們美元基金在美股上的持倉一共60億美元左右,不可能虧損300億美元?!备哧伯敃r辟謠稱。
真實情況如何?
高瓴資本的二級市場投資主體為HHLR ADVISORS。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的數(shù)據,截至2022年3月31日,HHLR ADVISORS共持有64只股票,其中百濟神州、京東、滴滴、愛奇藝均為其重倉股。
截至一季度末,高瓴美股持倉市值為47.98億美元,較上一季度的64.72億美元大幅減少。
在一些特定時點,賬面損失可能是巨大的。有些沒有高位離開,回報率大為縮減甚至虧損,比如生物醫(yī)藥領域的項目。
高瓴重倉了百濟神州,前后多輪投資超過13億美元,其浮盈已經大為縮減;在天境生物也沒減倉,鑒于天境較高點下跌了約9成,高瓴虧錢不少。
(來源:視覺中國)
就長周期而言,高瓴資本在其重倉的科技領域,盈利頗豐。
值得注意的是,張磊有抄底中概股的動作。
今年一季度,高瓴資本加倉京東366.7萬股,加倉唯品會1318.7萬股,新買入滴滴3683.4萬股。二季度以來,中概股行情有所回暖,這些加倉動作會產生不少回報。
外部預估,高瓴目前管理的資產規(guī)模,在5000-6000億人民幣左右,很難以某個時點、單個項目的盈虧,來評估其整體業(yè)績。
唯一肯定的是,在科技賽道,高瓴的確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存在,到處都可以看到其身影。
只有所持標的沒有問題,時間才會是高瓴真正的朋友。
(作者:鄢子為 編輯:陳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