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07 12:20:24作者:未知
在水中投毒,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只在小說中或者電視中看過,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這種事在現(xiàn)實中很少發(fā)生,更不可能發(fā)生在自己身上。
吉林長春某研究所的化學博士小李也是這樣想的。
小李
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小李就得了一種怪病,他頻繁頭暈,頭暈目眩一段時間后,有時候發(fā)起病來連路都走不成,只能坐在椅子上緩緩,等眩暈癥狀結(jié)束后,才能走動。
對于這樣的癥狀,一開始,小李沒當回事,尤其是他在醫(yī)院檢查后,沒查出身體有什么問題。
醫(yī)院都查不出原因,小李就更沒當回事了,他以為最近試驗太多了,自己太累了才導致身體的不適,就這樣他又硬撐了一段時間。
讓他沒想到的是,危險正慢慢地向他襲來。
2015年1月的一天,女朋友來到實驗室看望小李,而小李正在忙著做實驗呢,便給女朋友倒了一杯水,讓她在實驗室等一會。
女朋友在實驗室隨意地找了個位子坐下,端起男朋友給自己倒的水,就喝了起來,當她僅喝一口水時,就皺起了眉頭。
看著女友的表情不太對勁,小李也是一頭霧水,還以為這幾天工作太忙沒時間陪女友,惹女友生氣了呢。
小李連忙上前詢問女友,沒想到,女友并沒有生氣,她只是感覺實驗室的水有點不對勁。
小李女友
女友說,這杯里的水比正常的水要黏一些,味道也不好,面對女友發(fā)現(xiàn)的蹊蹺,小李很驚訝。
隨即小李又想到這一段時間自己頭暈目眩的情況,再聯(lián)系到女朋友的判斷,覺得飲用水很可能有問題。
那么,小李的怪病是不是與實驗室的飲用水有關呢?如果是這樣,那么又是誰在飲用水中做了手腳呢?
發(fā)現(xiàn)實驗室的飲用水異常后,小李不寒而栗。
本著防人之心不可無的想法,小李打算利用實驗室現(xiàn)有的檢測條件,對水中的物質(zhì)進行檢測。
他取了適量的水做樣本,放在器皿里烘干。
沒想到烘干之后,讓他大吃一驚,取做樣品的水很快便揮發(fā)完了,烘干之后,在器皿底下留下許多結(jié)晶體。
看到這個結(jié)果,小李渾身都顫抖了,憑著化學博士的知識經(jīng)驗,他幾乎可以斷定,身體的怪病一定與這個晶體有關,原來真的有人要害自己。
他顫抖地將晶體移送到了檢驗儀器中,女朋友也陪著他一起等待檢驗結(jié)果。
果然,他們沒有猜錯,這個晶體不是一般的物質(zhì),而是一種叫做疊氮化鈉的化學物質(zhì),作為一名化學博士,小李對這種物質(zhì)再熟悉不過了。
小李將水進行烘干檢測
疊氮化鈉又稱“三氮化鈉”,是一種白色晶體,溶于水后無色無味,很難被人察覺。這種物質(zhì)有劇毒,對人體內(nèi)部的多種酶都有抑制作用,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阻止體內(nèi)的氧與血紅蛋白結(jié)合。
與此同時,它對人的皮膚和眼睛也有很大的刺激,如果吸入或者口服后,毒素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讓人中毒身亡。
想到最近自己身體的一些表現(xiàn),以及發(fā)病的地點,這與喝水脫不了干系。
小李有喝熱水的習慣,每天一到實驗室首先會接上一杯熱水,喝完之后才開始工作,而身體的異常情況都是在實驗室發(fā)生的,癥狀是頻繁頭暈,眩暈無力、呼吸困難、視線模糊,這與吸入疊氮化鈉之后的癥狀實在太過相似了。
由此,小李已經(jīng)斷定,的確是有人在公司的水里動了手腳,想要加害自己。
這個投毒的人手段也非常巧妙,下毒的劑量控制得非常嚴格,劑量不太大,不至于直接造成他的死亡,劑量也不太小,毒素會在他體內(nèi)慢慢累積,達到一定程度后讓他慢性死亡。
這說明,下毒者對藥物的化學性質(zhì)是非常熟悉的,一想到這里,小李瞬間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在他看來,能自由出入公司投毒,又對化學物質(zhì)非常熟悉的,大概率是自己的同事。
可是想到一直以來,自己與同事的關系非常融洽,沒有得罪過誰,更沒有所謂的仇家,他實在想不出來誰能害自己,也想不出投毒罪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么?
小李被投毒
思索了很久,小李都沒有找到可懷疑的人。
他畢業(yè)后就進入這家研究生工作了,幾乎每天都在實驗室里做實驗,他的同事都跟他一樣,是擁有高學歷的人才,基本上,大家都各司其職,相互之間沒有什么利益沖突。
再說,小李本人憨厚老實,從來不惹事,他還會經(jīng)常幫助同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混個好人緣。
思來想去,小李實在想不出自己得罪什么人了,更沒有與人發(fā)生過矛盾,一時間,對有人向自己下毒這件事,小李是百思不得其解。
越是找不到懷疑的目標,小李越是害怕,這時,女友提醒他,別人對你投毒不一定非得發(fā)生矛盾才行,說不定,有的人嫉妒你的工作表現(xiàn),想謀害他。
女朋友說出這段話后,小李開始回憶起自己來到這里的工作經(jīng)歷。
自從小李入職以來,他就對工作非常上心,平時一些臟活累活都搶著干,吃苦耐勞的小李很快就得到了領導的關注,給了他很多項目。
網(wǎng)絡圖
作為科研院所來說,這些重大項目是與個人收益掛鉤的,是工資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做出重大成果后,研究人員就可以拿到可觀的提成。
小李學歷高,踏實肯干,取得的成果多,漸漸地,他在項目提成方面的收入比一些老前輩還要多。
平時,同事們也經(jīng)常發(fā)出羨慕的聲音,當然,也會出現(xiàn)一些風言風語,不過,性格豁達的小李并不會在意同事說什么,他只是把精力都投入工作上,更加埋頭苦干了。
2015年,因為出色的工作能力和眾多的科研成果,小李又得到了一個大項目,領導親自指定他為項目的負責人。
此時,小李才30出頭,真是年輕有為。在研究所里,從來沒有如此年輕的負責人,負責這么大的項目,一時間,小李成了全所的羨慕對象,也成了同事們議論的焦點。
一想到這里,小李覺得女友的想法很可能是對的,或許,真的是因為自己的優(yōu)秀而招來別人的記恨,畢竟如此重大的項目涉及個人利益的。
想想自己的處境和這段時間的經(jīng)歷,小李感到非常痛苦。
自從接手項目后,他每天都在拼命地工作,雖然很苦很累,但因為自己是負責人而不能抱怨,本以為是因為工作太累了才導致身體問題,沒想到,自己被別人下毒了。
好在,女友的味覺感比較靈敏,發(fā)現(xiàn)了飲用水有蹊蹺,否則自己或許已經(jīng)有生命危險了。
小李和女友
其實,女友發(fā)現(xiàn)水中有問題并非是誤打誤撞,當小李身體出問題,在醫(yī)院卻查不出原因后,心思縝密的女友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事情不是那么簡單了她看到男友總是在實驗室里出現(xiàn)問題的。
因此,同為博士的女朋友來到小李的實驗室,想一查究竟。
沒想到,剛來時,喝了一口水,就發(fā)現(xiàn)水有問題。
這對戀人發(fā)現(xiàn)問題后,并沒有聲張,而是悄悄地在實驗室里安裝了隱蔽式的監(jiān)控攝像頭。
其中一個鏡頭對著小李經(jīng)常喝水的水杯,另一個則安放在實驗桌的角落,一旦有人在水杯里動手腳,或者經(jīng)過實驗桌時,小李在第一時間就能得知。
投毒者也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他并不是每天都去實驗室做“手腳”,而是每隔一段時間才去。
就這樣,小李悄悄地觀察了近半個月,終于在1月22日,小李在監(jiān)控錄像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身影,是個男子,穿著黑紅色的沖鋒衣,臉上還戴著防毒面具。
投毒者來到實驗室后,他開始環(huán)顧四周,確定周圍沒人后,便輕手輕腳地來到了小李的桌前,將一包白色的粉末倒進了小李的杯子里。
這就是投毒的真兇!
監(jiān)控錄像揪出真兇之后,小李很快就知道了他的身份,看著監(jiān)控錄像里的身影,小李對他實在是太熟悉了,此人便是和小李朝夕相處的同事孫億(化名)。
兩人同在一間辦公室,還住在同一個宿舍,平時處得非常融洽,小李怎么也想不明白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
監(jiān)控視頻
小李與孫億并不是什么知心朋友,但兩人也從來沒發(fā)生過矛盾,對方為什么要置自己于死地呢?想到這里的小李感到脊背發(fā)涼,覺得老話說得果然沒有錯,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拿到證據(jù)之后,小李向公安機關報了案,警方隨即對孫億展開了調(diào)查。
本以為孫億會拒不承認,沒想到他一下子就交代了事情的經(jīng)過,隨著孫億的招供,投毒的原因也逐漸浮出了水面。
果真是嫉妒心在作祟,四年之前,那時的小李還只是研究所的一名實習生,孫億是他的指導者,帶著小李做過好幾個項目,此時孫億的心態(tài)還算平和的。
但自從小李轉(zhuǎn)正之后,情況就發(fā)生了變化。小李轉(zhuǎn)正后,很快就憑著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和工作態(tài)度贏得了領導的認可,接連被委以重任。
原本作為小李的指導者,孫億卻表現(xiàn)平平,本來孫億是指導小李的,沒想到這下小李卻成了孫億的領導者。
換句話說,曾經(jīng)的下屬變成了上司,這種巨大的心理落差,讓孫億感到非常不爽。
被小李輕松超越了,孫億心里就有些別扭,可是更大的打擊又來了,領導對小李越來越賞識,小李的晉升之路越來越順利,如今,研究所還把最重要的項目交給了他,小李收益越來越多了,這讓孫億覺得非常不公平。
網(wǎng)絡圖
明明孫億的資格比小李老,可現(xiàn)在,小李卻成了單位的紅人,心胸狹窄的孫億,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于是,便想到了給小李下毒。
孫億對投毒的事實供認不諱,法院也很快對案件進行了審理,并作出了最終判決——孫億以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對于這個判決,孫億不服,當即提起了上訴,他表示:自己投毒并不是故意殺人,只是想讓自己能夠休息一段時間。
這話讓法官都一頭霧水,想要休息跟公司請假不就好了嗎?為什么要投毒害人呢?
對此,孫億表示,小李在當上自己的領導之后,不顧項目組同事的感受,每天都給自己安排很多工作。
有一段時間他平均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長時間的加班,讓自己的身體出現(xiàn)了不適,他本來想著與小李商量一下,給自己放個假。
孫億
但他知道,以小李的工作態(tài)度,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給他假的,無奈之下才出此下策,想著給小李下毒,讓他生病。
一來,可以發(fā)泄一下,對小李順利晉升的不滿,二來,小李生病后,就得住院休息,很難顧及自己,這樣自己也可以休息了。
此外,孫億還辯解道,如果他想置小李于死地,根本不需要冒著這么大的風險,連續(xù)投毒這么多次,他一共在小李的水杯里投了六次毒,但每次都會精準把劑量控制在200毫克到300毫克之間。
他認為自己并不是以殺人為目的,也就不應該判處故意殺人罪。
經(jīng)過審理之后,法院沒有采納孫億的說法。
法院指出,作為一名化學研究人員,孫億不可能不知道疊氮化鈉的害處,雖然孫億給小李下毒的劑量進行過嚴格把控,每一次投毒之間相隔的時間也很長,但疊氮化鈉一旦進入了人體,是很難通過人體自身的功能代謝掉的,其往往會沉積在人的身體中。
隨著投毒次數(shù)的增加,毒素也會在人的身體里不斷累積,最終會給身體造成致命的傷害。
根據(jù)專業(yè)的檢測,孫億在小李的水杯當中一共剩下了1.3克的疊氮化鈉,以專業(yè)角度來看,這一劑量完全達到了致死標準,最終二審法院駁回了上訴,維持原判。
判決下達之后,孫億從一家蓬勃發(fā)展的公司走進了暗無天日的牢房,今后的十年,他要在牢獄中懺悔自己的罪過。
在經(jīng)歷了這一系列風波之后,小李的身體和精神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調(diào)養(yǎng)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恢復了之前的工作狀態(tài)。
好在女友喝水時發(fā)現(xiàn)了真相,才讓小李逃過一劫,女友的陪伴也讓小李慢慢地恢復健康,重拾信心。
作為一名化學博士,孫億本來擁有非常好的發(fā)展前景,可如今,無論他怎么狡辯,投毒殺人的事實已經(jīng)構成,他必須要為他自己的行為買單。
沒有人的生活是一帆風順的,很多人往往會在對比當中迷失自己,在心里種下嫉妒的種子,最終害人害己。
像孫億這樣的案例,并非個例。
2013年4月,上海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研究生黃洋被人投毒,但相比于小李,黃洋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因為投毒的藥劑劑量和毒性過大,黃洋最后因搶救無效死亡。
投毒害他的人,正是他的舍友林森浩,不過,兩個人平時并沒有什么太大的矛盾,只是因為林森浩日常看不慣黃洋的所作所為,同時又覺得老師和同學更加喜歡黃洋,讓他覺得非常不舒服。
因此才會偷偷取了實驗室中劇毒的化學藥品二甲基亞硝胺原液,將其注入了宿舍的飲水機,造成了黃洋的死亡。
現(xiàn)在這件事情已經(jīng)塵埃落定很多年了,可兩個本應該成為社會棟梁的高學歷人才,一個在大好的年紀就失去了生命,而另一個則被釘在了違法犯罪的恥辱柱上,讓人們很難不心痛。
這樣的事情并不罕見,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嫉妒就像是一條蛀蟲,一旦在人們心中扎根,就會腐蝕人的心靈和思想,而人一旦走上嫉妒的路,便會越走越遠,一發(fā)不可收拾。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也會遇到很多比自己機遇更好的人,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挥邢嗷W習,相互幫助,只有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千萬不要盲目攀比,更不要有嫉妒的心理,每個人的起跑線不同,每個人的興趣還好不好,境遇不同,發(fā)展會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只要比以前做得好,就可以了,就是一個成功的人。
網(wǎng)絡圖
我們沒必要認為自己活在別人的陰影之下,也沒有必要在與別人的對比當中陷入痛苦。
如果真的不幸走上了嫉妒的路,那也要學會將嫉妒轉(zhuǎn)化為動力,而不是一時沖動做出傻事,就像文中的孫億一樣,因為一時的嫉妒,毀掉了自己大好的前途。
與此同時,平日里也要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意識,特別注意需要飲用或者食用的物品,不知名的液體不要隨便品嘗,養(yǎng)成謹慎的習慣,保證自身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