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一周軍評:2022年的俄烏戰(zhàn)爭

        更新時間:2022-12-25 10:08:44作者:智慧百科

        一周軍評:2022年的俄烏戰(zhàn)爭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席亞洲】

        這期軍評是2022年的最后一期軍評了,回顧這一年來的世界軍事風云,俄烏戰(zhàn)爭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我們也已經在不同階段對這場戰(zhàn)爭聊了不少,在年尾之際,就讓我們對這一年來的戰(zhàn)況做個總結,從軍事角度談談雙方在戰(zhàn)爭中的種種表現(xiàn)吧。

        誰釀了這杯苦酒

        回顧俄烏戰(zhàn)爭,我們必須首先理清這場戰(zhàn)爭的起源,而通過總結這場戰(zhàn)爭的深層原因,我們也可以更多的看清國際政治正在醞釀的一系列深刻變化。

        2014年,烏克蘭國內出現(xiàn)政治動蕩,隨即爆發(fā)內戰(zhàn),親俄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州武裝與烏克蘭軍隊大打出手,俄羅斯隨后派兵參與了軍事行動,俄軍空降兵迅速奪占了克里米亞半島,同時俄軍也出兵協(xié)助盧、頓兩州民兵對烏克蘭軍隊實施軍事行動。雙方在2015年達成《明斯克議定書》宣布?;?,并要求從前線地區(qū)撤出所有重型武器。

        但是這一紙協(xié)議并未給盧甘斯克、頓涅茨克兩州帶來真正和平,在隨后的幾年當中,烏克蘭軍隊和親俄武裝的沖突從未完全停止。聯(lián)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2020年初公布的報告估計,到當時為止整個烏克蘭東部地區(qū)沖突已經造成武裝人員和平民死亡超過1.3萬人,其中約1/4為平民。

        也正是在這種持續(xù)的沖突當中,俄烏兩國關系持續(xù)惡化,烏克蘭政府持續(xù)尋求加入北約,而美國和北約國家也持續(xù)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援。這對俄羅斯造成了嚴重的安全焦慮。

        2021年12月,俄外交部發(fā)表聲明,要求美國、北約就排除北約進一步東擴的可能提供法律保障。

        這一要求并未得到北約響應。

        在烏克蘭之外,俄羅斯及其友好國家境內的顛覆、破壞行動進一步加劇了西方和俄羅斯的對立,在2021年,白俄羅斯宣稱破獲了發(fā)動政變刺殺白俄羅斯總統(tǒng)盧卡申科的政變陰謀;而稍后哈薩克斯坦的政治動蕩中,也出現(xiàn)了外部勢力支持“顏色革命”的事件,俄羅斯空降兵緊急部署到該國協(xié)助平息了暴亂。

        這些事件盡管和烏克蘭局勢沒有直接關系,但卻造成了俄羅斯對于西方進一步侵蝕俄羅斯傳統(tǒng)勢力范圍,乃至直接顛覆俄羅斯的焦慮。在這種形勢下,烏克蘭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沖突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違反明斯克協(xié)議,互相進行炮擊。

        2022年2月21日,俄南部軍區(qū)稱,烏克蘭一個破壞和偵察小組企圖越過俄羅斯邊境,遭俄軍反擊,擊毀裝甲車2輛,打死5名人員。

        2月24日,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發(fā)表對俄羅斯民眾的特別講話,決定開始“特別軍事行動”。

        俄烏戰(zhàn)爭的爆發(fā),如果一定要找個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就是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蔑視”,他們從根本上沒有尊重俄國作為一個大國應有的國際戰(zhàn)略利益。如果說冷戰(zhàn)時期美蘇的對抗是以爭霸世界為目的,以意識形態(tài)為主要號召,爭奪地緣政治利益。那么今天實際上的情況卻是,美國對其他國家核心利益完全不予承認,并且毫無顧忌的進行侵犯,引發(fā)對手的強力反彈。

        在這個過程中,意識形態(tài)甚至連“號召”的意義也沒有,純純粹粹是個用來黨同伐異的旗號。

        從近年來其他的國際事件中我們應該警惕的注意到,這一傾向并未因為這場戰(zhàn)爭的惡果受到遏制,相反的,美國對于迫使俄羅斯跳入戰(zhàn)爭火坑還很得意,并且在2022年繼續(xù)在東亞地區(qū)煽風點火,導致局勢緊張,這是一個十分惡劣的先兆。或許西方國家的這種后冷戰(zhàn)時代的傲慢,只有在他們自己真正品嘗到苦果之后,才有可能有所收斂和改變,但顯然,俄烏戰(zhàn)爭對于他們來說,還不夠苦。

        未能合攏的“基輔之圍”

        俄軍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開始后,在展開對烏克蘭全境軍事目標的空中和導彈打擊的同時,首先對首都基輔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2月24日清晨時分,俄軍空降兵部隊乘坐直升機,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的安東諾夫機場展開突擊。

        突襲機場行動本身是一次成功的行動,盡管參加行動的直升機遭到烏軍的肩扛式防空導彈的反擊被擊落多架,但俄軍傘兵仍然迅速占領了機場的一部分。


        俄軍直升機分多批次穿過水庫突襲機場,烏軍在反應過來之后用肩扛式導彈干擾阻斷了突擊行動

        當天甚至發(fā)生了美國記者試圖采訪機場的戰(zhàn)斗,結果遇到了控制機場的俄軍的著名場面。

        而在俄軍直升機群展開突襲的同時,部署在白俄羅斯的俄軍空降兵后續(xù)部隊乘坐的伊爾-76運輸機已經升空開始盤旋,一旦俄軍空降兵完全控制安東諾夫機場,這些后續(xù)部隊就可能迅速降落。

        然而俄軍空降兵奪取機場后卻遭遇了意外,第一個意外就是安東諾夫機場跑道上大量被破壞的汽車等障礙物僅憑幾十名傘兵無法清理,也就無法供運輸機降落。


        跑道上存在大量障礙物,由于烏軍反擊迅速,300名傘兵在戰(zhàn)斗中只能抽調幾十人嘗試清理,但未能成功,導致后續(xù)運輸機無法降落

        其次,是烏軍駐基輔的第四快反旅的實力也超出了俄軍事先的估計,這支部隊在短時間內對俄軍的突然襲擊做出了應對,向機場進行了炮擊并用包括坦克在內的機械化部隊實施了反擊。

        盡管烏軍的反擊并未能快速奪回機場,反而在俄軍直升機和強擊機的空中打擊下遭受了相當?shù)膿p失,但炮擊行動對機場造成了一定破壞,進一步加劇了俄軍空降兵恢復機場運行的困難。


        以第四快速反應旅為主的基輔守城部隊一晝夜持續(xù)調兵反擊機場,俄軍突襲行動受挫

        同時這次炮擊還造成了一件轟動世界的附帶損失,那就是將現(xiàn)存唯一一架安-225巨型運輸機付之一炬。

        俄烏雙方圍繞安東諾夫機場,展開的激烈戰(zhàn)斗在24日白天一直持續(xù)到了25日凌晨,在烏軍的猛烈攻擊下,俄軍空降兵被迫退出機場,在附近樹林繼續(xù)堅持待援。

        而在這段時間內,俄軍地面部隊通過切爾諾貝利核電廠附近地區(qū)迅速南下,向安東諾夫機場快速推進。盡管烏軍25日清晨在基輔周圍炸橋希望拖延俄軍前進腳步,但他們還是在當天稍后推進到了安東諾夫機場,解救了傘兵部隊。俄國防部也在25日宣布俄空降兵已經從西面封鎖了基輔,當然其實他們沒能真正控制從西面進入基輔的主要道路,只是抵近了基輔市區(qū)。

        在空降兵突襲的同時,俄軍的地面部隊也在基輔東面、北面向這座城市快速前進,在25日通過了切爾尼戈夫和蘇梅,主力部隊繞過城市,繼續(xù)從東、北兩面向基輔前進。


        俄軍部隊繞過烏軍主要據(jù)點向基輔前進,結果途中頻繁遭到伏擊,后勤線也始終未能暢通

        盡管俄軍似乎從三面接近了基輔,但已經失去了在第一時間控制烏克蘭首都的可能性,隨著烏軍越來越多的部隊涌入城市,烏克蘭政府也開始緊急動員基輔的市民,向市民發(fā)放武器,準備與俄軍展開巷戰(zhàn)。

        俄軍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嘗試逐步肅清基輔近郊的烏軍據(jù)點,實現(xiàn)對基輔的合圍,但未能實現(xiàn)目的。從后勤角度來看,從東部、北部接近基輔的俄軍部隊繞過烏克蘭重兵設防的切爾尼戈夫、蘇梅前進,其后勤交通線始終受到限制,而從基輔西側迅速插下的俄軍部隊則是利用一條低等級公路前進,隨著春季的到來,這條道路很快就泥濘不堪,無法負擔起部隊的后勤重任。

        而且由于俄軍始終未能合圍基輔,隨著烏軍的動員和調動,基輔的兵力也迅速增加,此時俄軍已無可能實現(xiàn)對基輔的包圍,更談不上奪取城市。

        這樣的尷尬情況一直持續(xù)到了四月,俄軍終于決定從基輔周邊撤軍。

        混亂的戰(zhàn)線

        在最初的突襲階段,俄軍除了對基輔發(fā)起突然襲擊,還向烏克蘭重要城市哈爾科夫展開了進攻,一度攻入哈爾科夫市內,但戰(zhàn)斗進展并不順利,在攻擊哈爾科夫的同時,還因為在蘇梅州方向的進展不順,分出一部分哈爾科夫方向的兵力幫助作戰(zhàn)。

        最終同樣打成了在后方尚未肅清的情況下,頓兵堅城之下的局面,進退兩難。


        企圖從哈爾科夫穿城而過的俄軍部隊遭到伏擊損失慘重

        相比北方兩個方向上的挫敗,俄軍從克里米亞半島向烏克蘭南方的進攻卻十分順利,可以說是狂飆猛進。其中向扎波羅熱方向和赫爾松方向的發(fā)展尤為順利,平均每天推進上百公里,如入無人之境。

        2月24日戰(zhàn)爭爆發(fā)當晚,俄軍就成功奪取了第聶伯河上的關鍵橋梁安東諾夫斯基大橋。雙方在赫爾松市周邊地區(qū)隨后激戰(zhàn)到3月1日,赫爾松市長于次日宣布易幟,俄軍控制赫爾松州大部分地區(qū)后繼續(xù)以少量兵力向尼古拉耶夫方向發(fā)展進攻。

        但俄軍的進攻未能取得新的進展,原因是俄軍兵力不足,無法繼續(xù)擴展在第聶伯河右岸的陣地。

        在赫爾松方向取得重大進展的同時,俄軍還分兵進攻了第聶伯河上游的扎波羅熱州,并在戰(zhàn)爭爆發(fā)之初就成功奪取了烏克蘭最大的核電站扎波羅熱核電站。


        戰(zhàn)爭初期俄軍在南方如入無人之境,奪取赫爾松后企圖繼續(xù)向敖德薩方向實施進攻,但因兵力不足,未能成功

        但是俄軍繼續(xù)向扎波羅熱市方向的進攻也同樣因為兵力不足,遭到阻止。

        而俄軍在南線的進攻方向實際上是三面出擊,向西他們奪取了赫爾松,向北,攻入扎波羅熱州,向東,則奪取了別爾江斯克,與頓涅茨克方面向東進攻的部隊呼應,意在合圍2014年烏克蘭沖突中親俄武裝未能奪取的要地馬里烏波爾。

        俄軍這一階段在軍事技術上沒有表現(xiàn)出壓倒烏克蘭的強勢狀態(tài),相反的出現(xiàn)了諸多令俄羅斯難堪事件。這里僅說一個代表性事件。

        4月13日,俄羅斯國防部聲明,“莫斯科”號巡洋艦突發(fā)火災隨后引爆艦上彈藥,一天后沉沒,烏克蘭方面則聲稱該艦是被烏克蘭制造的岸基反艦導彈擊沉。盡管其是否遭到攻擊一事無法證實,但這艘戰(zhàn)艦保養(yǎng)不善,損管措施不力被認為是導致其最終沉沒的最主要因素。這也體現(xiàn)出了俄軍不僅僅是技術上,而且在紀律、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其實際軍事能力與其龐大的體量顯得不成比例。


        “莫斯科”號巡洋艦沉沒的首要原因是俄軍損管不力

        初期總結

        俄軍戰(zhàn)爭的初期計劃究竟是什么樣,我們不得而知,但3月2日,白俄羅斯總統(tǒng)盧卡申科在一次電視講話中出示的地圖,卻似乎說明了俄軍行動的主要意圖。

        從地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俄軍各路部隊的行進路線,其出發(fā)位置與實際行動相符。按照計劃,俄軍從哈爾科夫方向南下的部隊原計劃穿過哈爾科夫,與從頓涅茨克當面烏軍防線的部隊進攻第聶伯比得洛夫斯克,基輔則由從切爾尼戈夫和切爾諾貝利進入烏克蘭的兩路部隊合圍,而通過蘇梅州的部隊任務是奪取烏克蘭中部的切爾卡瑟。從克里米亞半島發(fā)起攻擊的烏軍任務是奪取赫爾松和尼古拉耶夫,同時向東配合頓涅茨克方向的部隊合圍奪取馬里烏波爾。同時還有海上登陸奪取敖德薩的計劃。


        俄軍戰(zhàn)爭初期行動計劃示意圖,但這個計劃是基于烏克蘭軍隊大量崩潰,除了東部堡壘地帶外毫無斗志基礎之上的空中樓閣

        如果這是俄軍的初步計劃,那么這個計劃成功的前提實際上是烏軍不進行積極抵抗,或者一觸即潰。而烏軍不進行積極抵抗的一個主要因素只能是戰(zhàn)爭初期就成功癱瘓烏克蘭的國家機器,即控制首都基輔。

        可以說這是一個基于俄軍能夠在第一時間迅速癱瘓基輔政府的計劃,各路俄軍基本上將會是以行軍姿態(tài)穿插到位,并在幾天之內控制烏克蘭各主要城市。

        但是實際執(zhí)行上來看,俄軍在最關鍵的一步,即在戰(zhàn)爭初期迅速癱瘓烏克蘭政府這個問題上并未取得成功,基輔之戰(zhàn)打成了僵持,蘇梅方向部隊被迫改變向南猛沖態(tài)勢,支援基輔方向。哈爾科夫方向部隊未能迅速奪取哈爾科夫更談不上穿城而過向南發(fā)展。盧甘斯克方向部隊同樣未能迅速突破當面烏軍的堡壘地帶。

        可以說只有南線從克里米亞出發(fā)的部隊是按計劃執(zhí)行,但在敖德薩附近登陸的行動最終也未能實施,顯然這個登陸作戰(zhàn)也是只有在基輔行動取得成功,烏軍不會抵抗的情況下才有執(zhí)行可能。

        所以說這個迅速將烏克蘭攔腰斬斷,徹底封閉海岸線,全面控制局勢的計劃,最終在現(xiàn)實執(zhí)行層面成了一場災難,以快速穿插,控制局面為主要任務的俄軍實際上無法按計劃快速推進,而是必須要與烏軍就地展開激戰(zhàn),這就導致了大批俄軍實際上對于作戰(zhàn)的準備不足,后勤供應也未按照強攻做準備,以至于在若干方向上快速進攻的俄軍出現(xiàn)了坦克因為缺乏燃油被迫放棄的情況,最終也未能按計劃控制烏克蘭大片領土,迅速瓦解烏克蘭政府,反而使得俄軍許多主力部隊在初期的混亂行動中遭受了意料之外的嚴重損失,失去了進攻銳氣。


        俄軍在東部、北部地區(qū)的軍事行動組織十分混亂,丟棄了大量的武器裝備

        戰(zhàn)前,部分軍事觀察家認為,俄軍比較現(xiàn)實的打法應該是集中兵力在頓涅茨克、盧甘斯克,首先擊退烏軍對兩州的進攻,然后強攻烏克蘭經營8年的“東部反恐地帶”,力求在此殲滅烏克蘭軍隊主力,并控制盧、頓兩州全境。這樣一個有限的作戰(zhàn)相對而言雖然需要進行高強度的攻堅作戰(zhàn),可能會有較大傷亡而且也無法徹底解決烏克蘭的問題,但至少從各方面來看,似乎都更為合理。

        但俄軍采取的卻是一個旨在控制烏克蘭基本全境的大縱深方案。這一方面顯示出俄軍清楚自身實際情況,對于在戰(zhàn)爭初期以壓倒性優(yōu)勢迅速在戰(zhàn)場上打垮烏克蘭軍隊并無信心,同時又追求在政治上取得對西方的震撼效果。所以,必須擬定一個“投機取巧”的方案。另一方面,卻也顯示出俄羅斯對烏克蘭軍隊、政府、社會層面實際情況的了解和評估遠遠不夠充分。

        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zhàn)必殆?!倍碥娺@種不知彼而知己,也就導致了第一階段行動結束時,形勢對于俄軍喜憂參半,雖然主要目的未能達成,但至少在南線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接下來俄軍將不得不與烏軍展開正面的對抗。

        第二階段,馬里烏波爾圍城與北頓涅茨克之戰(zhàn)

        4月,俄軍從基輔、哈爾科夫周邊全面撤軍之后,在北頓涅茨克和南部的馬里烏波爾展開了新的攻勢,在北頓方向上,俄軍力圖打穿烏軍防線,并嘗試圍殲一部分烏軍部隊。同時重點則是奪取馬里烏波爾,一方面是因為該城對于烏克蘭民族主義的象征意義,另一方面則是看重攻克該城后俄軍將打通整個南部戰(zhàn)線的陸上通道。

        戰(zhàn)爭爆發(fā)初期的2月26日,俄軍在別爾江斯克附近登陸并奪取該城,稍后的3月1日,俄軍占領了梅利托波爾。從西方逼近了馬里烏波爾,同時從東部進攻的頓涅茨克武裝和俄軍則從開戰(zhàn)之初就開始進攻馬里烏波爾周邊若干城鎮(zhèn),至3月11日,俄軍實現(xiàn)了對馬里烏波爾的完全包圍。

        但是這座早已堡壘化的城市內,烏軍拒絕投降,雙方進行了逐屋的血戰(zhàn),直到4月18日,烏軍市區(qū)對城市大部分區(qū)域的控制,退入最后的堡壘亞速鋼鐵廠。


        作為蘇聯(lián)時期建造的特大型鋼鐵機械加工綜合體,亞速鋼鐵廠內建造了復雜的防核地下掩體和通道,成了俄軍攻堅的最大難題,但同時,被圍困之后,它也成了大量烏克蘭人的葬身之地

        亞速鋼鐵廠的戰(zhàn)斗此后又一直持續(xù)到了5月16日,最終烏軍被俘約4000人,陣亡也超過4000人。俄軍和頓涅茨克武裝也有數(shù)千名士兵傷亡。

        在圍攻亞速鋼鐵廠期間,國際上盛傳有北約高級軍官作為烏克蘭方面軍事顧問被困在廠內,而此后又出現(xiàn)烏克蘭多次使用直升機超低空突破俄軍圍困強行降落,烏克蘭稱這是為廠內困守的部隊運送物資補給,但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至今也不清楚。而北約和俄羅斯對于此事也沒有發(fā)表更多的消息。

        另一方面,俄軍在進入戰(zhàn)役第二階段的同時,也加強了對烏控盧甘斯克州首府北頓涅茨克及周邊地區(qū)的攻勢。


        北頓涅斯克之戰(zhàn)中,俄軍三面夾擊之勢形成之后,烏軍決定撤退,在放棄所有重型武器后,其主力成功逃脫,俄軍未能達到殲滅烏軍大量有生力量的主要目的

        實際上盡管北頓的戰(zhàn)斗國際上關注度較低,實際對抗烈度和投入的兵力卻要超過馬里烏波爾。

        雙方從2月到5月的激戰(zhàn),俄軍在優(yōu)勢炮火掩護下“結硬寨,打呆仗”,步步為營,終于攻克北頓涅茨克,并奪取了紅利曼、利西昌斯克等關鍵城鎮(zhèn)。

        至此,俄軍宣布第二階段特別軍事行動結束,將西部軍區(qū)和南部軍區(qū)的部隊退出戰(zhàn)斗。

        第二階段總結

        俄軍的第二階段特別軍事行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并未實質性的擊潰烏軍。相反的,烏軍在這段時間內得到了增強,并且在人數(shù)上超過了俄軍。在北頓涅茨克之戰(zhàn)中,烏軍雖然損失慘重,但成功將防御部隊的主力退卻下來。

        戰(zhàn)役的最終結果是烏軍通過幾個堡壘地區(qū)的血戰(zhàn)拖延了戰(zhàn)爭的進程,將俄軍的注意力吸引在了北頓涅茨克,但卻未能實現(xiàn)任何的包圍,烏軍實現(xiàn)了有序的撤退,雖然丟失了大部分重型武器裝備。

        因此到了第二階段結束時,軍事觀察家們普遍感覺到烏軍可能將會發(fā)起一系列主動行動,以嘗試奪回戰(zhàn)爭的主動權。而最可能的方向,就是俄軍兵力相對薄弱,防御位置不夠穩(wěn)固的哈爾科夫州境內伊久姆與第聶伯河右岸的赫爾松州這兩處地點。

        總之,俄軍在奪取馬里烏波爾與北頓涅茨克的行動,并未能如預期擊潰烏軍的主力部隊,隨著烏軍實力的增強,俄軍則面臨初期動員的部隊經過幾個月消耗戰(zhàn)之后,后繼乏力的情況。


        俄軍的進攻來勢洶洶卻未能動搖烏克蘭政府統(tǒng)治基礎,烏軍得以展開大規(guī)模動員,并將總兵力擴大到超過俄軍水平

        烏軍的反攻

        經過兩個階段的軍事行動,俄羅斯和烏克蘭都陷入了某種尷尬境地,烏克蘭方面反復動員,大量傷亡,國家財政崩潰,大片領土被占,人民生活困苦;俄羅斯未能快速結束戰(zhàn)爭,前線部隊的精神意志和人力物力消耗嚴重,但仍未進入戰(zhàn)爭動員,首批參戰(zhàn)部隊到了輪換時間卻后繼無兵,同時西方國家對烏克蘭持續(xù)援助,俄軍無法通過快速耗盡烏克蘭戰(zhàn)爭潛力獲勝。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前線雙方態(tài)勢發(fā)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實力已經超過戰(zhàn)前的烏軍開始嘗試奪回主動權。

        早在俄軍第二階段軍事行動尚未結束的6月,烏克蘭政府反復聲稱,將會對俄軍占領下的赫爾松州發(fā)起反擊,7月9日,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公開下達命令,要求奪回赫爾松州被占領土。

        在隨后的半個月中,烏軍使用美國援助的海馬斯火箭炮和“圓點”戰(zhàn)術導彈,以及空中力量,反復轟炸橫跨第聶伯河的關鍵橋梁,降低了俄軍在第聶伯右岸赫爾松地區(qū)的后勤補給能力。

        但隨著頓巴斯戰(zhàn)役告一段落,俄軍增強赫爾松兵力,使得烏軍的反攻未能收效,烏軍也相應的在8月間向赫爾松方向調集大量部隊。

        8月29日烏克蘭南方作戰(zhàn)指揮部宣布赫爾松反攻開始,在赫爾松北部方向發(fā)起多處進攻。


        烏軍對赫爾松的反攻損失慘重,未能取得任何值得一提的成果

        但是烏軍整體進展緩慢,未能動搖俄軍的防御,并且在進攻過程中,遭受了相當程度的損失。

        9月6日,烏軍突然在哈爾科夫方向發(fā)起另一次大規(guī)模進攻。由于俄軍在哈爾科夫方向兵力僅為烏軍的幾分之一,被迫后撤,放棄了戰(zhàn)略要地伊久姆。


        在伊久姆方向,烏軍的反擊取得重大成果,俄軍被迫后撤,喪失了戰(zhàn)役主動權

        在烏軍進攻哈爾科夫的同時,烏軍繼續(xù)進攻赫爾松地區(qū),但仍然未能取得進展。

        相比之下,在北部方向,烏軍奪回伊久姆后繼續(xù)展開對頓巴斯地區(qū)紅利曼的進攻,盡管俄軍抵擋住了烏軍的前期攻勢,并且有不少觀察家注意到俄軍南部軍區(qū)部隊已經調集到紅利曼地區(qū)有對烏軍進行反擊的可能,但最終這一行動仍然以俄軍撤出紅利曼告終。

        在俄軍北方前線告急的大背景下,俄羅斯宣布烏克蘭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扎波羅熱、赫爾松四州舉行入俄公投。隨后又在9月21日宣布進行局部動員,動員30萬軍隊投入戰(zhàn)爭。

        盡管做出了擴大戰(zhàn)爭的宣言,但公投和動員顯然不可能立刻影響到前線戰(zhàn)況。


        到目前為止,俄軍的動員部隊主要被投入到了北方戰(zhàn)線,主要任務仍然是防止烏軍再次趁虛而入

        烏軍隨后再次加強對赫爾松攻勢,并在10月2日迫使俄軍在赫爾松北方后退數(shù)十公里,其火炮射程已經覆蓋俄軍新卡霍夫卡大壩,這座大壩上的公路、鐵路橋是俄軍保障第聶伯河右岸地區(qū)后勤的重要通道,這進一步降低了俄軍的補給能力,使得其防御赫爾松地區(qū)的作戰(zhàn)更加困難。

        進入10月,俄軍宣布撤出赫爾松地區(qū)平民,同時調集更多部隊進行防御,部分緩解了赫爾松地區(qū)的軍事壓力。

        但盡管如此,由于此時已經臨近入冬,第聶伯河上的凌汛將可能切斷俄軍在第聶伯河上架設的浮橋和利用門橋進行的浮渡,可能也正是這個因素,最終迫使俄軍做出了放棄第聶伯河右岸地區(qū)的決定。


        如果俄軍要堅守第聶伯右岸赫爾松,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凌汛當中會有超過一個月的時間后勤中斷,俄軍最終決定不冒讓自己最精銳的部隊背水死守的風險,在遲滯消耗烏軍一段時間后,決定后撤

        11月9日,俄羅斯國防部宣布從赫爾松撤軍。

        11月11日,烏克蘭軍隊進入赫爾松,也宣告了烏克蘭這一階段反攻已經達到最高點。

        總結烏克蘭反攻階段

        烏克蘭在8月到11月的反攻使得俄羅斯處于非常被動的地位,尤其是剛剛通過公投宣布加入俄聯(lián)邦的赫爾松州首府被放棄,哈爾科夫州的若干要地也丟失,使得整個盧甘斯克、頓涅茨克再次出現(xiàn)危機。在政治上是嚴重的失分,俄羅斯更難迫使烏克蘭接受和平條件。

        但這一階段烏軍的反擊也并非完全成功,主要是在赫爾松方向上迫使俄軍后退的行動中,烏軍也付出了相當?shù)膿p失,使得俄軍獲得了足夠時間在盧甘斯克方向建立鞏固防線,而在紅利曼失守的過程中,俄軍未貿然反擊,而是加強了北線的防守,將局部動員后的首批動員部隊大量部署到了這一方向,使得烏軍很難再抓住俄軍兵力虛弱的要點打出類似的反擊。

        而烏軍在進入赫爾松之后,也無法渡過第聶伯河繼續(xù)發(fā)展勝利,這一方向也逐漸轉入相對平靜。

        俄羅斯的第三回合

        盡管在地面戰(zhàn)線上俄軍被迫放棄若干要地,但俄軍這一階段也逐步放下了一些不必要的包袱,開始正視烏克蘭的軍事能力,并開始對烏克蘭全境展開大規(guī)??罩写驌簟?/p>

        而這一空中打擊的主要手段,卻不是常規(guī)空軍和戰(zhàn)術導彈,而是大量的活塞動力螺旋槳巡飛彈,出人意料的是,這種巡飛彈并非俄羅斯自行研制,而是從伊朗引進的“見證者136”,使用成千上萬這種彈藥,配合俄羅斯全面動員后開始大量生產的常規(guī)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俄軍在短時間內對烏克蘭的電力系統(tǒng)實施了全面打擊,并且隨后繼續(xù)持續(xù)打擊。

        在11月,俄軍從赫爾松撤退,首批動員部隊投入戰(zhàn)場后,其兵力不足問題得到了一定緩解。


        俄軍大量的無人機襲擊嚴重癱瘓了烏克蘭的電力設施,對烏克蘭的戰(zhàn)爭潛力造成了相當?shù)拇驌?/p>

        同時俄軍對烏克蘭的持續(xù)空中打擊也初見效果,在大量使用巡飛彈攻擊烏克蘭固定設施的同時,俄空天軍也終于得以騰出手來,開始對烏克蘭的地面軍事調動進行空中遮斷。

        目前我們尚不清楚烏軍在這些遮斷行動中到底遭到了多大的損失,但從目前相關報道已經提到,烏軍至少有一個使用波蘭援助T-72坦克的裝甲旅在鐵路調運過程中遭俄軍空中和導彈打擊而遭到了嚴重損失。

        至于其他針對烏軍人員集結地,后勤中心、道路樞紐的轟炸給烏軍造成了多少損失,目前暫時還無法統(tǒng)計,但從近期北約軍事顧問發(fā)表的言論,稱烏軍一些部隊在投入戰(zhàn)場前就已經遭到了70%甚至80%的人員傷亡來看,這種打擊的效果是顯著的。


        直到年底前,俄羅斯空天軍才終于騰出手來猛烈襲擊烏克蘭鐵路系統(tǒng),開始遏制烏克蘭后方兵力調動和降低其后勤能量

        同時,俄軍圍繞巴赫穆特等地的作戰(zhàn),也越來越不以追求陣地的得失為主要考慮。當然不能說不考慮奪取陣地,因為俄軍這一系列作戰(zhàn)的主要目的就是針對烏克蘭的東部筑壘地域,其目的是將烏克蘭這幾個經營8年,已經實現(xiàn)地下化,堡壘化的要塞攻克,不管最后是通過“圍三闕一”逼迫烏軍放棄重武器撤退,還是如同當初的馬里烏波爾一樣,要徹底圍殲,都可以。

        烏軍既然不甘于放棄這些陣地,就必須對巴赫穆特等上述要地周邊的要地寸土不讓堅決死守。

        而這正是俄軍希望的,使得烏軍將注意力集中在俄軍同樣集中注意力的方向,無暇他顧。

        這對于兵力依然不占優(yōu),但在火力和技術裝備數(shù)量上,技戰(zhàn)術嫻熟度上占優(yōu)的俄軍,打出較高的殺傷比,不難。


        目前在巴赫穆特,俄軍占著高地猛轟烏軍,卻反復的沖下來又回去,烏軍則不停更換部隊進行堅守,“巴赫穆特絞肉機”中攪碎的,大部分還是烏克蘭人

        如果俄軍可以持續(xù)的在這里和烏軍進行一段時間的交戰(zhàn),最終將使烏軍的有生力量被消耗到某個臨界值,從而為俄軍達成其下一步目標奪回優(yōu)勢。

        這是一個簡單直接的蠢辦法,相比之下,俄軍初期的計劃可說是大開大闔,如果成功的話,足以以“俄軍妙計輕取烏克蘭”為題,載入未來幾十年各國軍事教科書?,F(xiàn)在的作戰(zhàn)策略相比之下,實在是難看得很,可以說計劃的每一行字都充滿了炸藥的臭味和鮮血的腥咸,而它的執(zhí)行者,也是最適合干這事兒的人,被西方叫做“末日將軍”的蘇洛維金。

        沒辦法,投機取巧失敗了,俄軍花了一年,最后還是回到最初的起點,啃下烏東兩州,再說別的吧。

        那你說都打到這程度了,烏克蘭還有沒有可能再突然搞出個奇謀妙計一下子把俄軍打個丟盔棄甲,顏面盡喪呢?

        首先俄軍的顏面現(xiàn)在就甭提了,計劃都已經把“刷KD比刷到你退游”寫臉上了,他還要什么臉?

        但烏軍這次是真的不可能翻盤了,因為已經沒有空子可鉆了。他們必須在俄軍指定的地點,和俄軍打消耗戰(zhàn),直到把自己消耗完。但到目前為止,烏軍并沒有停止在頓巴斯前線絞肉的意思,可以說,俄軍以一種“蠢”辦法,達到了讓烏軍自己交出主動權的效果。

        當然目前戰(zhàn)線上除了巴赫穆特,還有幾處可能發(fā)生新的大規(guī)模沖突的區(qū)域,比如扎波羅熱方向,雙方也都集結重兵,此外俄軍在哈爾科夫地區(qū),比如紅利曼方向也在繼續(xù)展開攻擊。而烏克蘭方面也一直擔憂俄軍會從白俄羅斯方向再次實施攻勢,盡管目前為止在這一方向的俄軍和白俄羅斯軍人數(shù)上并不多。

        這也就是為什么包括美國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在內的西方軍事將領們也都認為,烏克蘭應該在11月俄國退出赫爾松的時候開始尋求和平談判,因為這就是波峰了,再下去全是下坡路了。

        當然烏克蘭不同意,執(zhí)意要去打,那這就沒什么可說了,只能說祝愿和平早日重回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吧。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