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09 19:39:00作者:佚名
50位中外名家 90件玻璃藝術精品
“鑄造詩意:國際玻璃藝術邀請展”策展人莊小蔚是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2011年被授予英國胡弗漢頓大學“榮譽教授”稱號,這是一所大學授予在學術界做出突出貢獻的教授和學者的最高稱號。他是國際公認玻璃藝術領域的重要人物,鑄造詩意是他一直以來的研究主題。
展覽邀請了英國窯鑄玻璃藝術之父基思·卡明斯(Keith Cummings)、當代玻璃藝術大師伯特·范·盧(Bert van Loo)、中國現代玻璃藝術先行者關東海、澳大利亞最負盛名的當代藝術家理查德·懷特利(Richard Whiteley)等50位中外藝術家參與展覽。
每一件作品都是藝術家的心力、體力與精神的凝結。如理查德·懷特利的參展作品《藍色的肺》,獨特的視覺效果引發(fā)觀者對生命的深思;莊小蔚的參展作品“詩歌的紀念碑”系列,帶我們感受到一個現代神話的可能性,既有美的誘惑,也有自我迷失的可能……我們將在觀展中怡情悅性,得到精神的暢想與詩性的觀感。
以玻璃藝術觀世界文明
玻璃藝術不僅是藝術家創(chuàng)作理念和手工技藝的聚合,也是生產技術、人文思想、經濟發(fā)展等人類文明的體現。現代玻璃藝術的創(chuàng)作技法,從工藝到藝術形式都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力,藝術家們不斷研究創(chuàng)作技法,反復探索玻璃藝術學科的邊界。
玻璃藝術自手工藝時代發(fā)展至今,與現代科技也進行了交互融合。部分藝術家把全息投影、3D打印等技術逐漸應用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藝術觀感,也為玻璃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觀念受文化因素影響,形成了明顯的個人風格。如關東海本次參展作品《人馬座》和《長蛇座》結合文物形象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生命的思辨進行創(chuàng)作,作品作為探索人、自然、宇宙關系的紐帶,實現了在精神宇宙中暢快翱翔的自由。
成鄉(xiāng)的《絲路》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絲綢之路上玻璃藝術從西方到東方的傳播。絲綢之路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橋梁之路,它拉開了中國貿易經濟發(fā)展的序幕。這件作品不僅是對古老絲路的回望,也是對現代絲路的暢想。
此次參展作品有諸多國際知名的榮譽佳作,曾于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英國布里斯托爾博物館、蘇格蘭國家博物館、荷蘭玻璃博物館、亞洲當代藝術中心、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等著名藝術機構展出或收藏。
山城相依俯瞰大海的藝術中心
“山城相依,云海相融,海天一色,盡收眼底”。海天·云上藝術中心,一個“能俯瞰大海的藝術空間”。此次展覽,不僅能欣賞到春光與玻璃交相輝映碰撞出的色彩斑斕,也能在館內一隅,俯瞰窗外碧海,沉醉在情景交融的藝術氛圍中,為觀展體驗增添一份難得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