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11 08:30:29作者:未知
翟曉川是社區(qū)里“最高的志愿者”。 圖/翟曉川工作室
北京首鋼男籃已經集結近20天,開始休賽期備戰(zhàn)。球隊放假期間,隊長翟曉川在所住社區(qū)報名加入抗疫志愿者行列,受到各界好評。近日,川隊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分享了這段難忘的經歷。在他看來,無論身穿防護服還是首鋼隊服,都意味著責任在肩。
“最高志愿者”與叔叔輩球迷視頻交流
五一假期后,翟曉川開始在社區(qū)上崗,協(xié)助核酸檢測點的秩序維護和信息登記等工作。
盡管“武裝到牙齒”,但翟曉川2.05米的身高,在志愿者中依然極具辨識度,他的工作照也在各媒體和網絡平臺廣為傳播,受到市民和球迷的一致好評。
做志愿者期間,翟曉川得到了來自社區(qū)工作人員和居民的幫助,更感受到了大家的熱情。最讓他難忘的是一位阿姨。當時,川隊剛接手新工作還不太熟悉,這位阿姨會幫忙招呼檢測的居民保持兩米距離、自覺排好隊、戴好口罩。“特別熱情的一位阿姨,她當時還不認識我,后來在群里聽說是首鋼男籃隊長在做志愿者,就又來了一趟?!钡詴源ㄐχf。
因為阿姨的弟弟是首鋼球迷,所以她找到川隊,撥通了和弟弟的視頻電話。跟這位應該叫“叔叔”的球迷,翟曉川聊了很多,“比如我們今年的成績,未來怎么樣之類。我覺得他對我們首鋼隊還是非常了解的,他說會一直支持我們?!?/p>
社區(qū)工作不易,大家都是連軸轉
上月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翟曉川曾表示,親身體驗過社區(qū)工作的程序和難度,見證了醫(yī)護和工作人員的辛苦,非常敬佩他們的奉獻精神。
歸隊開練后,再次回憶起志愿者經歷,川隊仍記憶猶新,特別是一次與社區(qū)書記聊天,得知整個團隊只有十幾名工作人員,服務范圍卻是周邊幾公里、居民近萬人。遇上疫情防控這樣的重大事件,人手短缺在所難免,因此每個人都是連軸轉。“書記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休息三五個小時,早上五點又上崗了?!钡詴源ǜ嬖V新京報記者。
川隊也對新京報記者說過,他加入志愿者行列,希望幫社區(qū)出一份力,但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他想帶動更多人投身其中,“眾人拾柴火焰高”。他所在社區(qū)的志愿者隊伍中,有大學生、老師、房產中介等來自各行各業(yè)的人,志愿者們在疫情防控中發(fā)揮了不小的作用。
不過,在翟曉川眼中,最辛苦也最危險的還是采樣人員。“手套戴一會兒,我手上就全是汗,很不好受,他們還要戴好幾層,防護裝備也裹得很嚴實,而且要在那兒一坐好幾個小時不能動,更別說喝水上廁所了。因為采樣要摘口罩,所以他們真的是暴露在風險里。”
也正因為與他們共事,川隊深有感觸:“我們在保護著他人的同時,有更多人在保護著我們?!?/p>
穿上球衣、防護服都意味著責任
穿過背心短褲的籃球比賽服,也穿過層層包裹的防護服,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翟曉川說,不管穿的是什么,最大的共同點就是責任,“穿上球衣是代表北京,我有責任給我們的城市帶來榮譽,爭取好成績。穿上防護服也是一種責任,我要傳遞正能量,出一點力去貢獻給社會,我們也要做好這項工作,去幫助更多人。”
通過這段志愿者經歷,翟曉川更深刻地領悟到,每個行業(yè)都不容易,因此堅持更加可貴。就像他十幾年的球員生涯,要克服傷病等困難,努力訓練,在比賽時一直抱著每場必爭的信念。醫(yī)護人員、社區(qū)工作者,還有志愿者都是在各自崗位上堅守,不辭辛勞,無懼危險,堅定地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zhàn)。
隨著防控形勢總體向好,生產生活正逐步恢復正常。翟曉川和很多人一樣,相信疫情終會過去。他也暢想著,待到疫情結束后,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在球迷面前打比賽,“我們離開有球迷在的現(xiàn)場時間太長了,所以還是想舉辦一些活動跟比賽。最想做的就是在球迷面前打比賽?!?/p>
新京報記者 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