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花5000元買健身鏡,我后悔了,還不如跟著劉畊宏練

        更新時間:2022-06-11 14:03:11作者:佚名

        花5000元買健身鏡,我后悔了,還不如跟著劉畊宏練

        智能健身鏡的處境變得尷尬了起來,一些買過的人吐槽稱,花大價錢買的鏡子最終在家里吃灰,一些人通過閑魚低價轉賣了出去。而更多的年輕人,則跟著劉畊宏一起健身,他們覺得花好幾千元買一面鏡子,不值。


        這個夏天,為了練出好身材,無數俊男靚女每天準時蹲守在劉畊宏抖音直播間打卡,一起揮汗如雨。

        劉畊宏是今年4月火起來的,通過在抖音上與妻子一起直播健身過程,他的粉絲數一路飆漲至目前的7131萬,單場直播最高有幾千萬人觀看。憑此,他一躍成為抖音全民健身計劃的合伙人,抖音甚至專門為他開設了健身合集賬號,這個名為“劉畊宏肥油咔咔掉”的賬號,目前也有了上千萬粉絲。

        在劉畊宏的帶動下,居家健身儼然成了新風口,以致于瑜伽墊、跳繩、啞鈴、跑步機等健身器材的成交額大幅增長。

        但對于去年火起來的智能健身鏡來說,劉畊宏的爆火或許不是一個好消息。一些原本還在猶豫是否購買智能健身鏡的消費者,徹底被搶走成為了“劉畊宏的男孩女孩”。

        有網友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劉畊宏通過視頻直播的形式提供健身課程,滿足了絕大多數消費者跟練的需求,能夠享受幾乎完全免費的健身房陪伴效果,大家也就沒有必要再花大價錢去購買智能健身鏡了。

        也因為如此,智能健身鏡的售價已經開始松動。根據成交數據顯示,最初智能健身鏡售價高達近萬元,后來變成5000元左右,現如今又降至了3000元以下。不久前,小度發(fā)布的新一代添添智能健身鏡M30,起售價甚至低到了2699元。

        不過,智能健身鏡雖然自降身價,但價格依然昂貴,并且被不少消費者吐槽為“不好用”,他們覺得花大幾千元買來的智能健身鏡,最終的使命就是在家里吃灰。

        花大價錢買的智能健身鏡在吃灰

        “真的有點雞肋,沒有宣傳的那么智能?!?0后方晴花5000多元買完智能健身鏡后,就后悔了。

        方晴入手智能健身鏡來自于社交平臺的種草。2021年,因為工作變動,有著三年健身經驗的方晴,無法再騰出整塊時間去健身房鍛煉,眼看著自己保持的每周去健身房“打卡”兩到三次的習慣要中斷,方晴特別焦慮,一次無意間她在社交平臺上刷到了一個健身鏡的推文,一下子就被種草了。

        “在家能隨時隨地健身的賣點吸引了我?!狈角缌⒓创蜷_購物App,貨比三家后,挑好了一款智能健身鏡,鏡子本身售價4000元左右,會員費要一千多元,加起來要5000多元。這對于剛畢業(yè)沒多久的方晴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猶豫再三后,她還是咬牙付了款。

        剛收到健身鏡時,方晴被這面鏡子帶來的“未來感和科技感”震撼了,她告訴《財經天下》周刊:“鏡子里的健身課程很豐富,有HIIT、普拉提、還有各種舞蹈,比健身房的種類還多。而且鏡面上能顯示我運動時的身體狀態(tài),就像科幻電影里一樣,每次鍛煉的時候我都感覺自己在拍‘大片’?!?/p>

        然而,隨著新鮮感褪去,方晴逐漸感到了失望。這面裝載著“AI智能”的鏡子,高科技感并沒有電影中那樣酷炫,方晴稱,鏡面上的攝像頭雖然可以捕捉人體動作,但是精準度并不高,而且連接不穩(wěn)定,時不時還會卡頓一下。

        “如果在健身房,教練可以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素質,設置針對性的鍛煉項目。但健身鏡設計的訓練很死板,完全是根據之前的數據計算,再提供一套課程。”方晴對此覺得無奈。

        智能健身鏡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集“便利、指導”為一體,如同一個能夠隨時在家中提供指導的“私人AI教練”。但一位擁有200萬粉絲的健身up主在其測評視頻中表示,AI算法根本達不到專業(yè)教練的水平。

        這名健身up主曾花費13000元購買了一面Mirror健身鏡,這款健身鏡主打“一平米隱形家庭健身房”的概念,能夠為用戶提供拳擊、瑜伽、力量等適合在家中鍛煉的健身項目。此外,該款健身鏡還能夠實現即時交互、顯示心率、根據算法提供個人訓練計劃等。

        雖然功能看起來很豐富,但并不是很實用。這名健身up主表示,AI算法遠不如真實私人教練人性化,所謂的定制個人計劃,只是根據之前的訓練歷史記錄推薦類似的課程,盡管攝像頭能夠捕捉用戶動作并給予提示,但缺乏針對性的糾正與指導,使用者很難意識到問題所在。

        “智能健身鏡聽起來高端,其實更像是一塊在健身時能看到自己的大屏幕,甚至它作為鏡子而言也不是很好用,鏡面太暗了?!彼缡强偨Y說。

        圖源/FITURE官方微博

        在小紅書上搜索智能健身鏡,能出現2萬篇筆記,不過其中有不少是吐槽被收了智商稅的。一個名為“一支小尾巴”的網友稱,“偷懶卻花了冤枉錢,健身鏡是自己買過的最不實用的東西。”花大幾千買回家,目前放在家里吃灰,課程太小兒科了,還不如跟著keep、劉畊宏練。這位網友建議,真想健身的話,還是去健身房靠譜,雖然也花錢,但是真有效果。

        健身愛好者蔡雅說,她家的FITURE健身鏡排在家電閑置率第一的位置,當時是朋友當生日禮物送給她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她減肥,沒想到送來一年多,她幾乎沒用過。

        “當時為了擺放這個鏡子,我和老公還吵了一架,感覺放哪都不好,不能對著床,對著門,還得要求有一片空地,最后放在了餐桌邊上?!辈萄耪f,好不容易安置好后,打開用了一下傻眼了,里面的課程如果不交年費壓根沒辦法用,最后她把這個鏡子低價掛在閑魚賣了。

        《財經天下》周刊在閑魚上搜健身鏡,發(fā)現有不少人在低價轉讓FITURE、Mirror、小度添添等品牌的健身鏡。給出的轉讓理由普遍是:“懶人沖動消費,幾乎沒用過,低價轉讓。”

        爭相入局分一杯羹

        智能健身鏡已有幾年發(fā)展史,鼻祖是美國健身鏡品牌Mirror。Mirror于2018年打造了全球首款高科技健身鏡,與“高科技”對應的是,智能健身鏡的售價也很“高”,價格幾乎近萬元。除了為鏡子本身買單,使用者每月還需花費250元左右的內容服務費,才能觀看鏡子里的健身視頻。

        盡管價格高昂,但Mirror智能健身鏡甫一問市,便引起了消費者與資本方的關注,甚至被《TIME》稱為“2018年度最佳發(fā)明之一”。2020年,知名運動服飾品牌Lululemon花5億美元收購了Mirror,這也是其有史以來的第一筆收購。

        Mirror火了后,國內的企業(yè)聞風而動,成立于2019年的FITURE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品牌。FITURE直接對標國外智能健身鏡品牌Mirror、Tonal和Tempo,在成立兩年內連續(xù)獲得四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4億美元,投資方十分豪華,集結了包括君聯(lián)、紅杉、騰訊等14家機構,去年4月投后估值飆升至15億美元。

        FITURE延續(xù)了Mirror的風格,價格同樣高昂,尊享版魔鏡售價高達7800元。一個月后,國內掀起了智能健身鏡的跟風浪潮,不少品牌緊隨其后推出健身鏡產品。2021年5月19日,跑步機品牌億健發(fā)布健身鏡;同月智能運動平臺咕咚與樂刻先后推出健身鏡,十天內有三款健身鏡問世。

        就連科技公司也來分一杯羹。百度發(fā)布添添智能健身鏡,華為申請健身品牌“為鑒”的商標注冊,不久后一款搭載鴻蒙系統(tǒng)的智能健身鏡也許將問世。此外,小米、科大訊飛、海爾等大公司也有入局健身鏡行業(yè)的傳聞。

        短短幾個月,國內相繼涌現了十余個健身鏡品牌,百鏡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智能健身鏡領域已有10余家企業(yè)產生超20起融資,融資金額從數百萬元到十億元不等。


        圖源/視覺中國

        雖然各路資本來勢洶洶,但成績單卻并不亮眼。艾瑞咨詢發(fā)布的《2021年中國智能運動健身行業(yè)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智能健身鏡出貨量只有0.4萬臺,市場規(guī)模只有0.3億元。這在當年智能運動健身行業(yè)134億元的規(guī)模體量里,占比可以忽略不計。即便2021年出現了暴增,智能健身鏡出貨量和市場規(guī)模變?yōu)?萬臺和2億元,但與當年180億元的智能運動健身市場總體量相比,還是難以相提并論。

        智能健身鏡市場規(guī)模不大,核心原因是,這款備受資方寵愛的產品,在消費者面前碰了壁。

        拿去年618舉例說,當時定價4699的FITURE魔鏡旗艦版曾以3199元的價格出現在薇婭直播間。但是68折的大幅折扣卻沒有打動消費者的心,這款產品的銷量平平,當晚在薇婭直播間只售出1484件,總銷售額為470多萬元。

        時至今日,瀏覽各大電商平臺可以發(fā)現,頭部玩家FITURE的銷量依舊慘淡,淘寶官方旗艦店顯示,被評為“本店智能健身鏡熱銷第一名”的魔鏡旗艦版,月銷只有400多單。就連曾經為其帶貨的薇婭也曾在直播間表示,最初她很糾結是否要與FITURE合作,“一個鏡子好幾千,價格太貴了?!?/p>

        在京東平臺同樣如此,搜索智能健身鏡,不管FITURE、小度添添、YUPP等,評價數全都寥寥無幾,有的甚至零評價,最好的也只有2000。

        消費者熱度不高,是因為與keep等健身軟件相比,動輒好幾千元的健身鏡顯得過于昂貴。以FITURE魔鏡尊享版為例,健身鏡的“硬件裝置”價值高達8000多元,此外用戶每年還需要支付1000元左右的會員費,才能夠享受其中的“軟件服務”。

        與之相比,keep一年的會員才200元左右,僅為一頓火鍋的價格。而看似昂貴的健身房,如果按照一節(jié)團課80元、每周上兩節(jié)課來計算,8000元的花銷足夠消費者去鍛煉一年。

        此外,健身鏡主打“居家健身”概念,但大部分年輕人的家中其實沒有足夠大的空間任人“施展拳腳”。

        年輕人直呼買不起

        對此,梁茜茜深有體會。這位23歲的北漂姑娘形容自己是“重度社恐”,因為沒有勇氣踏入健身房,平日里只能在家中跟著健身視頻鍛煉。在小紅書看到智能健身鏡廣告時,梁茜茜“瘋狂動心”,但考慮到房間中已經沒有位置放置鏡子,且賣得又太貴,最終她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很多健身動作都需要大幅度伸展肢體,有時候還要前后左右移動,我的家里騰不出這樣的空地,一旦動起來就會踢到周圍的東西,其實挺危險的?!绷很畿缯f。

        對于尚在外地工作、需要租房的年輕人而言,看似“方便”的健身鏡也是一種“搬家累贅”。梁茜茜表示,在北京工作的兩年里,她已經搬了三次家,每次搬家都是“傷筋動骨”?!敖∩礴R塊頭太大了,不如健身環(huán),便宜還方便。”

        此外,健身鏡也無法提供健身房的“氛圍感”。蘇敏是一位堅持鍛煉的健身愛好者,她經常去“超級猩猩”上課,隨著疫情蔓延,去實體店變得越來越麻煩,她便動了購買健身鏡的心思。

        在社交平臺觀看了數篇測評,又在線下實體店體驗之后,蘇敏最終還是放棄了購買。“一方面,我覺得有點不值當,一面鏡子價格接近4000元左右,而且后期還要再買會員,需要一直持續(xù)花錢,很不劃算?!碧K敏說,“另一方面,我不是一個自律的人,就算把鏡子買回去,估計也堅持不下去?!?/p>

        蘇敏表示,她曾購買過keep會員課,也添置了健身環(huán)等健身產品,但無一例外都“去角落吃灰了”,“就像你在家只想癱著,去圖書館才會有學習的動力,健身也一樣。”


        圖源/FITURE官方微博

        賣得太貴阻擋了絕大部分用戶購買健身鏡。據《2021年大眾健身行為和消費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大眾健身年平均總消費為5670元,僅有近25%的用戶體育健身消費超過8000元。

        智能健身鏡企業(yè)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紛紛開始自降身價。2021年10月,FITURE發(fā)布新一代魔鏡“mini”,其預售價僅為2799元。同年7月,咕咚推出家庭智能健身新品牌FITMORE,標準版首發(fā)價為售3999元。今年5月,小度發(fā)布新產品“小度添添智能健身鏡M30”,這款健身鏡更是創(chuàng)全品類價格新低,起售價為2699元。

        盡管價格逐漸降了下來,但幾千元的售價還是不夠“親民”。隨著“云上”直播的流行,不少健身教練開設直播賬號,進行線上直播教學。與此同時,B站、抖音等社交媒體,也陸續(xù)涌現出諸如周六野、林芊妤、劉畊宏等免費內容的創(chuàng)作者,消費者購買健身鏡的欲望再次降低。

        90后李梅原本是計劃買健身鏡的,她覺得如果花點錢,能讓自己瘦下來那也值了。但是要買健身鏡的話,她還得先換個大點的房子,想想都太麻煩了,之前居家的時候看到劉畊宏爆火后,她就徹底斷了念頭。

        “劉畊宏大多數時間都是晚上七點半播,只有周六是早晨播,我下班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抖音,跟著一起練。”李梅說練了一段時間以來,她感覺很有效果,已經瘦了好幾斤,并且還不用花費一分錢,她覺得特別值。

        擁有8年教學經驗的健身教練Leo告訴《財經天下》周刊,智能健身鏡的目標受眾并不明確,對于“健身小白”而言,視頻跟跳已經足夠滿足需求,花大價錢買健身鏡屬于“殺雞用牛刀”;對于入門級選手來說,智能健身鏡提供的糾錯功能又不夠充分,如果在這個階段依賴健身鏡,容易養(yǎng)成不好的健身習慣;而對于進階型選手來說,經常需要做一些具有高難度的動作,或有針對性的訓練,自己在家練容易受傷,去健身房更合適。

        總體而言,目前智能健身鏡還處于初級發(fā)展階段,雖然入局者多,但各家產品的差異性并不明顯,幾乎是從同一個模子里出來的,一眼望去千篇一律。FITURE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張遠聲曾坦言,健身鏡集硬件、軟件、內容、服務等八個維度為一體,只要一個維度有短板,給用戶的體驗就會很差。

        而當下健身鏡被詬病最多就是內容服務上,由于課程內容有限,后續(xù)服務跟不上,大大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體驗。業(yè)內人士透露,說到底健身鏡還得回歸到健身的核心價值上,能提供有差異化的內容服務,如果做不到那就是一面鏡子。

        這就陷入了一個悖論,想要給用戶提供好的內容和服務,需要有大量的用戶數據進行課程迭代,服務升級,但是目前包括FITURE在內的健身鏡受制于用戶規(guī)模小、產品銷量低,很難開發(fā)出能滿足絕大多數健身愛著者需求的產品,也使得至今這款產品的受眾人群依然小眾。

        (文中消費者為化名)

        撰文/ 《財經天下》周刊作者 楊陽

        編輯/ 陳芳

        本文標簽: 劉耕宏  健身鏡  健身教練  抖音  拳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