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14 13:31:43作者:未知
作者|Eastland
頭圖|視覺中國
全球最大的免稅巨頭被投資者追捧過頭了。
2021年,中國旅游集團中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免”,代碼601888.SH)營收676.8億、同比增長28.7%;歸母凈利潤96.5億、同比增長57.2%。
2022年Q1,中免營收167.8億、同比下降7.5%;歸母凈利潤25.6億、同比下降10%。
2022年6月13日收盤,中免收于178.31元、靜態(tài)市盈率36.06倍。盡管中免已從2021年高點(402.8元)回落53.6%,36倍PE、3500億市值仍然高估。原因有三:一是免稅業(yè)務天花板很低;二是中免“內(nèi)向”;三是中免盈利能力及資產(chǎn)狀況。
“內(nèi)向型”免稅做不大
免稅行業(yè)是旅游行業(yè)的子行業(yè),服務對象是海外游客(沒有享受目的地國家的福利也就沒有納稅義務)。
歐、美、日等發(fā)達國家開展免稅業(yè)務不僅能夠繁榮旅游業(yè),還能盡量多地銷售本國商品,促進就業(yè)、改善國際收支平衡。
有海外購物經(jīng)歷的人都知道,免稅商品只能賣給我們這些“外國人”而且必須帶回自己的國家方能拆封使用。在辦理退稅的機場,海關人員會抽查行李,確保申報免稅的商品被帶離本國。
我國于1979年正式批準免稅商品銷售業(yè)務,由“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和“中國免稅公司”兩家國有企業(yè)專營。
中國開展免稅業(yè)務的初衷也是賺取外匯、增加外匯儲備,服務對象是來華旅游、經(jīng)商的海外人士。
幾經(jīng)變遷,中國開展免稅業(yè)的宗旨、主要服務對象都發(fā)生了變化 :
隨著國際交流增加,因公、因私出國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回來后手里多少有些外匯;海外親友回國探親會帶一些外匯……向他們出貨免除中國關稅的海外商品可以把民間的外匯收集起來,扣除購買“洋貨”的成本還能有所剩余,遙想當年每一筆外匯對國家都非常寶貴。
2000年之后,錢包鼓脹的中國人到全世界買買買。此時我國外儲豐盈,居民手里那點外匯沒必要花大力氣“回籠”。有數(shù)據(jù)說中國人買洋貨,按金額算80%以上發(fā)生在海外,20%在免稅店。在機場設免稅店把洋貨賣給國人,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奪回”部分市場。
2011年,借鑒日本沖繩、韓國濟州島,通過“離島免稅”振興旅游經(jīng)濟的經(jīng)驗,海南省開啟了離島免稅試點。
把本國商品賣給外國人并且只賣給外國人,“外向型”免稅業(yè)務的本質(zhì)是“薅洋毛”。而不論出于何種目的——回籠民間外匯、“奪回”部分洋貨銷售渠道還是振興海島旅行經(jīng)濟,都是用外匯購買外國商品,再賣給中國人的“內(nèi)向型”免稅業(yè)務。
“內(nèi)向型免稅”有歷史成因也比較符合國情,本身無可厚非。但要明白它的發(fā)展必然會受到限制:第一,要消耗外匯,不會增加我們的外儲;第二,生產(chǎn)同類商品的中國企業(yè)失去了部分市場;第三國家沒收到關稅,只有免稅店賺了個差價。
到目前為止,我國財政部只發(fā)出8張免稅牌照?!半p十一”單日成交4000多億,中免一年免稅商品銷售金額只有400多億。國家什么不發(fā)8萬張、80萬張免稅牌照?因為,任何主權國家都不會讓“內(nèi)向型免稅”做大。
天貓?zhí)詫毜奶旎ò迨歉哌_幾十萬億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內(nèi)向型免稅不過1000億左右。1000億的天花板下容不了市值1000億的上市公司。
海南離島免稅的蛋糕
中國免稅業(yè)最大的蛋糕在海南。
2021年,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tài)化的背景下,海南旅游業(yè)穩(wěn)步復蘇,全省接待游客8100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的97.5%,而旅游總收入比2019年增長30.9%、達1384億。
離島免稅政策對海南旅游總收入的拉動作用明顯。2021年10家免稅店銷售免稅商品5349萬件、銷售收入505億。
2021年,在海南10家免稅店購物的人數(shù)達968萬人次,人均購物5.53件、人均消費5220元,商品平均單價944元。
到訪游客中只有八分之一購物,人均5件商品,每件將近1000元。
海南離島免稅蛋糕的分食者即將出現(xiàn)!
2020年6月,王府井拿下國內(nèi)第8張免稅牌照;2021年1月與海南天然橡膠集團合資成立“海墾公司”;截至2021年末,王府井免稅業(yè)務團隊擁有180名員工,初步確認首批將引入130余個品牌。
中免盈利能力
2018年2月27日,中國國旅旗下全資子公司“中免公司”以15億對價收購“日上上?!?1%的股權,海免公司51%股權為無償劃撥。
2019年1月,國旅總社被剝離給控股股東。2020年6月29日,中國旅游(601888.SH)正式更名為“中國中免”。短短幾個交易日,股價從更名前的126.58元“摸高”到218.16元。
1)免稅商品銷售增長遲滯
轉(zhuǎn)型前的2017年,中國國旅279億營收中,旅游服務、商品銷售收入分別為122.8億、156.2億,旅游服務收入占44%。
2018年,旅游服務收入122.9億,與2017年持平,但在營收中的占比降至26.4%。
2019年,旅游業(yè)務被剝離前的6億收入被確認,占上市公司總營收的1.3%。
轉(zhuǎn)型后,中免營收分為“免稅商品銷售”和“有稅商品銷售”,前者占比迅速擴大。
2019年免稅商品銷售收入458億、占總營收的95.5%;有稅商品銷售收入11.5億,占比總營收的2.4%。
2020年初受疫情沖擊,下半年恢復較好,財年銷售收入降至324億、占營收的61.5%;
2021年免稅商品銷售收入429億,比2019年下降6.3%;有稅商品銷售收入突破240億,較2019年增長1988%。
2021年,中免商品銷售收入669.4億億,較2019年增加約200億。其中,免稅商品銷售額減少28.8億,有稅商品銷售增加228.5億。
“分食者”還在路上,中免的“招牌業(yè)務”已然增長乏力,以至有稅商品銷售成為營收增長的驅(qū)動力。
2)毛利潤率下降
免稅商品毛利潤下降明顯:
2019年免稅商品毛利潤率高達50%,2021年降到37.8%,相當于每年下降6個百分點。有稅商品毛利潤率遠低于免稅商品,并且也從2019年的31.6%降至2021年的24.6%。
2019年,免稅商品毛利潤為229億,貢獻率達98.4%;
2020年受疫情沖擊,免稅商品毛利潤降至145億。有稅商品貢獻64億毛利潤,貢獻率從1.6%暴增到30.6%;
2021年,免稅、有稅商品毛利潤分別為162億、59億,基本維持“三七開”格局。
2021年免稅商品毛利潤較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29.1%;有稅商品毛利利潤較疫情中的2020年下降8.1%。
免稅業(yè)務是中免的招牌且毛利潤率遠高于有稅商品,而且疫情在總體上利好海南離島免稅(因為無法出國購物)。在這樣的背景下,免稅商品營收、毛利潤金額、毛利潤率都在下降,說明免稅業(yè)務天花板只有500億左右。
假如營業(yè)面積、客流不變,免稅商品銷售占比越大總體收益越高。
3)銷售費用暴跌之迷
下圖中藍色折線代表毛利潤(率)、彩色堆疊柱代表費用(率),只有藍色淹沒彩色主能取得經(jīng)營利潤。
2019年中免毛利潤237億、毛利潤率49.4%。2021年毛利潤228億、毛利潤率降至33.7%,同期王府井(600859.SH)毛利潤42.14%。
2019年、2020年,中免管理費用分別為16.28億、16.37億,幾乎沒有變化。2021年管理費用增至22.5億、占營收的3.3%,薪酬、折舊、辦公費用都有所提高。
中免銷售費用降幅令人震驚:
2019年155億、2020年88億、2021年39億;2019年銷售費用率高達32.4%、2021年銷售費用率僅為5.7%。
2020年的原因是“機場租金大幅降低”,2021年是“因新冠疫情影響,與出租方達成減讓協(xié)議”。
首先,中免將經(jīng)營場地租金列為管理費用不合理,毛利潤被“拔高”。
這里講一個通俗易懂的判斷方法:必須花、不花沒法開張的錢是成本,可花可不花的錢是費用。飯館要租房、買食材、雇廚師/服務員,否則無法經(jīng)營,相關支出都是成本。“滿減/返券”、派發(fā)“小廣告”、團建……少搞或不搞也能開張,相關支出可納入銷售費用、管理費用。
中免不租場地顯然無法經(jīng)營,不計租金計算毛利潤存在瑕疵。
其次,場地租金減免不可持續(xù),疫情過后相關支出將趨于正常。
中免不計房租算出來的毛利潤率低于王府井。計入房租,毛利潤率至少降低10個百分點。
4)庫存商品
存貨周轉(zhuǎn)天數(shù)是反應零售企業(yè)運營能力的核心指標。
2021年末,中免庫存商品賬面余額達205.6億(較年初增加49.3億)。庫存商品年均值181億,相當于財年商品銷售成本的40.4%。也就是說,2021年中免存貨周轉(zhuǎn)次數(shù)僅為2.5次/年,存貨周轉(zhuǎn)天數(shù)高達145.4天?。?020年為143.5天)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2021年京東營收9516億、存貨周轉(zhuǎn)天數(shù)30.3天,中免營收677億、存貨周轉(zhuǎn)天數(shù)145天。中免市值約為京東的60%,運營能力有天壤之別。
長遠來看,中免零售業(yè)務難以維持30%的增速和20%以上的毛利潤率。營收500億的免稅業(yè)務估值1000億,營收240億的有稅業(yè)務估值500億,1500億是中免合理估值的上限。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不構(gòu)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