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當我們最擔心的人“陽”了

        更新時間:2022-12-16 16:38:43作者:智慧百科

        當我們最擔心的人“陽”了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 編輯/馬雪、馮雪】

        12月5日,北京公交不再查驗48小時核酸的第一天,回到家的張女士感覺自己出現了新冠癥狀,她立刻帶上口罩,把自己隔離在房間內。但同一屋檐下的家人還是相繼“中招”。

        尤其讓張女士擔心的,是已經82歲、患有心臟病的父親。

        好在父親恢復得快,讓張女士松了一口氣,但她仍對老年群體有著些許擔憂,“居家老人不管怎樣還有子女照顧,獨居和養(yǎng)老院老人更加無助”。

        奧密克戎變異毒株致病性已明顯減弱,但隨著各地逐步調整疫情防控政策,面對短期內感染者增多、醫(yī)療資源存在被擠兌風險,社會上出現了一些焦慮的情緒。

        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的健康,尤其牽動人心。如何保護他們平穩(wěn)度過疫情流行高峰的襲擊,是我們走出疫情的關鍵。

        觀察者網近期和多名新冠感染者對話,請他們分享自己或家人的經歷。這其中包括張女士和她的父親,也有懷孕期間確診的媽媽,還有8個月大的嬰兒。

        每個人的體質并不相同,癥狀也因人而異,幾位受訪者的經歷無法代表所有人,但我們希望這些曾與奧密克戎正面交鋒的人士,能為大家提供一些經驗和參考,讓我們一起科學、謹慎、從容地應對疫情。

        以下是他們的故事:

        “82歲的父親扛過了新冠,但我依然擔憂老年群體”

        講述人:張女士 70后 北京 一家四口三人感染

        作為一個一慢二看三通過的謹慎風控人,沒想到成了北京調整防疫政策后第一波被感染的人。

        我是全家第一個出現癥狀的。12月5日,北京公交地鐵不再查驗48小時核酸。那天中午之前我還沒有什么不適,下午覺得嗓子有點干,感覺像是吃的東西特別咸。我也沒特別重視,3點左右還去做了個核酸。


        2022年12月5日起,北京公交、地鐵不再查48小時核酸 圖源:視覺中國

        到晚上7點左右,我在家和朋友打電話,那時感覺特別冷,穿著羽絨背心也凍得直發(fā)抖。電話打完之后頭特別疼,我意識到可能發(fā)燒了,就測了下體溫,一看38度,馬上把口罩戴上。晚上9點體溫升到39度,但抗原顯示陰性。家里人說應該沒事,可能就是正常感冒,但我覺得那種狀態(tài)應該是“中招”了。

        當時家里也沒有退燒藥,那天晚上非常難受,沒怎么睡著,渾身特別疼??傅降诙煸缟?,情況依然不好,但家里人還沒有出現癥狀。我讓我先生去買點退燒藥,他跑了好幾家藥店都沒有,最后只買到一瓶小兒泰諾林。

        這一整天我基本下不了床,也沒怎么吃東西。當天晚上,我先生也覺得我情況比較嚴重,就去孩子房間睡了。

        到了12月7日早上,我先生也開始發(fā)燒。當時家里沒抗原試劑了,但我想這一定是新冠病毒,怕傳染家人就沒出房間。我給我父親發(fā)了一段微信,說我們都發(fā)燒了,讓他不要外出,在家戴好口罩,勤洗手,有什么需要我會在網上買。

        當時我的體溫已經降到38度,精神也好些了,于是趕緊在網上購藥,可忙活了一天,也只買到兩盒藿香正氣水、一盒金青感冒顆粒、一盒西瓜霜潤喉片。

        我們夫妻相繼“中招”,家里還剩下一老一小最讓人擔心,尤其是我父親,他已經82歲了,有心臟病,長期服用抗凝血的藥,最近5年也做過一些小手術。

        但怕什么來什么。7日下午3、4點的時候,我給父親打了個電話,他告訴我中午吃飯的時候他就吐了。我想我父親一定也“中招”了,測體溫37.5度,已經燒起來了。

        我給父親喝了藿香正氣水,他兩次喝完兩次都吐,可能腸胃出現了反應,這種藥也有一定的刺激性,后來我給他換了感冒藥。從7日下午到晚上,父親的腸胃很難受,睡覺前測體溫已經到38度了。

        那一晚,我非常擔心,自己的身體本來就很不舒服,精神也非常緊張,晚上一直做噩夢。半夜起來去我父親房間看了兩次,第一次是12點多,他還是在吐,凌晨4、5點再去看,他已經睡著了,我也就稍微放心一點。

        8日早上,父親已經不吐了,狀態(tài)也還可以,就是體溫依然有38度。因為他已經燒了一晚上,我有點擔心,加上大家都說老年人得新冠危險性比較大,就想著要不要送醫(yī)院。


        2022年12月14日,北京,新冠疫情期間,人們在發(fā)燒診所外排隊 圖源:人民視覺

        但我和我先生一直在發(fā)燒,肯定不能出門,于是想著和社區(qū)溝通,看能不能把我父親轉運出去。社區(qū)說現在新政策是可以居家隔離,如果轉運的話也只能去方艙,但現在方艙已經滿了;確實嚴重的話,可以自行去醫(yī)院。我立馬在網上查發(fā)熱門診開放的醫(yī)院,找了家比較近的醫(yī)院,但可能是疫情高峰期,電話一直打不進去。

        這個時候我們還是挺擔心的,怕突然出現一些不能控制的狀況。我打電話和我在外地的哥哥溝通了一下。他的思路是,現在不知道哪里可以就診,而且就算去了醫(yī)院也得排很長的隊,天那么冷反而會加重病情。如果老人現在狀態(tài)尚可,就先觀察一天半天。

        我覺得有道理,那就先等一等。這個過程中,我也是想各種辦法買藥,還是買不到。最后多虧了我先生的同事。他們住在郊區(qū),藥可能相對好買一些,去藥店真的買到一些藥,就給我們閃送過來。

        8日下午1點左右,我又給父親測了下體溫,已經到了38.5度,他狀態(tài)倒是還行,自己感覺也比前一天更好一些。但我又不淡定了,咨詢了社區(qū)醫(yī)生,他給的建議是,即使溫度比較高,但老人精神狀態(tài)沒問題,就不用特別擔心。

        整個過程中,我父親沒有去醫(yī)院,但我覺得無論去不去醫(yī)院,都要把準備工作和流程梳理好。當時我計劃,如果父親那天晚上情況更嚴重了,就會重新考慮去醫(yī)院,我也做好了這樣的準備。好在8日晚上,他的體溫下降到38度,并沒有繼續(xù)惡化。

        9日早上起床,父親體溫降到36.7度,說自己沒事了,沒有不舒服,吃飯也沒有問題。他還問我什么時候能出門,我說還要再測一下抗原跟核酸,確保自己轉陰才能出門,咱們也不能稀里糊涂出門,再去感染別人。

        在家隔離的那幾天,社區(qū)給了一些抗原試劑,我父親9日測出來還是很明顯的陽性,到12日再測已經是弱陽,我完全陰了。


        12月12日,張女士(左)和父親抗原自測結果 受訪者供圖

        從表面上看,我父親已經完全沒有癥狀了。他雖然有基礎病,但就他的年齡而言,身體素質還是非常不錯的,每天都要出門遛彎一、兩個小時。我們也沒有對他灌輸太多有關新冠的問題去徒增焦慮,而是“外松內緊”。我自己會查閱很多資料,相應地給老人一些反饋,但不用過于強調什么情況下吃什么藥,只是正常地給老人做好后勤保障,保證他日常的習慣,吃好休息好,這就夠了。

        所以,對我父親來說,不是新冠讓他難受,而是好幾天不能出門遛彎讓他挺難受的。

        反倒是我咳嗽得厲害,有痰、背痛。從我個人長期經驗來看,和普通感冒發(fā)燒相比,新冠的癥狀還是要重一些。我先生的癥狀也在反復,中間有幾天溫度降下來了,但可能是沒注意休息,每天都在家辦公、各種電話會議,后面又燒起來。所以我建議感染之后就把所有事放一放,充分休息,讓身體盡快恢復。

        12月13日,社區(qū)的醫(yī)生上門來做核酸,我們一家四口的核酸結果全部是陰性。14日再次抗原自測,還是陰性,我這才放心出門。

        我家三個大人都打了兩針疫苗,我孩子還在上小學,沒打過疫苗,但從頭到尾一直是陰性,也沒有出現任何癥狀??赡苁呛⒆拥挚沽Ρ容^強,新陳代謝快。我們也做了不少隔離措施,基本保證全天都在自己的房間,出門就戴好口罩,餐具分開放。

        我們要科學對待新冠病毒,既不能把它妖魔化,也不能完全無所謂。前一段時間大家都在說“三年疫情結束了”,這種話太不科學了,我們只能說防疫政策發(fā)生了變化,但病毒依然是存在的,不能說政策放松了,疫情就結束了。


        12月14日,張女士轉陰后出門拍攝的北京街頭 受訪者供圖

        我家這次感染得猝不及防,對于現在還沒有被感染的人群,防護還是非常重要的。萬一被感染,要保持冷靜,不一定著急去醫(yī)院,也不用吃過量的藥,認真聽自己身體給出的反饋,千萬不要慌了陣腳,喪失思考的能力。

        基本的醫(yī)學常識也要普及到位,尤其是老年人,別人說疫情結束了,他可能也覺得結束了。實際上病毒還是很厲害的,如果我們說疫情結束了,會對老年人造成誤導,他可能出門也不戴口罩了,以前的防護措施也放棄了?,F在這個時候,對自己的防護反而要加強。

        這幾天生病居家時我也在想,陽性感染者家里的生活垃圾,包括做完的抗原,之前社區(qū)會上門來消殺,但現在不會有人專門上門。如果我們自己不對垃圾做好處理工作,就很有可能把病毒傳染給別人。

        現在出門也不查健康寶了,我們一定要確認自己是真的轉陰才能出門,這對還沒感染的人來說也是一種比較好的保護。

        說實在的,雖然這個病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不是致命的,但是得了也很不舒服,像我在剛開始的兩、三天確實非常難受,今天都已經第11天了,我的癥狀還在,鼻塞、經常咳嗽。對于老人、孩子這種弱勢群體,他們在感染之前的預防和防護工作還是非常重要的。

        我也想呼吁社會關注獨居老人和養(yǎng)老院里的老人,不一定要照顧得面面俱到,但至少要有明確的流程指引,知道出現問題怎么應對。居家老人不管怎樣還有子女照顧,獨居和養(yǎng)老院老人更加無助,請為他們提供足夠的信息和醫(yī)療資源,大家一起平安度過疫情。

        “確診住院期間,我經歷了‘心驚膽戰(zhàn)’一刻”

        講述人:陳璐 80后 上海 感染時懷孕16周

        我是今年春天上海封控期間確診的,可能是封控前幾天去超市囤菜的時候被傳染了。

        4月2日,我開始出現癥狀,咳嗽,嗓子啞了說不出話,還有點低燒。這些癥狀和我平時感冒不太一樣。一般我感冒最多就是鼻塞、流鼻涕,這次嗓子居然啞了,咳得也挺厲害。

        但癥狀持續(xù)時間并不長,不算嚴重,我當時懷著孩子,也沒有感到特別難受。所以就認為這只是普通感冒,甚至都沒有吃藥緩解,更沒想到自己真的會被感染。

        4月5日那天我混檢異常,7日確診,9日被轉運到上海市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

        我平時身體底子很好,2021年底就已經接種了三劑疫苗。實際上我進醫(yī)院那天已經沒什么癥狀了,只是輕微咳嗽,但當時要求CT值不高于35才能出院,所以我又在醫(yī)院住了11天。

        住院期間,我沒有經歷針對新冠的治療,醫(yī)生說不需要開什么藥。但作為孕婦,常規(guī)的檢查還是要做,例如抽血,每天測體溫、量血壓。還要聽胎心、做B超,評估孕中胎兒的發(fā)育是否正常。


        陳璐住院期間做B超檢查胎兒生長發(fā)育情況 受訪者供圖

        作為一名母嬰健康從業(yè)者,我的本職工作需要我去了解新冠對母嬰健康的影響。說實在話,我對新冠病毒對懷孕、對胎兒的影響并沒有特別擔心。第一是我癥狀輕,第二我的產檢一路都是正常的。

        所以在感染新冠之后,我沒有恐慌,沒有焦慮,家里人也非常信任我。

        這個過程中還有一個小插曲。我住院第一天,醫(yī)生來聽胎心,隔壁床和我一樣16周,她的胎心十幾秒就聽到了,就像小火車一樣又響亮又有節(jié)奏。但輪到我時,醫(yī)生卻一直沒聽到胎心,當時我緊張得眼淚都快崩出來了。

        過了一會兒,終于聽見了有節(jié)奏的“突突”聲。我問醫(yī)生:“我的怎么那么難找???”醫(yī)生一邊收拾東西,一邊悠悠地說:“肉比較多?!?/p>

        這可能是我確診期間最心驚膽戰(zhàn)的一件事了。

        經歷過新冠,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如果目前正在備孕,一定要接種疫苗,哺乳期也應該接種。大家要有這個意識。在我備孕的時候,我和我先生就已經接種了三劑疫苗。當時第三針剛開放,積極接種就是想著要保護自己和未來的寶寶。我覺得我癥狀輕也和這個有關。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第一版)》對育齡期和哺乳期女性的接種建議

        如果可以選擇,我會建議感染的孕婦前往能夠持續(xù)進行醫(yī)療監(jiān)測的醫(yī)療機構。雖然絕大多數孕婦在感染后不會出現問題,我們仍應謹慎,以防有任何異常情況時可以及時介入治療,尤其是本來就有并發(fā)癥的孕婦或者胎兒本身已經有特殊情況。

        若當地醫(yī)療資源確實有限,那就只能以預防為主,自己和家人都要盡可能減少接觸人群。

        至于孕期感染期間能不能吃藥,如果和我一樣是輕癥,沒有難受到非用藥不可的程度,我覺得是可以不吃藥的,但如果你感到非常不適,那就針對癥狀來緩解。

        對孕婦來說,發(fā)燒或喉嚨痛很不舒服,對乙酰氨基酚相對是比較安全的;鼻塞、流鼻涕可以優(yōu)先考慮用海鹽水沖洗鼻子。但我建議孕婦不要擅自用藥,最好能在線上找醫(yī)生咨詢一下。

        現在,我的寶寶出生已經兩個多月了,是39+6周順產,出生時新生兒評分9分。寶寶活潑可愛,我目前也沒有任何新冠后遺癥。

        “8個月寶寶第二天就好了,69歲的母親癥狀比我輕”

        講述人:肖女士 80后 重慶秀山 一家四口感染

        我們家最先出現癥狀的是我老公。他是從重慶綦江回來的,那里的疫情沒我們這邊嚴重。我老公坐的是順風車,車上其他四個人都沒事,就他“中招”了。我們也不清楚他是怎么中的。

        12月6日,我老公覺得身體有些發(fā)冷,7日早上起來就渾身不舒服。一開始做核酸混檢,被彈窗了,8日又去做單人單管,仍然只有彈窗,沒出結果。


        姜女士的“渝康碼”同樣出現彈窗 受訪者供圖 (據重慶日報客戶端介紹,混管異常被彈窗、再次核酸后彈窗未消失,是因為核酸檢測結果未出,或核酸檢測為陽性)

        12月9日,我們不到8個月大的寶寶開始發(fā)燒,體溫接近39度。晚上10點多我們帶她去醫(yī)院檢查,也給她做了核酸,當時醫(yī)生說是病毒性感冒,買了藥回家吃。

        結果寶寶回去之后吐得厲害,吃什么藥吐什么藥,后面什么都吃不進去。我們實在沒辦法了,只能給她泡溫水澡,慢慢減少衣物,物理降溫。好在孩子體溫逐漸下降,半夜持續(xù)保持在38度左右,就沒有繼續(xù)給她灌藥。

        10日那天,孩子的情況已經很好了,我們一直監(jiān)測她的體溫,寶寶白天體溫基本上37點幾度,沒有再超過38度。期間也貼了退熱貼,后面溫度保持在36.7左右,就沒有再貼。

        我是9日晚上有些不舒服,但一開始感覺不是很強烈,吃了兩片維生素C就繼續(xù)照顧孩子。10日一早,我開始發(fā)低燒,37.6度,渾身酸痛無力,頭疼、干咳。吃了兩粒散利痛,稍微好了一些。我母親也出現了癥狀。

        11日,我和我母親、我老公三人不適感加強,咳嗽、有痰、堵鼻子,喉嚨也有點疼,頭昏腦脹,明顯感覺慢慢在進入病高峰階段。我媽快70歲了,但她的癥狀相對我來說要輕一些。

        我是11日那天被告知孩子核酸檢測陽性的,三個大人則是抗原自測呈陽性。11日下午我還收到通知,說我混檢呈陽性,讓我去做單人單管,我說:“不用了,我已經陽了。”

        我家人平時身體都很好,孩子從出生到現在就沒生過什么病,這次也是第二天就好了。我家三個大人都接種過新冠疫苗,我因為懷孕只打了兩針,我媽和我老公打了三針。到13日,他倆的癥狀已經好了很多,但我還在持續(xù)。

        我們在本地的藥房配了一些藥,藥房老板說是專門抗新冠的,他自己也中過招。這些藥我吃了兩天多,反正現在還是頭昏腦脹的。


        肖女士在當地藥房配的部分藥物 受訪者供圖

        我感覺我們的癥狀和平時普通感冒發(fā)燒差不多,但也有一些不同,例如我老公會覺得渾身酸痛,我是味覺出了點問題,覺得吃什么都是苦的。

        感染之后,疾控中心也會問你愿不愿意去醫(yī)院或是方艙隔離,但我覺得去了醫(yī)院也是吃藥,在家隔離條件反而會更好一些。

        我們這里感染的人還是挺多的,我加了一個寶媽群,群里很多媽媽和小孩都“中招”了。不過現在大家對新冠的看法已經有了變化,覺得感染不可避免,而且病毒的毒性沒有以前那么強,大家就把它當成重感冒去對待,不會像以前那樣驚慌了。

        這幾天我們盡量多喝水,吃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喝蘋果汁、哈密瓜汁。一個學營養(yǎng)學朋友說,哈密瓜汁可以及時補充人體水分,就當輸液了。

        已經感染的小伙伴們也不用過度焦慮,正常對待就行,家里有小孩的注意監(jiān)測體溫。大家盡量做好自我防護,一定要多喝溫水、小口喝,多喝多排。

        本文標簽: 疫苗  癥狀  抗原  核酸  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