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22 09:40:31作者:佚名
人與人之間,緣分天注定,緣是天意,分是人為。有時候,緣分就是這樣妙不可言。
兄弟認親
2021年12月,家住山東夏津縣的中年男人許傳如,踏上了前往浙江嵊州的火車。這注定是一次不尋常的旅程,因為就在一個月前,他接到嵊州市公安局的電話,民警在電話那頭告訴他:“你的DNA匹配上了!”
40多年的等待,許傳如的尋親之路終于有了回應,這次去嵊州,就是為了與那里的親人相見。
然而更讓許傳如沒有想到的是,在乘坐的火車上,他竟然遇到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兩人交談甚歡。許傳如趕到嵊州公安局后,那名男子也緊隨而至,經(jīng)過確認,兩人竟是親兄弟。
緣分果然是一道橋,雙向奔赴后,奇跡就會發(fā)生。
許傳如
被抱養(yǎng)到山東,千里尋親
生活在山東夏津的許傳如,這年已經(jīng)45歲了,他與親人失散也已經(jīng)45年。
許傳如一開始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養(yǎng)父母對他非常好,只有他這么一個孩子,從小到大都慣著他,盡可能滿足他的需求。
但是稍微長大一些后,他總是聽鄰居議論起,他不是父母的親生兒子,而是不知道從哪抱養(yǎng)來的。因為這件事,小時候的許傳如經(jīng)常被同齡的孩子排擠、欺負,罵他的話要多難聽有多難聽。
許傳如受盡了羞辱,也想過找自己的養(yǎng)父母問個清楚,可又怕傷了父母的心,只有隱忍下來。而此后,自己的親生父母在哪里,他一無所知。
許傳如成年后,和普通人一樣工作、結(jié)婚、生子,生活過得安定平和,還早早抱上了小孫女。小孫女出生后,看著活潑可愛的孩子,他又想到曾經(jīng)的自己,于是有了尋親的想法??扇撕CC?,尋親仿佛大海撈針,到哪里去找自己的親人呢?
許傳如
2019年,許傳如接到一個意外的線索。當時,他為自己辦理獨生子女證時,被戶籍民警告知,他的出生地可能是浙江。于是,他抱著一絲希望,向浙江的尋親組織提交了包括家庭住址、聯(lián)系方式、成長經(jīng)歷、血樣等詳細信息。
很快,尋親組織那邊就傳來好消息,基本確認許傳如當年是被從浙江嵊州抱走的。為此,許傳如還專門去了一趟嵊州,但并沒有找到親人。
一晃眼,兩年多時間過去了,到2021年11月,又一個好消息傳來。嵊州警方告訴他:經(jīng)DNA比對,他的親人找到了,正在嵊州等他。
火車上
接到消息后,許傳如心情激動,這個結(jié)果,他已經(jīng)足足等了45年。可他從未出過遠門,連火車都沒坐過,再加上近鄉(xiāng)情怯,他反而猶豫起來。
但是許家一家人都對他表達了支持,尤其他那剛剛成年的女兒,得知父親即將和親人團聚,特意為父親購買了火車票,并提出要和父親一起去浙江,路上也有個照應。
經(jīng)過一番思想斗爭后,許傳如終于下定決心,去浙江尋親。為此,他向單位請了假,于2019年12月踏上了前往浙江嵊州的火車。
許傳如
火車上的奇遇:對面坐著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
沒曾想,許傳如一上火車,就遇到了一件令他尷尬的事情。
他坐在硬座上,火車徐徐開動時,列車乘務員突然找到他,詢問道:“不對呀,剛才跟你說過了,對面那個位置才是你的,你坐錯了吧?”
許傳如本來就是第一次坐火車,被乘務員這么一問更緊張了,連忙拿出自己的車票,仔細核對著。經(jīng)過辨認后,他確認自己沒有坐錯,于是把自己的車票拿給乘務員看。
這下輪到乘務員蒙圈了,她只好紅著臉解釋:“剛才有個和你長得一模一樣的人,找不到車廂位置,于是我指給他方向,我還以為他是你呢!”
一模一樣的人?哪有那么湊巧的事,該不會是乘務員弄錯了,隨便找了一個理由吧。心里雖這么想,但許傳如也不忍責怪乘務員,只好安慰她:“沒事,可能我長著一張大眾臉吧,認錯了也正常?!?/p>
火車上
乘務員前腳剛走,一個中年男人就坐到了許傳如對面的座位上。這人剛一坐定,周圍的乘客就議論起來:“你看這兩人,長得幾乎一模一樣?!薄斑€別說,真像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許傳如原本還在打瞌睡,立馬被這一陣議論聲吵醒了,聯(lián)系到剛才乘務員說的話,他心里一驚,開始仔細打量起對面的這個男人來。
這一看不要緊,他也覺得對方和自己極為相似。可他生性靦腆,不善言辭,不好意思和對方打招呼,只是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對方。
坐在對面的男人,也覺察到了許傳如看向自己的眼神,熱情開朗的他附和著乘客們的話,和許傳如交談道:“還別說,咱倆的嘴巴的確長得挺像的!”
接著,男人又告訴許傳如,自己這次的目的地是浙江嵊州,是去嵊州尋親的。
火車上
尋親!長得一模一樣!這個世界真是無奇不有啊!在兩人的交談過程中,許傳如逐漸了解到,對面這個男人或許有著和自己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男人自稱姓袁,山東臨沂市臨沭縣人,這年43歲,只比許傳如小兩歲。袁先生告訴許傳如,他是在農(nóng)村長大的,家里還有三個姐姐。當時,他的養(yǎng)父母沒能生下一個兒子,于是把他抱養(yǎng)了過來,但袁先生并不知情。
袁先生的童年經(jīng)歷比許傳如更曲折,他的養(yǎng)父母對他還可以,可有一個姐姐很不喜歡他,經(jīng)常找他麻煩,欺負他,有時還斥責他:“你是抱來的,別不知好歹!”后來,這個姐姐嫁了人,他身上的壓力才小了起來。
幾年前,袁先生的養(yǎng)父生病,擔心自己時日無多,于是告知兒子真相:他的確不是親生的,而是從浙江抱來的。
兄弟相擁
袁先生起初不愿相信,但還是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找到浙江的尋親組織,試圖通過這次尋親,證實養(yǎng)父的說法。和許傳如一樣,他也在不久前接到嵊州警方的電話,告訴他DNA匹配上了。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毅然決定去嵊州認親。
聽完袁先生的經(jīng)歷后,許傳如感慨萬千,原來天底下還有和自己一樣命苦的人。不過他也不敢多想,只是打趣說道:“咱倆長得像,說明咱們的老家都在浙江!”
從山東到浙江,1000多公里的距離,20多小時的車程,兩人在火車上聊了一路,都覺得對方分外親切。可是,這時的兩人不敢想象:彼此坐在對面,他們不僅長得像,而且真的是親兄弟!
相認現(xiàn)場
一母同胞,倆兄弟與親人團聚
12月3日上午,經(jīng)過近一天的舟車勞頓后,許傳如和女兒打出租車來到了嵊州市公安局。在公安局內(nèi),父女倆見到了邀請他們前來認親的商警官。
商警官告訴父女倆,在志愿者尋親協(xié)會的協(xié)助下,警方對登記在冊的尋親信息進行了詳細調(diào)查和比對,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住在嵊州缸窯村的喻姓家族極有可能和許傳如是親人關系。
商警官立刻帶著同事趕到缸窯村,采集了喻家大哥喻志軍和二哥喻志亭的血樣,經(jīng)DNA鑒定,確定許傳如和喻家兩個哥哥系親兄弟關系。
自己的親人找到了!許傳如喜不自勝。然而讓他感到意外的是,正在和商警官說話間,和自己同車的袁先生也趕了過來,說是來認親的。商警官看到兩人前后腳趕到,也覺得神奇,得知兩人坐過同一列火車,而且還坐在對面,商警官笑了:“真是神奇啊,你們親兄弟緣分不淺!”
親兄弟相認
原來,袁先生和許傳如一樣,DNA和喻姓家族也配對上了,這也意味著,這對在火車上攀談的陌生人,其實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緣分天注定,來自山東的兩個中年男人千里尋親,沒想到能在火車上偶遇,而是還是親兄弟!得知內(nèi)情后,兩個四十來歲的男人忍不住抱在一起,熱淚盈眶。袁先生激動地說:“在車上我就說我們的嘴巴很像,真沒想到會是一家人!哥!”
不久后,大哥喻志軍也帶著親人們來到了認親現(xiàn)場。一見到許傳如和袁先生,喻志軍就哽咽地說不出話來。良久之后,他才緩緩開口說道:“終于找到你們了!父親臨終前還掛念著你們兩個,如今終于可以瞑目了!”
也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讓這對失散多年的兄弟能在火車上有這么一段奇妙的緣分??墒?,他們當初是怎么失散的,其中又有何內(nèi)情呢?
認親現(xiàn)場
當初是無奈,如今是大團圓
原來,許傳如的親生父母,都是缸窯村的普通農(nóng)民,在六七十年代那個食不果腹的年代,這對夫妻先后生下了四個兒女,生活十分艱難。
1974年,老五出生了,雖然是個男孩,但家里實在養(yǎng)不起。經(jīng)過一番思想斗爭后,喻家父母只好忍痛割愛,把老五送到了山東,從此斷了聯(lián)系。老五被山東夏津縣一對農(nóng)民夫婦領養(yǎng)后,取名許傳如。
兩年之后,喻家老六出生了。也是一樣的原因,老六被山東臨沂市臨沭縣一戶人家領養(yǎng),這戶人家正是袁先生的父母。
老五、老六先后被送出去,對喻家母親的打擊很大,再加上常年勞作,積勞成疾,她在60多歲的年紀就去世了。
相認現(xiàn)場
多年之后,喻家父親的生命也走到盡頭。臨終前,他最遺憾、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被送送出去的兩個兒子。于是,他將深埋心底的秘密告訴了留在身邊的四個女兒,一再叮囑他們:“我對不起這兩個孩子,導致他們流落在外,以后有機會,你們一定要把兩個弟弟找回來!”
作為家里的長子,父親去世后,喻志軍一直致力于找回兩個弟弟,可人海茫茫,再加上當年科技不發(fā)達,他始終沒能查到兩個弟弟的下落。
幸運的是,隨著DNA技術的普及,喻志軍認為,兩個弟弟可能也在尋親,留下了他們的DNA信息。于是,他向當?shù)貙びH組織尋求幫助,錄入了他和三個弟妹的DNA信息,終于找到了兩個弟弟,而且是同時!
時隔四十多年后,兄妹6人終于在公安局團聚了。一場激動人心的認親場面結(jié)束后,許傳如和六弟袁先生一起,回到了缸窯村,來到親生父母墳前,給父母上墳。
不過,面對喻家兄弟們的挽留,許傳如和袁先生明確表示,他們還是要回山東去。畢竟那里有他們的家庭,也有他們的養(yǎng)父養(yǎng)母,雖然不是親生,但他們會像親生兒子一樣為養(yǎng)父母養(yǎng)老送終。
顯然,這就是最好的結(ji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