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1-28 10:31:56作者:智慧百科
武漢有個8歲的男孩很軸,他的爸媽比他還軸。
武漢這個8歲的小男孩,剛剛上小學三年級,突然就迷上了玩游戲,是那種上癮性的迷,為了玩游戲,可以不吃不喝不上學,爸媽打也打過,罵也罵過,搦住腳脖子也哭過,對孩子毫無辦法。
近日,孩子說“不想上學了”,意思是在家玩游戲唄!
于是,爸媽索性將計就計,同意孩子休學,但玩游戲要有規(guī)則,每天可以玩到16個小時,一日三餐定時吃,過時不候,且中午晚上孩子要向爸媽復盤總結,說過程,說體驗,說感悟。
不光是這樣,爸媽還有“秘密武器”,他們請來了一些游戲高手對孩子進行降維打擊,讓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爸媽目的是讓孩子體驗到,玩游戲不比上學來得簡單,讓孩子厭惡游戲,然后再把他逼到學校去。
孩子起初很興奮,但是三天下來,孩子已經崩潰了四次。孩子輸了游戲后會嚎啕大哭。
爸媽就問孩子:是上學好?還是玩游戲好?
孩子仍然說:玩游戲!
那好吧,父母和孩子的較量就繼續(xù)進行,目前還沒有分出勝敗輸贏。
網友們都看傻了,孩子玩的游戲都懂,父母玩的“游戲”著實讓人看不明白了。
實際上,父母玩的是“用魔法打敗魔法”的游戲,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游戲,是“以虎狼之藥治虎狼之癥”的游戲,是“走孩子的路,讓孩子無路可走”的游戲。
那么,父母這種玩法靠不靠譜?這種“反向式育兒”的方法,能不能讓孩子“繳械投降”呢?
我看還真的不好說。
曾經有過類似的實驗。
疫情時,鄭州有一個9歲男孩玩游戲上癮,家長管不住,索性陪著孩子玩游戲,還請來高手陪孩子玩,終于將孩子打得落落大敗。
后來,孩子不再玩游戲了,他不但厭惡游戲,還厭惡了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考試班上倒數第一。
老師說,孩子不知為什么變得無精打采,老師給他談心,孩子卻說:“老師,您別費心了,我就是個廢物,什么都干不好,沒救了?!?/p>
這是家長通過降維打擊,一下子打滅了孩子的自信心,變得抑郁了,家長只好帶著孩子去看心理醫(yī)生。
黑龍江還有一個8歲女孩,平時有拖拖拉拉的毛病,有一天,在準備送女兒上學時,媽媽故意放慢動作,穿衣服脫衣服好幾次,把在門口等待的女兒都急哭了。
媽媽說:你還知道急呀,想著你不會著急呢。
實際上,以上的這些方法都是心理學中的“厭惡療法”,用來戒煙,戒酒可能有效果,拿這一套來讓孩子厭惡游戲,總覺得不靠譜。
我認為這不是“厭惡療法”,簡直是虐待孩子,如果造成嚴重后果,家長會后悔莫及的。
我覺得正確的方法是,父母走進孩子的內心,找到孩子更積極向上的興趣點,而不是以這種讓孩子崩潰的方法來出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