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22 17:30:09作者:未知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記者韋驊、王鏡宇)作為高考招生類型的一種,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招生每年讓幾千名具有體育特長的考生實現(xiàn)大學夢,而去年9月《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規(guī)范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考試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的出臺,或讓這種已存在30多年的招生政策迎來變革。
2016年1月9日,一名考生在北京大學體育特長生招生男足項目測試前進行顛球練習。新華社記者魏夢佳攝
新政策要求,2024年起,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含)以上技術等級稱號者方可報考高水平運動隊,且招收高水平運動隊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保瑢忌母呖汲煽円箜氝_到生源省份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其他高校對考生的高考成績要求須達到生源省份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的80%。此外,高考文化課成績不低于招生高校相關專業(yè)在生源省份錄取分數(shù)線下20分的學生,可申請就讀相應的普通專業(yè);其余學生限定就讀體育學類專業(yè),原則上不得轉(zhuǎn)到其他類專業(yè)就讀。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報名門檻的提高令不少計劃報考高水平運動隊的學生陷入猶豫,要不要轉(zhuǎn)向?qū)ξ幕n要求相對較低的體育單招?相比之下,單招的文化課考試單獨命題,只考語文、數(shù)學、英語、政治,比普通高考難度低。高水平運動隊招生的文化考試納入普通高考,只有少部分人在達到運動水平較高的前提下可以參加單招文化課考試。
面對新挑戰(zhàn)的不僅僅是考生,由于很多高校并未開設體育類專業(yè),新政策的出臺讓不少學校在發(fā)展模式上開始做新的規(guī)劃。
一些專家認為,《指導意見》強調(diào)文化課的重要性,從長遠看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眼下這的確給考生和高校出了一道難題。很多高水平運動隊面臨沒有合適生源甚至不得不停招的可能性,雖然一些院校在積極申報體育類專業(yè),但能否如愿尚不得而知。
2021年7月24日,楊倩在東京奧運會射擊女子10米氣步槍頒獎儀式上“比心”。她目前就讀于清華大學。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清華大學是國內(nèi)通過體教融合培養(yǎng)高水平運動員最成功的高校之一,東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首金得主楊倩就出自清華射擊隊。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劉波說,就生源來看,報考門檻的提高對于清華影響不大,他們可以招收運動能力強且學習更出色的孩子,但對于其他一些學校來說,生源的確會有影響,因為達到一級運動員水平且符合文化課要求的考生確實少。
此外,在劉波看來,更為普遍的一個難點在于專業(yè)設置。他說:“有些學校原本沒有體育專業(yè),且不符合申請條件;有些學校雖然有體育專業(yè),但吸引力不夠,這些學校有可能都招不到學生。”
北京大學男籃曾數(shù)次奪得中國大學生籃球聯(lián)賽(CUBA)冠軍。主教練張劍表示,北大目前沒有體育類專業(yè),體育部領導正商量是否有可能成立體育學院,但不一定行得通。
“成立一個學科,要考慮師資配備、培養(yǎng)方向等,挺復雜的。我們高水平運動隊的學生目前分散在各個院系,將來如果要上別的院系,只能降20分,這對北大的考生實在太難了。如果嚴格實施,很多高校就不太適合辦高水平運動隊了?!睆垊φf。
中國礦業(yè)大學體育學院院長翟豐認為,新政策對高水平運動員文化課和運動等級要求都有很大提升,開辦高水平運動隊的很多院校,一方面在觀望,一方面在尋求應變。
他說:“新政策對高校辦運動隊的打擊比較大。我們已經(jīng)有運動訓練專業(yè)(單招),打算在2024年停招高水平運動隊,讓運動訓練專業(yè)的學生,繼續(xù)發(fā)揮活躍校園體育氛圍的作用。”
華中科技大學的男、女籃水平都很高,其中女籃多次在全國比賽中進入前四名,男籃在2004年奪得過CUBA聯(lián)賽總冠軍。據(jù)華中科技大學體育學院院長助理曾洪濤透露,新政實施之前,他們會提前摸底,如果水平好的考生都選擇運動訓練專業(yè),那就把籃球招生全面轉(zhuǎn)向單招。
2004年5月12日,華僑大學隊球員在與華中科技大學隊的比賽中伺機傳球。新華社記者郝同前攝
“如果固守高水平運動隊,可能招不來人?,F(xiàn)在業(yè)內(nèi)人士估計,2024年新政實施之后,高水平運動隊的報名人數(shù)會直線下降?!痹闈f。
翟豐認為,按照這兩年的趨勢,原來報考高水平運動隊的考生會有更多擠到運動訓練專業(yè)。“今年報運動訓練專業(yè)的考生增長了20%,體育專項和文化課要求都高了,往后運動訓練也會更難考?!?/p>
首都體育學院教授鐘秉樞認為,如果進不了高水平運動隊的孩子只能走單招,直接影響的就是家長的積極性。他說:“考生之所以想進入高水平運動隊,就是想通過這樣的途徑進入高校,在非體育專業(yè)學習。事實上,他們當中的一部分并非把運動員作為終身職業(yè)看待,畢竟我們也是要把他們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運動員?!?/p>
鐘秉樞建議,針對長期以來高水平運動隊輕文化學習的現(xiàn)象,學校應該按照《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的意見》的要求通過學分制、延長學制、個性化授課等方式,在不降低學業(yè)標準要求、確保教學質(zhì)量的前提下,為優(yōu)秀運動員完成學業(yè)創(chuàng)造條件。
鐘秉樞說:“此外學校還應引進高水平教練,一方面文化課加強,一方面訓練有保證,從學校的角度,把這作為宣傳推廣的點,提高自身吸引力?!?/p>
這是中國隊隊員王麗麗(左)在東京奧運會三人籃球女子組銅牌爭奪賽中。王麗麗曾以體育特長生身份就讀北京大學。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對于一心想報考高水平運動隊卻有些糾結(jié)的考生,鐘秉樞給出了建議:“從《指導意見》的發(fā)布到2024年,這正好是一個學生從高一到高三的過程。如果考生在這期間加強文化學習,通過三年的努力是可以有所作為的。怕的就是一個文件下來以后,大家都觀望,而沒去做努力?!?/p>
參與記者:劉陽、馬向菲、林德韌、肖亞卓、季嘉東
編輯:張悅姍、胡佳麗、王沁鷗、李冬瑤(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