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23 10:35:11作者:未知
一段觸目驚心的視頻近期在印度互聯(lián)網上瘋傳:一群手持棍棒的年輕人怒吼著沖進比哈爾邦的一座火車站,點燃了停在鐵軌上的火車,裹著滾滾黑煙的紅色火焰升騰而起,吞噬了車身,遮蔽了天日。
自莫迪政府6月14日宣布推出“阿格尼帕斯”軍隊改革計劃以來,抗議活動和暴亂從印度人均GDP最低的比哈爾邦和北方邦開始,然后迅速蔓延到全國。印度學生聯(lián)合會等組織在多地舉行大規(guī)模集會,抗議莫迪政府推出的這項“反青年政策”。
在印度,軍隊不只是保衛(wèi)國家安全,還有解決就業(yè)問題的功能。南亞問題研究專家、中國改革開放論壇國際戰(zhàn)略研究中心主任馬加力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指出,印度政府打算在預算基本不變的前提下擴大兵員規(guī)模、增加武器裝備,以應對中國和巴基斯坦等“外來威脅”,卻傷害了本國青年的利益和前途。印度社會的普遍反對表明,印度政府的當務之急并非“外患”,而是“內憂”。
軍人“正式工”變“合同工”
在印地語中,“阿格尼帕斯”意為“烈火之路”,通過該計劃入伍的新兵因此被稱為“烈火戰(zhàn)士”。該計劃將從今年9月開始實施,屆時,海陸空三軍的征兵年齡將被降低到17.5歲至21歲年齡段,服役時長從17年大幅縮短至4年。服役4年后,將只有四分之一的“烈火戰(zhàn)士”能夠繼續(xù)留在部隊,其余的人將在拿到大約117萬盧比(約合人民幣10萬元)的一次性安置費后走人,退休金和其他津貼被一律取消。
此項軍改計劃一發(fā)布,就遭到了印度社會各層面廣泛而激烈的反對。國大黨批評執(zhí)政黨“既摳門又愚蠢”,要求莫迪停止實施該計劃。印度共產黨(CPI-M)方面表示,專業(yè)軍隊不能建立在“合同工”“短期工”基礎上,“阿格尼帕斯”計劃節(jié)省了開支,卻嚴重傷害了士兵的忠誠度。更有人以“違憲”為由將政府告到了最高法院。
為平息事態(tài),莫迪政府立刻作出讓步,宣布放寬征兵年齡限制,允許入伍“烈火戰(zhàn)士”年齡超過規(guī)定上限3歲,承諾在“烈火戰(zhàn)士”退役后為他們提供工作機會,如進入警察部門等。即便如此,反對者表示將把抗議進行到底,直至政府廢除“阿格尼帕斯”計劃。
馬加力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分析說,印度政府推出“阿格尼帕斯”計劃,目的是為了擴大潛在的兵員規(guī)模。而擴軍原因有三:其一,近年來印度與巴基斯坦關系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特別是在克什米爾地區(qū);其二,印度與中國關系也不甚和睦,中印邊界時有摩擦;其三,印度國內安全環(huán)境同樣不容樂觀,東北部地區(qū)反政府武裝仍然活躍。因此,擴大軍隊規(guī)模似乎是印度的“必然選擇”。
在印度2021-2022財年國防預算中,采購武器開支從159.1億美元增至184.8億美元,同比增加16%,創(chuàng)15年來最高漲幅。2022年印度還將繼續(xù)向多國購買武器,包括法國“陣風”戰(zhàn)斗機、俄羅斯S-400防空系統(tǒng),等等。
軍隊要增員,武庫要擴充,但印度總體國防預算卻沒有顯著增加。2020-2021財年印度國防預算為738.6億美元,2022-2023財年為768.8億美元,漲幅僅4%。因此,印度政府只好拆東墻補西墻,把目光轉向了減少人力成本。
據(jù)印度《德干先驅報》報道,印度擁有全球第二大常備軍隊,現(xiàn)役軍人數(shù)量超過140萬人。到2020年時,印度退役軍人已達32萬,而且還在以每年5.5萬的數(shù)量遞增。軍人退休金占印度國防預算的四分之一,人力總成本則超過了印度國防預算的一半。馬加力指出,士兵在部隊服役年頭越長、級別越高,工資和津貼就越高。印度政府的盤算是,通過“阿格尼帕斯”計劃縮短士兵服役年限,將可大幅削減薪資和退休金等開支,從而將更多軍費投入到武器裝備上。
印度青年實現(xiàn)階級跨越的通道被封堵
印國防部長辛格曾解釋稱,推行“阿格尼帕斯”計劃是為了讓更多年輕人實現(xiàn)夢想,“年輕人將參軍視作一種光榮,他們夢想著穿上軍裝”。但對廣大印度青年而言,與其說參軍是“光榮與夢想”,不如說是實現(xiàn)穩(wěn)定就業(yè)的希望、通往體面人生的捷徑。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將孩子送入部隊足以令任何一個普通家庭揚眉吐氣。
19歲的庫馬爾·辛格來自比哈爾邦帕蒂拉村,他3年來一直在為參軍作準備,包括每天跑步10公里。他對《華盛頓郵報》表示,在貧窮的比哈爾邦農村地區(qū),任何人一旦入伍,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就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參軍意味著有了穩(wěn)定收入和接濟家人的能力,蓋房子也更容易申請到貸款,還可以選擇到理想的結婚對象??梢哉f,參軍對農村青年來說意味著終身保障。但“阿格尼帕斯”計劃摧毀了庫馬爾·辛格的人生規(guī)劃,令他備感沮喪:“如果4年后我沒有留下,我該怎么辦?退役后還能找到工作嗎?”
“在莫迪的領導下,印度青年找工作真的成了一條‘赴湯蹈火之路’。政客們想用‘阿格尼帕斯’計劃欺騙焦慮的年輕人,摧毀他們的未來。不提供就業(yè)保障就想讓他們作出犧牲,這是犯罪!”印共總書記拉賈在推文中寫道,4年后將有75%的“烈火戰(zhàn)士”加入原本就已非常龐大的失業(yè)大軍。
馬加力也認為,印度政府推出“阿格尼帕斯”計劃確實有通過降低征兵年齡以提前解決年輕人就業(yè)問題這層考慮,但這種做法也為將來的失業(yè)潮爆發(fā)埋下了隱患。而且,降低參軍年齡同時縮短服役年限,實際是“兩頭堵”——如果只是降低入伍年齡,入伍者還可以在部隊待十幾年,可能覺得未來還是有希望的;現(xiàn)在參軍年齡上限降低、服役時間也大大縮短,青年學習知識技能的最佳年齡也錯過了,4年后他該怎么辦?這是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
馬加力表示:“印度政府的穩(wěn)定性較差,這屆政府只解決眼前的問題,下一屆是誰上臺就不管了。”對印度政客而言,政黨利益高于國家利益,個人利益又高于政黨利益。
莫迪政府“攘外”須先“安內”
“阿格尼帕斯”計劃引起的抗議浪潮,實際上折射出了印度社會與經濟的弊端和沉疴頑疾。
在馬加力看來,印度青年失業(yè)問題比其他發(fā)展中國家更為嚴重。《印度時報》援引政府調查數(shù)據(jù)報道說,2022年,印度22個邦的15歲至29歲青少年失業(yè)率都在20%以上,喀拉拉邦青少年失業(yè)率更是高達47%。近年來印度在新興經濟體中表現(xiàn)不俗,但經濟數(shù)字增長并未解決就業(yè)難問題。印度約有14億人口,每年新增勞動人口都在1000萬至2000萬之間,其中實現(xiàn)充分就業(yè)的還不到一半。
在許多國家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的時候,“人口紅利”成為被頻繁提及的熱門詞匯。但馬加力認為,過剩的人口只有在特定條件下才能形成人口紅利,包括足夠多的就業(yè)機會、足夠大的市場、勞動人口接受過良好教育、社會關系平順穩(wěn)定,等等。印度確實搞了一些投資建設,但其產業(yè)增長速度遠遠跟不上人口增長速度。據(jù)馬加力觀察,在印度到處可見年輕面孔,但許多人沒有工作,整天游手好閑、無所事事。“未就業(yè)人口積累起來,就成了印度的一個嚴重社會問題,一有風吹草動,年輕人就會鬧事。”
馬加力分析認為,印度需要解決的當務之急是“內憂”,而非所謂“外患”。目前印度與巴基斯坦關系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較小,中國也不會主動惡化中印邊界局勢,而是一直堅持通過對話溝通妥善解決爭端。印度政府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內部問題,如國內經濟發(fā)展不均衡、貧富差距懸殊、失業(yè)率居高不下、與反政府武裝沖突不斷、宗教和階級矛盾激化等,這些問題才是印度社會發(fā)展的最大障礙。
“印度在進行國內動員的時候,經常強調所謂外部安全威脅,把禍水外引、責任外推。但實際上,如果能搞好內部建設,印度的國內外形勢會比現(xiàn)在好得多。”馬加力說,如果專注于促進經濟發(fā)展、讓老百姓得到實惠,印度社會自然會更加安定和諧。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文利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