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一個微妙的變化!德國總理朔爾茨開始閱讀普京的書籍|京釀館

        更新時間:2022-12-06 11:31:04作者:智慧百科

        一個微妙的變化!德國總理朔爾茨開始閱讀普京的書籍|京釀館


        資料圖:德國總理朔爾茨。圖/新華社

        據(jù)俄羅斯連塔網(wǎng)4日援引德國《明鏡》周刊的報道,德國總理朔爾茨決定了解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并開始閱讀有關他的書籍。

        報道稱,朔爾茨正在研究這位俄羅斯領導人的性格和思維邏輯,包括歐洲作家關于其內政外交的著作,以及普京本人于2021年7月撰寫的文章《論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歷史統(tǒng)一》。

        報道說:“總理試圖弄清,普京聽取誰的意見,克里姆林宮首腦受到哪些文學的影響,他的政策基于何種理論概念?!?/p>

        此外,朔爾茨還會見了保加利亞政治學家、“普京問題專家”伊萬·克拉斯捷夫,并咨詢了德國前總理默克爾。

        其實,如果了解德國社民黨歷史悠久的“東方政策”,以及德國的現(xiàn)實處境,就能理解朔爾茨為何要這么做。


        1970年12月7日,聯(lián)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首都華沙猶太殉難者紀念碑前下跪,代表德國請求得到戰(zhàn)爭受害者的寬恕。圖/新華社發(fā)

        德國社民黨受“東方政策”影響甚深

        朔爾茨是德國社會民主黨出身的總理,而自1968年以來,德國社民黨為了解決東西德分裂的問題,就由擔任了西德總理的勃蘭特提出了“東方政策”。不過,真正設計“東方政策”的是德國社民黨的元老、號稱“勃蘭特背后的男人”的巴爾。

        巴爾擬定的“東方政策”的主要內容,就是尋找共和利益,緩和與蘇聯(lián)的關系,而不是依靠西方——主要是美國的力量壓制對方。在這個大思路下,巴爾提出了承認東德、改善與蘇聯(lián)及其東歐衛(wèi)星國的關系、美蘇兩軍同時削減在西德和東德的軍隊、建立歐洲安全體系等設想。

        勃蘭特當總理后積極推行“東方政策”。先后與蘇聯(lián)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與波蘭簽訂了《華沙條約》,與美、蘇、英、法四國簽訂四大國柏林協(xié)定。當然這其中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在簽署《華沙條約》當天,勃蘭特在華沙猶太隔離區(qū)起義紀念碑前下跪?!叭A沙之跪”開啟了西德與蘇聯(lián)和東歐國家的和解之旅。

        “東方政策”是西德乃至后來德國外交的最高光時刻,給德國帶來了巨大的戰(zhàn)略利益,為兩德統(tǒng)一創(chuàng)造了條件,對社民黨的外交政策影響深遠。其關鍵就在于,不讓德國當冷戰(zhàn)前線,而是要與蘇聯(lián)緩和關系。

        作為社民黨人的朔爾茨,自然了解這段歷史。這段歷史對于他處理當前的諸多棘手問題或能提供思路——當然要從了解普京做起。


        資料圖: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圖/新華社

        歐洲安全體系需要俄羅斯參與

        德國從冷戰(zhàn)中學習到的另一個歷史經(jīng)驗是:不管是不是喜歡蘇聯(lián)及其繼承者俄羅斯,歐洲安全體系離不開俄羅斯的參與。

        “華沙之跪”后,隨著西德與蘇聯(lián)、東歐國家關系緩和,最終促成了1975年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的成立。這一組織,曾是唯一把歐洲所有國家、美國和蘇聯(lián)都包括在內的安全論壇。

        俄烏沖突爆發(fā)后,俄羅斯退出了一系列國際組織,如退出了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歐洲委員會、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世界旅游組織等,但是一直堅守在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內。

        12月1日,正好該組織開會,由于這一組織現(xiàn)任輪值主席國是波蘭,而波蘭把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列入了制裁名單,導致俄羅斯缺席了本次會議。即使如此,俄羅斯方面依然強調,不會退出該組織。

        必須讓俄羅斯參加到歐洲安全體系中來,不僅是德國社民黨的傳統(tǒng)政策,也是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和基民盟認同的政策。

        10月份默克爾還表示,雖然她在執(zhí)政后期對普京失去了影響力,但無論歐洲要建立什么樣的安全體系,只有在俄羅斯參與的情況下才可能實現(xiàn)。

        12月1日,朔爾茨在柏林安全會議暨第21屆歐洲安全和防務會議上也說,如果俄羅斯準備好了,應該讓俄羅斯回到歐洲和平與安全基礎的相關協(xié)議中。他的這番話被認為是對俄問題上“迄今為止最坦率的聲明”。


        資料圖

        資料圖: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2022年9月1日,在納粹德國入侵波蘭83周年當天,波蘭政府宣布將向德國索取1.3萬億美元的賠償金,以彌補二戰(zhàn)期間納粹德國入侵和占領對波蘭造成的損失。 圖/新華社

        為擺脫德國困境另辟蹊徑

        朔爾茨“研究”普京的新聞,還令人感受到了他為了改變德國現(xiàn)在的困境,另辟蹊徑的微妙想法。

        德國現(xiàn)在是四處都不討好——

        對烏克蘭,4月份烏克蘭曾拒絕了德國總統(tǒng)、有威望的資深政治家施泰因邁爾訪問烏克蘭,朔爾茨表示深感困惑;

        對俄羅斯,12月2日朔爾茨時隔三個月與普京通話,普京明確反對德國對烏克蘭的援助;

        對歐洲其他伙伴,深受能源價格飆升之苦的德國10月份提出了2000億歐元的補貼計劃,結果犯了眾怒,特別是法國認為德國能源補貼計劃削弱了法國企業(yè)的競爭力,最近幾個月法德關系降溫不少;

        曾通過“東方政策”實現(xiàn)了歷史和解的波蘭向德國索賠二戰(zhàn)損失1.3萬億美元,希臘跟著也提出了索賠;

        對美國,拜登政府的《通脹削減法案》引發(fā)歐盟不滿,其中對汽車生產(chǎn)大國德國的沖擊最大。

        與勃蘭特時期、默克爾時期相比,現(xiàn)在朔爾茨領導的“紅綠燈”聯(lián)盟,外交戰(zhàn)略的自主性、主動性差了很遠。

        從前輩那里汲取經(jīng)驗,了解需要了解的人,而不是盲目地塑造敵人,或許就是朔爾茨現(xiàn)在認真思考的事。

        撰稿/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徐秋穎

        校對/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