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30 00:07:32作者:佚名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 內地與香港兩地市場互聯互通又迎來新動態(tài)。
2022年6月28日,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jiān)會”)與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jiān)察委員會(以下簡稱“香港證監(jiān)會”)發(fā)布聯合公告,將符合條件的交易型開放式基金(以下簡稱“ETF”)納入互聯互通機制(以下簡稱“互聯互通”)。
聯合公告稱,為促進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共同發(fā)展,中國證監(jiān)會、香港證監(jiān)會決定批準兩地交易所正式將符合條件的交易型開放式基金(交易所買賣基金)納入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ヂ摶ネㄏ碌腅TF交易將于2022年7月4日開始。
這意味著,兩地投資者很快就能實現跨境投資雙方市場的ETF產品。
影響幾何?
據記者了解,早在今年5月下旬,中國證監(jiān)會與香港證監(jiān)會就發(fā)布了聯合公告表示兩地監(jiān)管機構在ETF納入互聯互通的準備工作上通力合作。目前,相關業(yè)務規(guī)則、操作方案及監(jiān)管安排均已確定,技術系統(tǒng)已準備就緒。
目前,中國證監(jiān)會、香港證監(jiān)會已就ETF納入互聯互通涉及的跨境監(jiān)管合作、投資者教育合作等安排達成共識,雙方將繼續(xù)做好ETF納入互聯互通投資者教育和投資知識傳播工作,加強執(zhí)法合作,打擊各類跨境違法違規(guī)行為,及時妥善處理重大或突發(fā)事件,維護互聯互通正常運行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對于ETF的互聯互通,有機構表示,未來將帶來超1500億元的資金配置境內ETF,提高境內ETF流動性和交易量。與此同時,對于中國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開放與發(fā)展意義深遠。
博時基金(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時國際”)認為,ETF通的啟航無疑是深化兩地互聯互通機制的又一重要舉措,影響深遠。雖然從短期看,由于目前ETF通準入標準較高,加之兩地市場上已經有不少同類型的ETF存在,在ETF通的初期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市場培育。但是從中長期看,ETF通進一步完善了互聯互通的品類,給與了投資者更多的投資工具,同時也促進了內地市場與香港市場的相互融合,對中國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開放與中國資產的進一步推廣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執(zhí)行總經理徐猛認為,ETF納入互聯互通,可以促進境內ETF市場發(fā)展。
徐猛表示,ETF納入互聯互通將迎來三方面發(fā)展,一是為境內ETF市場帶來長期境外資金來源。境外資管機構在參與北向股票交易的同時,也可能利用北向ETF交易來做一些流動性管理。境內ETF交易量以及境外長線配置比例會逐步提升,預計1500億-2000億左右的北向資金會配置到境內ETF上。
二是ETF納入互聯互通可提升境內ETF在國際資本市場的影響力?;鸸疽矔柚嚓P子公司去進行產品宣傳。三是部分投資者可能會跟隨北向資金去配置相關ETF。
華寶基金指數研發(fā)投資部總經理胡潔表示,ETF納入互聯互通機制,意味著A股市場國際化進程更進一步,ETF互聯互通標的將為北向資金和南下資金增加新的投資標的,兩地資本橋梁更加通暢。
華夏基金則從對投資者、上市公司、交易所及人民幣國際化四方面剖析ETF的互聯互通所帶來的影響。
華夏基金表示,首先,對于投資者而言,在ETF互聯互通機制安排下,投資者可投資香港市場主流ETF產品,這為內地投資者進行跨境資產配置和分享聯交所優(yōu)質上市公司經營成果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資渠道;全球投資者也可借道香港直接投資于內地ETF,擴大了海外投資者投資A股市場的標的范圍,切實有效實現雙向跨境投資。
華夏基金進一步表示,對于上市公司而言,通過內地與香港ETF互聯互通的投資活動,投資者可以發(fā)現和挖掘彼此之間的優(yōu)質企業(yè),支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行業(yè)發(fā)展,更好地堅持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理念。內地琳瑯滿目的行業(yè)主題ETF進入海外投資者的視野,能夠更好地體現證券市場和實體經濟的發(fā)展邏輯和脈絡,有利于形成積極意義上的市場定價,真實反映優(yōu)質企業(yè)的內在價值。
對于交易所而言,華夏基金認為,建立內地與香港ETF互聯互通將豐富兩地市場的交易品種,兩地交易所在發(fā)展上可實現互為補充、互相支持,最終實現互惠共贏,有利于深化兩地交易所合作,共同提升競爭力、提升服務水平。
對于人民幣國際化,華夏基金表示,“投資者以人民幣作為交收貨幣,既方便內地居民直接使用人民幣投資香港市場,也可增加境外人民幣資金的投資用途,形成人民幣資金在滬深港之間有序流動的良好機制,穩(wěn)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p>
83只產品被納入
此外,滬深交易所6月28日公布了符合納入條件的港股通ETF名單,一共4只。同日,港交所公告了83只北向合格ETF初始名單,其中,滬股通ETF共53只,深股通ETF共30只。
具體來看,30只深股通ETF覆蓋創(chuàng)業(yè)板ETF、滬深300ETF等核心寬基產品,以及銀行ETF、券商ETF、科技ETF、醫(yī)藥ETF、碳中和ETF等代表性行業(yè)主題產品,此外,港股通ETF共4只,為盈富基金、恒生中國企業(yè)、南方恒生科技、安碩恒生科技等股票ETF。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被納入互聯互通名單的醫(yī)療ETF,是目前 A股唯一被納入互聯互通的醫(yī)療類ETF,科技ETF也是A股唯一被納入互聯互通的全科技主題ETF。
其中,醫(yī)療ETF跟蹤中證醫(yī)療指數,該指數成份股全面覆蓋了醫(yī)療器械和醫(yī)療服務領域的細分龍頭,醫(yī)療器械直接受益于疫情防護、醫(yī)療物資出口等需求,抗疫概念股合計18只,權重近4成,新冠肺炎檢測概念12只;醫(yī)療服務概念則直接受益于人口老齡化、醫(yī)療消費升級和醫(yī)美等高成長領域,具備長期國民級需求增長。
科技ETF則跟蹤中證科技龍頭指數,囊括A股最具前景4大科技領域(電子、計算機、生物科技、通信)中規(guī)模大、市占率高、成長能力強、研發(fā)投入多的前50大龍頭科技公司,集中代表A股科技核心資產,風險相較其它細分科技賽道品種更加分散。
華夏基金表示,從內地與香港兩地的ETF布局來看,兩者具有明顯的區(qū)別:內地市場的行業(yè)主題琳瑯滿目,而香港市場的資產類別更為豐富、地區(qū)分布更加廣泛。目前,香港市場投資A股的ETF仍集中于主要寬基指數,而近年來,內地股票ETF市場不斷深挖細分,行業(yè)主題類ETF快速興起,數量已占到全市場的半壁江山,例如證券、銀行等行業(yè)ETF,以及5G、芯片、消費、新能源車等熱門主題ETF。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有利于香港及海外投資者更加精細化地布局A股細分行業(yè)和熱門賽道,為ETF市場帶來更多的專業(yè)投資者及新增流動性。
不過對于投資者而言,根據滬深港通現行標準,符合條件的海外投資者均可通過滬港通買賣滬深交易所上市的符合資格ETF,而內地投資者參與港股通交易,則需要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資產合計不低于人民幣50萬元。
互聯互通ETF目前僅可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不允許申購贖回。且ETF投資額度與股票投資額度一并統(tǒng)計及管理,即北向每日520億人民幣、南向每日420億人民幣額度。
此外,香港市場ETF的引入會對當前的港股ETF的投資成本方面產生一定的挑戰(zhàn)。
以恒生ETF為例,內地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布局恒生指數ETF,管理費與托管費之和一般在0.60%-0.75%,而盈富基金的經常性開支(含管理費和托管費)僅有0.10%,明顯低于恒生ETF。
不過華夏基金認為,內地與香港ETF互聯互通的建立,有利于香港及海外投資者更加精確地布局A股細分行業(yè)和熱門主題,為內地ETF帶來更多的專業(yè)投資者及新增流動性;同時,引入香港市場ETF也為內地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選擇,對內地基金公司提高自身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洪小棠經濟觀察報記者
財富與資產管理部主任、資深記者
長期關注公私募基金、銀行理財、資產配置、金融創(chuàng)新以及大資管背景下的一切人與事。新聞線索請聯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