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xué)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04 08:36:20作者:佚名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jīng)
前些日子,中國33歲的神秘女富豪Nani Wang花了5.6億低調(diào)入手意大利頂級豪宅,關(guān)鍵人家不避稅也不按揭,直接轉(zhuǎn)賬,把中意兩國老百姓都羨慕得牙癢癢。
意大利的房貸利率只有一兩個點,跟咱們5%的水平差太多,而且疫情一來,意大利立馬宣布房貸延遲,這么多優(yōu)惠不用,只能說真有錢。
這位王姑娘著實神秘,大家一頓扒,基本認定和京東劉老板相關(guān)。
劉老板上次買豪宅是給奶茶妹子送禮物,房子位于悉尼市中心,售價8000萬人民幣,不過那房子沒過多久就被掛牌賣了,里外里也就虧了小1000萬人民幣吧。
這次的豪宅如果真是他的,那檔次真的是飛升了。
房屋豪奢不用說了,主要是位置稀缺,撒丁島著名的翡翠海灘、地中海五大莊園之一,這么好的地方,先是英國人買,然后是俄羅斯人買,現(xiàn)在中國人又來了,意大利老貴族的內(nèi)心一次次的受到打擊。
要說中國土豪海外購豪宅,可不是最近這幾年的事。
2008年是個分水嶺,當時金融危機,緊跟著4萬億大放水,所以那一波,賺了大錢的人可不少,出于各種目的——比如資產(chǎn)配置的需要、炒房、避稅或者單純就是為了洗錢,出海買房的大潮開始了。
到了2010年,中國土豪就迅速成為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大炒家,一直延續(xù)至今,豪宅買賣極多,一次次的刷新了世界對中國土豪的認知。
今天咱們就來吧啦吧啦這些土豪血拼豪宅的大買賣,先做個界定,所謂土豪,從中國起家的都算,不論后來換沒換國籍;所謂豪宅也定個調(diào)吧,比如一億起的那種,咱們也不換匯率了,不特地說明的都是人民幣。
廣東富豪先從鄰近的中國香港買起。
2009年,企鵝公司的小馬哥花了4.8億在香港石澳買了套房,創(chuàng)造了當時亞洲洋房的最高紀錄,這里住的都是名門,什么包玉剛女婿、九龍倉主席、小超人李澤楷等等。但顯然小馬哥看中的是土地而不是原先的西班牙風(fēng)格的房子,因為買房之后沒多久,他就申請重建……
原先的,不要了。
前后腳工夫,另一位廣州來的許老板花了4億港元購入香港新世界布力徑的一座大屋,算下來每平方米60多萬港元,創(chuàng)下當時香港山頂洋房最高價紀錄。這房子最大的優(yōu)勢是景觀好,北可俯覽銅鑼灣、維港海景,南可眺望香港仔南區(qū)海景。2021年據(jù)說許老板要出手這套房產(chǎn),掛牌價超過8億港幣。
這價格夠高了吧,再后來,杭州來的馬老板直接拿15億港元在香港山頂白加道置業(yè),和李兆基、劉鑾雄、楊家誠做了鄰居……
這幾位當時都是超級富豪,實力不用說,2011年2月14日,香港九龍的樓王誕生了,買家是一個28歲的內(nèi)地姑娘,這套九龍凱旋門的豪宅售價3.45億港幣,內(nèi)設(shè)露天泳池,可以俯瞰維港全景。
業(yè)主年紀輕輕也完全沒名氣,記者很好奇,紛紛跑去采訪——
為啥買房?
老公情人節(jié)送的小禮物。
老公干啥的?
沒啥實力,也沒啥名氣,在溫州也就一般吧,中等水平。
你不是剛在香港花了好幾千萬買了套房嗎?為啥又買?
我只是想讓自己住的更舒服一點……
這回答讓住在劏房里的香港市民情何以堪啊,不過這樣的人還是少。
香港房價世界第一,一個車位都能賣上千萬,這價格還有多少上漲空間呢?而且香港豪宅供應(yīng)量不足,于是一群老外看中這個機會,開始大力宣揚本國的房地產(chǎn),其中最起勁的,就是澳大利亞。
忽悠了幾年,大見成效,2016年,澳大利亞國土部門一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中國人在澳大利亞已經(jīng)買了9.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啥概念呢?澳大利亞雖然有769萬平方公里土地,但70%都是荒漠,適宜人居的只有230萬平方公里,中國人買了其中的3.9%,這期間,澳大利亞房價也漲了55%。
澳大利亞的房屋銷售紀錄不斷被華人打破,每一次都讓人目瞪口呆。
要說澳大利亞買房的先驅(qū)者,得說周澤榮,1995年,大陸老百姓月薪幾百塊的時候,他就花了1900萬在澳洲買了套豪宅。
這是哪路神仙呢?
周是潮汕商人,1954年生人,80年代他先是奔赴香港,發(fā)現(xiàn)寡頭太多完全沒戲,轉(zhuǎn)身去了澳大利亞,他把那里的礦產(chǎn)、海鮮、水果轉(zhuǎn)買到中國,迅速積累第一桶金。1988年,周老板轉(zhuǎn)身回國干起了房地產(chǎn),有錢、時間也對,不賺錢太難了,他投資的廣州外商活動中心和廣州國際貿(mào)易中心都曾是廣州的標志性建筑,最近的項目是僑鑫匯悅臺,也是一套房需要9位數(shù)的豪宅。
2015年,澳洲賭場大亨帕克位于悉尼的豪宅要出手,周澤榮二話不說直接花了3.3億人民幣拿下,創(chuàng)了當時澳洲歷史上單套房最高紀錄。
這房子位于悉尼Vaucluse,是悉尼著名的富人區(qū),開窗就是悉尼海港大橋的美景,健身房、游泳池、大花園一個不少,車庫可停20輛車還是隔音的,豪宅該有的元素都有,1972年,帕克買這塊地就花了1.5億,建完成本就超2億了,所以雖然價格創(chuàng)紀錄,但市場里的行家還是認為,買得值!
必須這么說啊,不然怎么忽悠?2015年絕對是澳大利亞房地產(chǎn)歷史上的里程碑,那時候國內(nèi)的金融監(jiān)管還沒出現(xiàn),所以出去買房的人如過江之鯽。
周澤榮這座豪宅的不遠處,是南山集團二代宋建民的房子,不遠處,是中國綠色食品公司董事長孫少峰的宅子,占地3331平米,售價都過億。
稍遠一點,是永輝超市的老板黃巧榮在2015年購置的豪宅,這座房子售價1.7億人民幣,黃老板買下之后也沒咋住,有一陣兒這里的房客主要是劉強東。
這座房子的知名度很高,主要是因為2011年,小李子拍《了不起的蓋茨比》時,以每月30萬的價格租下這棟豪宅,所以很多人對此印象深刻。
但當時澳大利亞房產(chǎn)屆最令人震驚的消息來自一個20多歲的中國小伙。
這小伙叫林尚進,看年齡大家也知道,肯定是個二代,老爹是升龍集團的老板。林尚進花了2.5億買下悉尼Queens Avenue兩處相鄰的港邊別墅,下圖中的No.6和No.8:
No.6這套房是澳洲大名鼎鼎的地標性古宅,建于1906年,上任屋主把這套房用來出租,每月房租3、40萬人民幣,明星特別喜歡,租客包括Beyonce、水果姐、布拉德皮特以及安吉麗娜朱莉等等。
按說入手這么一套房已經(jīng)是人生贏家了,買旁邊那座干嗎?答案很快出來了,推倒重建……
林尚進的想法就是把兩套房合二為一,當然,重建也不便宜,大概還得花1.2個億。
就這么豪橫。
中國人這么買買買,房價漲不少,澳洲老百姓受不了了,紛紛指責(zé)政府,你們也不管管他們的錢到底從哪來的嗎?
老百姓的質(zhì)問也有理由,曾有中國富商坐著自己的私人飛機,帶著好幾百萬現(xiàn)金去澳洲買房,這錢的來路還真不好說。
于是,澳洲政府提高了各種門檻,但完全擋不住華人的熱情。
青島富豪王志軍看上了一幢建于1904年的意大利風(fēng)格豪宅Altona,但是他卻沒有PR身份,于是他找了遠親丁老太太幫忙,丁老太二話沒說就同意了,立刻出面花了2.5億把房買了。
這個數(shù)字比較大,記者們立刻對老太產(chǎn)生了好奇,一頓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老太太一家關(guān)系復(fù)雜,丁老太的兒子指責(zé)老太太的女兒是騙子,偽造證件,反過來女兒指責(zé)兒子也是個騙子,他偽造簽名把老太太名下的這套Altona用來做擔(dān)保,貸款一億去買地了。
反正都不是省油的燈,這可把王志軍嚇到了,沒多久就把房子給賣了,兩年時間掙了4000多萬。
買家也來自中國,東風(fēng)印刷的黃氏家族。
差不多同期,一家加Golden Fast FoodsPty的公司花了1.8億買了海邊豪宅Villa Del Mare。這公司啥背景呢?
大家一查,發(fā)現(xiàn)背后老板是來自中國廣州的許老板,這是要繞開澳政府的監(jiān)管嗎?
趕緊查吧,沒多久澳政府說了,這筆交易涉嫌非法。
啥也別說了,趕緊賣吧。這么貴的房子按說不好賣,結(jié)果沒幾天交易達成,接盤的人也是華人,一個名叫王麗的神秘女商人,啥背景?不知道。
也就在那兩年,中國開始著手整頓金融,往海外弄錢就變得很困難了。
當時澳大利亞著名影星、拿過奧斯卡的凱特·布蘭切特想賣房,報價近億,中介覺得有難度,結(jié)果不到三周就被人買了,買家來自中國,立刻爽快的交了一千萬定金。
但結(jié)局很悲慘,這位中國買家居然無法按時把錢轉(zhuǎn)出國,結(jié)果交易失敗,定金也沒了。
直到現(xiàn)在,我們的外匯管制還是比較嚴格的,但限制了大家海外買房的熱情了嗎?
好像沒有。
2020年9月,疫情鬧得正歡的時候,有個澳洲本地土豪想把自己的房子賣了,他的心理價位是7000萬,中介說,別著急啊,咱們拍賣。
這拍賣行真會操作,整來25個意向客戶,其中10個是中國人,不少人還是在中國電話投標的,一頓操作,最后賣了1.2億,比房主的預(yù)期可高多了。
最開心的還不是他,是中介,為啥呢,因為這個中介上個月還賣出了另外一個豪宅,這房子位于富人區(qū)Point Piper,正對著悉尼海港大橋和悉尼歌劇院,配備私人碼頭,價格是多少呢?
4.5億,不出所料的,買家也是一位來自中國江西的57歲李姓礦主。
在買這套房之前,這位李礦主已經(jīng)在澳大利亞買了價值一個多億的房產(chǎn)。
很多富豪不喜歡澳大利亞,人少歧視多,他們更喜歡美國,那么去哪買房呢?紐約。
這地方房價貴眾所周知,以前在這置業(yè)的主力先是中東石油土豪,然后是俄羅斯大小寡頭,自打2014年開始,中國人穩(wěn)坐頭把交椅。
2013年,SOHO中國的女主人花了1.7億在曼哈頓買了一座建于19世紀住宅樓,她的競爭者包括好萊塢影星布拉德皮特、小李子和一名沙特王子。
當時曼哈頓的置業(yè)者中不少都是二代,花錢隨性,紐約真人秀明星瑞安·謝爾漢特想把自己的房子賣了,開價8000多萬,一個中國年輕人在微信上跟他聊了聊就付款了,連房都不看。
不過這都不算啥。
今年年初,一個華人花了11.88億的價格買下曼哈頓最負盛名的中央公園220號大廈頂層豪華公寓,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二高的房屋售價。
這也正常,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昂貴的住宅,單月租金59萬美元,美國最貴的房產(chǎn)交易中,前22名都來自于這棟物業(yè)。
質(zhì)量不用說了,關(guān)鍵還是位置。中央公園就在北面,Columbus Circle就在西側(cè)、藝術(shù)設(shè)計博物館、卡耐基音樂廳,林肯表演中心,溜達著就到了。
買主是誰呢?馬云的大管家蔡崇信。
阿里巴巴創(chuàng)業(yè)有成后他就開始享受生活。
關(guān)鍵是,這人半年前剛在同一個大樓花了10.4億買了房,那是美國第三高的住宅成交價。
就這么任性。
當然,買房這點錢對他來說不算啥,2019年,他買NBA的球隊,連股份帶場地花了200多億,這可比買房貴多了。
還有些富豪更喜歡有歷史感的國家,比如英國。
跟美國類似,2014年開始,中國人成了這里的頭號買家,1000萬英鎊以上的交易里,中國人占20%。
像海德公園一號(One Hyde Park),這是位于倫敦中心海德公園南側(cè)的豪華公寓,不遠處就是白金漢宮、大不列顛自然史博物館和泰晤士河,這是中央公園220號之前世界最貴的公寓,均價都過億,這里的業(yè)主包括佳兆業(yè)的郭英成,北京耀萊的綦建虹。
2015年,從大連發(fā)家的王老板也來英國置業(yè),他眼光很高,看中一座古宅,1856年這套房子首次出售時要價7000英鎊,160年后,王老板花了7.72億買下了這座豪宅,媒體猜測他還要再花4.8億搞裝修。
這筆交易最大的受益者是政府,他們從中收取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購置稅,大概9200萬。
這還遠遠不是高潮,到了2020年,“重慶李嘉誠”出手了。
“重慶李嘉誠”叫張松橋,他花了18億買下可俯瞰海德公園景色、有45間房的豪宅 2-8a Rutland Gate,創(chuàng)下全英史上最貴豪宅交易的記錄。
這筆交易絕對是震撼級的,連見多識廣的英國大媒體都用“里程碑”這種字眼來形容這宗交易。
但他們顯然是說早了,因為沒多久,這位張老板向政府提交了個申請,說這房子得裝修下,預(yù)算差不多也是18個億…….
看中國人這么愛豪宅,有些老貴族就把手里的豪宅用來出租,專找有錢的中國二代,這些孩子更舍得花錢,去年2月,一個24歲的女學(xué)生租了一套位于倫敦傳統(tǒng)富人區(qū)梅菲爾(Mayfair)的豪宅,創(chuàng)下了倫敦住宅租賃的最高紀錄,一個月租金13萬英鎊,106萬人民幣。
現(xiàn)在英國人、俄羅斯人、中東人都在感嘆中國土豪的消費能力,而在有些中介眼里,英國最貴的豪宅可能還不是張松橋那套,他們更看好中國搜索公司李老板的那一套。
這房子前后耗時5年左右,豪宅為4層,歐式風(fēng)格,外立面以白色石材為主體,先后有40多家公司參加了工程建設(shè),光大理石就分好多種,分別從亞洲、非洲、南美和歐洲各地運來,這房子貴在配套,除了房子,還有湖,還有280畝森林。
為啥說不是最貴的,只因為這豪宅沒有交易過。
中國人的買房熱情不止于此,這次疫情,讓很多中國人相中了新加坡,覺得這地方有前景,就在前幾天,坊間瘋傳一位神秘買家一次性購入20套新加坡網(wǎng)紅樓盤Canninghill Piers,光額外印花稅就可能高達1.4億。
而此前,在中國賣火鍋的新加坡首富、海底撈的張老板也花了1.3億在新加坡買房,覺得房子挺好,去年在隔壁花了2億給兒子也買了一套。
當然,他們都比不上來自中國臺灣的蔡衍明父子。
蔡衍明是干嗎的?他家產(chǎn)品你沒吃過也一定知道,對,就是賣“旺旺”的。
2016年,蔡衍明父子在新加坡烏節(jié)路買了棟公寓,注意是“棟”,烏節(jié)路在新加坡的地位,類似于紐約的第五大道、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是亞太租金最高的10大商街之一,寸土寸金。
蔡衍明父子買的豪華公寓叫EDEN,主打“空中花園”概念,這次掃樓花了他們14.5億。
疫情這兩年,有錢人的賺錢速度一點也不慢,而好多資產(chǎn)在縮水,所以現(xiàn)在的土豪都在全世界四處巡視,尋摸撿漏,未來會有更多大交易出爐,不用驚訝。
看了這么多人以億為單位買房,只能說,貧富分化正在加速,而多數(shù)人,只是被平均的大多數(shù),想奮斗一套過億的豪宅,月存一萬,有800多年也就差不多了……..
本文系網(wǎng)易新聞·網(wǎng)易號“各有態(tài)度”特色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