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行情交易界面如何看指標?
2023-02-13
更新時間:2023-02-09 18:05:22作者:智慧百科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編譯 | 崔馨戈
編輯 | 云鵬
智東西2月8日消息,根據MLIV Pulse最新調查,先進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預計最終將取代金融、媒體、法律和技術領域的一些工作。但在292名受訪者(主要來自金融行業(yè))中,超過三分之二的人認為自己的工作短期內不會面臨風險。
據悉,許多經濟學家和投資組合經理沒有使用人工智能進行分析決策,并認為伴隨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發(fā)展科技公司的裁員規(guī)模是合理的,自己的工作并不會被取代。
一、AI在投資領域坐上“冷板凳”
人工智能已經發(fā)展了幾十年。但最近幾個月,所謂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最著名的是OpenAI的ChatGPT和DALL-E產品——在投資者中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他們認為這種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回報。
MLIV Pulse調查的參與者在回答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否值得投資的問題時,肯定和否定的人各占一半。但在參與調查的投資者中,在工作使用人工智能的人并不多,只有12%的投資者表示他們使用了人工智能,27%表示他們計劃使用人工智能。超過一半的投資者表示,他們甚至沒有考慮使用人工智能來幫助他們投資。
這與最近先進人工智能相關的公司的股票上漲形成了鮮明對比,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ChatGPT的廣泛宣傳以及微軟公司對OpenAI的100億美元投資進一步刺激了資本市場的行動。BuzzFeed、C3.ai、SoundHound AI和BigBear.ai Holdings等公司的股票成交量大幅上漲、股價也頻繁波動引人關注。
二、ChatGPT促推股價飛漲,但投資者似乎并不急于入場
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根據簡單的提示創(chuàng)建文本和圖片等內容,或者就各種各樣的話題進行類似人類的對話,從貓是否會贏得與鷹的戰(zhàn)斗,到有關全球事件或學校項目的實際考慮。微軟正與谷歌、Meta和亞馬遜等公司競爭,努力為盡可能多的人提供最智能的人工智能工具。
盡管ChatGPT等工具的發(fā)展前景給一些投資者留下了期望的空間,但只有4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計劃購買使用這種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股票。
總體而言,約41%的受訪者說,他們打算更廣泛地增加對科技股的投資,38%的人說他們將在未來六個月保持投資額不變。根據預估中值,他們預計納斯達克100指數年底前將跌至12,000點。該指數上周五收于12,573.36點。
投資者很可能正在等待最后的拋售狂潮。
三、人工智能高速發(fā)展與科技裁員潮有無關聯?
人工智能是會增加還是減少就業(yè)機會,一直是工人和企業(yè)非常感興趣的話題。許多正在裁員的公司也是那些投資數十億美元打造人工智能的公司。
今年1月,Alphabet宣布在全球裁員1.2萬人,而首席執(zhí)行官桑達爾·皮采(Sundar Pichai)將人工智能列為關鍵投資領域。同樣,微軟宣布向OpenAI投資100億美元,而就在幾天前,該公司剛剛宣布將裁員1萬人。
而MLIV Pulse調查的大多數投資者似乎都認為,這些裁員規(guī)模太小或剛剛好。只有極少數受訪者(約11%)認為削減幅度過大。同樣,只有13%的人認為科技公司的裁員為時過早。
結語:AI蠶吞多領域工作機會,但難以克服統(tǒng)計偏差
盡管人工智能系統(tǒng)預計最終將取代金融、媒體、法律和技術領域的一些工作,但大部分投資者都認為自己的工作短期內不會面臨風險。
機器學習的確擁有巨大潛力,可以根據已知模型與算法進行簡單的投資決策。但是,人工智能依賴的算法數據與方法可能存在統(tǒng)計偏差,需要擁有豐富行業(yè)經驗的投資者進行過濾與摘除,從而作出符合市場現實情況的決策。
當然,伴隨計算能力、可用數據的完善發(fā)展,人工智能會在投資領域發(fā)揮更大作用。屆時,投資者或許也會開始擔心自己的工作被強大的人工智能所取代。
來源:Bloom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