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2-28 08:20:59作者:智慧百科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
最近的新聞太奇幻了,老百姓郵寄藥品,整得像郵寄違禁品一樣,畫風好似諜戰(zhàn)片里的特務送貨:
1、“小孩生病急需美林,小姨將藥縫在衣服內寄出”
陜西渭南的孫先生家里,有小孩急需要用藥,但是根本買不到美林,跑了醫(yī)院也開不出來,正好小姨子家還有沒用完的,就給自己快遞寄了過來。
沒想到,70后和80后當年打工結束坐火車返鄉(xiāng)必備技能,現在給90后用上了。
2、“婆婆給媳婦寄藥,怕藥丟直接包了整床被子”
江蘇蘇州李女士收到婆婆從老家寄來一床被子,里三層外三層拆開后,最里面藏著一大瓶對乙酰氨基酚片。李女士稱:自己懷著孕,聽說這個藥可以吃,這邊又買不到,婆婆便從老家10塊錢買了50片,怕被偷走,所以快遞時在外面裹了一床被子。
這形狀和體積,確實想不到會藏藥,也不容易偷。
3、還有的人反偵查更是上了一個新臺階:“女子寄了一盒茶葉,最底層一個茶包中藏著布洛芬”
江蘇邵先生收到女友寄來的布洛芬。女友將藥剪成獨立小顆,裝在茉莉花茶袋中郵寄過來。邵先生表示,為了避免快遞出意外,女友還專門把裝有藥品的這一袋放在最下面一層。
這要是密封得夠好,恐怕出動警犬也搜不出來。
那么,為什么他們寄個藥,要動用這么復雜的操作?
因為,最近快遞的藥品多次出現被偷事件。
一開始是一位網友公開發(fā)帖質疑順豐,自己寄的快遞紙箱和保溫箱都被摳了一個洞,然后還用順豐膠帶補上,打開發(fā)現箱中的兒童退燒藥美林不翼而飛。
這事兒在網上刷屏之后,順豐的客服回應稱“會去調監(jiān)控處理,以后對藥品的包裝會更加嚴密”。
隨后,還有人爆料出寄的快遞被退回變成了一件衣服的離奇事件,蕭山郵政管理局的通報也僅是簡單的“雙方達成和解”。
很多網友也在評論區(qū)反映,自己最近收寄的快遞有類似的遭遇,不只是順豐,其他快遞也偷藥:
隨后,抖音上也出現了大量快遞被摳的視頻,有幾種情況:
寄的美林、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片、連花清瘟、999感冒靈等藥品,被偷走。
寄的抗原、口罩甚至酒精等防疫用品,被偷走。
更多的,則是買的明明不是藥品不是抗原不是口罩,包裝上也清楚寫明了物品信息,仍然被摳了個洞:
這樣的事情,真正是離了大譜。
快遞開始偷藥,主要是由于這些藥轉手能賣個好價錢。
過去也有快遞物品被偷的情況,主要集中在高價物品,比如茅臺鎮(zhèn)本地酒商都知道,飛天茅臺或者更高級別的貨寄送一定要慎之又慎:
因為一瓶酒就是幾千塊錢,一箱酒就兩萬,一偷就是一兩個月工資,拿了錢直接跑路。
而這樣的高價商品就算交錢保價了,遇到丟件或者損壞的情況,也不一定能賠償:
快遞的管理漏洞一直存在,平時沒人注意,因為絕大多數快遞都是便宜的東西。
現在呢,老百姓對退燒藥感冒藥等藥品的需求暴增,供應端卻是不足的狀態(tài),直接把藥的價格推高數倍。
前面兩年多,許多藥店都不允許銷售“一退、兩抗、一止”類藥品,導致很多藥品批發(fā)公司和藥店手里的藥賣不出去,甚至放到過期。藥廠也不敢生產排期,更不敢囤庫存。
現在一放開購買,加上大量的人開始出癥狀,藥店、醫(yī)院、藥廠,誰手里有貨?
于是,搶到貨的黃牛立刻將藥品炒到了天價,平時只要二三十塊錢一瓶的美林,到醫(yī)院門口甚至能賣出4000一瓶:
那可是比茅臺酒還貴,而且是需求旺盛的硬通貨,找到機會能不下手偷嗎?
有網友說,這些黃牛是搶錢,發(fā)國難財。
其實,這不只是搶錢,這就是喪良心,家長為了小孩,花多少錢都愿意,千載難逢的機會,訛他們一筆大的。
除了醫(yī)院門口,朋友圈也有人在賣藥,價格照樣高得離譜,醫(yī)院門口賣4000,朋友圈就敢賣2600。
就想問問,朋友圈怎么這么萬能啊?
前年買不到口罩的時候,朋友圈有貨;
上半年買不到蔬菜米面糧油的時候,朋友圈有貨;
上個月藥店買不到連花清瘟的時候,朋友圈有貨;
前兩周買不到抗原的時候,朋友圈有貨,現在買不到兒童退燒藥,朋友圈還是有貨。
只有普通老百姓,成了被割的韭菜。
最后,還是有個好消息的。
雖然,最近短期內我們非常缺藥,有報道說,全國現在一天消耗4億片布洛芬:
但是,這情況會很快結束。
一方面,對布洛芬的需求會隨著大部分人逐漸痊愈而大幅下滑。
一方面,中國的布洛芬產能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產能前三名的藥企有兩家都是中國藥企:
而且,根據國家藥監(jiān)局數據,僅國產藥品批文就達到558個,藥品劑型包括膠囊、顆粒、片劑等多種劑型。在布洛芬需求爆發(fā)式增長后,很多藥廠都開足馬力擴產。
湖北的人福藥業(yè)表示,已將現有的產品批量擴至到2倍以上,布洛芬片每分鐘可生產3800片。新華制藥則表示,布洛芬原料藥的生產周期只需3天左右,很快將有大量產能釋放。
布洛芬以外的很多其他藥品,也都在快速擴產。
相信要不了多久,這些藥會像2020年的口罩一樣,從短缺轉向過剩,價格也會回落到一個正常的水平。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tài)度”特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