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這些萬億城市,憑什么跑贏全國

        更新時間:2023-01-19 13:40:07作者:智慧百科

        這些萬億城市,憑什么跑贏全國

        國家統(tǒng)計局1月17日發(fā)布的數(shù)據顯示,2022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年增長3%,全國的GDP總量超過120萬億。

        在國家總體數(shù)據發(fā)布之前,全國各地陸續(xù)召開兩會,各個城市的GDP數(shù)據也相繼出爐。

        目前,我國有24座萬億GDP城市(不含港澳臺),數(shù)據顯示,這些城市的GDP總額,已超過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

        已公布增長率的萬億GDP城市中,在2022年全部實現(xiàn)了正增長,其中蘇州、福州、長沙、武漢和合肥等城市的增長率,跑贏了全國。

        這些萬億GDP城市,跑贏全國

        早在1月7日,被稱為“最強地級市”的蘇州,就率先公布GDP成績單。根據蘇州市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蘇州GDP預計達2.4萬億元。2021年,蘇州GDP為2.27萬億元,根據推算,蘇州2022年的GDP增長率可能超過5.7%。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圖/視覺中國

        強勁的工業(yè)依然是蘇州發(fā)展的底色。數(shù)據顯示,2022年蘇州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總產值為4.36萬億元,穩(wěn)居全國最前列。

        在已公布增長率的各大城市,福州2022年GDP的增長率達到5.2%。

        福州為什么能頂住壓力,在2022年完成相對高速的增長?

        “相對不少城市,2022年,福州受疫情影響較小,而且最近兩年營建的福州都市圈和‘強省會’戰(zhàn)略也開始發(fā)力?!睆B門大學經濟學教授丁長發(fā)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福州閩江北CBD。圖/視覺中國

        另外,在丁長發(fā)看來,除受疫情影響較小之外,2022年亮眼的增速也是福州厚積薄發(fā)的結果。目前,福州培育了多個千億產業(yè),比如鋼鐵、石化、紡織、化纖等。另外,福州的民營經濟和縣域經濟也較發(fā)達,誕生了福耀玻璃等知名民企。

        “在良好的經濟基礎之下,近兩年福州也在大規(guī)模地改善投資的軟、硬件環(huán)境?!倍¢L發(fā)補充。

        比如,目前福州長樂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正在加速施工。福州的港口也在努力擴建。江陰港區(qū)是福州的核心港口,港區(qū)規(guī)劃集裝箱泊位19個,可形成通過能力825萬標箱,目前已建成5個泊位。2022年4月,福州港羅源灣港區(qū)南北航路正式通航,其他擴建工程也在有序進行。

        除了福州,在已公布增長率的城市中,長沙、武漢和合肥這3個中部省會的增長率,也跑贏了全國。

        長沙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2年GDP預計增長4.8%,規(guī)模工業(yè)增加值增長8.5%,位列中部第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200億元。



        長沙橘子洲。圖/視覺中國

        武漢的政府工作報告同樣顯示,2022年武漢預計地區(qū)生產總值增長4.5%左右,總量達到1.9萬億元左右。此外,2022年,武漢凈增3000家高新技術企業(y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1%。

        合肥對外公布的2022年GDP增長率為3.6%。

        在不少業(yè)內人士看來,上述城市在2022年增速之所以能“跑贏”全國,既得益于國家的中部崛起戰(zhàn)略,也受益于各省推出的“強省會”戰(zhàn)略。

        最近幾年,不少中西部省份開始逐步推行“強省會”戰(zhàn)略,支持省會的發(fā)展,提升省會的經濟總量、提高其在省域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壯大省會,進而通過省會的引領作用,帶動全省的發(fā)展。

        武漢、長沙和合肥,就是“強省會”的代表。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最近幾年,先進制造業(yè)成為支撐這三城增長的最重要因素。

        “不論武漢、長沙還是合肥,都有本地優(yōu)質的高教資源,比如武漢、長沙有多所985高校,合肥有中國科技大學。這些本土高校為當?shù)刂圃鞓I(yè)的產業(yè)升級以及高質量發(fā)展,貢獻不小?!倍¢L發(fā)說。

        其他萬億GDP城市中,受疫情影響,上海上半年GDP比去年同期下降5.7%,今年前三季度上海GDP為30956.6億元,同比下降1.4%,不過降幅較上半年收窄4.3個百分點。

        到了全年盤點時,上海的數(shù)據已經轉正。

        根據上海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上海GDP預計達到4.45萬億元。而2021年,上海 GDP為4.32萬億元。

        此外,全國另外一個“4萬億”城市北京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透露,2022年全年GDP實現(xiàn)正增長,不過截至目前北京并未公布去年GDP的具體增長情況。

        北方“明星城市”緣何掉隊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幾年,在GDP城市排位方面,長沙和鄭州一直處于“你追我趕”的態(tài)勢。在經濟增長方面,鄭州也一直都是北方的“明星城市”。

        但今年,比起長沙4.8%的GDP增速,2022年鄭州的增速僅有2%。

        為什么鄭州突然慢了下來?

        在不少業(yè)內人士看來,雖然無法否認疫情對于鄭州的影響,但鄭州增速減緩,實際上暴露出其產業(yè)結構一直以來存在的問題。

        丁長發(fā)分析,鄭州的產業(yè)比較單一,先進制造業(yè)或者高端制造業(yè)方面發(fā)展相對不足,對富士康過于依賴。

        因為受疫情的影響,鄭州富士康的訂單出貨量大幅度減少。2022年11月6日,蘋果官網發(fā)布的一則聲明稱,疫情限制暫時影響了位于鄭州的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主要組裝設施,鄭州工廠的產能大幅降低。

        武漢、長沙、合肥和鄭州雖然都屬于中部城市,但是經濟結構卻有較大差異。

        鄭州的主導產業(yè)是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制造、現(xiàn)代食品等產業(yè)。

        武漢的主導產業(yè)是計算機通訊及其他電子設備、煤炭石油化工、汽車等;長沙的是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新材料和食品(含煙草);合肥的則是電子信息和家用電器、汽車和裝備制造、材料和新材料、能源和新能源、食品醫(yī)藥。

        但鄭州工業(yè)產值當中的近70%由電子信息產業(yè)貢獻,這與富士康及其帶動的產業(yè)鏈上下游息息相關。

        “鄭州的GDP約1.3萬億,它的百分之一大概就是130億。富士康一旦大規(guī)模減產,對鄭州增速的影響可想而知。”中國社科院區(qū)域經濟研究員牛鳳瑞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牛鳳瑞分析,與富士康的高度“綁定”,為鄭州經濟帶來很大不確定性。

        富士康之外,鄭州本土的汽車企業(yè)最近幾年也備受沖擊。

        由于高鐵、順風車等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整個汽車客運市場受到巨大沖擊。鄭州知名上市公司宇通客車的業(yè)績近年來也受到較大影響。

        宇通客車2022年的三季報顯示,報告期中宇通客車營業(yè)總收入同比下降16.28%,凈利潤同比下降50%。

        鄭州對于房地產的依賴,是另外一大問題。

        “鄭州高速增長的那幾年,也是其房地產投資快速增長的幾年。但隨著水災、疫情等方方面面的影響,鄭州地產市場急轉直下,對當?shù)亟洕久娴挠绊懸仓饾u暴露出來”,丁長發(fā)分析。

        在牛鳳瑞看來,一個城市提升先進制造業(yè)的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他說,“至少先培養(yǎng)出適應產業(yè)升級的高教資源和人才?!?/p>

        最近河南宣布,在“十四五”期間 ,將投入130億元專項資金,支持“雙一流”高校的建設。

        兩萬億城市“擴容”,新晉萬億城市空缺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國城市發(fā)展的“成績單”中,出現(xiàn)了7座“兩萬億GDP”城市。

        2023年1月3日,成都宣布,2022年成都經濟總量進入“兩萬億俱樂部”。至此,繼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之后,第七座GDP超2萬億元城市誕生。

        而后續(xù)的城市,要想跨入“兩萬億”,似乎也不太遙遠。

        武漢宣布,2022年GDP總量達到1.9萬億元左右。杭州2021年GDP為1.81萬億,2022年前三季度GDP為1.36萬億,實現(xiàn)同比增長。

        作為第一梯隊的武漢、杭州,有望在2023年聯(lián)袂晉級“兩萬億俱樂部”。

        不過,2022年,“萬億GDP城市”俱樂部并沒有迎來新的成員。2021年全國GDP破萬億的城市也只增加了一個,即廣東東莞。

        GDP緊隨東莞之后的城市是江蘇常州。

        最近,常州宣布,預計2022年GDP總值為95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4%。2023年被常州定義為沖刺GDP萬億之城的決勝之年。

        GDP緊隨常州之后的是山東煙臺。

        2021年,煙臺市GDP為8711.75億元。2022年,煙臺的GDP預計增長5%以上,突破9100億元,離萬億GDP僅一步之遙。

        目前看,山東擁有兩座“萬億之城”,分別是青島和濟南。與此同時,經濟總量排在山東之前的廣東和江蘇,則分別擁有4座萬億城市。

        如果常州和煙臺晉級萬億GDP城市,廣東、江蘇、山東這三大經濟強省也將形成新的萬億梯隊。

        今年常州、煙臺如果繼續(xù)保持高速增長,在空缺一年之后,中國“萬億GDP城市”俱樂部將在明年迎來新成員。

        作者:趙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