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2-25 22:20:39作者:智慧百科
(原標題:杭州警方通報“女子贈藥被踢門”:男子已致歉)
通報截圖
警情通報
近日,我局上塘派出所轄區(qū)發(fā)生一起因贈藥引發(fā)的糾紛?,F就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2022年12月23日20時39分,上塘派出所接吳某報警稱,在拱墅上塘街道某小區(qū)其住處有人踹門。接警后,上塘所警力立即趕至現場處置。經現場了解,吳某向馬某贈藥,馬某因2次上門取藥未聯系到人,認為自己被愚弄。后雙方在微信上起爭執(zhí),馬某折返與吳某發(fā)生口角、辱罵并用腳踢門。因考慮雙方當事人均已患病、身體不適,且事情因誤會引發(fā),派出所民警在現場進行調解,并對馬某進行了口頭警告。雙方對此表示認可,并在110處警現場登記表上簽名確認。
12月24日,上塘派出所接到一自稱熱心網友的群眾來電,詢問該事件情況,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答復“已互相道歉、達成諒解”,因該名工作人員并非事件處置相關人員,對事件具體情況不了解,其答復的情況與事實不符。派出所已對該名工作人員進行嚴肅批評教育,同時對因此事給當事人帶來的困擾致以歉意。下一步,將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教育,避免類似情況發(fā)生。
目前,在警方的批評教育下,馬某已認識到錯誤并以道歉信的方式向吳某致歉。當前,全市正積極倡導鄰里互助、團結抗疫,公安機關將最大限度保障“互助者權益”,保護善良、呵護熱心,共同維護好特殊時期下的社會互助機制。
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qū)分局
2022年12月25日
此前報道
女子贈藥給鄰居因延誤反被踹門辱罵 再發(fā)文回應:該男子至今沒道歉
(南方都市報)近日,杭州一女子贈送感冒藥給鄰居男子,因頭暈延誤了一會,反被該男子上門踹門辱罵,引發(fā)熱議。12月25日,針對此事,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分局上塘派出所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表示,已關注到目前網絡上的相關討論,“肯定不像網上說的互相道歉諒解就完事了,警方還會進一步介入調查此事”。
網傳視頻畫面
事發(fā)于12月23日晚間,據該女子表述,她是一名醫(yī)學生,近期會向缺藥的鄰居無償贈送一些藥品救急。當天20時6分左右,涉事男子聯系她要上門取藥。當時,她已為陽性患者,頭暈不適,動作有所延緩。12分她發(fā)了地址,29分該男子來到她家門口敲門,后開始踹門。此時,該女子正在剪藥,33分把藥給了男子,并說他“踹門很沒有禮貌”。
在拿到藥的情況下,38分該男子突然又開始二次踹門,并開始辱罵該女子,“那你咋沒死啊,你咋現在站得好好的。你是什么東西,敢教育別人”。監(jiān)控視頻畫面顯示,該男子還動手推搡了女子。事發(fā)時,該女子已報警。
12月25日早間,該女子再度發(fā)文回應稱,該男子至今沒有向她道歉,在警方介入后,仍無視她的道歉要求。
女子在網上發(fā)文再度回應
當天午間,南都記者向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分局上塘派出所求證此事,其工作人員表示,已關注到目前網絡上的相關討論,“肯定不像網上說的互相道歉諒解就完事了,警方還會進一步介入調查此事”。
媒體評論
贈藥女孩被踹門:我們必須呵護善良
一段視頻引發(fā)了公憤。12月23日,浙江杭州一名女子稱,自己贈藥給同小區(qū)的一名男子,想不到僅僅是因為頭暈、找藥,開門給藥的動作慢了一些,前后不過幾分鐘,對方竟然踹門威脅,甚至開門后,男子還做出推搡動作。
視頻顯示,女孩剛開始解釋:“我剛剛下樓,在找藥,我頭很暈”,受贈藥者就劈頭蓋臉地發(fā)來了惡毒的詛咒:“你咋還沒有死,你怎么不去死!你沒人要!” 截至目前,踹門者還沒有受到法律的懲罰。
踹門者,踹的不只是贈藥恩人的門,踹的還是對陌生人的那份善良,踹傷了助人者的熱心,甚至踹斷的是很多人潛在的求藥的“生路”。這起事件不是“口角”“糾紛”,是對善良的赤裸裸的傷害。
在目前感染集中爆發(fā),藥品難求的情況下,幾粒藥片有多金貴,不言而喻。女子向同小區(qū)的鄰居贈藥,一片赤誠;受人點水之恩,尚需涌泉相報,何況受贈的是那么金貴的藥品,怎么忍心去踹門、死亡詛咒?
事發(fā)之后,無數網友力挺女孩,每一個熱情留言的IP后面都有一顆熾熱的心。但是,我們也看到極個別讓人寒心的挑釁跟評:為什么藥只送給男的?是不是覺得對方不帥就不送了?他們將惡毒的目光投向了贈藥女孩……“惡語傷人三春寒”,贈藥女孩不得不于12月25日清早,發(fā)了長篇微博做解釋,她無奈地表示“暴露得越多,被挑剔的罵聲越多,我永遠無法讓所有人滿意”。
越是在這樣的困難時刻,我們越是要保護善良,呵護熱心。不能讓熱心助人者受到傷害、侮辱,不能讓為人施藥者受到威脅。踹門、威脅、詛咒贈藥者的行為,已經越過了法律和道德的雙重紅線,希望司法機關能設身處地地為贈藥女孩想一想:她什么都沒做錯,她本可以不管這種“閑事”,但是她選擇了善良,選擇了熱心助人送藥,卻換回了什么?而且她的地址、手機也被對方知曉了,如何保障她今后的安全感?
希望案件能得到公正的處理,一次有誠意的道歉,一份有態(tài)度的訓誡書,是最最起碼的要求,如果查清有更惡劣的行為,還應該實施治安拘留等升級處罰。我們要歌頌善良,更要保護善良,不能讓極個別的傷害行為挫傷了助人的心。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里,藥是寶貴的,也是溫暖的。鬧市天橋的玻璃護欄上,夜間無人值守的藥店櫥窗上,居民樓大堂里的“互助小藥箱”里,寒風凜冽中,裝有藥片的小塑料袋,給人以巨大的暖意:讓你相信人間有真情,相信你的病痛,有陌生人關心,我們并非是孤島。
正像贈藥女孩說的:“帶給他人的那份火光也會照耀到自己,真的會讓我很開心。” 對陌生人的善良,是我們在目前的困難情況下最可寶貴的,所以要以法律的名義保護善良,不能讓贈藥者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