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1-08 15:50:33作者:智慧百科
參考消息網(wǎng)11月8日報道 據(jù)美國《華盛頓郵報》網(wǎng)站11月5日報道,多年來,中國的太空計劃一直居于美國之后。但情況不再如此。
報道稱,本周,中國向近地軌道發(fā)射空間站的最后一個艙段并完成對接,實現(xiàn)太空計劃的重大飛躍:中國正試圖通過這項計劃鞏固自己作為太空超級大國的地位。
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天體物理學家喬納森·麥克道爾說:“這宣告中國如今在太空是和美國平起平坐的國家。”
據(jù)報道,空間站建好后,中國就可以把同一時間駐留在那里的航天員人數(shù)增加一倍,達到6人??茖W家可以開展各種實驗,推進未來的太空目標,比如在月球上建設基地或探索火星。
報道稱,在過去一個世紀的時間里,美國、俄羅斯和歐洲航天局等是太空探索的主要參與者。但是,近年來,中國大力投資太空計劃,試圖迎頭趕上。
11月3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中)、劉洋(左)、蔡旭哲進入夢天實驗艙。(新華社發(fā))
2003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個用本國火箭把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2013年,一艘中國無人航天器實現(xiàn)登月,這是1976年以后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軟著陸。2019年,中國發(fā)射的另一艘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著陸,使之成為第一個完成月背著陸的國家。
據(jù)英國《自然》周刊報道,中國航天機構計劃在中國空間站上開展至少1000項科學實驗。聯(lián)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處說,其中至少9項為國際合作實驗。
麥克道爾說,大多數(shù)研究可能分為兩個領域。首先是醫(yī)學實驗,比如人類如何對太空中的輻射作出反應。第二種是分析,例如物質(zhì)在失重環(huán)境下如何變化。這些研究可能有助于藥物研發(fā)或解決工程問題。
報道稱,布魯金斯學會的太空專家埃米·納爾遜說,發(fā)展空間站的雄心反映出中國在全球“展示實力”的廣泛外交戰(zhàn)略。
她說,由于北京控制著除國際空間站外唯一在軌運行的空間站,太空合作的外交考量變得更加復雜。美國的盟友們正在和中國達成協(xié)議,以便合作探索太空。她說:“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態(tài)勢。有點像比一比誰在太空的盟友多?!?/p>
報道稱,美國航空航天局退役宇航員杰弗里·霍夫曼說,中國的空間站是發(fā)展強有力太空計劃的必要條件,因為中國需要針對關鍵課題開展研究,比如長時間太空飛行對人類的影響。
中國的空間站正大步前進,老化的國際空間站卻將壽終正寢,預計于2030年結束服役?;舴蚵赋?,美國航空航天局開始依靠私營部門建造一個現(xiàn)代空間站。
霍夫曼說,否則美國就有可能把優(yōu)勢拱手讓給中國。
另據(jù)美國科技時代網(wǎng)11月4日報道,中國一直夢想有朝一日成為太空探索強國?,F(xiàn)在,在10月31日完成空間站的組建之后,中國正在一步步接近自己的夢想。
憑借這一壯舉,中國確立了自己與俄羅斯和美國等平起平坐的地位。
美國《連線》雜志在報道中說,中國最近的這一成就對其太空計劃作出了巨大貢獻。
美國密西西比大學空間法專家法比奧·特龍凱蒂說:“這對中國的太空計劃很重要。國際空間站不久后將停止運行。中國的空間站可能成為唯一在軌運行的空間站?!?/p>
過去,美國和俄羅斯是主角,中國總是落在后面。不過,專家認為,美國和俄羅斯的太空計劃開始衰落。它們曾不斷進步,但現(xiàn)在,中國進步的速度比它們更快。
延伸閱讀:
中國“太空之家”三艙合一,17國項目入選中國空間站,沒有美國
中國航天人憑借自己的鉆研創(chuàng)新,成功實現(xiàn)了中國空間站第三大艙夢天實驗艙成功發(fā)射升空、并與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組合體完成交會對接。之后,夢天實驗艙實施轉位,三艙形成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
資料圖
這是中國航天史上又一壯舉,更是造福全人類的一大貢獻。
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表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è)發(fā)展始終立足自身,也一直面向世界。期待中國空間站早日成為全人類的“太空之家”。
太空合作
“建造太空家園”之初,我國空間技術面臨技術封鎖、關鍵器部件禁運等多重約束,又被國際空間站拒之門外,但現(xiàn)在中國有所成就并不會自傲鎖門,“天宮”將向所有聯(lián)合國成員開放。
實際上,中國已經(jīng)與國外多個航天機構和組織簽署了合作協(xié)議:與19個國家和地區(qū)達成了46項太空合作協(xié)議,近1000項科學實驗準備在“天宮”進行。目前已有德國、意大利、瑞士、波蘭等17國科學實驗項目確定入選中國空間站。
為此,外國科學家和宇航員不約而同開始了中國語言文字學習,因為天宮空間站的操作系統(tǒng)、說明書、工作間、標簽標志等都是中文漢字。
資料圖
歐空局一些宇航員為登“天宮”苦練中文,如意大利航天員薩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中文學習上已大有成果。她在Twitter上發(fā)布一組太空攝影作品時,以漢語、意大利語、英語寫下了一句來自中國古文《蘭亭集序》中的句子:“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薩曼莎不是特例,這是中國實力越來越強的體現(xiàn),也是中國文化、中國越來越有吸引力的表現(xiàn)。
沒有美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并沒有在與中國進行合作項目的17個國家之內(nèi)。
中國本著開放合作理念與其他國家進行交往,美國想加入,中國也歡迎,但美國在2011年一項《沃爾夫條款》,直接明令禁止了中國與美國的航天合作,至今也沒取消,美國要是加入,就是打了自己的臉,所以美方也放不下臉加入中國空間站,此為一。
眼看中國航天形勢一片大好,美國宇航局局長納爾遜喊話中國,美國可以考慮與中國進行太空合作,但前提是中方要“開放”、“提高太空計劃透明度”,共享數(shù)據(jù)。如此雙標,如此倨傲態(tài)度,實難合群,大抵道不同不相為謀,不強求,此為二。
我國制定了多項空間站科學研究項目標準,上述17國的項目符合標準,所以被第一批邀請進入,而忙于全球折騰的美國卻沒能達到我國標準,此為三。
由于國際空間站使用壽命只有10-15年,目前的國際空間站已經(jīng)存在很多零件不同程度的損壞。但美國與俄羅斯交惡,再造國際空間站略難,為了穩(wěn)住自身在航天航空的地位,不僅對國際空間站進行維修,還準備把報廢期限從2024年再撐6年到2030年,為此還多次“勸說”其他國家延長在國際空間站的運營時間。
資料圖
畢竟,太空中有了更好的中國空間站,其他國家只會向中國紛紛投出“橄欖枝”求合作,倨傲霸道的美國在國際航空中的地位只會此消彼長,不進反退。
不過此前俄媒爆料,國際空間站空間艙內(nèi)出現(xiàn)過氣體外泄,就是美國宇航員故意鉆了孔。哪怕是及時修補,國際空間站已經(jīng)如美軍航母一樣超長待機了,再堅持又能堅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