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3-01-13 21:32:36作者:智慧百科
近日,中金對2022年宏觀情況的10大預判結果刷屏了,原因在于其中有9個都與實際情況南轅北轍,只有一個是對的,即“債務問題在2022年仍值得重視”。
投資者們評價,“果然是中金反買,別墅靠?!薄叭思业墓ぷ魇穷A測,又不是預測對”“某種程度也是金融圈的說學逗唱了”。
那副在券商江湖中廣為流傳的對聯(lián),再次被投資者們掏出來:
上聯(lián):解釋過去頭頭是道,似乎有理
下聯(lián):預測未來躲躲閃閃,誤差驚人
橫批:經(jīng)濟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預判結果熱度還在,中金就已火速發(fā)布了對2023年經(jīng)濟形勢的預判,不知道這一次,中金能對幾個?
中金預測,十拿九不穩(wěn)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中金2022年的十個預測。
展望一:A股“有驚無險”。權益類公募基金年度收益中位數(shù)可能會明顯高于2021年。事實是,2022年公募基金不論是募資規(guī)模,還是凈值走勢,均明顯低于2021年同期。
展望二:港股“均值回歸”,可能在2022年迎來階段性明顯修復。事實是,2022年港股恒生指數(shù)夢回1997年,慘不忍睹。比如騰訊在2022年5月,股價一度跌破300港元。
展望三:成長跑贏價值,有可持續(xù)增長的成長風格可能是獲取超額收益的重點。事實是,周期跑贏成長和價值,領漲板塊為煤炭。
展望四:電動車產(chǎn)業(yè)鏈及新能源行業(yè)高景氣將擴散到相關領域。事實是,電新板塊全年下跌25.43%,以A股寧德時代為例,2022年其股價累計下跌了大約33%,市值蒸發(fā)約4096億元,失守萬億市值大關,是A股2022年市值蒸發(fā)最多的公司。
展望五:泛消費領域可能是2022年亮點之一。事實是,泛消費領域股價跌幅明顯,以白酒板塊為例,2022年整體跌幅為11.35%,遠低于去年的9.64%的漲幅。比如貴州茅臺,去年最后一個交易日,貴州茅臺報收1727元/股,較去年初累計下跌了13.76%,市值蒸發(fā)超4000億元。
展望六:商品市場趨弱。事實是,由于俄烏沖突,商品市場中原油、糧食進一步走高,堪稱火熱。
展望七:公募基金新增份額超過3萬億份。事實是,2022年公募基金新發(fā)份額14萬億份,同比下滑48%。
展望八:滬深港通北向資金凈流入超過3000億元。事實是,在國內(nèi)外局勢變幻、美元加息、疫情沖擊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2022年北向資金實現(xiàn)對A股的凈買入約900億元。
展望十:美股2022年漲幅將明顯收窄。事實是,納指全年下跌33.1%,道指全年下跌8.78%,標普500全年下跌19.44%。
除此之外,中金唯一對了的展望九“債務問題在2022年仍值得重視”,與其說是專業(yè)“預測”,不如稱之為常識。
含糊其辭的預測
事實上,2022年的預測并非中金的策略團隊頭一次翻車。許多人應該還記得2018年中金的預測結果,十個里面錯了九個半,堪稱經(jīng)典。
僅展望十后半截正確
所以,自2018年以后,中金也學聰明了許多,某些預測的用詞變得含糊躲閃、模棱兩可。
比如其2020年的展望九:2020年有望成為中國5G相關領域確認領先的元年,中國制造的優(yōu)勢及產(chǎn)業(yè)升級趨勢將得到更大范圍的認同。
而彼時華為一直被美國政府打壓,該預測的結果稱得上是眾所周知。
再比如其2021年的展望一:中國上市公司盈利在2021年實現(xiàn)15%-20%甚至更高增長。
業(yè)內(nèi)人士指出,中國上市公司也要分企業(yè)的,有企業(yè)股價下跌,比如證券相關企業(yè),也有企業(yè)股票上漲,比如茅臺,整體看來,該預測毫無意義。
根據(jù)統(tǒng)計,2019年,中金給出的預測對了6個,到2021年,則對了9個,和2018年相比可謂十分給力。
有意思的是,2018年以后,包括中金在內(nèi),整個券商群體的畫風都變得十分一致,預測標題充滿詩情畫意。
比如在2019年,廣發(fā)證券的標題為“冰與火之歌”,招商證券的為“馮虛御風,踏浪而行”,華鑫證券的為“御風而行,緩步當車”,渤海證券的為“石以砥焉,化鈍為利”,西南證券的為“心動先于帆動”。
一路看下來,預測準不準先不說,詩句倒是學了不少。
業(yè)績放緩
或是受市場行情影響,2022年中金的業(yè)績與其翻車結果相一致,營收與凈利潤雙雙下滑。
2022年前三季度,中金公司實現(xiàn)營收193.93億元,同比下降10.57%,在行業(yè)中排名第六,次于中信建投;歸母凈利潤60.12億元,同比下降19.34%,在行業(yè)中排名第8。
單季度來看,三季度,中金公司實現(xiàn)營收72.62億元,同比增長0.51%;歸母凈利潤21.71億元,同比下降11.29%。
具體來看,主要是其自營業(yè)務拖累了業(yè)績,數(shù)據(jù)顯示,僅第三季度,中金公司的自營業(yè)務收入為20.89億元,同比-38.74%,環(huán)比-41.28%,較中報大幅下滑。
即便如此,中金前三季度的自營業(yè)務凈收入,仍舊名列前茅,為71.33億元,僅次于第一的中信證券。
值得一提的是,中金公司財大氣粗,業(yè)績放緩與預測翻車均影響不到中金員工們的工資待遇。
據(jù)其財報,在2022年上半年,中金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xiàn)金超過100億元,合計人均月薪6.3萬元。
最新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22年中金年終獎平均為172729元。
結語
去年匪夷所思的事情發(fā)生得不少,也給中金的預測打了個猝不及防。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包括中金在內(nèi)的券商機構多唱多,可以理解為對經(jīng)濟恢復的憧憬。
中金新一年的預測研報,樂觀依舊是主要基調(diào),就看今年能不能多對幾個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