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唐唯實的嘴,法系車的淚

        更新時間:2022-10-28 19:54:42作者:智慧百科

        唐唯實的嘴,法系車的淚

        來源:遠川研究所


        在剛剛過去的巴黎車展上,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Stellantis的掌門人唐唯實(Carlos Tavares)發(fā)表了一通“低情商”言論,例如“考慮在中國推行輕資產模式,取消中國工廠”、“歐洲為中國車企鋪上了紅地毯”、“歐洲應該加高中國車企的關稅”等。

        中心思想總結起來就兩條,Stellantis可能退出中國市場,歐洲也該抵制中國新能源車。在這個全球大車企紛紛加碼中國市場的時代,Stellantis可能是唯一的逆行者。

        唐唯實敢發(fā)表“脫鉤”言論,主要還是因為Stellantis對中國的依賴程度越來越低。這家跨國集團在國內的合資公司只剩一家知名度不太高的神龍汽車,甚至很多中國人都不知道Stellantis的來頭,實際上它是去年由PSA和菲亞特克萊斯勒合并而來。

        今年1-8月,Stellantis旗下的法系車在中國的市占率僅有0.6%,中國市場銷量在其集團中也僅占2.3%[1]。

        如果結合歷史來看,法系車今天的市場地位其實有些令人費解。歷史上,廣州標致是國內第一批成立的合資車企,僅比上海大眾晚5個月;當年東風雪鐵龍生產的富康、愛麗舍也都是人氣車型,在熱愛法系車的人眼中,至今仍是不可替代的神車。

        但無論是先發(fā)優(yōu)勢,還是早年辛苦攢下的口碑,都沒止住法系車的頹勢。今時今日,法系車在中國市場已經是徹頭徹尾的邊緣品牌。

        圍繞法系車的變遷和唐唯實的態(tài)度,本文主要回答三個問題:

        1.法系車為何會敗走中國?

        2.唐唯實的經營思路是怎樣的?

        3.合資車企在中國面臨怎樣的變化?

        01 法系車敗走中國

        作為法系車如今在中國的獨苗,神龍汽車貢獻了法系車的不少名梗,比如雪鐵龍c5上的方向盤以及“板車”后懸等,神龍公司總經理陳彬自己也調侃過法系車“頂配之下皆丐版”的產品策略[2]。


        雪鐵龍c5方向盤的中心不會轉動,但其實是為了保證氣囊的彈出角度

        只不過這些標簽都貼在了法系車臉上,而提起神龍汽車,知名度恐怕還不如法國的輪胎品牌米其林。

        這家公司成立于1992年,相比于成立更早的廣州標致,神龍汽車的出生要坎坷得多。二汽(后更名“東風汽車”)與雪鐵龍1988年開始接觸,1990年簽訂合作協(xié)議,約定兩年后投產,后因法國向中國臺灣省出售軍火,項目一度出現(xiàn)危機,神龍汽車雖然按時成立,但實際投產已經拖到了1995年[3]。

        好在中國轎車市場當時需求旺盛,神龍第一款車型富康一經推出,就憑借較低的售價進入出租車和公務車市場,90年代,富康、桑塔納、捷達并稱中國轎車市場的“老三樣”。

        富康的成功也為東風帶來了雪鐵龍背后的PSA,2002年,東風與后者簽約,PSA旗下的標致與雪鐵龍兩大品牌均開始與東風合作,神龍汽車也就成了今天的完全體。


        90年代中國轎車“老三樣”,右上為富康

        在那之后,法系車在中國保持了比較強的存在感,巔峰時期神龍汽車旗下標致與雪鐵龍兩大品牌的銷量總和超過70萬輛,一度超過PSA在法國的銷量。在中國的合資品牌陣營中,標致也短暫進入過銷量前十的榜單。

        但2015年之后,神龍汽車幾乎是以自由落體的姿勢向下俯沖,在經歷連續(xù)數年的銷量腰斬后,神龍汽車2020年觸底,年銷量僅剩5萬輛。只用了五年時間,神龍汽車就從主流合資車企變成了邊緣合資企業(yè)。

        關于神龍墜落的原因,眾多媒體進行過詳細分析,具體原因包括但不限于產品定價高、降價反應慢、品牌知名度低、產品設計奇葩,這些原因都對,但并不是問題的關鍵。

        歸根結底,問題其實出在法方股東PSA的戰(zhàn)略變軌。

        與高歌猛進的中國車市不同,2015年之前的歐洲車市一片哀嚎,受歐債危機影響,歐洲車市一度跌至1990年以來的最低點,PSA雖是歐洲前三大車企,但連續(xù)的銷量下滑使其陷入巨額虧損,企業(yè)凈負債(net debt)在2013年底達到41.48億歐元[4],而法國政府給予的70億歐元貸款擔保也即將到期[5]。

        兩件事改變了PSA的命運,一是PSA的中國合作伙伴東風汽車伸出了援手,2014年,東風出資8億歐元收購PSA約14%的股份,這筆資金解了PSA的燃眉之急;二是PSA引入了一位新的職業(yè)經理人——唐唯實,后者推動PSA走上了戰(zhàn)略收縮之路。

        唐唯實一上任,就對PSA進行瘦身,大幅削減集團車型;精簡車型后,為提升剩余車型的盈利能力,PSA旗下的車型開始緊貼大眾與雷諾進行漲價;此外,唐唯實還鼓勵員工主動離職。

        這些做法在改善利潤和現(xiàn)金流方面立竿見影,唐唯實到任的第二年,PSA扭虧為盈,實現(xiàn)了12億歐元的凈利潤,銷量也開始增長。


        但問題是,改革后的PSA與中國市場出現(xiàn)了步調上的不一致2015年前后,中國市場仍處在高速增長階段,為爭取增量紅利,大眾、福特、通用在中國市場大量推出新車和改款車型,同時面對中國本土品牌的競爭,合資品牌紛紛開啟降價攻勢。

        照搬法國策略的神龍汽車,在推出SUV、長軸距車型上反應遲緩;定價策略還盯著大眾打,標致308等車型在歐洲確實能和大眾打得有來有回,但在大眾的“第二故鄉(xiāng)”中國,標致和雪鐵龍比起大眾品牌影響力差得不止一星半點。

        經營策略上的失誤直接影響了神龍汽車的終端銷量,經銷商開始面臨巨大的壓力,曾有經銷商吐槽標致和雪鐵龍的車型要“倒貼四五千塊”才能賣得出去。有數據顯示,兩個法系車品牌最難賣的時候,經銷商的庫存周期接近3個月,在合資車企中排名前列[6]。

        車賣不出去,法系車經銷商開始大量退網,神龍汽車旗下兩個品牌的銷售網點在2015年還有接近3000個,到2018年只剩500個左右[7]。

        一次戰(zhàn)略收縮產生的蝴蝶效應,幾乎使法系車在中國被逼到了死角,那么問題來了,唐唯實為什么會做出這個決定呢?他又是一名怎樣的職業(yè)經理人呢?

        02 狠人唐唯實

        唐唯實的職業(yè)生涯是從雷諾的試駕工程師開始的,在為雷諾工作的三十多年時間,唐唯實展示了自己作風強悍、絕不手軟的一面。

        在他帶領的 Mégane II 項目中,他一個人掌握了所有的技術和制造參數,連在和下屬開會時,都要規(guī)定死會議時間,并在最后五分鐘得出結論[8]。


        唐唯實不僅是商人,還是賽車手,當上PSA CEO后仍在堅持賽車

        在唐唯實的高壓管理下,團隊只用18個月就在同一個平臺上推出了7款車型[9],這項耗資20億歐元的項目最終取得歷史性成功, Mégane II項目只用了20個月就實現(xiàn)了100萬的銷量,整個系列貢獻的利潤一度占到雷諾集團的50%。

        也是這個項目,讓唐唯實得到了一代梟雄卡洛斯·戈恩的賞識。

        隨著雷諾日產聯(lián)盟的成立,唐唯實也順理成章地被安排進入日產體系工作。在日產,唐唯實又展現(xiàn)了自己“成本殺手”的一面,2009年,日產北美受金融危機影響陷入虧損時,唐唯實臨危上陣,只用了一年,就讓日產北美扭虧為盈。

        但功高震主的道理在歐美商界同樣適用,唐唯實在雷諾發(fā)跡,隨后又拯救日產,事業(yè)軌跡幾乎與他的老板卡洛斯·戈恩一致,2011年,唐唯實已經被提拔成雷諾CEO,再進一步,就是他老板戈恩的位置。


        唐唯實(右)與卡洛斯·戈恩(左)曾經親密無間

        當《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已經公開討論唐唯實繼承戈恩之位的話題[9]時,唐唯實自己也表達了想要掌權的想法:“我很榮幸能有機會掌管像通用汽車這樣的企業(yè),為什么不能呢[10]?”

        據傳,在透露想上位的想法后,唐唯實與他合作了十余年的老領導戈恩爆發(fā)了唯一一次矛盾,戈恩要求他在公司內部為他的“失禮”公開道歉,但被他拒絕了,也正是這次矛盾,促使唐唯實在2013年8月離開雷諾-日產,隨后加入了老對手PSA。

        PSA的情況比唐唯實經歷過的任何一家公司都糟得多,日產北美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一年虧損也才不到500億日元,按當時的匯率計算,不到4億歐元,而PSA在2012年一年就虧了50億歐元。

        在PSA,唐唯實的經營理念只有一條:“除了利潤,還是利潤”,這是唐唯實從戈恩那里學到的。

        在上任PSA CEO半個月后,他提交了一份Back in the Race(重返賽道)的復興計劃,目標是使公司的自由現(xiàn)金流在2017年前達到20億歐元,經營利潤率在2018年達到2%,隨后穩(wěn)定在5%左右。

        具體措施在第一部分已經提到,唐唯實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現(xiàn)金流上,打出了一套縮減車型、提高定價、裁員降薪的組合拳,而且拳拳到位。結果就是,在2015年,唐唯實提前兌現(xiàn)了他的所有承諾。

        但這還只是第一步,救活PSA后,唐唯實把目光投向了其他弱勢品牌,2017年,PSA通過收購“大使”進入印度市場,隨后又收購歐寶與沃克斯豪爾品牌,通過復用在PSA的手段,虧損了20年的歐寶被唐唯實救活,開始為PSA集團貢獻利潤[11]。

        回過頭來看,神龍汽車可能是唐唯實整個職業(yè)生涯中為數不多的“敗筆”。在2014年的復興計劃中,唐唯實專門提到過中國市場的重要性,計劃在2020年將中國合資企業(yè)的產銷擴大三倍,并引入DS品牌提高PSA在中國的品牌形象[5]。


        唐唯實在介紹中國布局

        但唐唯實的工作重心隨后完全放在了拯救PSA上,PSA的復活令唐唯實和他的團隊極其信任自己戰(zhàn)略。加上中法合資的大部分時間,產品話語權完全歸屬法方,中方提出的各種要求大多都被忽略。

        例如,面對2015年中-2016年8月的產品空檔期,中方曾提議降價,但唐唯實的單車利潤路線當時在PSA內部不可動搖,因此中國市場的產品定價依然死死對標大眾、福特等強勢品牌[11]。

        當銷量最終被打垮時,法方總結了兩個原因:一是中國營銷團隊沒能很好地把法國品牌傳達給消費者;二是中國的生產效率太低。但事實情況卻是,甩鍋救不了PSA,PSA自始至終沒能在中國建立起能對標大眾的品牌形象,今年前十個月在中國只賣了10萬輛車。

        今時今日,唐唯實依然是那個唐唯實,他甚至更進一步,成為了全球第三大車企集團Stellantis的掌門人。但對中國市場,他的態(tài)度從“中國市場對我們很重要”到“我們絕對不會放棄中國市場”,如今又變成了“考慮在中國推行輕資產模式”。

        某種程度上,唐唯實的這番言論,為如今還在中國掙扎的部分合資車企,提供了一種參考。

        03 合資車企兩極分化

        在中國,合資車企正在迎來一個兩極分化的時代。一邊,大眾、寶馬、奔馳等外資車企持續(xù)加碼中國;另一邊,一批合資企業(yè)已經或即將離開中國。

        客觀來看,市場競爭烈度的上升無疑是造成這一局面的主因。

        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汽車市場是全球汽車廠商眼中的流奶與蜜之地,只要將他們在全球車型帶到中國,消費者就會買單,企業(yè)就會迎來增長,可謂是“躺贏”。

        但2018年之后,環(huán)境就開始起變化了。

        2018年,中國汽車行業(yè)遭遇28年以來首次負增長,市場從增量變?yōu)榇媪恐疇帲?019年,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工,成為中國第一家外商獨資的電動車企,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fā),全球供應鏈受到巨大挑戰(zhàn),2021年,全球新能源車開始爆發(fā),特斯拉一馬當先,中國軍團緊隨其后,這些變化宣告著合資車企“躺贏”的時代徹底結束了。

        在這樣的競爭烈度下,合資車企和自主車企的攻守態(tài)勢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在電動車領域,剛剛過去的9月份,中國新能源車銷量TOP10中,除了Model 3和Model Y,其他都是清一色的國產品牌。此外,比亞迪的單月銷量已經連續(xù)多月超過南北大眾,這在兩年前是無法想象的。

        隨著中國在2018年宣布分階段取消汽車行業(yè)合資股比限制,整個合資車企的業(yè)績也將會變得更加分化,對于那些對中國依賴程度高的車企來說,繼續(xù)加碼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而對于排在隊尾的法系車與韓系車來說,是否還會在中國繼續(xù)加碼布局,則需要打上一個問號。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現(xiàn)代關閉工廠、PSA退出中國的消息才一直不絕于耳。

        這種分化或許正是一個中國汽車市場走向成熟的標志,未來失去競爭力的品牌注定被中國市場淘汰。而既然一定要淘汰,為什么不能是合資品牌呢?


        參考資料:

        [1] 跨國車企中國市場依賴度比較,中國汽車報

        [2] 神龍汽車背水一戰(zhàn),汽車通訊社

        [3] 中國汽車史話,徐秉金,歐陽敏

        [4] PSA 2013年業(yè)績,Automotive World

        [5] 務實求真的唐唯實,是如何重振老牌車企標致雪鐵龍的?鈦媒體

        [6] 法系車斷崖式下滑:左慢半拍,右遇紅海,第一財經日報

        [7] 東風汽車年報

        [8] Les petits secrets de Carlos Tavares, nouveau patron de Renault,Capital

        [9] Renault's Carlos Tavares: Meet the Next Auto Boss,WSJ

        [10] Carlos Tavares, a Top Executive at Renault, Resigns,紐約時報

        [11] 《一號位》02期|唐唯實:第二個戈恩?汽車營造社

        [12] 標致雪鐵龍在華全線潰敗:法國人不信任中方合作伙伴,中國經濟網


        本文標簽: 唐唯實  psa  雪鐵龍  戈恩  歐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