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行情交易界面如何看指標?
2023-02-13
更新時間:2023-02-10 18:05:18作者:智慧百科
一天之內(nèi),原本是老對手的GitHub、GitLab,雙雙宣布裁員計劃。
比例分別是10%和7%。
預計將有300人離開GitHub,100人告別GitLab。
裁員原因十分一致:調整預算。
GitHub還宣布,所有辦公室都不續(xù)租、全員遠程辦公,繼續(xù)凍結招聘。
GitLab則透露了詳細的裁員補償,包括4個月的工資、加快股權歸屬、延長醫(yī)保等。
消息傳出,GitLab股價大跌14%。
網(wǎng)友們也對此發(fā)出擔憂:
這會讓員工喪失對公司的信任,如果你裁掉了10%的員工,那未來幾年可能有10%的高層將會離職。
就連裁員,GitHub和GitLab都有很多共同之處。
都沒有透露具體裁員人數(shù)、都是用告員工信的方式通知、兩位CEO在信中都表示“這是非常艱難的決定”。
目前,GitHub約有3000多位員工,如果按照10%裁員比例估算,將有300人會受到影響。
配合的相關舉措還有:
CEO托馬斯·多姆克(Thomas Dohmke)解釋說,這一切是為了讓公司能有更長期的穩(wěn)定增長。
目前GitHub在全球已有1億用戶。2022年,GitHub的年度經(jīng)常性收入超過了10億美元,是被收購前的5倍左右。
AI時代已經(jīng)開啟,我們一直在用Copilot引領這一變化。
在這個巨大的機會面前,我們迫切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由AI驅動的GitHub。
因此,這需要我們對有限的資源進行調整。
GitLab這邊的情況也頗為相似。
根據(jù)PitchBook數(shù)據(jù),GitLab現(xiàn)在有1860位員工,如果裁員7%,意味著有114位員工可能受到影響。
CEO兼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Sid Sijbrandij坦言,這個結果可能是很多員工始料未及的。
很不幸看到重要的團隊成員離開,我們將舉辦一場答疑來回答員工的疑問。
被裁掉的員工,將一次性得到4個月的工資作為補償。
同時,公司還會加快股權歸屬,并且為加入公司不到半年、獲得股權的員工消除歸屬懸崖。
公司也會盡可能保障離職員工6個月的醫(yī)保,以及提供再就業(yè)服務。
裁員的理由,也是為了調整公司收支。
2021年,GitLab在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企業(yè)級用戶有英偉達、西門子、UBS和高盛集團等。用戶規(guī)模在千萬級別。
不過到目前為止,GitLab還沒有盈利,對比剛上市時,市值蒸發(fā)約80億美元。
2023開年以來,科技圈就不太平。
Meta、谷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相繼大裁員。
就連如今靠著ChatGPT大殺四方的微軟,在半個月前也才完成了1.1萬人的“優(yōu)化”,比例達到5%。
這兩天,雅虎傳出裁員20%的消息、Zoom、eBay、迪士尼等也都加入裁員潮。
而大規(guī)模裁員引發(fā)的焦慮,開始逐漸彌漫開來。
有人調侃說:
有遣散費已經(jīng)不錯了,我司只給留兩周時間,也沒有什么CEO的公開信(是上市科技公司哦)。
也有人說,現(xiàn)在裁員已經(jīng)成為了科技巨頭們的跟風行為,而且同時也會帶出一些關于AI的消息。
斯坦福商學院教授Jeffrey Pfeffer就分析過這一問題。
他表示,科技巨頭裁員確實有相互模仿的因素存在。而且裁員并不能改善公司的業(yè)績。
學術研究一次又一次證明,縮減辦公場地開支幾乎沒有;遣散費也是錢,裁員還增加了失業(yè)險的支出,同時也影響了公司內(nèi)士氣。因為剩下的人都會想:我也會被解雇嗎?
如果裁員解決不了問題,那該怎么辦?
教授引用了林肯電氣的例子。在同樣的境遇下,林肯電氣之前沒有裁員10%,而是讓所有人降薪10%,高管降更多。
與其給10%的人100%的痛苦,倒不如要給100%的人10%的痛苦。
參考鏈接:
[1]https://siliconangle.com/2023/02/09/github-gitlab-announce-job-cuts/
[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34723854
[3]https://about.gitlab.com/blog/2023/02/09/gitlab-news/
[4]https://news.stanford.edu/2022/12/05/explains-recent-tech-layoffs-worr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