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1-04 11:05:59作者:智慧百科
解奧 吳桐
11月1日,重慶智翔金泰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翔金泰”)披露了其財報更新版問詢函回復。
本次IPO,智翔金泰擬登陸科創(chuàng)板,募資39.8億元,保薦機構海通證券。主營業(yè)務為抗體藥物的研發(fā)、生產與銷售。截至報告期,智翔金泰仍未實現盈利,三年內累計虧損超8億元。
智翔金泰實控人為上市公司智飛生物董事長蔣仁生,若本次IPO成功,蔣仁生將收獲旗下第二家上市公司。
無一款產品上市,至今仍未盈利
2019-2021年,智翔金泰營業(yè)收入分別為3.11萬元、108.77萬元、3919.02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58億元、-3.25億元和-3.22億元。
本次IPO,智翔金泰將發(fā)行9168萬股,擬募集39.8億元,主要用于抗體產業(yè)化基地一期和二期項目、抗體藥物研發(fā)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
值得注意,智翔金泰至今仍未有產品上市銷售,其營業(yè)收入主要來自其它業(yè)務,如技術服務收入、轉授權收入和少量原材料銷售收入等。截至報告期間,智翔金泰尚未實現盈利,三年內累計虧損約8.05億元。
具體到產品情況看,智翔金泰的主要產品為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腫瘤等治療領域的單克隆抗體藥物和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截至2022年5月31日,智翔金泰目前有12個在研產品,均未商業(yè)化。
該公司有5個產品(8個適應癥)已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其中GR1501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放射學陽性中軸型脊柱關節(jié)炎適應癥處于III期臨床試驗階段、狼瘡性腎炎適應癥已經提交臨床試驗申請;GR1801疑似狂犬病病毒暴露后的被動免疫適應癥和GR1802中重度哮喘適應癥處于II期臨床試驗階段、中重度特應性皮炎和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適應癥處于I期臨床試驗階段;其余2個產品(2個適應癥)處于I期臨床試驗階段。
公司進展最快的產品GR1501注射液預計也要在2024年初獲批上市。也就是說,在2024年前智翔金泰仍無法實現主營業(yè)務收入,將處于虧損狀態(tài)。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fā)費用金額分別為1.25億元、2.28億元、2.95億元,占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400429.05%、21003.69%、753.42%,并且與其他醫(yī)藥企業(yè)一樣,未來仍需持續(xù)較大規(guī)模的研發(fā)投入。
2019-2021年半年,智翔金泰總負債分別達到7.3億元、8.73億元和6.9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高達157.61%、175.29%和68.89%。截至2021年12月31日,智翔金泰合并財務報表口徑累計未彌補虧損為1.94億元。
產品尚未商業(yè)化,研發(fā)需要持續(xù)大量資金投入,可預見未來一段時間內,公司預期將持續(xù)虧損,累計未彌補虧損將持續(xù)擴大。
在研項目終止,2億研發(fā)打水漂畫
在這之前,智翔金泰已經有了研發(fā)項目終止的先例。今年3月,智翔金泰終止了2大項目的研發(fā),而這兩大項目投入研發(fā)費用高達2.12億元,占近三年公司研發(fā)投入總額的32.7%。
據招股書,終止的研發(fā)項目是GR1405和 GR1401 ,終止直接原因分別由于GR1405為抗PD-L1單克隆抗體藥物,而PD-1/PD-L1通路單抗藥物競爭激烈;GR1401為抗 EGFR 單克隆抗體藥物,在 I 期臨床試驗中,公司觀察到 GR1401不能在有效性上超越同靶點藥物,但顯示出較好的安全性,因此將 GR1401的研 發(fā)策略調整為未來與 GR1405聯合用藥。
也就是說,兩項研發(fā)的終止都是由于市場競爭激烈,智翔金泰無法在有效性上超越市面上同類藥物。
截至2022年3月底,智翔金泰對GR1405產品累計投入為1.59億元,GR1401項目累計投入為5310.04萬元,隨著項目的終止,這兩億元的投入直接打了水漂。
對此,智翔金泰表示,由于藥物研發(fā)周期長、成本高,研發(fā)過程中也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公司還面臨著研發(fā)失敗導致募投項目失敗的風險,未來前景不確定性較高。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智翔金泰的營收點依賴于其研發(fā)產品,如果未來產品上市后,銷售收入未能按計劃增長,產品的商業(yè)化進程低于預期。那么智翔金泰的成本及費用可能會大于銷售收入的增長金額,導致營業(yè)利潤持續(xù)下降,公司存在虧損金額持續(xù)擴大的風險。
90%營收來自關聯交易
智翔金泰與智飛生物的關系匪淺,其實控人是智飛生物董事長蔣仁生,并且智飛生物間接參股智翔金泰,關聯度較高。
招股書顯示,智翔金泰的控股股東為重慶智睿投資,重慶智睿投資為蔣仁生及其控股企業(yè)智飛生物持股,蔣仁生持股90%,智飛生物持股10%。
智飛生物近年借助疫苗發(fā)展紅利迅速發(fā)家,成為A股“疫苗之王”,在這之后,蔣仁生有意打造第二家疫苗上市公司,對智翔金泰進行了一連串的“輸血”舉動。
招股書顯示,在2019-2021年,關聯方智飛龍科馬、重慶美萊德、重慶宸安生物等均在智翔金泰當年的前五大客戶中占據重要地位。
其中,2021年,與智飛生物子公司智飛龍科馬的交易占了智翔金泰當年營業(yè)收入的99.51%。
據招股書,該筆交易位2021年智翔金泰及子公司向智飛龍科馬提供新冠疫苗關鍵物料國產化替代研究及 CHOZNGS 商業(yè)許可的轉授權,涉及關聯交易金額3900萬元。
并且,智翔金泰還與智睿投資、宸安生物、蔣仁生存在多筆金額拆入,與蔣仁生、常志遠、錢軍華存在多筆金額拆出。
此舉引來了上交所的質疑。問詢函中,上交所要求說明發(fā)行人的核心技術是否來自智飛生物或對智飛生物有重大依賴;發(fā)行人在無形資產、研發(fā)人員、設備等方面是否獨立于智飛生物,上市后是否會依賴智飛生物的銷售渠道;要求說明發(fā)行人財務、機構是否獨立,資金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執(zhí)行。
如果不依靠蔣仁生和智飛生物,智翔金泰是否具備獨立發(fā)展的能力?